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建水甸尾乡马铃薯的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及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依据。用西南地区品种‘合作88’与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引进的栽培品种‘青薯9号’,研究了不同品种早春马铃薯对不同种植模式(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滴灌、大垄双行覆白膜、大垄双行、大垄双行稻草包芯、大垄双行覆黑膜、常规栽培)的响应。结果显示,品种、种植模式及其两者互作对马铃薯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垄双行覆黑膜下马铃薯的株高最低:‘合作88’株高为44.6 cm、产量为6.48 t/hm2,‘青薯9号’株高为41.4 cm、产量7.89 t/hm2;当地常规栽培下马铃薯的主茎数最多:‘合作88’为7.7个,‘青薯9号’为6.9个;对同一种植模式而言,‘合作88’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均优于‘青薯9号’,而在主茎数和产量特性方面品种间没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大垄双行覆白膜‘合作88’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0.69 t/hm2,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青薯9号’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3.53 t/hm2。因此,在建水县甸尾乡试验区,‘合作88’最佳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覆白膜,‘青薯9号’最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2.
宁南山区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陇薯3号为试验品种,在宁夏南部地区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全膜双垄大垄面膜侧种植技术的马铃薯综合性状最好,产量达55935kg/hm^2,大中薯率74.1%;其次为起垄覆膜种植技术,产量居第2,较对照满天星常规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马铃薯全膜双垄大垄面膜侧种植技术和起垄覆噗种植技术可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马铃薯高垄侧播高产集成技术与马铃薯高垄单行滴灌种植技术的对比,以固阳县不同种植地区和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从产量、商品率、收益及投入产出等指标的计算分析,来评价马铃薯高垄侧播高产集成技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沿海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是马铃薯重要产地,种植规模大,设施化比例高,针对不同栽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起垄与不起垄、浇膨大水与不浇膨大水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起垄覆膜栽培和膨大期浇水处理的马铃薯生育期明显提早,单株结薯、单薯重和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大垄栽培,可有效地解决小垄距种植带来的畸形薯偏多,病害发生严重等不利因素,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本地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是80cm大垄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双行起垄种植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等技术组成的马铃薯综合种植技术措施,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的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马铃薯双行起垄高产种植技术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2、垄作规程:播种前,首先用畜力按1.5米宽起垄  相似文献   

7.
西吉县属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在380 mm左右,地下水储量较低。合理应用自然降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是马铃薯稳产高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适宜西吉县旱作马铃薯最优种植模式,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机械化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和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均表现高产、大中薯所占比例大,为最优栽培模式,应在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定薯3号为试材,设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和露地播种5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覆盖栽培马铃薯生育期均较露地种植生育期长,说明覆盖栽培可以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覆盖栽培马铃薯0~30 cm耕层含水量均较露地种植高,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10.53%,较露地种植分别高2.49%、2.66%、3.45%)。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为7.0~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马铃薯单株薯块重和大中薯率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各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下,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9 444.0 kg/hm2,比对照高6 639.0 kg/hm2,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次之(为38 395.5 kg/hm2,比对照高5 590.5 kg/hm2,增产率为17.0%)。说明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进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膜下滴灌处理鲜薯产量35390.7kg/hm2,较垄膜沟灌、畦田大水漫灌分别增产21.10%、31.88%;大薯率提高8.9%、23.7%;节水47.5%和65.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66.35%、42.08%;滴灌较垄膜沟灌节肥20%。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缺水,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薯种育苗后带薯芽播种,马铃薯成熟早,产量高。马铃薯带芽播种机是一种集开沟、施肥、施药、播种、起垄、喷药、埋滴灌管和覆膜等作业为一体的复合式机械,重点突破马铃薯带芽播种确保芽苗朝上技术。提高马铃薯带芽种植机械化水平,可以有效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劳动收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该文从实现带芽种植技术的原理入手,结合带芽种植机械,探讨了该项技术的配套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我国种植马铃薯有4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延续的仍然是小垄栽培的种植方式,其平均产量为2.6万kg/hm2,这种种植方式造成培土浅,土壤库容不够,薯块易外露,畸形薯增多,同时由于垄距小,植株大,造成垄间郁闭,不利于通风,使湿度过大,形成田间小气候,极易造成毁灭性病害——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产生大量的病薯,甚至绝产。国外马铃薯主产国一般都采用大垄80-90cm密植的栽培方式,平均产量为6万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玉溪市马铃薯主栽品种合作88不同种薯类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栽培模式的配组对马铃薯的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试验表明,玉溪市主栽品种合作88在不同种薯类型、种植密度和不同栽培模式的配比组合下,对于马铃薯产量和产值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密度,最适的种植模式为起垄栽培模式,最佳的种薯类型为整薯;该组优势包括:田面受光面积大,利于提高早期地温,出苗全、苗壮,能充分发挥顶芽优势,有利地中块茎生长,多结大薯,减少切薯病害传播,增加覆土深厚,产量高,品质优。筛选出最佳组合模式为整薯起垄种植,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覆膜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集雨保墒效果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膜全覆盖种植马铃薯耕层含水量、产量都优于不覆膜种植,产量高低依次为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通用全膜垄沟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全膜单垄侧播,较露地栽培产量明显增高,在以后的种植中,应大力推广地膜种植,尤其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  相似文献   

14.
兰坪县地处边远贫困山区,马铃薯生产自然条件较差,品种单一、种植资源退化,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连作障碍逐渐凸显,单产偏低。为此,我们从兰坪县马铃薯产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及马铃薯良种引入、脱毒种薯繁育、种薯切块消毒及催芽晒种、小整薯起垄覆膜、稻草覆盖免耕、合理轮作制度、马铃薯平衡施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能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的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兰坪县马铃薯产量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灵台县利用塑料大棚采用三膜覆盖、全膜高垄栽培、膜下穴播、膜下滴灌技术生产早熟马铃薯的种植模式,并从清理棚室、整地施肥、土壤消毒、品种选择、起垄挖穴、管线铺设、种薯处理、播种覆膜、搭建拱棚、棚室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了塑料大棚冬春季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25%,总产量占世界18%,占亚洲的70%。黑龙江省是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和商品薯、种薯集散地。马铃薯是黑龙江省的传统优势作物,种植面积40万公顷,占全国的1/10。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近几年马铃薯大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比常规垄栽培一般可以增产15%--20%以上。常规栽培平均亩产1600公斤,大垄栽培平均亩产2100公斤,平均亩增产马铃薯500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试验用定薯3号原种作为种薯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1)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半膜双垄侧播;(3)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4)全膜双垄侧播;(5)露地播种(CK),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比对照生育期都长,说明地膜覆盖可以保留土壤水分,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不同栽培模式下种植马铃薯,土壤0 cm~30cm 耕层含水量均比露地种植土壤含水量高。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土壤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 、10.53%,比对照不覆膜种植(CK)分别高2.49%、2.66%、3.45%;在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个数为7.0个-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马铃薯单株重和大中薯率普遍高于露地种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和对照间差异显著。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种植产量最高,为2629.6 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442.6kg,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种植产量第二,为2559.7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372.7kg,增产率为17.0%;对照产量最低,为2187.0kg/667m2。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这两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旱作区适宜的马铃薯品种,挖掘区域旱地马铃薯增产增效潜力,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宁夏南部山区的1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成熟期,株高最高的是冀张薯8号。在块茎膨大期,冀张薯8号叶绿素SPAD值最高。在成熟期,冀张薯8号的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显著高于黑美人和红美人(P 0. 05)。在产量方面,青薯168的单垄产量最大,为28. 67 kg,与冀张薯8号、青薯9号、陇薯3号差异不显著(P 0. 05),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 0. 05)。每垄总薯数量最多的是青薯9号;大薯数量最多的是青薯168,与冀张薯8号差异不显著(P 0. 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 05);中薯数量最多的是冀张薯8号。红美人单垄产量、大薯、中薯、小薯数量均最少,表现出较差的产量性状,不建议在宁南山区种植。在品质方面,庄薯3号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青薯168的淀粉含量最高。综合来看,青薯168、冀张薯8号、青薯9号表现良好,适合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梧州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合梧州市栽培条件的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处理、适宜播期、播种密度、稻草覆盖厚度、施肥水平、栽培模式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薯经消毒催芽后再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健壮生长;冬种马铃薯以11月上中旬播种较好,过迟播种马铃薯的产量、商品率及经济效益都会降低;合作88马铃薯品种免耕栽培采用82500株/ha的种植密度综合效益最好;采用小畦种植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以7cm为宜,大畦种植稻草覆盖厚度以8cm为宜;每公顷施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200kg加硫酸钾450kg时,免耕马铃薯的鲜薯产量、生物产量、商品率最高;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高垄免耕栽培都是较好的栽培模式,两种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的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克新2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膜色和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穴播早熟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穴播较露地垄作穴播马铃薯生育期增加3~13d,黑膜较白膜覆盖生育期提前5~9d;就单株结薯数而言,黑膜较白膜覆盖结薯个数增多,但商品薯结薯率白膜覆盖比黑膜高;同一膜色不同种植密度间,单株地上部分鲜重、商品薯结薯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白膜全膜双垄穴播+5.2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商品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