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铁线莲属植物种类繁多,品种丰富,是重要的观赏种质资源和园林绿化材料。组织培养技术作为植物快速繁殖的重要手段,不受外界环境条件限制实现植物增殖,可为基因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为归纳铁线莲属植物组织培养特点,本研究从外植体、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组培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生根培养等形态建成、移栽注意事项和遗传稳定性等方面,对铁线莲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工作进行展望。本研究可为后续铁线莲属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器官、组织或原生质体、细胞等,经过一系列无菌操作,在人工或智能调控下进行培养并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本文从外植体的剪取、消毒,培养基的配方及制备,愈伤组织和瓶苗的培养及瓶苗的移栽和锻炼等方面对黑提葡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栽培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 Schuble)、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以及普通六倍体小麦祖先种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Kom.)、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aegilopides Bal.)4个基因型麦属植物成熟胚(MEs)为外植体,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组织培养效果做了初步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非六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差异显著,具有很强的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依赖性.其中栽培二粒小麦的成熟胚表现出较好的组织培养特性,它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成苗率以及组培效率分别为95.00%、90.00%、32.40%、27.70%,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以及组织培养基因型的筛选,为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小麦功能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以及小麦分子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麻黄离体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麻黄离体培养的器官再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细胞悬浮培养、麻黄雌配子体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建立、麻黄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发育解剖学、愈伤组织培养及其碱含量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麻黄组织培养和麻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认为应在扩大麻黄繁殖系数研究的同时,注重对从试管苗到大田移栽的中间环节研究,进而实现麻黄工厂化育苗,达到解决大规模人工栽培种源匮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麻黄的优良基因导入、表达及高产与高含碱量新种质的选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萍  李杰  王恩旭  王罡  季静  徐大勇 《种子》2008,27(5):17-19
选用10个水稻基因型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在固体与液体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固体继代培养增殖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徐稻4和9823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固体继代增殖效果都较好。影响液体培养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基因型、6-BA浓度、2,4-D浓度和KT浓度。在发酵罐中愈伤组织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增量也增加,96h后增长量趋于稳定。水稻有可能用作植物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6.
洋葱幼蕾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洋葱幼蕾的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影响洋葱幼营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即激素浓度和配比、基因型、低温预处理,花蕾大小和移栽条件,基本掌握了影响洋葱幼蕾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关键技术,建立起一套高频率的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利用洋葱组织培养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杜刚  李启任  王玲 《种子》2007,26(7):26-28
以水稻(Oryza sativaL.)成熟种子为实验材料,从成熟胚的盾片诱导水稻愈伤组织,并对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和分化培养,研究其感受态和决定作用的形成。基因型对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有较大影响。合系41第一代愈伤组织不同培养时间分化感受态,呈下降趋势。进行了8~9次继代培养,在继代培养过程中4个水稻品种愈伤组织的分化感受态,基本呈下降→上升→缓慢下降的趋势。4个水稻品种中,合系42分化率较低,合系41五代后分化率较高。合系41第一代愈伤组织培养17 d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决定作用致少要2 d才能形成,愈伤组织分化感受态不同,造成决定作用形成时间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燕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燕麦3个品种(系)幼胚、幼穗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基因型、培养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基因型和培养基起重要作用,对幼胚作用极显著,对幼穗作用显著;外植体不同也影响愈伤组织形成,随培养基成分改变而变化,且幼穗较幼胚更易培养;2,4-D浓度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和胚性愈伤组织形成,3 mg/L 2,4-D有利于愈伤生长,促进胚性愈伤形成;草莜一号幼穗愈伤组织有很强的继代能力,继代培养330 d仍具有46.58%的分化率,该材料在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研究中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新疆阿魏的组织培养技术,提高阿魏的繁殖效率和速度.本实验以多伞阿魏不同外植体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温度和激素处理组合,观察不同处理方式的愈伤组织及最终成苗情况,筛选新疆阿魏的组织培养的最优外植体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以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在激素6-BA与2,4-D组合处理情况下,愈伤组织有明显的膨大,效果较好;以...  相似文献   

10.
3个杨树品种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中林2001杨、南林95杨、南抗杨等3个杨树品种叶片为材料,选用15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9种分化培养基和7种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基因型、激素组合以及外植体状态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效果与NAA/6-BA比值有一定相关性,在愈伤组织诱导中NAA/6-BA比值在4:1~5:1之间,愈伤组织分化中NAA/6-BA比值大体在1:4~1:10之间;不同品种在上下表皮气孔数、诱导愈伤、分化再生培养上都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接种叶片的不同放置方式、叶片上的不同部分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抗旱耐盐的油料绿化树种,千花一果、植株变异大;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受母株繁殖材料数量和质量限制,组织培养尚存在不定芽增殖系数低、生根困难、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植物组织培养进程5个阶段,分别研究其关键技术,发现文冠果茎段以有效氯浓度1.0%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水溶液消毒20 min去污染率最高,达46.7%。不定芽在添加6-苄氨基嘌呤0.8 mg/L、吲哚-3-乙酸0.05 mg/L、蔗糖30 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 d,增殖系数达5.22;在IBA 1.0 mg/L的1/2MS草炭、珍珠岩等比例混合基质上培养30 d,生根率达73.3%;在相同处理的琼脂培养基上的生根率为60.0%;在相同处理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5 d后,转接至活性炭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5 d,生根率为56.7%。混合基质和琼脂培养基上的小植株驯化成活率分别为93.3%和83.3%。本研究为文冠果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微型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冠果开花座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明秀  敖妍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381-384
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文冠果座果率低,产量不稳,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对文冠果开花座果规律的研究,分析了落花落果规律以及原因,并提出保花保果措施和方法,如树体管理、水分和养分管理、化学技术措施等,旨在为生产中提高文冠果的座果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6种抗旱灌木叶片形态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石蜡制片法,选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11项叶片抗旱性形态指标对互叶醉鱼草、金叶莸、蒙古莸、文冠果、蒙古扁桃、柄扁桃等6种灌木的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观察,筛选出6项在反映6种灌木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能力上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具有较厚的角质层、表皮有附属物、栅栏组织发达、维管组织和导管发达、富含粘液细胞和含晶细胞。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建立文冠果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从而为文冠果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定西巉口林场文冠果人工林内选取健康嫩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影响ISSR-PCR反应各因素的浓度,分析因子包括模板DNA用量、退火温度、dNTP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及TaqDNA聚合酶用量等。通过研究,找出了各因子合适的条件,建立并优化了文冠果ISSR反应体系,即20μL总反应体系含模板DNA约30 ng,Mg2+2.5 mmol/L,引物0.2μmol/L,dNTP 0.20 mmol/L,Taq聚合酶1 U。试验结果表明,在此反应体系下可得到多样性好、条带清晰的图谱。  相似文献   

15.
文冠果落果与内源脱落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出现两次落果高潮,脱落果实大约分别为雌花的75%和15%.本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两次落果期间不同状态果实的内源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幼果期,脱落幼果脱落酸含量为不脱落幼果的2—9倍;果实膨大期停止生长的果实脱落酸含量为正常生长果实的1.1—1.8倍.可见,果实中高的内源脱落酸含量是引起文冠果脱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文冠果种子形态特征及地理种源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山西省文冠果种子形态特征以及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揭示其变异程度和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以便充分利用不同种源文冠果居群地理变异。本研究以山西省文冠果18个野生种源的成年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不同种源文冠果的8个种实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文冠果的种长、种宽、种厚、种形指数和千粒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千粒重、种长、种宽、种厚与种源产地的年均温呈正相关;种形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随经度增加,种形指数逐渐减小;种子出仁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和气温变异规律,种仁出油率、种子出油率和种壳出油率与海拔呈负相关,随海拔升高而减少;种子出油率还受到年降水量的影响,随降水量增加种子出油率增加。根据种子形态和出油率等9项指标,采用UPGMA法将山西省文冠果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超声辅助水相酶解提取文冠果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冠果种仁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预处理样品,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文冠果油。研究了酶种类、酶解pH值、固液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游离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均能有效促进蛋白质的水解,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水相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L),温度45℃,碱性蛋白酶(pH值7.0)用量3.0%,纤维素酶(pH值4.5)用量1.0%,反应时间8h(各反应4h),游离油的总提取率可达81.2%。水酶法无溶剂残留,是一种提取文冠果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种子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敖妍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300-304
作为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的种子产量问题是制约其大力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通过观测357个单株树形树势、叶片性状、果实性状、种子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含油率等方面共26个性状,进行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找出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产量与地径、冠幅、叶长、叶面积、果长、果宽、每果种子数、果实鲜重、结果个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皮厚、心皮数、种长、种宽、百果重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鲜重、出籽率、结果个数、每果种子数、种宽是影响单株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果实鲜重、结果个数和出籽率对种子产量的贡献较大,是选择高产单株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9.
文冠果不同群体果实和种子性状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文冠果不同群体的果实数量和质量性状以及相应的种仁含油和脂肪酸成分含量调查,研究文冠果的群体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文冠果群体在成熟果数量、干果重与相应的种子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上变异较大,其中7#群体表现较好,其相应值分别(8.9±0.4)个、(39.40±0.8) g、(23.5±0.5)粒和(809.1±9.5) g。不同群体的脂肪酸含量和种仁油脂肪酸化学成分含量分析亦存在差异,其中7#群体的含油量和脂肪酸成分结构中碳数≤18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59.27±0.42)%和87.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