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进行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单放还是混放性诱剂均以用UMT-B诱捕器的诱蛾量较多.从性诱剂诱芯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用UMT-B诱捕器还是可乐瓶诱捕器,单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蛾量较多.从诱蛾持效期来看,中科院甜菜夜蛾诱芯诱蛾持效期较长,达30 d左右.  相似文献   

2.
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效果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进行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单放还是混放性诱剂均以用UMT—B诱捕器的诱蛾量较多。从性诱剂诱芯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用UMT—B诱捕器还是可乐瓶诱捕器,单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蛾量较多。从诱蛾持效期来看,中科院甜菜夜蛾诱芯诱蛾持效期较长,达30 d左右。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蛾是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推广甜菜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了4种性诱剂及杀虫灯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比较的田间试验,并分析甜菜夜蛾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性诱剂诱捕器对甜菜夜蛾成虫的诱杀数量是杀虫灯的3.59倍,且虫峰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北京中捷四方有限公司生产的PVC性诱剂诱芯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橡胶性诱剂诱芯诱集成虫总量分别为368.67、337.33头,单日最大诱虫量为23.67、19.67头,显著高于宁波纽康性诱剂,且在虫峰期起峰早、峰值高,更适合在本地田间生产中应用于甜菜夜蛾的田间监测及防治;通过周年监测甜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甜菜夜蛾在本地区始现期为4月中下旬,终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最高虫峰期散状分布在6月下旬至9月,极易造成秋茬十字花科作物田间危害。  相似文献   

4.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甜玉米田中主要害虫之一。试验利用性信息素技术在田间不同位置放置中捷四方干式诱捕器(立杆)对玉米螟雄蛾的诱集量;不同寄主田放置中捷四方干式诱捕器(立杆)对雄蛾的诱集量;不同类型干式诱捕器、性诱芯的匹配在甜玉米大豆田间的诱集量;不同类型干式诱捕器与自制诱捕器对不同寄主田诱集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6月中旬~7月上旬,利用中捷四方(立杆)干式诱捕器诱捕亚洲玉米螟雄蛾,在甜玉米田边缘处0 m位置与田中心处300 m位置的玉米螟雄蛾种群数量最大;利用中捷四方(立杆)干式诱捕器诱捕亚洲玉米螟雄蛾,发现在大豆田、水稻田、蔬菜田和高粱田诱捕到的数量比甜玉米田多。这表明大豆、水稻、蔬菜和高粱4块寄主田是玉米螟首选栖息地,甜玉米田是比较好的栖息地;8月中旬甜玉米大豆田中捷四方干式诱捕器(立杆)诱集效果最好,绿橡皮性诱芯比牙签式性诱芯的诱集效果好;6月上旬~6月下旬,不同寄主田内干式诱捕器诱集效果依次为三角板黏胶、14 cm制式、中捷四方诱捕器(立杆)、10 cm制式、6.5 cm制式诱捕器。  相似文献   

5.
性信息素对水半夏斜纹夜蛾田间控害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性信息素防控斜纹夜蛾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诱捕器的布局上采用外密内疏的形式,性信息素防治外围区诱蛾量明显大于中心区蛾量,性信息素防治区百丛虫量明显低于化学防治区虫量,防效高于化学防治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6种性信息素产品和3种灯具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进行诱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性信息素产品对两种夜蛾的诱蛾量最高、诱芯的持效期长、峰形明显且成本低、使用方便,有助于提高对这两种害虫的预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成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斜纹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成虫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杀斜纹夜蛾效果来看,以放置宁波斜纹夜蛾性诱剂和UMT-B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从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的个数来看,则以UMT-B诱捕器放置诱芯3枚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枚、1枚.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斜纹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成虫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杀斜纹夜蛾效果来看,以放置宁波斜纹夜蛾性诱剂和UMT-B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从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的个数来看,则以UMT-B诱捕器放置诱芯3枚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枚、1枚。  相似文献   

9.
有机蔬菜田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是一种在害虫诱捕器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绿色防控产品,其使用便捷、价格合理、杀虫效果更好。为探明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诱杀害虫的效果,作者分别在番茄大棚、青菜大棚以及露地西兰花田开展了诱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小菜蛾的效果优于其他传统绿色防控措施,但其诱杀烟粉虱的效果不理想。蔬菜生产中建议将新型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与黏有信息素的黄板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在番茄作物上进行斜纹夜蛾性诱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技术诱蛾效果显著,单诱捕器单日诱蛾量高达98.9头。同时,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可有效监测斜纹夜蛾发生动态、发生量和发生为害高峰期。在番茄等蔬菜基地,斜纹夜蛾性诱技术可作为监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措施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甜菜夜蛾在大葱上的产卵部位、孵化时期以及幼虫的分布和为害等特性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指出虫源基数、气象因子、栽培条件、抗性水平是该虫在大葱上大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集中在性诱杀、生物防治、灯光诱杀和化学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大葱是甜菜夜蛾的嗜好作物,经过1个月对9个甜菜夜蛾的性诱配方试验对比,筛选出了能比常规标准诱芯诱捕率高出2倍多的新配方,为在上海推广应用性诱技术提供更适用的诱芯,提高绿色防治的控害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甜菜夜蛾性引诱剂田间不同使用方法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0.72个/667m2)的诱捕效果好于高密度(1.60个/667m2)的诱捕效果;干式诱捕器的诱集瓶有水无水差异不大;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诱芯同时使用对各自的诱捕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干扰,成虫高发期差异显著,但在成虫虫口密度低的情况下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2种性引诱剂和2种诱捕器对甜菜夜蛾的诱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9月在湖南长沙对2种性诱芯和2种诱捕器组合进行了诱捕甜菜夜蛾成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盆式诱捕器中,2种诱芯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干式诱捕器中,硅胶帽诱芯的效果好于毛细管诱芯的效果(P〈0.05);无论是使用哪种诱芯,干式诱捕器的效果好于水盆诱捕器(P〈0.05)。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控番茄潜叶蛾,经过近年来开展的监测预警技术明确了其在宁夏的生物学习性、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分布范围,通过清洁育苗、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等农业防治措施,色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迷向诱杀、灯光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防治等一系列试验示范,明确了各项技术应用的要点,集成了“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安全用药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植基地+普通农户”的推广模式并进行大面积应用,指导种植户进行适期防治,有效控制了番茄潜叶蛾的危害,将损失率从30%降低至10%以下,目前在宁夏乃至周边累计示范推广应用0.75万hm2,667 m2新增产值945元,经济效益显著;减少使用农药3次,保障了番茄品质,实现了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更高效的甜菜夜蛾性诱剂用于田间防治,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援助下,在已选定的高效性诱剂组分中添加增效活性组分,通过田间实际应用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科学的添加组分和合理配比能增加诱蛾效果,增效4.5%~35.8%,如果添加组分的配比不合理,反而会使诱捕效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4种甜菜夜蛾性诱剂大田诱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对4种甜菜夜蛾性诱剂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测定,并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1~30d内,诱芯A、B、C在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日诱蛾量、总诱蛾量上都要显著优于诱芯D;1~10d内,诱芯A的诱捕量最高,诱芯B和C的诱捕量差别较小;11~20d内,诱芯B的诱捕量最高,诱芯A的诱捕量次之,但都明显高于诱芯C,D;21~30d内,诱芯A,B,D的诱捕量相似,但是以诱芯A的略高于诱芯B,D,而诱芯C的诱捕量反而最低。31~45d,诱蛾量为B〉A〉D〉C;4种诱芯诱蛾灵敏度依次为B〉D〉A〉C;其中以诱芯B的诱蛾灵敏度最高,为88.15%,诱芯D次之为74.07%,A和C分别为67.41%,61.48%。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在北方6个地区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研究了蔬菜田甜菜夜蛾的种群变化动态,同时调查其幼虫为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期长短、高峰日及高峰日蛾量等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河南洛阳地区于9月7日达到蛾量高峰,单个诱捕器内蛾量最高达到230.3头,高于天津宝坻(152.3头)、北京昌平(42.7头)和河北张家口(10.67头),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未诱集到该成虫。田间幼虫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河南洛阳在高峰期百株虫量(414头)远高于天津宝坻、北京昌平和河北张家口(41.2头、21头和2头)3个地区,表明在所调查的地区内,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甜菜夜蛾成、幼虫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逐渐降低。最后,初步分析了甜菜夜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