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结合前人在有害生物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松材线虫病发生的现状,建立了松材线虫病发生的风险评价体系。从松材线虫病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松材线虫病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传播引起的以松科植物为主要寄主的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快、破坏性大、难根除的特点,无有效防控措施。本文采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分析临沂市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得出R值为2.89,属特别危险等级,表明临沂市极易暴发松材线虫病,并为此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朱倩 《新农业》2023,(7):10-11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会导致大规模松林感染,严重威胁松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黟县毗邻黄山重点生态区位,是黄山市防控松材线虫病工作的核心地区。本文通过对黟县松材线虫病风险进行分析,介绍具体防控方法,并提出防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原理,对松材线虫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区、寄主植物、传播媒介、气候条件、天敌、扩散途径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利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分析松材线虫病在舒城县的传播、扩散、蔓延的风险等级,为政府在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当前湖北省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疫情形势严峻。通过研究湖北省松材线虫病的入侵风险,分析松材线虫病在湖北省的危害程度,为当前疫情的防治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结合“3S”技术,应用生态位因子模型(ENFA),选取影响松材线虫定殖和传播的4类影响因素(气候、植被、地形、人类活动),对松材线虫病在湖北的入侵风险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结果   湖北省松材线虫病高风险区面积38 884.62 km2,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0.92%,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海拔较低、人类活动频繁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中风险区面积66 501.84 km2,占总面积的35.77%,低风险区面积80 513.54 km2,占总面积的43.31%,中低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林地稀少的江汉平原和西部的高海拔山地。松材线虫偏好分布在温度较高,降水丰富,海拔较低,离人类居住点较近且人类活动频繁的针叶林地区。通过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对模型的预测进行检验,得到P/E曲线,曲线呈单调递增且Boyce指数很高,说明模型精度很高。   结论   ENFA模型能很好模拟松材线虫病的风险区域,模型结果可为湖北省各县市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决策提供参考。图2表3参25  相似文献   

6.
王云堂 《乡村科技》2023,(7):121-124
在松材线虫病监测中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提升松林线虫病监测实效。因此,在分析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流程及多光谱无人机遥感图像的识别技术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松材线虫病疫木治理为例,深入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发现,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识别、定位松材线虫病疫木,可有效提升松材线虫病监测效率,确保识别的客观性,为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数据支撑,对合理预警松材线虫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松材线虫病在吉安市的危害度,为科学制定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危害度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吉安市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寄主植物、媒介昆虫和气候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松材线虫病对吉安市的林业生产和林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危害度D为2.42,其中,温湿度条件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夏季降雨量小,平均气温超过25.0℃的条件下非常有利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结论]在高温少雨的季节应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控与防治。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危害极大。及时有效清理松材线虫病疫木对防控松材线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成为专业防控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宣城市宣州区引进专业防治公司清理松材线虫病疫木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有效清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害防控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安徽省安庆市松材线虫病害现状,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害的形成原因以及病害情况。最后提出对松材线虫病害防控治理措施,为松材线虫病害防控和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富蕴林区是新疆阿尔泰山重要的生态公益林区和水源涵养林区,生态区位非常重要,随着松材线虫病适生区域的不断扩展,和当地与内地经济交流往来的加剧,我区的松树林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风险增大,富蕴林管分局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开展了松材线虫病专项调查,通过归纳分析,本文列举出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皖南花猪血清离子水平与日龄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皖南花猪从出生到360日龄血清K、Na、Ca、Mg、Fe、Cl和P离子水平,并分析了离子浓度随着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在线性相关(P<0.05)中,后备猪的Fe与Ca(-0.6968)、日龄与Ca(-0.7431)离子为负相关,Cl与Na(0.8496)、P与Mg(0.6999)离子为正相关;肥育猪的P与K(0.6798)离子为正相关,K与Ca(-0.8328)、P与Ca(-0.8270)、日龄与Na(-0.7897)离子为负相关。其他离子之间的关联度不强。分析离子及日龄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显示,后备猪的Mg、P分别与日龄之间的相关偏低,肥育猪的K、Ca、Cl和P分别与日龄之间的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诊断患病死亡兔,对死亡兔进行临床解剖,细菌分离培养,获得DX01、DX02、JX01、JX02等4株菌.按照常规生化鉴定法,对分离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DX01、DX02对甘露醇、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均产酸产气,不发酵蔗糖,枸橼酸钠、尿素、V-P、硫化氢、明胶等反应均为阴性,靛基质、M-R、硝酸盐等反应均为阳性,与大肠杆菌标准株完全一致;JX01、JX02均发酵甘露醇、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靛基质、M-R、V-P、硫化氢、明胶等反应均为阴性,硝酸盐反应为阳性,与巴氏杆菌标准株基本一致,JX01、JX02进一步经过16SrDNA检测与测序分析,与巴氏杆菌同源性为100%.分离菌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试验组小白鼠在2日内均死亡.死亡小白鼠体内均分离出了原培养物.结论:DX01、DX02为大肠杆菌,JX01、JX02为大肠杆菌,患病死亡兔由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按照琼脂扩散法做药敏实验,结果DX01、DX02只对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甲氧嘧啶敏感,对其他的药物不敏感;JX01、JX02对氧氟沙星、甲氧嘧啶、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强力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大观霉素等敏感,对头孢拉啶等中度敏感.治疗该病临床用药首选氧氟沙星、甲氧嘧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鉴别开放科学范式下科研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能,构建开放科学能力框架并对培养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开放科学生态系统中领导者和决策者、科研人员和科研支持人员的开放科学能力,为推进中国开放科学进程、建设开放科学创新生态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归纳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开放科学能力框架,并对培养路径进行探讨。[结果/结论]开放科学能力框架包括拥抱开放科学价值观和理念、基于开放科学要素组成的开放科学知识习得和嵌入科研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的开放科学技能建设3个维度。开放科学能力培养路径包括制定能力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加强开放科学宣传和培训,以及提供贯穿科研全流程的全面支持。同时,图书馆是开放科学能力建设的关键行动者,应主导设计科学合理的开放科学培训体系,在推进开放科学范式变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农田资源高效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是提升粮食总产量、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探索农田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及限制因素,为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山东省4个生态区域(鲁东、鲁中、鲁西北及鲁西南),利用模拟模型等方法研究2008—2017年不同气候、栽培管理条件下作物产量,提出定量化评价指标,分析并明确影响各生态区域资源利用及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1)鲁东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受光温资源、品种、栽培模式、水资源、氮肥资源因素影响率分别为16.96%、20.68%、1.39%、60.97%、0;鲁中地区受各因素影响率分别为37.72%、20.16%、1.57%、40.55%、0;鲁西北地区分别为17.90%、19.11%、1.20%、61.79%、0;鲁西南地区分别为33.65%、23.80%、1.65%、40.90%、0。(2)鲁东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受光温资源、品种、栽培模式、水资源、氮肥资源因素影响率分别为49.11%、9.07%、10.64%、31.18%和0;鲁中地区受各限制因素影响率分别为56.62%、10.86%、11.65%、20.87%、0;鲁西北地区各因素影响率分别为43.01%、18.95%、11.26%、26.78%和0;鲁西南地区各因素影响率分别为64.42%、5.44%、15.84%、14.30%和0。【结论】冬小麦生长季鲁东、鲁西北地区农田资源主要受水分资源限制,其次是光温资源和品种的限制,栽培模式和氮肥资源影响不大。鲁中、鲁西南地区则主要受光温资源和水分资源的共同影响,其次受品种因素限制。夏玉米生长季4个地区均受光温资源因素影响最大,水资源次之,品种和栽培模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有机废弃物作为改良剂对铅锌尾矿污染基质修复效果的影响,采用原位基质改良方法,开展野外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尾矿基质营养元素、DTPA提取态重金属、酶活性以及植被盖度、生物量、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基质的营养元素、酶活性以及植被盖度、生物量均最低,而尾矿基质DTPA提取态重金属、植物体内重金属最高;与尾矿相比,添加不同有机废弃物后尾矿基质有机质、有效磷、铵态氮、有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0.68~5.52、1.50~14.46、1.62~4.59、0.16~1.08倍;尾矿基质DTPA-Cd、DTPA-Cu、DTPA-Pb、DTPA-Zn分别降低了27.33%~62.06%、6.98%~35.19%、0.50%~32.41%、19.37%~43.98%;尾矿基质脱氢酶、葡萄糖苷酶、脲酶、磷酸酶分别增加了0.08~11.00、0.05~1.72、0.59~17.38、1.71~6.74倍;植被盖度、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2.75~84.75、1.59~215.57倍;植物体内Cd、Cu、Pb、Zn分别降低了23.18%~82.76%、3.30%~39.52%、67.30%~81.46%、44.98%~75.60%;总体上鸡粪组、污泥组提升尾矿基质营养元素、酶活性以及植被盖度、生物量效果最明显,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鸡粪组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分别增加了5.52、14.46、1.08倍,污泥组铵态氮增加了4.59倍;鸡粪组、污泥组脱氢酶分别提高了11.00、10.12倍,脲酶分别提高了17.38、16.74倍,磷酸酶分别提高了6.74、5.94倍;鸡粪组、污泥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14.80、215.57倍,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84.75、80.25倍。8种有机废弃物均有助于植物在铅锌尾矿基质上的定居与生长,其中鸡粪、污泥在尾矿基质的改良实践中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6.
农抗702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农抗702的抗真菌活性.通过以农抗702为供试材料,霉菌、酵母菌以及1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测定农抗702对各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农抗702对黑曲霉、青霉、毛霉、根霉、木霉、啤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最低抑菌浓度(mg/L)分别为3.3、6.5、6.5、3.3、3.3、6.5、3.3、23.8、59.64、475.4.农抗702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EC_(50)(mg/L)和EC_(90)(mg/L)依次是:油菜菌核病菌为0.23和1.95,葡萄炭疽病菌为0.27和2.91,车前草穗枯病菌为0.33和8.58,烟草赤星病菌为0.89和12.02,车前草菌核病菌为1.23和4.02,小麦赤霉病菌为1.40和7.38,棉花黄萎病菌为1.53和5.07,富贵竹炭疽病菌为1.73和5.61,水稻纹枯病菌为1.89和7.03,紫荆炭疽病菌为3.21和14.17,辣椒根腐病菌为3.40和20.78,交链孢病菌为4.13和22.01,稻瘟病菌为12.51和29.36,稻曲病菌为59.42和201.80.研究表明农抗702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为农抗702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试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作物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乱用农药等防治方法不当的情况,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有效的病虫害预测是提高作物植保综合防控水平的关键。综述了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预测机理方面,分析了包括气候背景、气象因子、病虫原分布、寄主状况以及种植模式等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影响机制,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海温、厄尔尼诺、大气环流等气候背景对病虫害的指示作用,以及温度、降雨、湿度、风、光照等气象因子对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侵染速度、传播及分布的影响。在预测模型方面,对病虫害预测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静态模型、时序动态模型和空间传播模型等类型介绍了模型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概率、严重程度、扩散方向、流行趋势等方面的预测方法。最后,对作物病虫害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从数据、分析方法、尺度、研究和应用模式等方面对后续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丰产的生理生化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以杉木一代种子园不同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优良种子和涩粒种子中蛋百质、淀粉、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游离有机酸、单宁、激素,以及二十个无性系植株的枝、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脱氢酶的活性、pH值、蒸腾强度、单宁、灰分、镁、钙、铁、硼、铜、锌等含量与种子产量质量的相关关系,揭示杉木种子败育的生理性状差异,认为可以通过调节微量元素含量、pH值、激素水平改变酶活性,调整代谢方向,从而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磷灰石、石灰对Cd胁迫下黑麦草根形态及Cd吸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考察磷灰石、石灰和黑麦草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磷灰石(0、6、12、24 g·kg^-1风干土,编号为CK、L1、L2、L3)和石灰(1、2、4 g·kg^-1风干土,编号为S1、S2、S3)对Cd胁迫下黑麦草生物量、根形态、黑麦草Cd含量、Cd富集量、富集系数、土壤pH、土壤有效态Cd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灰石、石灰处理(L1,S1除外)显著增加了黑麦草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Cd富集量和土壤pH,显著降低了黑麦草Cd含量、Cd富集系数、根平均直径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根平均直径为正相关关系外,黑麦草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Cd含量、Cd富集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除根平均直径为负相关关系外,其他根指标与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生物量、Cd富集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L3处理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生物量达到CK处理(不添加改良剂)的176.0倍和174.4倍;根平均直径相比CK降低了29.4%,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为CK处理的20.2、21.0、21.3倍和24.5倍;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Cd富集量达到CK处理的89.6倍和100.9倍。研究表明,根形态受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显著,并可通过影响黑麦草生物量及Cd吸收决定其Cd富集量,施用24 g·kg^-1的磷灰石并种植黑麦草能很好地修复Cd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20.
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方法和结构化途径,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小麦栽培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系统,用于确定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系统下的小麦生育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方案,系统包括:产量水平与产量结构、主要品质指标、品种类型、播种期、基本苗、播种量、适宜生育期;主要生育期的茎蘖数、叶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动态指标;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等源库指标;氮、磷、钾肥料运筹及主要生育期的水分管理等。本系统克服了传统作物栽培模式与专家系统的地域性强和广适性差的不足,从而为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