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具有明显的急性、热性以及传染性,常被称作为"牛出败"、"锁喉风"。本文将从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概述,以助于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诸多畜牧疾病已得到有效防御和治疗,出现越来越多的防治方法。西藏牧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比较常见。这种病症无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冷热交替时期,借助消化道等方式进行传播。本文主要阐述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发病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全面进步,要对病害问题予以集中监管,尤其是在高原牦牛管理工作中,出血性败血病十分常见,且疾病发作没有季节性,造成养殖户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要在分析病因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防治措施,确保能有效提升管控的综合效果。1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频发的原因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病原体是造成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频发的重要原因,病症会导致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出现,这种病菌不能运动,且不会形成传染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青海省牦牛养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牦牛的存栏数超过了50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量的1/3。牦牛养殖管理过程中出血性败血症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牦牛遭受到病菌感染之后,在咽喉部位会出现严重水肿,影响到牛群的正常呼吸正常采食,并且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典型的败血症症状,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极容易引发群体发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5.
天峻县是青海省青北高寒牧区牦牛主产区之一。牦牛既是牧民群众的生产资料,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因饲养管理粗放,加上传染病的侵袭,给该县的牦牛养殖造成了很大损失。笔者通过查阅历年动物疫情资料,认为引起该县牦牛地方流行性传染病主要为肉毒梭菌中毒症和牛出血性败血症。1自然概况天峻县位于青海湖的西北侧、祁连山脉南坡  相似文献   

6.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出现出血性炎症。发病严重后,在患病牛的头部、颈部、咽喉、胸部等部位会出现局部性的炎性水肿,影响到牛群的正常采食,使得淘汰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养殖户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存在不科学的用药行为,使得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多药物的防护效果逐渐变差。要想提高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针对性,就需要在做好病原分离鉴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药敏实验,筛选出敏感抗生素,然后做到对症治疗,缩短患病牛的发病周期,尽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牲畜动物,能够在高海拔地区健康生长,抗病能力较强,是当地农牧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动物防疫重点发生转移,放牧地区的草畜矛盾逐渐加剧,高原地区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病病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牦牛是生长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动物之一,由于其生长环境相对严格,牦牛也逐渐形成耐旱抗冻的身体素质,在当地居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牦牛非常容易出现出血性败血病,对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牦牛出血性白血病发生的现状,对其病理性现状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诊断方法和防治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对牦牛饲养管理要求越来越重视。虽然牦牛生长在高寒地区,养成了耐旱抗冻的体质,但也非常容易受到出血性败血病的影响,不利于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本文对我国牦牛出血性白血病发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病理性现状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诊断与防治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西藏地区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和生物进化分析方法,对西藏林芝、拉萨不同地、市149株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6对毒力基因中,只检出ehxA基因,检出率为9.40%;对检测到的14株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进行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菌株内同源性达到99.9%左右,与GenBank中所录其他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因此,西藏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基因确实存在,其毒力基因主要为ehxA基因;西藏林芝、阿里、日喀则、昌都均有分布,拉萨、山南和那曲地区未检出,应引起重视。西藏地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需要加强监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建立流行毒株预警机制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富饶的自然资源。青海省依托其独特优势,畜牧业十分发达,牦牛养殖作为其畜牧业中的特色,已成为特色产业。出血性败血病作为牦牛养殖中的常见病长期困扰着人们,本文将青海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预防及养殖过程中的防治进行讨论,希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防治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经验,促进牦牛养殖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原学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主要病原体的传染疾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无法进行运动,且没有芽孢和较强的抵抗能力,因此,比较容易进行防治。这种杆菌易在血液或者分泌物中存活,尤其是在腐烂的尸体中可长时间存活,另外,在湿度较低的空气中存活时间较  相似文献   

13.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应激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剖检病变以内脏器官和肌肉典型的广泛出血为特征;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法是实验室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加强牛群管理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能有效预防本病,抗生素配合调节机体恢复的药物可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死亡高原牦牛病料采取病原分离培养,分离出了巴氏杆菌,同时综合考虑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解剖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最终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牛出血性败血病。提出在日常的牦牛饲养过程中应加强卫生管理及疫苗接种工作,从而将牦牛出现出血性白血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以降低广大牧民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牛出血性败血症实际上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称之为牛出败。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实现出血性败血症的治愈,治愈率可能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牛养殖过程中,牛出血性败血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本种疾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导致,传染性较强,且只有较短的病程持续时间,能够达到20%~30%的死亡率,导致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因此,牛养殖人员需明确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致病原因、传播途径等内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近几年,随着防疫体系的健全,牛出血性败血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养殖农户防疫观念淡薄,对病死畜处理简单,消毒不严,零星散发时有发生。此病死亡率非常高,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对牛出败的病因、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等进行阐述,希望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败血症。出血性败血症是牛和水牛的主要疾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早期确诊采用各种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青霉素进行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败血症给牛的健康生长带来巨大危害。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特点入手,就其诊断与治疗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体革鯻链球菌出血性败血症病原与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某养殖场患出血性败血症的高体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