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以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吴旗县为例,研究了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0~60cm土层随着退耕地恢复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乔木地相对较高,草地相对较低,灌木地介于两者之间。自然恢复方式>自然 人工恢复方式>人工恢复方式,坡耕地的团粒含量最低;在0~20cm土层,恢复前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幅较大,后期增幅较小,而40~60cm土层的变化规律则相反。对同一种植被类型,>5mm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0~20cm到40~60cm土层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在较浅土层灌木地的降幅相对较大,在较深土层乔木地的降幅相对较大。人为干预使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从大粒径向小粒径转化,这种转化在较深土层表现的较明显。可见,在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具有较长恢复年限的乔木地,土壤的抗蚀性较强;自然 人工的恢复方式既缩短了植被恢复时间,也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2.
3.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盖度水平结皮的机械组成、养分、化学元素以及土壤因子与生物结皮盖度的相关性和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结皮的发育,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增长趋势,pH值则相反;土壤细砂粒含量(0.25~0.05 mm)减少,粗粉粒(0.05~0.01 mm)含量增加;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pH值、细砂粒、粗粉粒、Ca,Mg,Na和Fe含量与生物结皮的形成发育密切相关(P0.01)。此外,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特别是粗粉粒含量和pH值,与其他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县为例,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数据,在ArcGIS9.3软件的支持下,分别从高程、坡度、坡向三个方面对地形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处理,研究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密切,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增加,草地的分布比例增大,林地的分布比例先增大后减小,耕地、园地、水域和工矿用地均呈减少趋势;平坦地区是耕地、园地、水域和工矿用地的优势分布区,大坡度区域是林地和草地的优势分布区;坡向由阴坡转向阳坡的过程中,林地的分布比例减小,耕地、园地、草地和工矿用地的分布比例增加,水域基本不受坡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三维景观图,再现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该研究有助于实现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布局,优化该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湿筛法,对阿勒泰地区人工草地、禁牧草场、季节草场、弃耕草地和天然草地5种管理模式土壤进行粒径分组及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地的有机质含量最高(16.337 g·kg~(-1)),人工草地最低(10.623 g·kg~(-1)),天然草地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草地(P0.05);土壤大团聚体含量顺序为禁牧草地(29.83%)天然草地(25.33%)季节草地(21.47%)弃耕草地(19.28%)人工草地(9.96%);在0~50 cm土壤深度的各土层上,不同管理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禁牧草地团聚体和几何平均直径(MWD和GMD)值均明显高于其它4种管理模式,人工草地MWD和GMD值最低;大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SOC)、MWD和GMD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2、0.931和0.945,而微团聚体含量与SOC、MWD和GMD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3、-784和-0.779。土壤速效磷与MWD、GMD、SOC和各粒级团聚体相关性不显著。比较几种管理模式,相对于天然草地来说,禁牧草地大团聚体含量是天然草地的1.01倍,说明禁牧的方式更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而人工草地大团聚体含量则是天然草地的0.39,说明人为干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破坏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团聚体是表征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土地利用与土壤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比较土地利用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规律,以黄土丘陵区五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进行测定,使用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分形维数等参数为指标,评价该区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0.106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所占比例为53.83%;农地>1mm粒级所占比例最少,人工林所占比例最大;随着粒级减小水稳性团聚体变异系数呈现出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2)土壤大团聚体所占比例的变化规律与>1mm的基本相同。(3)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的大小顺序都是人工林>撂荒地>人工草地>天然次生林>农地,且差异性显著;农地的质量分形维数值最大,人工林最小,且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性显著。(4)相关性分析表明:粒级>1mm的水稳性团聚体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起到很大作用。(5)综上所示:人工林的土壤结构最为良好,依次是撂荒地、人工草地和天然次生林,农地最差;粒级>1mm所占比例越高,土壤结构越稳定,抗侵蚀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与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花长期连作定点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研究秸秆还田对长期棉花连作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试验设长期连作5、10、20 a和30 a的秸秆还田小区及长期棉花连作5、10 a和20 a无秸秆还田小区,共计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显示:无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1~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0.053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逐渐增加;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长期连作棉田土壤中1~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1~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逐渐增加,0.053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逐渐降低,且对0~30 cm耕作层土壤影响较大;与无秸秆还田相比,秸秆还田长期连作棉田,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团聚体分形维数(D)逐渐降低,而无秸秆还田分形维数(D)逐渐增加,团聚体分形维数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增大,最后在20~30 cm处趋于稳定。说明秸秆还田显著提高长期连作棉田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对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肥力具有积极作用,能够缓解长期连作对土壤物理性状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冻融对伊犁草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在冻融环境条件下其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关键因素。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提高,5 mm、5~4mm、4~2 mm、2~1 mm四个粒径组水稳性团聚体,呈现出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0.5 mm、0.5~0.25 mm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冻融循环次数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重要因素。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的规律性不尽相同,1 mm水稳性团聚体整体有降低趋势,1~0.5 mm、0.5~0.25 mm两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则整体呈现增加趋势。(3)冻结温度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5 mm与5~4 mm水稳性团聚体有降低的趋势,1~0.5 mm与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升高的趋势,4~2 mm与2~1 mm两个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退耕年限与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土高原南部退耕还林年限6 a(FL06)和15 a(FL15)刺槐林地、退耕还草年限6 a(GL06)和15 a(GL15)紫花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以临近长期耕作坡耕地(CK)作为对照,采用湿筛法,分离出2 mm、1~2 mm、0.5~1 mm、0.25~0.5 mm和0.25 mm 5个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研究了退耕年限与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和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退耕还林还草与未退耕相比能显著提高2 mm和1~2 mm粒径团聚体含量,显著减少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其中对于2 mm和1~2 mm粒径团聚体在不同退耕年限与方式下含量表现为GL15GL06FL06FL15CK和GL15FL06GL06FL15CK;退耕还林和还草增加了两个土层的团聚体稳定性,GL15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值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均最大,土壤结构最稳定,其次为GL06;不同退耕年限,2 mm粒径下退耕还林地和还草地、1~2 mm粒径下退耕还草地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20~40 cm土层中,团聚体含量均值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MWD和GMD值均小于0~20 cm层;各粒径范围内退耕还林与还草后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坡耕地相比总体表现出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退耕改善了土壤结构,对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随退耕年限与方式不同效应各异,且GL15相较于其它退耕年限和方式下的样地有更好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更多的团聚体有机碳积累。  相似文献   

11.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田为对照、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L2003,L2005,L2012)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真菌群落分布与演替特征,为黄土高原苜蓿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微生物参数.结果表明:黄绵土共检测到真菌6门24纲73目156科3...  相似文献   

12.
苜蓿生长年限对其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测产的方法对3~26年不同生长年限苜蓿的产草量及采集0~20、20~40、40~60 cm和80~100 cm土层土样分析其含水量、容重、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苜蓿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6年生苜蓿干草产量达到最高,为9738 kg/hm2;在各个土层中,3~12年生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大,变幅在7.90%~17.46%之间,主要发生在80~100 cm土层,12年后土壤含水量变幅平稳,变幅在7.24%~12.66%之间;在各生长年限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20~40 cm>40~60 cm>0~20 cm,8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变化较平稳,生长年限越长土壤容重越小;3年生苜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各土层分别为1.59、1.82、2.42和2.08g/kg。4~18年生苜蓿地土壤各土层,随生长年限延长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各土层变化幅度分别在10.41~12.75、8.02~9.73、6.49~10.097、.74~12.58 g/kg之间,18年后有机质含量开始升高,各土层分别增加了2.69、1.39、1.37和0.97 g/kg。研究证实了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延长,苜蓿有退化趋势,土壤含水量、容重、有机质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黄土区深层土壤水的合理开发利用,需探明土地利用变化下深剖面根系和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以农地(F)为对照,分析5、8、11、15、18、22、26 a共7个种植年限(分别以A5、A8、A11、A15、A18、A22、A26表示)下苹果树地10 m深剖面根系和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农地、<10 a和>10 a苹果树0~10 m深剖面细根根长密度(FRLD)累积分数(Y)为0.50和0.95的分布深度(D50和D95)分别为20 cm和160 cm、80 cm和610 cm、512 cm和884 cm;根系分布消光系数(β)均值分别为0.962、0.995和0.998。农地转为苹果树地后,0~10 m深剖面土壤含水量(SWC)和土壤储水量(SWS)均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土壤水分亏缺程度(SWCD)和果树耗水深度则逐渐增加。D50和SWC/SWS在0~10 m土层呈负相关关系(R2=0.6),和SWCD呈正相关关系(R2=0.3)。FRLD和Y分别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覆膜连作年限对玛纳斯县棉田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县覆膜连作0、5、10、20、30 a的棉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等指标,并对不同覆膜连作年限玛纳斯县棉田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覆膜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以覆膜连作30 a时最高,分别为11.52%和21.60 g·kg-1,土壤速效磷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覆膜连作10 a时含量最高(49.60 mg·kg-1),土壤电导率、总盐、速效钾和碱解氮总体呈降低趋势,在覆膜连作年限30 a时含量最低,分别为0.50 mS·cm-1、0.69 g·kg-1、148.28 mg·kg-1和25.27 mg·kg-1;同一覆膜连作年限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总盐逐渐增加,pH值、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逐渐降低。(2)在不同覆膜连作年限下,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随覆膜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覆膜连作10 a时活性最高,分别为10.57 mg·g-1·d-1、0.86 mg·g-1·d-1、0.40 mg·g-1·d-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不同覆膜连作年限并无显著变化,为1.80~2.20 mL·g-1;在同一覆膜连作年限下,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表层>深层,且差异显著。随覆膜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高为205.26 mg·kg-1,微生物量氮含量逐渐降低,最低在覆膜连作30 a时为11.40 mg·kg-1,且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表现为表层>深层。(3)土壤速效磷与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速效磷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的主要因素。土壤质量综合评价表明,以覆膜连作10 a的土壤质量最佳,0 a和30 a的土壤质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长武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0~500 cm土层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以明确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高于荒地和刺槐林地,土壤粘粒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田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达1.44 g·cm-3,显著高于同深度荒地(1.27 g·cm-3)、果园(1.38 g·cm-3)、刺槐林地(1.32 g·cm-3)土层;400~5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刺槐林地(86 g·kg-1)<果园(113 g·kg-1)<荒地(152 g·kg-1)<农田(165 g·kg-1);果园和刺槐林地0~500 cm土层土壤平均饱和导水率分别为0.37、0.36 mm·min-1,显著高于农田(0.25 mm·min-1)和荒地(0.23 mm·min-1)。退耕还林(草)导致土壤容重降低、饱和导水率增加,有助于降水入渗,但退耕后深层土壤有干燥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以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对撂荒(CK1)、小麦/豌豆/马铃薯轮作(CK2)、连作2 a、连作4 a和连作6 a等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容重、结构分维、总有机碳、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土壤容重差异显著,连作6 a土壤容重最小;(2)连作可以改变土壤中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比例,各处理中>4 mm粒径的土壤含量最高;(3)马铃薯长期连作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连作6 a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撂荒降低14.27%; (4)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内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变化动态呈“S”型曲线,脲酶呈“M”型变化趋势,3种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5)细菌是连作土壤中优势菌,真菌和放线菌也占一定比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0~10 cm土层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马铃薯长期连作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随连作年限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改良方法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取自山东省东营市的中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为探究表层(0~20 cm)掺沙和掺生物炭处理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室内进行了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分别研究两种方法对土壤水分入渗、土壤剖面含水率和含盐量的影响。试验土壤为中度盐碱土(含盐量2.381 g·kg-1),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是:CK(掺沙或生物炭0%)、S1(掺沙5%)、S2(掺沙10%)、S3(掺沙20%)、C1(掺生物炭0.5%)、C2(掺生物炭1%)、C3(掺生物炭2%)。结果表明:在相同入渗情况下,表层(0~20 cm)掺沙、生物炭均能提高盐渍化土壤中水分入渗效果,掺加生物炭显著提高添加层的蓄水能力,掺沙显著提高掺沙层以下土壤含水率,在土层20~40 cm中,掺沙处理平均土壤含水率比掺生物炭处理提高1.37%;不同改良剂处理下,掺沙更有利于盐碱化土壤脱盐,20%掺沙处理平均脱盐率比掺生物炭处理提高5.26%~13.80%,脱盐区深度增加2.35%~3.92%,达标脱盐区深度增加1.70%~3.00%。根据河沙和生物炭在室内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来看,土壤表层掺沙能有效解决黄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18.
于2019—2022年在陇中高寒旱区以裸地条播为对照(CK),设置全膜覆土穴播(FM)和膜侧沟播(FS)两种覆盖方式,研究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FM和FS处理播种期~拔节期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分别平均提高3.1℃和2.1℃,灌浆期分别降低0.6℃和1.0℃。覆盖能不同程度提高冬小麦各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其中出苗期、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提高幅度均高于20%。与CK相比,FM处理返青后冬小麦耗水量平均显著提高29.2%,返青前显著降低42.4%;FS处理返青期~灌浆期耗水量提高12.6%,返青前降低25.7%。各处理冬小麦基本苗、分蘖数、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表现为FM>FS>CK,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FM和FS处理产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74.7%和45.4%;处理间耗水量差异不显著;F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较CK平均提高67.3%,FS次之,较CK平均提高46.1%。综上,地膜覆盖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改善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成穗情况,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全膜覆土穴播调节效应优于膜侧沟播,是适宜在高寒旱区地膜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施用有机肥(腐熟牛粪)年限的不同,共设置4个不同处理,分别为:施用有机肥13 a(13A)、19 a(19A)和24 a(24A),以未施用有机肥的盐碱土作为对照(CK),采集各处理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物理性状和盐碱性质,旨在探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措施下苏打盐碱土壤的肥力状况及其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田间持水量(P<0.05),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P<0.05),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P<0.05)。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以19A处理最高,分别达39.31 g·kg-1和1.30 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以24A含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89.31%、81.07%和107.64%,土壤孔隙度以24A含量最高,较CK提高了54.56%,各处理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平均较CK下降率达31.91%和6.29%,处理间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