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10):22-27
为量化中缅边境地区猛阿渡口非法传入牛导致的输入口蹄疫风险,基于渡口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布模拟,开展对中缅边境南卡江畔勐阿渡口跨境动物移动互市导致的口蹄疫传入风险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勐阿渡口年均非法入境牛的数量在95%的置信区间分布在5万头到2.64万头左右,95%的高置信上限为264 185头,抽样监测模拟显示年输入至少1头阳性牛的概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大于97%。接触评估也显示由于渡口牛群的非法入境使得孟连县的养殖牛群受到至少1头感染的接触风险在95%的CI内分布在0.77到0.79之间,而入境畜群的移动和贩运则会给边境地区和内地动物卫生安全带来更大的风险不确定性。渡口每年非法过境的牛的经济交易量在95%的置信区间分布在4.473亿元到19.903亿元之间,95%的高置信上限接近2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结果提示,对我国边境地区如猛阿渡口此类的边境贸易需制定强制性规范,亦可考虑通过立法提高边境口岸地区外来动物疫病风险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逐步提高边境口岸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疫病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2.
牛口蹄疫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危害大,以犊牛发病后死亡率较高。该病发生后,如不及时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则很快流行至全牛群,可给牧民群众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主要对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牛口蹄疫免疫状况,评估疫情发生风险,对2016—2019年采自临沧市镇康、耿马和沧源3个县168个场点的入境牛和境内牛血清1 688份,采用口蹄疫病毒O、A、Asia-1型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99%、39.22%、28.85%,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0.44%。与沧源县和耿马县相比,镇康县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显著偏低(P<0.01)。2016—2019年,O、A型抗体阳性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Asia-1型呈下降趋势,非结构蛋白抗体呈现波浪状变化。境内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入境牛(P<0.05),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入境牛(P<0.01);水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黄牛。结果表明,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地区入境牛口蹄疫免疫水平较低,且隐性带毒率较高,存在较高的病毒传入和疫情发生风险。提议在中缅边境地区持续开展牛口蹄疫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提高边境地区易感动物免疫密度,严格监控牛的非法跨境移动。本研究为中缅边境地区牛口蹄疫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山东省莱西市奶牛场(户)通过从牛结核病(bTB)感染地区引进奶牛传播bTB的风险,对该市奶牛场(户)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绘制了奶牛引进的风险路径图,设定了风险评估模型相关参数;使用Microsoft Excel和@Risk软件进行模拟,对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市奶牛场(户)从感染地区引进1头奶牛传播bTB的概率为2.93×10~(-3)(95%CI:1.14×10~(-3)~8.25×10~(-3));引进50头奶牛至少有1头感染bTB的概率为0.137(95%CI:0.056~0.339);敏感性分析显示,暴露于感染动物、群流行率和隔离措施对奶牛引进时传播bTB的风险影响较大。结果提示,引进奶牛时应严格隔离并延长隔离时间,同时在混群前再进行1次bTB检测,混群后实施严格消毒并加强监测,这样可以降低引进奶牛时传播bTB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牛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人畜共患病,对牛的健康影响很大,同时也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本文总结了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流行与传播方式,并提出了政府扶持、落实追究责任制、免疫接种、加强监督、定期消毒、建立防疫体系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依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境风险分析框架,采用定性评估方法,对俄罗斯输华牛肉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传入风险评估。评估认为,在不采取检疫监管措施的情况下,牛结节性皮肤病随俄罗斯进口牛肉传入的风险为"中",暴露风险为"低",后果风险为"高",综合风险为"中"。由此,建议采取产地牛源控制、疫源监测检测以及加强宰前宰后检验和牛肉进口检疫监管等措施,防范牛结节性皮肤病随俄罗斯牛肉进口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牛口蹄疫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因此积极做好诊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口蹄疫的诊治方法与防控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2017年11月、2018年9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各有1批肉牛调往新疆途中在边境检查站被确诊口蹄疫疫情。本文就2起口蹄疫疫情的溯源和综合处置情况做一综述,以便为今后口蹄疫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口蹄疫是牛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时会出现牛的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及呼吸和脉搏的频率都与平常不同。在发病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如果没有及时重视会引发牛的感染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对牛群的生命安全有一定威胁.本文就新时期牛口蹄疫的防疫要点展开论述.首先对牛口蹄疫的症状特点进行了分析,随后阐述了疫病的防疫要点,包括提高卫生防疫力度、保证疫苗接种时效性、注重疫区封锁与管理和科学处理患病牛群,希望能对有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分析当前形势下非洲猪瘟(ASF)传入山东省青岛市的可能性,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风险分析方法,分析生猪及其产品调运、运输车辆和人员消毒、生猪养殖、相关场所生物安全、ASF实验室检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餐厨垃圾处理等数据信息,评估ASF传入风险、暴露风险和发生后果。结果显示:ASF传入青岛市的风险较高,主要传入风险是大量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主要暴露风险是运输屠宰生猪及其产品的车辆、屠宰厂及肉制品加工企业冷库储备的猪肉及其产品;ASF传入后,会对青岛市的生猪养殖业、猪肉制品贸易和城市形象形成很大影响。因此,山东省青岛市应针对ASF传入和传播的高风险点,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严防ASF传入和传播,以保障青岛市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猪肉食品供给。本研究为各地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小型屠宰场生产牛肉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消费风险及其生产链中的关键风险防控点,以北京市某小型肉牛屠宰场不同样品的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监测数据和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牛肉中产气荚膜梭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Risk软件模拟运行分析.通过模型模拟的屠宰后单头牛胴体表面产气荚膜梭菌污染量90%的可能分布在102.00~563...  相似文献   

13.
瑞丽市边境地区每年非法入境的活牛达35万头以上,货值超过15亿元。为了解云南省瑞丽市边境地区肉牛流动现状,同时为优化管理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本文概述了边境肉牛走私流动的方式和主要路线,指出了当前肉牛走私行为认定难、非法入境肉牛判定难及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监管漏洞等问题,提示应认真落实动物强制免疫制度,加强边境肉牛流动管控,严格规范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重视法律法规的宣贯工作,以期有效遏制不法商贩走私肉牛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布鲁氏菌病净化场省内引进成年羊传入布鲁氏菌病的概率,绘制路径“情景树”,建立了引进动物无实验室检测(无检测)以及进行1次或2次实验室检测(单检测或双检测)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Risk软件进行模拟运算,获得模型的相关参数分布取值。研究发现,经过“双检测”“单检测”“无检测”3种情景模型引进方式,引进1只成年羊传入布鲁氏菌病的可能性分别为0.048%(95%Cl:0.024%~0.083%)、0.306%(95%Cl:0.196%~0.447%)、1.975%(95%Cl:1.454%~2.587%)。对比发现,“无检测”引进成年羊的平均风险是“单检测”的6.5倍,是“双检测”的41.1倍。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诊断试验敏感性是主要的保护性因素,其相关系数为-0.89;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是主要风险因素,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17。研究表明,降低群流行率、个体流行率,倡导开展混群前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布鲁氏菌病的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15.
2018年5月,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乡资圣村养殖户饲养的牛发生O型口蹄疫疫情。为防范此类疫情的再次发生,对本次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该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现场勘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形式,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了疫情来源及暴发原因,分析了疫情扩散风险,继而提出了针对性防控建议。该起疫情袭击率为28.2%(11/39),由引进未经检疫动物带毒传入的可能性较大;未及时开展免疫,导致牛群抗体水平不达标是引起疫情暴发的内在因素;在同一区域放牧时,牛群相互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本次疫情经科学处置,未发生扩散。疫情提示,加强检疫监管和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基础免疫,改善饲养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疫情发生风险。本次调查为此类口蹄疫疫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牛品种对本土牛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利木赞等优良品种与本地牛的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胴体品质、抗病性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牛的杂交改良工作,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肉牛杂交改良体系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进口越南屠宰用活猪传入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探讨进口越南屠宰用活猪的可行性,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进口风险分析技术,采用定性评估方法,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4种进境一类重大动物疫病传入释放评估、接触发生评估和后果评估。评估认为,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具有高传入风险,可随活猪引进病原体,并且能够对我国养猪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目前不能接受其进口。针对高传入风险,需要制定严格的降低疫病传入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严格产地要求、加强境外预检、指定口岸入境、强化隔离检疫、建立生物隔离区。本研究对我国动物产品进口贸易政策及检疫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蓝舌病(bluetongue,BT)在云南边境地区的流行和分布情况,2020年采用竞争ELISA方法,在云南省边境地区12个县市随机采集135个养殖场、活畜交易市场和散养户的380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2个边境县市均检出阳性血清样品,平均样品阳性率为77.9%,场户阳性率为93.3%;样品阳性率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其中陇川县最高(92.0%),孟连县最低(4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境外牛血清样品阳性率(84.8%)显著高于本地牛(67.9%),P<0.05;不同饲养方式下的样品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舍饲最高(81.4%),半放牧半舍饲(62.5%)最低,P<0.05;黄牛样品阳性率(80.0%)明显高于水牛(61.4%),P<0.05。结果推断,BT在云南边境地区可能广泛存在且流行严重,需要持续开展血清学调查、监测,重点加强对境外牛的控制。本研究为我国西南边境地区BT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