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农业部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新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之规定,河南省农业厅为了贯彻落实好新的管理法规,规范菌种市场,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确保《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真正在我省落到实处。组织河南省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编写了《河南省食用菌菌种生产检验技术人员资质培训教材》,并由专家教授亲自面授的培训班与国庆前在西峡县成功结束,80余名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的从业人员接受了首批培训。  相似文献   

2.
关良洲  周香存 《食用菌》2007,29(1):63-63
根据农业部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新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之规定,河南省农业厅为了贯彻落实好新的管理法规,规范菌种市场,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组织河南省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编写了《河南省食用菌菌种生产检验技术人员资质培训教材》,并由专家教授亲自面授的培训班与国庆前在西峡县成功结束,80余名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的从业人员接受了首批培训。  相似文献   

3.
<正>《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实施近3a来,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我国食用菌菌种业日趋规范,迎来了一个食用菌发展高潮,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木耳等20多种食用菌已经  相似文献   

4.
《蔬菜》2006,(10):13-13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方便广大食用菌从业人员对其有详细的了解,我们节选了部分直接对生产、经营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刊载如下: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5.
随州市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菌种管理办法很好 ,值得各地参考。目前普遍存在菌种生产、管理混乱 ,由菌种质量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 ,在生产上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的状况 ,希望各省、市、县的有关部门 ,结合本地实际 ,制订切实可行的菌种管理办法 ,严格菌种管理 ,以确保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食药用菌》2015,(3):136
<正>4月29日,2015年第1号修订版《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由农业部正式颁布。最新版将2014年4月25日第3号旧版中的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注册资本证明材料"修改为:"营业执照复印件"。新规执行后,申请《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需要向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菌种检验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资格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1997,(1)
农业部于1996年5月28日印发了《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农农发[1996]6号),主要内容有: 一、农业部主管全国食用菌菌种工作。各级农业(含食用菌,下同)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05,24(6):5-6,23
我国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但食用菌行业管理滞后,突出表现在菌种管理混乱、行业抗风险能力差、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菌种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种菇效益,影响食用菌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工作十分薄弱,基础研究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菌种管理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食用菌菌种管理工作仍然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9.
1988年10月21~24日,农业部农业局组织食用菌基地县(市),在湖南省株洲县进行了考察活动。22个基地县(市)和10个县、市、自治区农业部门的代表及华中农业大学的代表参加了活动。代表们参观了株洲县的食用菌生产现场,总结交流了近三年来基地建设的成绩和经验,讨论了《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初稿和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8月 2 0日发布了《安全优质食用菌标准》 ,此标准自 9月 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我国的食用菌安全卫生标准与国际标准尚有差距。为规范市场 ,推动产业发展 ,加强中国食用菌的竞争力 ,上海市技监局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这一地方推荐性标准。此标准包括《安全卫生优质食用菌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和《安全卫生食用菌》两部分。前者对食用菌生产和初加工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做了规定 ,涉及生产场地选择、菌种管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包装贮运等各方面。后者则对食用菌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做了规定。两者构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品种权易被侵害,维权难;二是菌种产销混乱,质量事故解决难;三是越级生产菌种,管理难。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其次国家要制定种子保险办法,分解风险;三是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法律的服务力度,为食用菌产业的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引芳 《食用菌》2004,26(6):11-1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食用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家庭作坊式操作、季节性生产的模式,逐渐向设施化、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食用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近年来,采用深层培养工艺制备食用菌液体菌种用于生产成为研发热点,涌现出了许多液体发酵设备生产厂家及诸多在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灰树花生产中采用液体菌种的报道。液体菌种在食用菌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日本、韩国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已普遍采用液体菌种。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是我国内地首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通过研发,已成功地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应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过程涉及到菌种筛选、发酵设备的配置、发酵工艺参数控制及液体菌种应用众多环节,控制好主要生产环节是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与应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5,(1)
<正>河南省农艺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原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试验厂)依托河南省科学院先进的科研条件和河南省科学院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雄厚的技术力量,专业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机械设备研制、原辅材料供应、产品加工经销、技术培训和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我们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宗旨一如既往地为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河南省农艺公司是国内较大的现代化的菌种生产企业,一流的菌种生产技术和条件生产的菌种均经过菌种选育基地严格的出菇试验,脱毒检测,质量稳定,品质优良,用户遍及全国,在客户中享有极高的信誉,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先进科研单  相似文献   

14.
1981年我就订阅了《食用菌》。在《食用菌》的指导下,1982年春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制香菇种200袋、银耳种600袋,请了几人用段木栽培香菇和银耳。当年菌种就收入900多元,香菇收入100多元,银耳收入1100多元,共收入2100多元。1983年又开始种植茯苓,1984年出售茯苓和茯苓菌种收入5600多元,加上香菇菌种和香菇收入400多元。全年单食用菌一项就比83年翻了两番。我深深地感到没有《食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尤溪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于1990年5月18日通过《尤溪县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条例(试行)》。《条例》共13条,主要规定了食用菌栽培种的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和规定了母、原种统一引进和生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宁大连地区的食用菌生产出现菌种种性退化,老化严重,品种杂,多,乱等问题。作者以实施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契机,开展了食用菌品种引进,筛选工作,建立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食用菌繁殖基地,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完善了大连市食用菌产业链,有效降低了种性退化,种性老化对食用菌生产产生的不良影响,规范了食用菌菌种,菌棒的生产流程,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栽培,推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食用菌菌种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有效提高菌种质量的关键管理措施。总结我所食用菌种植标准化示范中,菌种标准化示范生产经验,以供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参考。1原、辅材料采购操作控制规程1.1任务范围采购菌种生产所涉及的设备材料、灭菌消毒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用菌菌种(以下简称菌种)管理,提高菌种质量,保护菌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正当利益,尽快实现良种化,促进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菌种工作的任务是繁育推广良种,为发展食用菌生产服务。它的工作范围是征集和管理食用菌品种资源,选育、引进、审定优良品种,规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宁晋县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验收,成为邢台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近年来,宁晋县食用菌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该县聘请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师大专家教授指导工作,引进工厂化种植杏鲍菇、食用菌废料二次处理、液体菌种等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同时,发展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先后建设了河北云泰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5,(5)
食用菌的菌种不同于农作物的种子,尤其是食用菌栽培种的形成,易受到外境因素的影响。菌种生产类型混淆,导致栽培种生产管理缺失,致使菌种产业呈现萎缩状态。厘清自制与扩繁的区别,加强栽培种生产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打击菌种侵权行为;依靠科技进步、培育菌种产业,是实现我国食用菌菌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