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照是中国历史上文明肇始最早的地区之一。虽然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要素有文字的形成、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出现和礼仪中心的产生等等,但发达的农业也是诸多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石器时代,日照地区的原始农业就较为发达。据相关考古发现,证明早在距今6200~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日照地区的农业和饲养业就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来源,而狞猎和采集已退居次要地位。日照地区出土的大量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存,如高柄杯和石质农具,都说明这一点。尤其是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酒具——高柄杯。占到了出土器物的百分之四十五,表明当时日照地区的原始农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进入龙山时代。农业年产在社会终济中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论渭河上游及毗邻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相似,也有一个生产结构问题.从采集、渔猎过渡到种植业和饲养业结合,再由种植业和饲养业过渡到传统农业或半农半牧经济或游牧经济,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渭河上游及毗邻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结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前仰韶文化至仰韶文化早、中期(6200BC-3500 BC),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种植业和家庭畜养业为次;第二阶段在仰韶文化晚期(3500BC-3000 BC),以种植业和家庭畜养业为主,采集、狩猎居次要地位;第三阶段在龙山文化时期(2900BC-1900 BC),种植业和家庭畜养业进一步发展,畜牧业萌芽;新石器时代结束以后至青铜时代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由原始农业向半农半牧经济或畜牧经济转化.此后,随着北方草原游牧经济的南下和中原农业民族的北上及其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渭河上游及其代表的北方生态过渡带种植业、家庭畜养业和畜牧业的比重不断发生者变化.渭河上游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仅仅是一个特例,不能囊括全国范围,但有利于澄清学术界关于农业生产发展阶段问题的模糊认识,丰富原始农业生产结构演变思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地区在中国的最东北部,位于北纬大约43°—53°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远古时期这里就山脉连绵、平原沃野、草原辽阔,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沼泽丛生,自然资源丰富。肥沃的黑土地和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吸引了人类祖先迁徙至此生息繁衍。他们依靠采摘植物的果实和捕捉野兽、鱼类获取食物,并在积累了长期的采摘和渔猎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实践,逐渐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的原始农业时期。  相似文献   

4.
石敬东 《农业考古》2001,(3):220-224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有山东省的南大门之称。它东与临沂地区的平邑县、费县和苍山 县接壤,南与江苏省徐州市的铜山县、邳州市为邻,西濒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北与济 宁地区的邹城市毗连,属于黄河下游的东部沿海地区,是齐鲁之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的北辛遗址曾发现有家猪遗骨出土,如在灰 坑14近底部发现有六个个体的猪下颌骨集中放在一堆,灰坑51近底部放置有两个相当完整的 猪头骨(1)。经确认为是“家猪形”成年猪。此外,在北辛遗址中的窖穴底部遗存着 坚硬的腐蚀质层的…  相似文献   

5.
张佩琪 《农业考古》1991,(1):114-117,119
考古学界一般都感到中国在八千年以前,还应该有一个原始农业产生的时期。例如吴汝祚说:“北辛文化之前,近年来在临沂地区的沂沐河之间发现了数十处以细石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距今约一、二万年,而北辛文化为距今七、八千年,所以在北辛文化之前的数千年内农业生产有待进一步支探索”。廖平原说:“磁山文化的石器都已经磨制,陶器形制已比较复杂,农业和家畜饲养也不是刚刚开始的样子,因此,它不是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6.
湖南澧县都督塔原始农业遗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强 《农业考古》1991,(3):60-68
  相似文献   

7.
从出土文物看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临沂地区的费县、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州为邻,西濒微山湖、昭阳湖,北与邹城市毗连,东北紧靠泰沂山区。全市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56公里,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现辖山亭、滕州、薛城、峄城、台儿庄和市中等(市、区)。枣庄市境属低山丘陵区,东及东北部多山,以山亭镇的高山为众山之冠,海拔620米,次之为抱犊崮,海拔580米。山体多石炭岩构成,少部分为火成岩。山脉大都东西走向,自北而南呈横向双波形相间排列。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西北和南部为平原,北部是海拔500米上下的群山区,中部有起伏…  相似文献   

8.
张瑞虎 《农业考古》2012,(6):194-198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浙江省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地区发掘了多处8000aB.P.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包括萧山跨湖桥和下孙、浦江上山、嵊州小黄山等遗址,其中最早的上山遗址距今万年以上,树轮校正年龄为11400-8600年。与此相比,50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整个太湖地区却缺少全新世初至7000aB.P.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太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枣庄地区秋延迟辣椒的品种选择与处理、培育壮苗、科学定植、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技术环节进行详尽的描述,以期对相同生态区种植秋延迟辣椒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淮河中游地区稻作农业考古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生境。淮河流域作为我国稻作农业的传统分布区,无疑在探讨我国水稻的起源、分化与传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地处淮河上游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游的安徽蒙城尉迟  相似文献   

11.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样存在 ,较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马太效应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这种正在扩大差距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实现经济发展 ,就需要各种资源 ,人、财、物是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资源。而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 ,最重要的资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曾指出 :“国民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国民(人力 )从事劳动的熟练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河济地区指古河济之间及其附近地区,主要指今豫鲁交界一带。东周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随着荷水、鸿沟等一系列人工运河的开凿、疏通,该区域成为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位于河济地区的濮阳金桥遗址出土东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共计592粒,其中包括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大豆(Glycine max)、小麦(Triticum aestivum)、红小豆(Vigna angularis)五种炭化农作物。其他可鉴定的非农作物炭化种子还包括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红鳞扁莎(Pycreus sanguinolentu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等。在河济地区东周时期的几处遗址中,粟依旧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遗存;但小麦在这一时期的重要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一些遗址中可以与粟比肩,形成了粟麦并重的局面;大豆在作物结构中起到补充性作用;而稻米的重要性相当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红小豆(小豆)与小麦的广泛利用可能反映了以粟和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度在东周时期河济地区的出现。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一方面得益于东周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东周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河济地区因人工河渠的开凿,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物资和信息的交流大大增强,为当地生业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淮河自古都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在其南北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致使南北地区在古代文化的发展上形成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和地域特点。本文论及的"皖北地区"即指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包含今淮北、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开发状况与扶贫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经济增长、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214-215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并提出了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针政策,着力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大力提高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2019年西部大开发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选取15个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分和排名。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新疆、内蒙古、陕西、广西、四川,这5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均为正数,是西部大开发中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宁夏、云南、重庆、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综合得分为负数,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9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依托西部大开发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状,提出促进西部大开发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包括在政策构建层面上要注重梯度分类、在乡村产业层面上要推进多元培育、在资源要素层面上要加大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9.
20.
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89-9691
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并以湖北曾店镇大汪村为例,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最后,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