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桤木纸浆材造林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年生桤木3种造林密度及3种坡位林分的胸径、树高、蓄积以及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桤木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坡位对桤木胸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对树高和蓄积均有显著影响;在以“品”字形放样的前提下,选择以2501株/hm^2的造林密度及下坡营造桤木纸浆林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选出适宜湖北省发展的桤木优良地理种源/家系,对桦木科桤木属的15个桤木种源124个家系和江南桤木3个种源2个家系总计18个种源126个家系进行了育苗、造林对比试验,并对苗期生长及造林后的幼林生长进行了年度生长测定调查,通过6 a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桤木各种源、家系高生长迅速,远远优于江南桤木;桤木各种源之间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仅有四川剑阁种源家系间呈现出显著差异;有金堂盐井、金堂长乐、金堂淮口、盐亭、珙县等5个种源长势较优,适宜在湖北省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3.
红桤木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从美国引进红桤木在江苏六合和安徽南陵进行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桤木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是一个优良的速生树种。造林3 a时,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3.98 m和5.01 m,地径生长量达到5.9cm和7.14 cm。实生红桤木个体间早期生长差异较大,地径与苗高生长显著相关。引种红桤木4年生时已大量开花结实,进入性成熟期。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市低山丘陵岗地选择香椿、楸树、无患子、南酸枣、榉树、桤木、苦楝、刺槐、薄壳山核桃等树种进行造林,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榉树和刺槐的造林成活率均在88%以上,生长表现较好;苦楝和无患子的造林成活率均在78%以上,生长表现正常;楸树的造林成活率虽然较高,但生长表现不良;南酸枣的造林成活率不高,生长表现一般,中心主干枯死的现象较多;香椿的造林成活率较高,但第2年苗木死亡现象较为严重,生长表现一般;桤木的造林成活率较低,但苗木的生长表现最好.根据试验结果,薄壳山核桃、榉树、刺槐、苦楝和无患子适宜在南京市低山丘陵岗地造林,楸树、南酸枣、香椿和桤木不适宜在该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5.
桤木在武夷山引种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桤木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适应性强,材质优良,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速生树种;同时,桤木根系发达,具根瘤、耐水,也是优良的护岸固堤、改良土壤的好树种.武夷山市林业局从1∞5年开展乡土阔叶树种和引进速生阔叶树种进行山地造林试验,营造了桤木等5种阔叶树对比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桤木在Ⅱ类地务件下,生长比其他4种乡土树种快,在Ⅲ类地条件下生长不如乡土树种,可见其对土壤、水、肥、林地环境因子等要求较乡土树种高,因此作者认为桤木在Ⅲ类地上造林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米老排等7种阔叶树进行林分修复试验,调查林木生长因子,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种间造林保存率表现差异显著;枫香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最大;桤木对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的影响最大;米老排对冠幅生长的影响最大;桤木对单株材积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阔叶树种造林试验与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将乐国有林场开展台湾桤木、酸枣、毛红椿、白花树等10个阔叶树种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对其适应性和9a来的生长情况分析,得出:台湾桤木、白花树2个树种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在当地推广应用;2种不同密度造林对高、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因树种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宜根据不同树种而采用其适宜的密度造林。  相似文献   

8.
1982年以来,我们从四川引进了优良速生树种——桤木,在长沙地区的丘岗区进行了育苗,造林试验,获得良好效果,表现出繁殖容易,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等特点。特性与材质桤木(Alnus cremastoyne Burk)为桦木科的落叶乔木,喜光、喜温、喜湿、耐水,  相似文献   

9.
桤木(Alnuscremastogyun Burk.),为桦木科,桤木属,落叶乔木,为我国西南地区优良速生树种之一。其种类繁多,有四川桤木、江南桤木、台湾桤木等,以其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造林选材中值得推广的一个优良树种。结合自身所做的播种繁殖实验,探讨其在繁殖过程中的有关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造林密度对毛红椿等阔叶用材树种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杂交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L.tulipife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a)6种优良阔叶用材树1 666、2 500、3 333株/hm~23种造林密度试验,对4年生林分的观测结果显示:造林密度为1 666株/hm~2桤木林分胸径显著高于造林密度为3 333株/hm~2和2 500株/hm~2的桤木林分;造林密度对其它各树种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不显著.光皮桦和桤木的生长较快,乳源木莲生长最慢.研究认为,以培育中、大径材为目的的用材林,光皮桦、桤木初植密度宜定在1 666株/hm~2;毛红椿、杂交马褂木、南酸枣初植密度以1 666株/hm~2和2 500株/hm~2为宜,乳源木莲则以2 500株/hm~2和3 333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台湾桤木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推广前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为桦木科桤木属落叶乔木,原产台湾省,是台湾重要的造林树种。南非于1982年引种台湾桤木,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地上,8年生台湾桤木引种试验林,单株树高最高达20m,胸径达27.8cm,木材产生长量达15m^3/hm^2,其中6年-8年间,木材产生量为24m^3/hm^2,生长表现良好,被认为是南非最有潜力的商用造林树种之一。我国福建于1987年引种台湾桤木,在南平来舟、同安小坪、东山杏陈三地共营造试验林7hm^2,结果表晨,台湾桤木生长发育正常,已开花结实,林分长势良好,-4.5℃未受冻害,病虫害少,抗逆性较强,在土壤湿润的土地上,8年生台湾桤木林分,平均树高14.1m,胸径15.6cm,木材蓄积量146.7m^3/mh^2-250.2m^3/hm^2,引种是成功的。一般认为,台湾桤木适应性较广,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泛且易于加工,并能提高林地肥力,是具有较好的引种推广前景的商用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吉首市桤木人工林的管理及生长情况调查,提出了目前种植桤木的一些关键技术。在吉首市较好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06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平均胸径达13.2cm,平均树高达11m,平均蓄积量达10.522m^3/667m^2;造林密度为167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平均胸径达12.7cm,平均树高达11.3m,平均蓄积量达15.554m^3/667m^2;造林密度为205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胸径达11.3cm,树高达12.0m,蓄积量达15.806m^2/667m^2。营造桤木速生林基地宜选择肥沃、湿润、土层深厚和排水良好的山冲或缓坡,以退耕地为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桤木薪材特性及薪炭林栽培经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桤木前期生长快,尤以萌生林为显著,4年生高达5.93m,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9.32kg,平茬后单株萌条数多为6~8株,干、枝、叶的热值均在4000kcal/kg以上,是一优良薪材树种;适宜桤木薪炭林的造林密度为10000株/ha,造林后第3年即可首次平茬,轮伐期4年,在一个轮伐期内可获薪材17.758t/ha·a,桤木薪炭林宜采用矮林平茬作业。  相似文献   

14.
桤木、光皮桦优良家系丘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6个桤木、7个光皮桦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3年生时初步选择出6个具有生长优势的家系。桤木以k4、h3及h6三个家系在生长方面最具优势,光皮桦以麻5、麻2和杨1三个家系在生长方面最具优势,可作为今后纸浆材培育发展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各地在速生树种引进方面有些盲目追新,导致有些树种生长慢,抗逆性差。为全面考察这些新引进树种的速生性和抗病虫能力,我们对常德市杨树、桤木不同品种造林生长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近2~3年全市引进造林的16个杨树品种和 2个桤木品种中筛选出了前期生长表现比较优良的几个品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造林,杨树平均胸径生长速度较快的前12个杨树品种依次为中林2025杨、鲁山杨、圣山杨、中潜3号杨、中汉系列杨、中林108杨、2001杨、转  相似文献   

16.
鹅掌楸,桤木幼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营造的鹅掌楸和桤木人工林进行生长和幼林抚育管理技术的观测记载表明,在较好立地上,两树种前期生长迅速,8年生鹅掌楸平均胸径11.87cm、平均高11.79cm,桤木分别为9.21cm和13.77m;对其幼林除草抚育4~5次,修枝在造林后的2~4年中树木停止生长时进行,间伐时间桤木在5~6年进行,鹅掌楸在6~7年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杜英,桤木等菇木树种的生长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株定位观察对人工菇木林杜英,桤木等树种进行了连续5年的年生长量调查和2年的物候期观察及年生长周期的测定。经调查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各树种的物候与生长有关。叶芽萌动早的树种生长快年生长期长,而林木的年生长周期和幼林期的长短因不同而异,如桤木,银荆造林头1 ̄2年生长很快,第2年就有部分植株开花进入性成熟,标志进入成年期,而马褂木,麻栎等树种造林后第5年,枝高生长还呈直线  相似文献   

18.
桤木,桦木科赤扬属,落叶乔木,树干挺直,高可达20余米。桤木生长快,适应能力强,固土保水力量大,为我省低山丘陵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也是高肥效绿肥的原料。但桤木种子细小,幼苗娇嫩,既怕大水大肥,又怕缺水缺肥等易栽难育的特点,因此,育苗技术要求较高。为了配合农业学大寨运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桤木纸浆材新造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基肥对幼林的树高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一年生幼林每株施0.5 kg桤木专用复混肥与不施肥之间的差异显著,而每株施0.25 kg与每株施0.5 kg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湿地松为适应性、产脂量大、木材利用价值高的树种,对湿地松、桤木幼林混交营造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方式不同,对湿地松的生长促进作用不同,湿地松与桤木比例为5∶3的造林方式效果最好;湿地松、桤木混交林与湿地松纯林相比,能明显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特别是有机质、氮等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