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山软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晚季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丰产性好,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我们在此报道其育种历程,以扩大该品种在优质稻育种应用中和产业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优势稻新科2号主要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科2号(6AH-14)优质稻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采用Co60对Basmati 370进行辐射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新品种.该品种于1997年早季由集美区农技站引进本区试种,经2年4季引进、试种、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瘟、耐肥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新科2号(6AH-14)优质稻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采用Co60对Basmati 370进行辐射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新品种.该品种于1997年早季由集美区农技站引进本区试种,经2年4季引进、试种、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瘟、耐肥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运用TRIZ创新方法选育抗逆型优质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TRIZ创新方法选育抗逆型优质稻品种,确定了优质稻水稻育种中米质优良和抗逆性差之间属于技术冲突问题,通过分割、反向作用、参数变化原理,准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成功选育出抗逆型高档优质稻新品种"创香5号"。该品种为湖南省二等优质稻品种,具有米质优良,丰产稳产,抗逆、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并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两系优良杂交稻培两优288在福建推广的可行性,于1998年早,晚两委在漳州市进行示范试种。结果显示,该组合生育期早季128d左右,晚季113-115d,早晚两季产量7500-8000kg/hm^2,主要农艺性状优良,抗较强,米质佳,值得福建省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早粳品种作早、晚两季直播栽培具有以下优点:(1)省工、省本、省种;(2)有利于解决晚季直播栽培去除早籼稻植株的困难;(3)早粳稻耐低温能力较强,早季栽培,不易烂秧。晚季栽培安全齐穗期亦可比籼稻品种适当推迟;(4)早粳品种的米质一般优于早籼等。为此,我们选育的浙农大103早粳品种在鄞县农科所作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作早、晚两季直播栽培。一、早、晚季直播栽培表现1.早季直播栽培表现。早季于  相似文献   

7.
黄粤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中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2008-2009年中造,在研究室中稻育种圃中表现茎秆粗壮,抗倒性强,耐热性好,适合作中晚稻种植.2009-2011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广东省稻米市场对水稻品质要求,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导向对水稻优质化育种的推进作用。通过收集 2004—2022 年间广东省审定的 1 101 个水稻品种的区域试验数据,统计各年审定品种达国标优质或部标优质等级的水稻品种数,并从米质指标、抗性与产量的角度对广东省优质稻育种进展进行评价。2004—2022 年广东省审定水稻品种中,106 个品种(组合)米质达到国标(部标)优质一级,占所有审定品种的 9.63%,320 个品种(组合)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占所有品种的 29.06%,但早季品种优质率显著低于晚季。在所有米质性状指标中,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达标率最低,分别为 41.8%和 43.5%,早季参试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仅 37.32%,说明这 3 个性状是新品种选育的重点改良方向。历年审定米质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品种的平均产量逐年提升,说明广东水稻优质化育种中,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协同提升。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中,稻瘟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85%,白叶枯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22.2%。总体上杂交稻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比例在提升,但较常规稻优质化育种还有较大差距。广东省水稻品种优质化率逐年提升,“优、丰、抗”的协调比例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优化空间。培育“双抗”优质稻品种,需着力提升新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水平。通过加大对地方品种等一些特异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来拓宽遗传背景,避免品种同质化,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加强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结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
水稻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耐光氧化鉴定筛选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早、晚季栽培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和品质性状表现明显差异。早季品质性状与晚季相比较,表现晋白率、垩白度、碎米率明显增加,整精米率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认为,在早、晚季栽培的水稻品种,其耐光氧化反应特性与品质性状间不呈显著性相关,而与垩白率、垩白度、 精米率、整精米率、磨损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在早、晚季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优质稻育种中,选育耐光氧化反应特性的水稻品种可望提高稻米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福清市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筛选出适宜福清市种植的晚季优质稻品种,笔者于2022年引进9个优质稻品种,以当地主推品种丰两优一号为对照,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百香优005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晚季优质稻进一步在福清市扩大示范,嘉成优1253、杉谷优533、华浙优1561、华中优1号综合表现较好,可继续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11.
嘉33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管理站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早、中熟,矮秆、抗倒,高产稳产,米质好,食味软糯口感好,适合在苏南及浙、皖、沪晚粳稻区种植。总结了嘉33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展示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引进20个优质稻新品种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展示,通过对其产量比较和性状分析,探索优质稻新品种在浏阳市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优的早稻主要有99—12、早优143:一季晚稻主要有川香优2号和三香优416;优质杂交稻主要有金优117和T优207,优质常规晚稻主要有01晚HK9、衡晚香3号和农香103等品种(组合)。根据品种展示的产量、抗性、熟期等主要农艺性状特点,提出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美雅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广东省区域试验表现产量与对照种优优122相当,米质达省标优质稻三级,抗稻瘟病,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美雅占的选育过程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齐新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含有粳稻血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其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后期熟色好、米质早季达国标、省标优质稻3级,中抗稻瘟病;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齐新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引进7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晚季栽培简比展示。结果表明,新品种野香优676平均产量最高,比对照宜优673增产1.40%,生育期适宜,植株性状好,丰产性好,建议2020年扩大示范;其余新品种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宜优673减产,减幅7.70%~20.01%,它们的生育期适宜,米质较优,建议2020年续试。  相似文献   

16.
“台糯一号”系台州市农科所杂交育成的迟熟晚糯新品种,2003年3月通过省品审会审定。经我市二年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适应性广,单双兼用,较抗病害,是一个优良的糯稻品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003年扩大到500余亩,2004年已定为全市糯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7.
提高优质稻的品质,有哪些途径呢?首先是品种要好,这不仅要求米质好,而且产量也要高.现已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产品种,早稻品种有:杂交稻"香两优68"、常规稻"丰优早11号"、"中鉴100"、"中优早5号",晚稻品种有:"湘晚籼5号"、"湘晚籼11号"、"中香1号",米质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其次是高产栽培技术.优质稻的栽培有它特殊的要求,要根据优质稻品种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介绍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研究育成的晚籼品种,该品种秧龄弹性大,抗寒耐寒能力强,耐肥抗倒,米质优良、稳产高产,深受农民和稻米加工企业的普遍欢迎,目前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种植10万hm2以上,已成为湖南省主栽高档优质稻品种.根据湘晚籼13号生育期偏长的特性,采取相应的规避调优措施,可以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9.
黄丝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广东省区域试验表现产量比对照增产8%以上,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稻1级,中抗稻瘟病,达到广适性超级稻综合指标,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黄丝占选育过程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核心种质育种理论的应用--优质稻新品种丰富占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丰富占1号是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2002年和2003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表现株型好、分蘖力较强、叶色浓绿、后期熟色好、丰产稳产,晚造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2004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