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江3号烟叶采收成熟度与其烤后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南江3号烤烟不同部位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度,提高其烤后烟叶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南江3号烤烟下、中和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烤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江3号下部叶最适采收成熟度以成熟2级的最好,即烟叶综合变黄程度约40%,主脉1/2变白,支脉1/3~1/2变白;其上等烟率为21.95%,均价为18.61元/kg,评吸总分达62.79分,分别较同部位其他处理高6.11~14.28百分点,0.69~1.66元/kg,0.71~2.79分,且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2)中部叶以成熟3级的最好,即烟叶综合变黄程度约60%、主脉2/3~3/4变白、支脉2/3~3/4变白;其上等烟率为83.32%,均价为24.27元/kg,评吸总分达62.92分,分别较同部位其他处理高4.99~21.86百分点,0.22~1.45元/kg,0.2~1.14分,且化学成分协调性较佳。3)上部叶以成熟3级的最好,即烟叶综合变黄程度约80%,主脉3/4变白,支脉2/3~3/4变白;其上等烟率为46.53%、均价为18.64元/kg、评吸总分达62.5分最高,分别较同部位其他处理高0.32~14.83百分点,0~1.71元/kg,0.64~1.04分,且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2.
烘烤工艺对云烟87上部叶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烘烤工艺对云烟87上部叶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设置"两炖一停"密集烘烤(T1)、常规密集烘烤(T2)二种烘烤工艺,研究其对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烤后烟叶等级质量优于T2,其上等烟率、均价达54.5%、23.12元/kg,分别较T2高8.1个百分点和1.7元/kg;T1处理烟叶化学成分整体表现更为协调,其淀粉含量4.89%,较T2低0.14个百分点,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为8.17%,较T2高0.84个百分点,其余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优质烟要求;T1处理烤后烟叶评吸得分略高于T2,但差异不大。结果表明,"两炖一停"密集烘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云烟87上部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热源烤房烘烤效果,以烤烟NC102为试验材料,设置三种热源烤房,研究其烤后上部烟叶质量及烘烤收益。结果表明:T3烤后烟叶等级质量表现最佳,其上等烟率最高为44.2%,较T1、T2分别高2.5个百分点、1.65个百分点;T2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方面表现优于T1和T3,总体看T2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T2烤后烟叶评吸得分最高为61.3分,其中香气质、香气量及刺激性方面表现较好;烘烤收益以T2最高为16.94元/kg,较T1、T3分别高0.93元/kg、0.53元/kg。结果说明,针对烘烤上部烟叶而言,电磁能热源烤房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烘烤等级质量,而空气能热泵烤房则有利于改善上部烟叶烘烤内在质量并降低烘烤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密集烤房烤后烟叶质量,通过延长变黄和定色末期烘烤时间,分析烤后烟叶外观、内在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烤后烟叶叶绿素和淀粉降解率较高,两处理外观质量分别较CK高4.04和3.37分,上中等烟比例分别较CK高23.85个百分点和17.69个百分点,感官质量以T2处理较好。延长变黄末期烘烤时间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大分子物质降解率,延长定色末期时间有利于改善烤烟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烤烟烘烤变黄阶段关键温度点不同稳温时间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在变黄阶段干球温度达到38℃和42℃时设置4个不同稳温时间处理,研究变黄阶段不同稳温时间与烤后烟叶等级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下部叶T1(38℃稳温24 h、42℃稳温12 h),中、上部叶T2(38℃稳温24 h、42℃稳温16h)烤后烟叶质量表现最好。从上等烟率和均价来看,下部叶T1均价为17. 75元/kg,较其他处理高0. 43元/kg~0. 77元/kg;中部叶T2分别为59. 26%、21. 26元/kg,分别较其他处理高1. 34%~4. 61%、0. 25元/kg~0. 84元/kg;上部叶T2分别为41. 96%、19. 21元/kg,分别较其他处理高1. 85%~3. 15%、0. 26元/kg~0. 78元/kg。同时,下部叶T1、中部叶T2、上部叶T2也表现出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评吸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烘烤烟叶变黄期湿球温度高低及风机高低档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解决密集烤房烤后烟叶颜色淡或颜色深暗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变黄期以中部烟叶烘烤湿球温度35.0℃、风机开低档为对照,在温度、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以湿球温度调高0.5和1.0℃、风机开高档为处理,研究各处理条件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在风机使用高档的条件下,湿球温度调高0.5℃的T1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最高,工业可用性较强,表现在颜色橘黄鲜亮、成熟度较好、叶片结构较柔软、色度强、油分较好,香气质中偏上,香气量尚足,浓度较浓,同时各项化学成分居于中等水平,化学成分较为协调;风机使用低档、湿球35℃的对照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中等,表现在颜色偏淡,油分较差,工业可用性较强;湿球温度调高1.0℃、风机使用高档的T2处理,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最低,工业可用性中等,表现在颜色较深、较暗,评吸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结论]变黄中后期通过风机开启高档、相较风机开启低档干湿差可缩小0.5℃,既能使烟叶达到变黄和失水的要求,同时可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有利于协调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伏旱烟区烤烟适宜采收成熟度,在铜仁烟区研究了云烟87中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等级质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M_3上等烟率、均价较其他处理分别高0.81~4.74个百分点、1.02~2.05元/kg;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总体以CM_3表现更好,CM_4次之,CM_1最差;评吸得分随成熟度的提高呈现出逐渐变好至CM_3后又变差的变化趋势,CM_3较其他处理分别高0.48~1.22分。建议铜仁伏旱条件下云烟87中部叶采收成熟度以CM_3即综合变黄程度约70%、主脉变白2/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豫南烟区中部叶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适宜烘烤工艺,实现烟农增收和烟叶品质提升的目的,以云烟87中部叶为材料,首先对烟叶成熟度进行了分类,然后针对不同成熟度的烟叶分别进行烘烤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对鲜烟叶进行成熟度分类,该批次鲜烟叶中适熟与低成熟度烟叶的比例为3∶1;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分类装炕精准烘烤(低成熟度烟叶采用T1工艺,主要是延长烘烤预变黄过程、提升烟叶的后熟效应;适熟烟叶采用T3工艺,主要是定色前降低烟叶水分,并延长定色烘烤时间),其烤后烟叶综合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分别较常规烘烤提升8.20%和8.95%,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T1工艺和T3工艺分别能够显著提升低成熟度烟叶和适熟烟叶烤后的经济效益、外观质量及评吸质量,并提高主要化学成分的整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11.
驻马店烟区是河南省浓香型优质烟叶重要产区,曾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近几年随着烟叶计划的压缩,在新的市场上没有研究和把握好新的机遇,特别是烟叶品牌的塑造方面内涵不丰富、定位不准确。本文基于驻马店烟区生态条件、历史文化及地理标识等方面,对驻马店烟区"金铜山"烟叶品牌的塑造与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宜昌烤烟产区新型烟农的生产成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平均达到31254.08元/hm2,成本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用工、烘烤能源3个方面,其分别占成本总量的14.37%、63.92%、15.46%.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成本的对策,即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践中,要从环节机械化、烘烤节能化、组织合作化3个方面来降低土地流转、生产用工、烘烤能源等环节的成本或投入,实现新型烟农收入的提高和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烟草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烟草中提取烟草蛋白,是解决目前动物蛋白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烟草蛋白的组成与特性,分析了烟叶作为蛋白来源的潜力,综述了国内外烟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烟草蛋白制备的主要因素,并对烟草蛋白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TMV接种烟株后不同部位与不同时期病毒相对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不同时期烟株接种烟草花叶(TMV),并在不同时期取样,应用TAS-ELISA法对370个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烟株不同接种时期各部位病毒相对含量高低的排列顺序是:团棵期接种叶,苗期接种叶,团棵期接种根,苗期接种根,苗期接种茎,团棵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茎,旺长期接种叶,旺长期接种根。样品与阴性对照OD值之比由高到低分别是13.33,7.366,5.737,4.4,4.29,4.216,3.559,3.14,2.754,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排列中团棵期接种后叶病毒相对含量最高的规律,与田间发病率消长规律中团棵期通过叶片调查烟株发病率最高的趋势基本吻合。苗期、团棵期、旺长期这3个不同时期接种TMV后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团棵期,苗期,旺长期。接种TMV后烟株花器病毒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花冠,子房,花萼,雄蕊,雌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烟草常用杀菌剂药害的诊断体系。[方法]研究烟草生产上主要使用的12种杀菌剂在烟草上造成药害的最高使用剂量,并以图片的形式记录超出每种农药最高使用剂量引起的药害症状,编制烟草农药药害识别诊断图谱。[结果]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在正常用量2倍时出现药害症状,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微乳剂、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45%王铜·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5%阿维·丁硫水乳剂5种药剂在正常用量4倍时出现药害症状,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种药剂在正常用量6倍时出现药害症状,而68%丙森·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在正常用量8倍时才出现药害症状,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在正常用量8倍时不出现药害症状或正常不明显。喷施清水后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草药害治理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烤烟和津巴布韦烤烟的质量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云南保山、文山和津巴布韦片烟的内在质量进行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为云南烟叶部分替代进口烤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外观质量上看,津巴布韦烟叶样品成熟度好,疏松感强。云南保山和文山烟叶整体感觉成熟度较好,组织结构疏松,但油润感、色度表现较差。从化学成分看,云南烟叶的淀粉、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总体水平显著高于津巴布韦烟叶,而津巴布韦烟叶中的烟碱、钾、氯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烟叶。云南烟叶的钾氯比、氮碱比、糖碱比都高于津巴布韦烟叶,且都在适宜范围内,协调性较好。从感官评吸质量看,津巴布韦烟叶烟香醇和、甜韵感强,劲头和浓度适中,透发较好,可用性较强;文山烟叶整体感觉较为平稳,烟气柔和,带有清甜,烟香较丰富,但烟香较为粗糙,杂气较显露,口腔残留较多;保山烟叶烟香感觉清雅,香气柔和细腻,醇甜感好,香气量较充足,整体协调,表现较好。云南烟叶虽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水平有差距,但总体上已经接近先进产烟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10个烟草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病性,为酉阳烟区烟草品种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生产中常用的10个烟草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并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量.[结果]烟草赤星病发病从轻到重的顺序依次为云烟87、云烟97、南江3号、NC297、中烟103、红花大金元、K326、NC102、云烟85和贵烟4号,其中云烟87烟草赤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低,分别为22.5%和3.16,云烟97和南江3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云烟87很接近,分别为23.0%、3.32和24.5%、3.22,同属于发生相对较轻微的品种,上述3个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相对较高,而K326、NC102、云烟85以及贵烟4号的发病率则相对较高,均高于30%,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相对较低.南江3号的株高、茎围、腰叶长、腰叶宽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结论]综合比较抗病性和农艺性状,南江3号具有很好的栽培价值,适合在酉阳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为烟株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以达到提高烟叶质量的目的。[方法]在田间设置4个处理,测定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计算土壤总孔隙度,同时测定烟叶叶绿素的合成效率、经济性状、质量性状。[结果]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对改善烟田土壤物理性状有较明显的效果,团粒结构得到改善,透气性增强;对烟叶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改善根际营养状况和发育环境,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以处理B(起垄前在田块表面喷施+垄体喷施)效果最佳;对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处理B最佳,处理A(喷施一次调理剂在垄体)次之;对烟叶感官质量影响较大,各处理明显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A最好,处理B次之。[结论]"免深耕"土壤调理剂的应用可以改善烟田土壤物理性状,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19.
烟草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烟草不同连作年限的烟田土壤中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分离,对微生物不同种群进行数量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连作10年内,细菌的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大;连作年限在10年以上,细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呈现减小趋势;在连作l5年内,固氮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大.连作年限在5年以内,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日和均匀度E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大,连作年限在5年以上,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E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减轻河南许昌连作造成的土壤问题,降低烟株发病率,提高许昌烟区烤烟产质量.[方法] 2014年在许昌施用高碳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研究高碳基肥料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高碳基肥料能够有效地提高烤后烟叶质量,减少烟株发病率,增强烤后烟叶化学成分间协调性,增加烤后烟叶香气质与香气量,提高烤后烟叶品质.[结论]该研究找出土壤改良的新措施,为产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