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桑枝屑不同添加配比对金福菇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金福菇最适桑枝屑栽培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的甘蔗渣、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以桑枝屑为主料、麸皮为辅料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制作菌袋、脱袋覆土、出菇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比较各配方金福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结果】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各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金福菇的产量与桑枝屑、麸皮的配比有关;配方③(桑枝屑80%, 麸皮17%,糖、石膏、磷肥各1%)的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其余配方金福菇的生物学效率虽不及对照,但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结论】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但生产上需注意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桑枝屑不同添加配比对金福菇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金福菇最适桑枝屑栽培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的甘蔗渣、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以桑枝屑为主料、麸皮为辅料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制作菌袋、脱袋覆土、出菇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比较各配方金福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结果】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各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金福菇的产量与桑枝屑、麸皮的配比有关;配方③(桑枝屑80%,麸皮17%,糖、石膏、磷肥各1%)的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其余配方金福菇的生物学效率虽不及对照,但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结论】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但生产上需注意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羊肚菌在陕北风沙区高效栽培技术,从羊肚菌播种量、外源营养袋、土壤水分及环境调控方面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栽培种用量为150~250 kg/667 m2时,羊肚菌产量随栽培种用量增加不断增加。营养配方为M2、补给时间为15 d、补给量1 000 kg/667 m2时,羊肚菌产量最大。土壤水分为20%时,产量最大且子实体生长健康,土壤水分为30 %,产量降低且菌丝幼菇易死亡。5~10℃菌丝生长迟缓,原基易形成,20~25℃菌丝生长快且健壮,不易或无原基形成。湿度50%~70%时,原基稀疏,幼菇分化及成菇量少,湿度80%~90%时,原基密,幼菇分化和出菇量大,羊肚菌总产量最高。遮光率为50%时,产量仅为78 kg/667 m2,遮光率为90%时,产量为278 kg/667 m2。综合而言,栽培种用量以200~250 kg/667 m2为宜,营养配方以M2为佳,最佳补给时间和营养用量分别为15 d、1 000 kg/667 m2,最佳水分为20%。菌丝最适温度20~22℃,原基最适温度10~15℃,出菇最适温度10~20℃。最佳空气湿度80%~90%,最佳遮光率为9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玉菇栽培的适宜培养基质配方。【方法】以白玉菇菌株XBG-05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设计,研究了以木屑、棉籽壳、豆粕、麸皮和玉米粉为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白玉菇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白玉菇栽培的适宜培养基质配方。【结果】高氮素成分辅料的添加效果更好,表明白玉菇对基质中氮素的要求较高,适合于富营养栽培。【结论】白玉菇适宜的栽培配方为豆粕4%,玉米粉20%,麸皮12%,木屑10%,棉籽壳54%。采用该配方,在试验条件下,发菌期为61 d,子实体的产量每袋124.86 g,生物学效率达到33.3%。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对人工栽培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外源硒,采用人工栽培,系统分析不同硒浓度处理对羊肚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当硒浓度为0时,菌盖长度与菌柄周长最长;当硒浓度为10 mg/L时,菌柄周长与菌盖长度最长,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20 mg/L时,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单株干重及子实体总长度最大,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硒浓度为40 mg/L时,硒浓度抑制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硒浓度20 mg/L下栽培的羊肚菌子实体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最佳浓度。【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在20 mg/L效果最好,是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羊肚菌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桉木屑作为栽培主料,进行猴头菇菌株出菇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广西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种。【方法】采用55%桉木屑含量的栽培配方进行出菇试验,对10个猴头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态特征、抗杂性、产量表现等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以桉木屑为栽培主料的比较试验中,10个参试菌株的各种性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常山猴头菌株和猴头BJ菌株,两者的平均产量较高,分别为276.19和245.10 g/袋;菇体单个重量较大,分别为88.41和77.60g。此外,两者的其它性状均表现良好,其中常山猴头菌株的表现优于猴头BJ菌株。【结论】常山猴头菌株和猴头BJ菌株适宜在广西地区利用桉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羊肚菌从播种到出菇之前可以称为养菌阶段。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确保菌丝发菌发得好,形成大且健壮的菌丝网络,之后进行"补料操作"——即外源营养袋的施放,供给菌丝储备足量的营养物质满足后期菇的生长所需。羊肚菌栽培与其他食用菌最大的不同就是菌种是播种在开放的土壤环境中,而不是经灭菌处理的菌包内部。粗放的土壤环境中有大量的各种微生物和昆虫,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是一类珍贵的食(药)用菌,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已逐渐掌握了羊肚菌的纯人工栽培技术,种植规模及效益稳步提高。但在栽培过程中也存在着栽培技术混乱、菌种来源不明、产量不稳等问题。本文作者从菌种分离与培养、播种、"外援营养袋"补料、栽后田间管理(菇前管理、出菇管理)、采摘和加工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羊肚菌在毕节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羊肚菌的科学研究及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以桑枝屑为原料、适合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最佳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和秀珍菇反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对菇棚进行降温刺激,以不同添加比例的桑枝屑(90%、85%、80%)为原料配制成3个栽培配方,以玉米芯添加麸皮的配方作对照,比较各配方栽培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及氨基酸含量。【结果】不同桑枝屑添加配比的栽培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均能正常出菇,但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以桑枝屑80%、麸皮18%、碳酸钙1%、石灰1%为配方进行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效果最佳,其菌丝长势好,平均每袋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和氨基酸总量均最高,分别为0.48 kg、111.6%、1∶2.57和4.24%。【结论】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以桑枝屑为主料添加麸皮、碳酸钙、石灰的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原料制成的菌种培养基质化学成分属性对羊肚菌菌丝分解利用基质的几种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菌丝生长表现的差异。【方法】以油菜、水稻、小麦和玉米4种作物秸秆为制作羊肚菌栽培种的主要原料,并分别与麦粒复配,形成羊肚菌栽培种培养基质。对秸秆和麦粒等原料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比较了羊肚菌菌丝降解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6种关键酶活性水平,及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观察到油菜秸秆与麦粒复配的栽培种基质中羊肚菌菌丝长势较好,菌核形成较多。油菜秸秆与麦粒的复配配方既能全面提高上述六种酶的活性水平,又能提高ROS含量,与菌丝长势和菌核形成情况的表现一致。结合栽培试验,验证了使关键酶活性水平全面上调的油菜秸秆加麦粒基质配方较为有利于羊肚菌高产。综合考量制作成本、栽培产量和经济效益,对基质配方进一步优化,得到优选的复配配方主料中油菜秸秆和麦粒重量分别占75%和25%,具有用料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结论】揭示了不同原料种类与配比制成的栽培种基质可导致羊肚菌菌丝分解利用基质的关键酶活性水平的差异,为羊肚菌栽培种基质配方优化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粤北烟区的先进的育苗方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漂浮育苗、湿润育苗、营养袋育苗处理对成苗期烟苗素质、烟株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湿润育苗处理烟苗各项生理指标高于或显著高于营养袋育苗和漂浮育苗处理,湿润育苗处理烟苗移栽大田生育期合理,农艺性状表现好,产质量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结论]湿润育苗是一项适合粤北烟区的先进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适宜南方早熟砂梨系统翠冠梨(Pyrus pyrifoli Nakai cv.Cuiguan)和黄金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cv.Huangjin)果实的果袋。[方法]对翠冠梨和黄金梨进行了5种果袋套袋处理,分别为超亚光纸袋(外黄褐色内黑复合袋)、普亚光纸袋(外黄褐色内灰黑复合袋)、"膜+纸"纸袋(外黄内黑膜纸袋)、蜡纸袋(黄色单层袋)、报纸袋。果袋规格:长19.5㎝,宽15.0㎝。[结果]与未套袋果相比,套袋果果面光滑,皮色鲜艳,锈斑少,果点小,但果实重量有所减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风味稍有变淡。5种果袋中,普亚光纸袋对翠冠梨套袋效果最好,超亚光纸袋对黄金梨套袋效果最好,能改善果面色泽,使果皮着色均匀,果点小而不明显,显著降低锈斑级数;蜡纸袋和自制报纸袋对改善果面颜色和防止果锈效果不明显。[结论]对翠冠梨和黄金梨实施套袋栽培,可以十分显著地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不同梨品种适合不同的纸袋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不同的纸袋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秀珍菇退化菌株与正常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并进行双链RNA(dsRNA)病毒检测,为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选择优质菌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秀珍菇退化菌株菌丝拮抗、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试验,与正常菌株进行生物学特征比较,通过ITS扩增,利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分别进行差异性比较,并开展dsRNA病毒检测,分析秀珍菇菌株的退化原因.[结果]秀珍菇退化菌株X9和X13与正常菌株X5、X6及对照菌株X15间存在拮抗反应,当培养基的pH低于5.0时,退化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下同).退化菌株X13菌丝的生长速度(4.95mm/d)、常温出菇单袋产量(73.34g/袋)及低温刺激出菇单袋产量(107.69g/袋)均显著低于正常菌株和对照菌株.分子标记分析未发现供试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dsRNA病毒检测发现供试菌株均存在dsRNA片段,其中退化菌株X13存在特异的dsRNA片段.[结论]秀珍菇退化菌株可能受dsRNA病毒感染,适应环境能力变弱,产量降低,生产上应注意菌株来源,避免使用退化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菌丝生长及菌核和子实体形成的最佳培养基。[方法]对羊肚菌的3个重要菌株采用5种不同的培养基(核桃树浸出液、羊肚菌子实体浸出液、香樟木浸出液、新鲜蒜苗浸出液和当年发生过羊肚菌的基脚土浸出液培养基)进行室内人工仿生栽培试验,并观察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产核的阶段性表现以及菌核的培养特征。[结果]在未覆土的条件下,M3菌株未产生菌核,覆土之后,M3菌株产生了大量的菌核,且M3菌株在新鲜蒜苗浸出液培养基中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原基。[结论]与其他菌株相比,M3菌株可能存在进一步分化形成子实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沈霞  余胜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00-5401
[目的]探讨在灰树花生产中使用液体菌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比较使用液体种与固体种灰树花的菌丝活力和栽培产量。[结果]将液体菌种、麦粒原种接入在栽培袋培养基,液体种萌发速度和菌丝长势都明显优于麦粒原种。与固体种相比,使用液体菌种培养原种的平均满罐时间提前了15 d,其栽培袋的平均满袋时间提前17 d,平均出菇时间提前了9 d。使用液体菌种可使整个培养周期缩短25~35 d。使用液体菌种、麦粒原种的灰树花栽培产量有明显差异,使用液体种的袋均产量比固体种高13.8 g,其生物学效率提高6.9%。[结论]在灰树花的工业化生产上,使用液体菌种能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袋培模式对设施番茄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烟粉207"为供试材料,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基质袋培模式对番茄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袋培模式下番茄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番茄成熟期提前,前期产量增加了45.7%,且品质有明显的提升。袋培模式下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低于对照土壤栽培。[结论]该研究为在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和盐碱地等地区进行番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木屑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铎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3-2304
[目的]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提供依据。[方法]用玉米秸秆粉代替部分木屑(40%)的混合生料和木屑生料地栽香菇,计算香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投入产出比。[结果]混合生料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培养料时间、转色时间、始菇期均比木屑生料提前。生料栽培污染率均比熟料栽培高,且混合生料的比木屑生料的高。混合生料的香菇出菇数量较多,菇体较小,木屑生料的出菇数量相对较少,菇体较大。混合生料香菇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低于木屑生料,投入产出比高于木屑生料,达1∶4.2。[结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小白菜生长发育时期中关键的施肥时期。[方法]通过露地栽培,对小白菜各生长发育时期的养分吸收总量进行了分析。[结果]随着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其鲜重和干重不断增加,3月21日起,其增加较为显著;收获时小白菜对常量元素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达到93.77、5.52和13.82 mg/株;3月21日起,3种元素的吸收总量增加较快;中微量元素吸收规律和常量元素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3月21日是干物质和各养分吸收量的重要变化点。在实际生产中,小白菜播种40 d左右需适当增加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梨枝屑栽培杏鲍菇的基质配比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梨树枝条废弃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用不同比例的梨枝屑和玉米芯作为栽培料,研究其不同配比对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基质配方。[结果]在栽培料中添加梨枝屑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梨枝屑含量增加,其菌盖和菌柄的直径有所降低,但添加50%梨枝屑与全用玉米芯的效果相当。杏鲍菇的最适培养料配方为50%梨枝屑+42%玉米芯+5%玉米粉+1%蔗糖+1%石膏+1%石灰,最适pH值为7.5。[结论]采用添加50%梨枝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的杏鲍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良好,产量与全用玉米芯相当,用于产梨区杏鲍菇生产中可节约成本和实现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对焉耆盆地籽瓜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研究了焉耆盆地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对籽瓜产量、鲜瓜重和出籽率影响,并计算各生育期的需水量。[结果]2012、2013、2014年,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的籽瓜产量差异均较显著,尤其2012和2013年达到极显著水平。2012年灌水次数处理对籽瓜产量有显著影响。灌水次数对鲜瓜重有显著影响,而灌水量对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说明灌水量对鲜瓜重的影响极大,而籽瓜出籽率在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次数下表现均不显著。籽瓜产量与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籽瓜全生育期最佳需水量为3 600 m~3/hm~2,最佳灌水次数8次左右。当全生育期供水量小于3 600 m3/hm~2时,籽瓜产量随耗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全生育期供水量大于3 600 m3/hm~2,产量不增反降。籽瓜各生育期需水量中,苗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6.8%,开花坐果期占26.9%,果实膨大期占38.2%,成熟期占18.1%。[结论]该研究为掌握籽瓜的需水规律,充分分配并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