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基于树体养分吸收、利用与积累特征的骏枣耐盐碱适应性生理机制,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盐碱处理下10年生骏枣各器官中N、P、K、Ca、Mg、Fe、Mn、Zn、Cu、Na等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养分在骏枣不同器官中的吸收、积累与运输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矿质离子在盐碱胁迫下主要集中在主根、多年生枝,有无盐碱胁迫时Na+都主要聚集在主根中,K+浓度在叶片中最高,可以保持较高的K+/Na+。在低浓度盐碱胁迫(60 mmol·L-1)下Mg、Ca的运输能力增强;高浓度盐碱胁迫(180 mmol·L-1)下须根至叶片的Mg、Ca运输能力分别显著下降44.7%和33.1%,叶片中Ca2+/Na+、Mg2+/Na+值分别显著降低72.8%和71.6%,但仍大于1;其他器官中K+/Na+、Ca2+/Na+、Mg2+/Na+保持稳定且大于1。相较于CK,高浓度盐碱胁迫下当年生枝中的Mn、Fe含量与多年生枝中的Mg含量分别升高了14.01%、11.11%、10.52%,Cu、Zn、Mn、Fe在须根中的含量分别升高了117.53%、25.65%、84.98%、26.19%,主根中N、P、Zn、Mn、Fe、Ca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3.07%、15.38%、80.48%、49.58%、8.82%、30.44%。结果表明成年骏枣树的盐适应机制主要是通过根对Na+的聚积作用,以及叶对K、Mg和Ca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增强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采前灌溉对骏枣落果、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年生骏枣为材料,采用间隔灌水处理法,研究采前(8月1日至9月9日)不同灌溉次数对骏枣落果率、裂果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骏枣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上升,T3(灌水5次)处理叶片相对含水量比CK高17.64%;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多,骏枣采前落果率和裂果率均显著下降,其中T3处理的采前落果率和裂果率分别为7.697%±0.724%、12.393%±0.290%,分别较CK低5.977%、9.987%;灌水次数的增多会导致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Ca和Zn含量减少,同时会促使其可溶性蛋白、糖酸比、黄酮、N、K、Mn、Fe和Cu含量显著提高,对P和Mg含量影响均不显著。增加采前灌水次数能够明显降低骏枣采前落果率和裂果率,灌水5次处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10年生骏枣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骏枣园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土壤呼吸速率、容重和p H值以及骏枣果实品质和叶果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混肥中有机肥和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增加有机肥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提升的效应明显高于化肥。土壤呼吸速率也随着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缓慢增高,T12(有机肥:8 kg·株~(-1);N:450 g·株~(-1);P:300 g·株~(-1);K:300 g·株~(-1))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其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03±0.02、2.24±0.02μmol·m~(-2)·s~(-1),比对照分别高71.0%、86.2%。随着复混肥中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中T4(有机肥:8 kg·株~(-1);N:150 g·株~(-1);P:100 g·株~(-1);K:100g·株~(-1))处理的土壤容重最低,为1.36±0.02 g·cm~(-3),比对照低0.11 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化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碱性土壤的p H值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化肥增施对碱性土壤p H值的影响不显著。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施对骏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对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果实Vc含量随着复混肥中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各施肥处理的果实Vc含量均显著高于CK。骏枣叶果比随着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各处理中T3与T5和T6,T4与T7,T8与T9和T10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总之,合理配比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植物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选择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为研究对象,设置营养土组(CK)、轻度盐碱土组(LS)和中度盐碱土组(MS)3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强度下菊芋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系统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盐碱胁迫强度下菊芋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出现增加。(2)各组间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菊芋叶片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指标均表现出上升趋势。与同期CK组相比,盐碱胁迫150 d,LS和MS组SOD活性分别显著增加22.13%和26.49%,LS和MS组CAT活性较CK组分别显著增加81.66%和92.38%(P<0.05),MS组POD活性在测定期间均显著高于同期CK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菊芋通过增加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SOD、CAT、POD)...  相似文献   

5.
盐碱胁迫对酸枣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山西、河北、辽宁4个种源地酸枣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基质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4个种源地一年生酸枣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3%、0.6%和0.9%的盐碱混合胁迫均降低了酸枣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胁迫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其中陕西酸枣的株高和茎粗在0.9%胁迫下最低,分别为48.55、4.10 mm,山西酸枣的总生物量相比CK下降最多,降低了27.79 g·株~(-1);除酸枣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处理10~50 d下降,70~110 d上升外,酸枣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胁迫至110 d时,在0.9%胁迫下的辽宁酸枣叶片MDA含量、陕西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河北的脯氨酸含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20.81 mmol·g~(-1)、93.53 mg·g~(-1)、670.92μg·g~(-1);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种源地酸枣进行耐性综合评价得出,各种源地酸枣耐盐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河北辽宁山西陕西。  相似文献   

6.
腐植酸浸种对盐碱胁迫下小麦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性盐( NaCl)和碱性盐(NaHCO3)混合模拟不同浓度盐碱胁迫条件,对龙麦26和克旱16两种同基因型春小麦进行腐植酸浸种处理.分别测定根系氧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谷胱甘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探讨腐植酸对盐碱两种胁迫下小麦根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迫浓度的提高,小麦幼苗根系...  相似文献   

7.
果实套袋是蜜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控制痛虫为害,提高蜜柚品质。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时期套袋对蜜柚含糖量、果皮厚度、平均单果重、果实密度和净肉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波县,蛮柚套袋以6月21日及以后最佳。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复合盐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浓度土壤复合盐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利用盆栽的方式人为设置不同浓度土壤含盐量(0.05%、0.1%、0.2%、0.3%、0.4%),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浓度土壤复合盐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土壤复合盐胁迫对水稻株高无明显影响;0.1%的土壤盐分促进了水稻植株干重、产量、整精米率、恶白粒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加;0.2-0.4%的土壤盐分引起了水稻植株干重、产量和整精米率的明显下降,同时造成了稻米中恶白粒率、蛋白质含量的显著提高,但并没有影响直链淀粉的含量.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分(0.1%)有利于改善水稻产量和品质,高浓度盐分(0.2-0.4%)易引起水稻减产和品质变劣,建议将土壤盐分含量0.1%作为盐碱地水稻生产的临界盐分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建立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种植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ne)’(cs)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y)为基砧,其上分别嫁接‘长富2号’(fs)形成的2种砧穗组合(cs+fs,py+fs)为试材,通过盆栽浇灌Hoagland营养液加盐(100 mmol·L-1,NaCl与NaHCO3按摩尔比1∶1混合)的方法,研究盐碱复合胁迫对2种砧穗组合光合、抗氧化酶以及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砧穗组合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电子传递受到抑制,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系统被破坏。其中,cs+fs的光合能力优于py+fs,胁迫至40 d时,cs+fs和py+fs的净光合速率分别较其对照降低了8.31%和45.88%;cs+fs的SOD、POD活性以及Pro含量的峰值比py+fs晚出现10 d,且其峰值分别较py+fs峰值高21.04%、15.94%和99.03%。胁迫至40 d时,cs+fs的叶绿素a+b、Pn、Gs、Tr分别比py+fs高178.49%、...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对照(CK)、轻度胁迫(T1)、中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4个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VvCCD1)、E-(β)-丁香烯合成酶(VvEcar)和植物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VvHPLA)、芳樟醇合成酶基因(Vvlis)在葡萄果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花后110 d,与CK相比,T1和T2处理下果实百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2%和20.97%,T3处理下果实百粒重显著降低31.80%;T1和T2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相比于CK分别增加10.33%和5.68%,差异不显著,但在T3处理下,果实TSS显著降低15.74%;果实有机酸含量在T1和T2处理下分别降低11.66%(P>0.05)和25.56%(P<0.05),T3处理显著增加18.61%;各处理下总酚含量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T2处理果实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9.35%,T1处理和T3处理与CK...  相似文献   

11.
混合盐碱胁迫对帚用高粱萌发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NaHCO3和Na2CO3等摩尔混合,NaHCO3、Na2CO3、NaCl等摩尔混合分别得到250 mmol/L的混合溶液T1和T2,对帚用高粱的种子及幼苗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导致帚用高粱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相对生长率减小,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碱性盐混合引起的盐碱胁迫(T1)对帚用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中性盐和碱性盐混合引起的盐碱胁迫(T2);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是引起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求导致早期落叶病发生的土壤条件,分析果树栽培前与果园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问题,本研究以相同园龄、相同果树品种、落叶和不落叶的几个果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果园土壤管理调查与土壤剖面化学性质的监测,测定了苹果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土壤表层,落叶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高于不落叶果园的,而在60 cm以下,落叶果园土壤有机质反而低于不落叶果园;而不落叶果园土壤中的碳酸钙含量略高于落叶果园;土壤剖面碱解氮含量随土层厚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不落叶与落叶果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在35 cm以上土层中基本相同,差异不明显(P>0.05);果实的密度测定结果为不落叶果园果实>落叶果园果实;在糖度上,不落叶果园果实>落叶果园果实。  相似文献   

13.
探究油莎豆在不同浓度混合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揭示盐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试验采用NaCl、Na2SO4、NaHCO3、Na2CO3(12:9:8:1)四种盐分设置不同浓度,进行胁迫处理,分别在油莎豆分蘖期,结豆期和成熟期下测定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在各个时期油莎豆植株的株高及鲜干重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分蘖期油莎豆分蘖数和叶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叶面积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结豆期和成熟期表现相反。各时期油莎豆叶片中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OD、SOD活性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油莎豆在分蘖期主要通过增加叶面积而保障光合作用,而成熟期油莎豆则主要通过增加新叶及分蘖的方式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同时一定程度混合盐碱胁迫下油莎豆可通过增加其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叶片内POD和SOD的活性以抵御盐碱胁迫所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混合盐碱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燕麦种子和幼苗的耐盐碱能力及在盐碱胁迫下的变化规律,采用纸上发芽法和砂培法,研究了混合盐碱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强,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与对照相比都呈下降趋势;而燕麦叶片中细胞膜透性增强和丙二醛含量增加,其中白燕1号较白燕7号增加幅度大,表明白燕1号比白燕7号对盐碱胁迫更敏感,受盐碱危害程度较重;同时燕麦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累积,且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强呈增大趋势,其中白燕7号增加幅度大,表明白燕7号可能主要通过积累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来进行渗透调节缓解逆境毒害作用,其中白燕1号在盐碱胁迫浓度100~200 mmol/L时,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但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综合分析表明两个品种耐盐碱能力为:白燕7号>白燕1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地区31个成龄灰枣园叶样的采集与分析,运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进行叶片营养诊断,旨在为该地区成龄灰枣的营养诊断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以7月中旬灰枣叶片N、P、K元素浓度测定值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制定了DRIS指数法的营养诊断标准,经检验取得了较高的诊断正确率。按产量组统计施肥顺序,各组营养元素施肥顺序第一的枣园数及其频率分别为:高产组,N—4—37.0%,P—2—18.0%,K—5—45.0%;中产组,N—0,P—13—92.9%,K—1—7.1%;低产组,N—0,P—6—85.7%,K—1—14.3%。DRIS诊断的阿克苏地区灰枣叶片N、P、K营养元素浓度最佳比值范围分别:N/P=11.861±2.859、N/K=1.820±0.306、K/P=6.667±2.027。  相似文献   

16.
“超细纤维”渗灌是一种通过纤维毛细作用,将水分从超细纤维毛细芯传递到植物根部土壤的节水灌溉方式。试验在宁夏永宁县玉泉营农场的摩尔多瓦(Vitis vinifera L.cv. Moldova)葡萄园中进行,灌溉方式分为环状超细纤维表面渗灌(A*0)、埋深10 cm的环状超细纤维渗灌(A*10)和常规沟灌(CK),每株单次灌水量为30 L,灌水周期为1个月。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灌水量下,A*10和A*0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较CK更稳定,叶水势总体上高于CK,说明“超细纤维”渗灌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水分状态,延缓了葡萄所遭受的水分胁迫。A*10和A*0的副梢生长量比CK分别提高了92%和57%;A*10的粒重比CK提高了8.1%,且A*10的产量比CK提高46.8%,说明“超细纤维”渗灌对葡萄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A*0和A*10的果粒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水平与CK差异不大。成熟期A*0和A*10的果粒脯氨酸含量低于CK,是由于“超细纤维”渗灌能够缓解葡萄所受到的水分胁迫;A*0和A*10的花色苷含量高于CK,分别比CK提高了5.2%和14.3%,表明A*10供水均匀连续,有利于花色苷的累积。收获时,A*0和A*10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CK,其中A*10比CK高29%。,说明“超细纤维”渗灌有助于葡萄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因此,“超细纤维”渗灌不仅比沟灌水分利用效率高,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燕麦新品种定莜6号在低、高浓度盐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5 mmol·L-1和7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对幼苗生长、矿质离子吸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10 d并未引起燕麦幼苗干重的明显改变,但7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显著降低了幼苗干重。2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根系和地上部K+/Na+、Ca2+/Na+和Mg2+/Na+显著降低,根系选择吸收K+、Ca2+、Mg2+及由根系向地上部运输K+、Ca2+的能力明显增强,但由根系向地上部运输Mg2+的能力下降,从而使地上部K+/Na+、Ca2+/Na+高于根系,而Mg2+/Na+低于根系;7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的上述变化大于25 mmol·L-1。2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使燕麦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变化不大;与2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相比,7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叶片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Pn、Gs、Tr、Ls明显下降,Ci显著提高,而叶绿素a/b无明显差异。2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明显下降,保护性热耗散(ΦNPQ)显著提高,而初始荧光(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 L)、非调节性能量耗散(ΦNO)、光系统I和光系统II之间激发能分配的不平衡性(β/α-1)和叶绿体Hill反应活性无显著变化;与2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相比,75 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Fo、ΦNO、β/α-1显著提高,Fv/Fm、ΦPSII、q L、NPQ、ΦNPQ和叶绿体Hill反应活性明显下降。上述结果表明调控矿质离子吸收和运输以保持地上部K+/Na+、Ca2+/Na+高于根系是燕麦适应盐碱的重要机制,高浓度盐碱胁迫造成PSⅡ反应中心受损是燕麦Pn降低的主要因素,而过剩光能耗散是保护光合机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盐碱胁迫下产ACC脱氨酶促生菌对绿豆叶片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盐碱胁迫下接种产ACC脱氨酶促生菌(DQJC1)后绿豆叶片内脂类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接种DQJC1可以促进绿豆生长,显著提高了绿豆植株的株高(34.87%)、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44.07%和46.43%)、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30.56%和23.68%)及叶绿素含量(41.61%)。同时在绿豆叶片中共筛选到61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产物,其中包括32种甘油磷脂类、14种固醇类、4种甘油糖脂类、3种鞘脂类和8种其他脂类;其中上调的代谢物主要为甘油磷脂(PC、PG、LPC、PI、PE、LPG)、甘油糖脂(SQDG47∶11)及鞘脂(CerG1d18∶2/16∶0+O),下调的代谢物主要为固醇(TG),甘油糖脂(SQDG:16∶0/16∶0)及鞘脂(CerG1d34∶2+O)。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中有6种代谢物被富集到9条代谢通路中,包括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甘油脂代谢通路、自噬性溶酶体代谢通路、糖基磷脂酰肌醇代谢通路、醚脂质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磷脂酰肌醇代谢通路、α-亚油酸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19.
经试验表明,蜜柑疮痂病幼果的发病高峰期与第二次落果的高峰期基本吻合,发病程度与第二次落果串呈正相关关系,经回归分析,病情指数(x)与第二落果率(y)间的曲线回归模型y=15.3588x0.3240 R=0.8645 F=29.5750**,第二次落果病理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航粉高糖’品种为试材,以果实表面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设4个不同浓度褪黑素喷施果实处理,分别为T1(50 μmol·L-1)、T2(100 μmol·L-1)、T3(150 μmol·L-1)、T4(200 μmol·L-1)。结果表明:(1)100 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从而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酸比。(2)5个处理中共检测出8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2种酮类、32种醛类、14种醇类、4种酯类、13种烃类、7种酚类和4种其他类物质。各处理挥发性物质总数量和总含量依次为:CK(55种,1 279.18 μg·kg-1)、T1(69种,1 960.95 μg·kg-1)、T2(66种,2 258.70 μg·kg-1)、T3(62种,1 818.84 μg·kg-1)、T4(59种,1 695.04 μg·kg-1),均为醛类含量最高,酚类含量最低,其中100 μmol·L-1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酮类、醛类、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共包含10种番茄特征香气成分,100 μmol·L-1处理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1 307.34 μg·kg-1。(3)与对照相比,喷施褪黑素提高了番茄果实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促进果实对N、K、Mg、Cu、Fe、Zn等矿质元素的吸收。(4)主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的综合得分表现为T2>T1>T3>T4>CK。综上,外源喷施褪黑素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营养和风味品质,且100 μmol·L-1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