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水利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考虑到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对GIS数据的空间分析、建模与优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乐安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中定量的空间分析、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山洪灾害空间分布。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提出的灾害风险的定义,本研究将山洪灾害风险定义为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乘积。对乐安河上游流域分别进行危险性划分和易损性划分模型构建,其中危险性模型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易损性模型采用转换赋值函数,最终获得乐安河上游山洪风险评价的结果,并通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中划定的重点防治区进行结果验证。研究表明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模型能较好应用于较小尺度的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划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干旱区极端气候增加,洪水灾害频率逐渐增多。干旱山区短历时暴雨强度大,突发性强,人工难以有效监测并做出预警,容易造成较大洪水灾害。充分利用山洪沟道治理非工程措施建立的雨量和水位自动监测站点,利用组件式开发和JAVA集群技术,建立干旱山区山洪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础数据调查评价审核(BDSEA)、数据共享汇集(DSC)、监测预警(MPW)等三个子系统。实现纵向各层级联通后的监测预警信息上报、查询、统计和下发等,横向与气象、国土、水文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能够准确及时地监测预警暴雨山洪信息,结合非工程措施,构建一体化防汛体系。可显著提高防汛减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通过近三年的运行也体现出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河津市前期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洪水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选用合适的分析评价方法结合Arcgis软件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确定预警指标。为山洪灾害预警、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提供科学、具体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项目的作用及效益。对2010年以来甘肃省全面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背景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及山洪沟道治理等方面对全省项目建设情况及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建立5个目标因子和37个具体目标构成山洪灾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进行效果评价,为今后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庐山风景区为例,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开展了山岳型景区暴雨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合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的特点,从洪灾危险性和易损性2方面选取了年最大1、6、24 h暴雨均值等8个指标构建了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利用Arc 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景区山洪灾害危险性程度图和易损性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基于自然间断点重分类法,对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并对景区山洪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景区西部山洪灾害风险明显高于东部,山洪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景区西北部,包括星龙索道、石门涧、仙人洞和牯岭街心公园等地,山洪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景区东北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湖北省山区和山丘区防灾减灾的形势异常严峻,对山洪灾害的预警与防范工作也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湖北省自2013年国家防总全面启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以来,共完成了73个县(市、区)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任务。在总结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瞬时单位线的应用与改进进行了探索,为今后该项工作的完善与推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我国建设了一批山洪灾害县级防治非工程措施试点工程,宽甸县于2010年被列入实施县。该工程的2012年防汛运行实践证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在防御山洪灾害中具有巨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黄河流域大通河支流炭山岭典型小流域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和山洪灾害的调查资料,采用实测雨量分析法、降雨灾害频率分析法和产汇流分析法对比进行了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确定,根据典型流域洪水计算成果,确定划分了典型流域的风险区。  相似文献   

9.
根据黄河流域大通河支流炭山岭典型小流域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和山洪灾害的调查资料,采用实测雨量分析法、降雨灾害频率分析法和产汇流分析法对比进行了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确定,根据典型流域洪水计算成果,确定划分了典型流域的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以清远市石坎河无资料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采用综合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得到1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洪峰流量、高程、坡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6个指标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借助GIS-AHP方法实现无资料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石坎河流域内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高的区域集中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河200 m范围内;(2)设计洪峰流量可以作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重要指标;(3)集成GIS-AHP方法是无资料小流域进行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有效且快速的方法。评价结果与流域实际情况吻合,可为全国绘制山洪灾害风险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13年辽宁省抚顺地区遭受千年一遇暴雨洪水袭击,损失惨重。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研究暴雨山洪灾害的成因,总结防洪工程发挥的防洪效益,查找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防汛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文华 《农业工程》2018,8(2):77-80
针对当前农业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加强对区域农业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危险区域划分,进而提出相关的农业防治措施,是解决当前农业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结合上述的需求,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加权法构建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以陕西关中农业洪涝灾害为例,以GIS为基础对陕西关中洪涝灾害风险区域进行划分,进而直观地呈现关中地区农业灾害的严重程度。通过计算与历史数据的比对发现关中洪涝灾害发生风险分布与历史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农业灾害风险的预防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四湖流域是涝渍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为定量分析涝渍灾害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分布特征,以螺山排区为对象,从涝渍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防灾能力3个方面,建立了涝渍灾害指标体系,构建了涝渍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涝渍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涝渍灾害影响因子中,孕灾环境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致灾因子,而在致灾因子中汛...  相似文献   

14.
刘俊  张荣群  艾东 《农业工程》2014,4(1):87-93
洪水灾害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影响着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安全,对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极具破坏性。耕地一旦遭到破坏,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恢复其生产力。该文在分析水毁耕地致灾因子的基础上,选取了降水、地形起伏度、洪灾发生频度和水系(包括河流及湖泊)缓冲区等限制性因子,综合因子隶属度叠加的评价方法,对中国水毁耕地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将中国水毁耕地分为重度危险、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3级和9个亚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重度危险级主要分布在中国7大江河流域沿岸和云贵高原,面积19.44万km2;中度危险级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丘陵区和黄土高原,面积40.74万km2;轻度危险级分布于华北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内陆地区,面积68.29万km2。对全国水毁耕地危险度进行分级评价,以此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可为防灾、赈灾和土地整理规划编制、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洪水灾害避难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洪水灾害避难系统设计与研究的方法,提出点线结合型洪灾避难分析思想,并以道路网密度表示撤退点的输出能力。结合防洪撤退过程的特点,提出一个随机模型计算道路的路权。在动态路径分析中,根据各个时段记录的车头时距情况,计算出车流的随机度,将防洪避难道路预警界限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该系统的建立为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洪灾避难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根据抚州市防洪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GIS技术完成了抚州市防洪资源的可视化管理,可高效准确的查询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空间分布等情况,为抚州市防洪部门提供规划决策服务.主要从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系统结构、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阐述了系统的开发过程,对其他城市的防洪信息管理建立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山洪灾害对山区居民的人身财产损害,结合水利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要求,阐述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建设目的及主要建立方法.临界雨量计算是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关键,分析了单站临界雨量法、区域临界雨量法及P-Ⅲ型频率分析法这3种常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流域模型法计算临界雨量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并利用流域模型法计算了山西省大同县部分沿河村落不同时段不同持水度条件下的临界雨量值,将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测数据介于土壤含水率较低和较高临界雨量值之间,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以流域模型法为基础建立了大同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促进了大同地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河道现状行洪能力是河道所在地区防洪安全的核心,也是防汛主管管部门汛期指导防汛的重要依据。为分析大洋河丹东有堤段的行洪能力,采用水动力模型MIKE11计算、模拟河道及河网的一维洪水演进过程,准确判断其行洪能力,为保护沿岸居民防洪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累计地面沉降量的增加,蓄滞洪区内的洪水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以贾口洼蓄滞洪区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地面沉降分析,构建基于两种不同地面高程资料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对大清河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进行演进模拟。通过比较地面沉降前后洪水演进过程、淹没水位和洪水淹没面积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在入流过程和蓄水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地面沉降会引起贾口洼蓄滞洪区前期洪水演进速度变缓,淹没水位降低,最大淹没范围增大。该结论可为滞洪区的防洪减灾及大清河防洪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北沙河研究区基本情况调查,识别保护区主要的洪水威胁,选择适宜的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在洪水分析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北沙河综合情况、人民生活、农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等相关统计指标,应用GIS及中国水科院研发的损失评估软件建立北沙河灾情统计和损失评估模型,评估各淹没方案的洪水影响及损失,为有效减轻该区域的洪涝灾害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