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常州市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耕地质量动态、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户科学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指导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自2010年起进行了和县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结果表明,目前全县土壤容重增加,耕作层变浅,缓冲性能下降,养分易流失,作物对肥料的依赖性加大;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碱解氮、速效钾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榆树市耕地质量下降的现状,分析造成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为提高榆树市的耕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安阳市耕地质量特点、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对以后的耕地质量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合肥市2021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对合肥市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更新评价,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更新了2021年合肥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数据库。评价结果表明,2021年合肥市耕地质量等级为4.753等级,比上一年提升了0.041个等级,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和巢湖市耕地均以中产田(4-6等地)为主,评价结果为合肥市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土壤普查资料等相关资料,对桃江县大田定位监测点动态情况和耕地占补平衡的质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桃江县耕地存在养分不匀衡、酸化加剧、补充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为促进桃江县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浦口区耕地质量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婷  张世熔  林海川  王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01-1704,1712
根据2000~2006年彭州市耕地统计数据,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和GIS方法研究了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彭州市耕地以灌溉水田及旱地为主,且受地形地貌和区域条件的影响,空间分布差异明显。6年间研究区耕地面积基本持平,但不同年份间差异较大。耕地土壤中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升高,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在普遍升高,且土壤中氮、磷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有机污染物质,因而,经综合分析,可以认为彭州市耕地的整体质量是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周雅芳 《吉林农业》2015,(4):100-101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农业部门对耕地质量建设工作非常重视,积极探索并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培肥地力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耕地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广大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重用地、轻养地、盲目施肥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耕地的"瘦"与"硬"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我县粮食总产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今后要想继续保稳产、创高产,就必须在提升耕地质量上狠下功夫,并且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相似文献   

10.
王乐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155-3157
采用地方统计资料分析黔中清镇市1949~2006年耕地的数量变化、1992~2002年耕地变化的空间差异和耕地坡度分布变化,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建立初步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表明,1949~2006年清镇市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减少;1992~2002年相对变化率由靠近市区和贵阳的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耕地分布的坡度有向2°~15°集中的趋势;1973年之后,耕地压力指数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处于粮食安全警戒状态;4种情景模拟的结果表明,未来清镇市耕地压力也难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55-157
耕地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数量、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最基本的约束因子,从而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等其他方面,由此可见其重要性。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根据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近年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分析了都安县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黔南州在2014-2018年耕地资源与质量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从州域层面、地理区域层面、县级层面等3个空间尺度分析其特征及规律。为该区域实施土地开发整治、制定耕地保护与质量管护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全州耕地数量在2014-2018年间有增减波动,总体有所增加;近年来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耕地数量达到动态平衡。2)全州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平均利用等别为11.22;通过实施土地整治、耕地提质改造等工程,近几年来耕地质量总体略有提升;3)西南区域作为全州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区,通过开展土地开发与增减挂钩等工程,耕地数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近年来荆门市耕地地力现状,并对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耕地质量保护的措施,为今后有效保护荆门市耕地、促进荆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昌远兰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0-10662,10676
[目的]分析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湖北省1949~2009年的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和普查数据,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短期增长到持续减少然后又平稳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省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不同,耕地资源变化的区域差异较明显;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减少恶化了人地关系,加剧了人地矛盾,对湖北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结论]为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近年来吉林市耕地地力现状,并对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探讨,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耕地质量保护的措施,以为今后有效保护吉林市耕地、促进吉林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是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途径之一。这就要求合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选择适宜的耕地,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优质农产品。因此,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了解本地耕地地力及质量状况,对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敏  韩芳  王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28-630,701
利用1992~2002年河北省经济年鉴、土地统计年鉴,分析了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耕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持续减少。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变量作因子分析,找出河北省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等因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定点土壤化验、植株分析、调查记载和田间测产等方法,对京郊耕地主要土壤类型的理化性状和生产力进行动态监测,为合理利用土地,农村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京郊耕地长期定位监测工作共设置监测点292个,代表面积9927hm2,高肥力(包括极高)地块73块,面积1806hm2,占总监测面积的18.2%;中等肥力地块128块,面积4408hm占总监测面积的44.4%;低及很低肥力地块91块,面积3713hm2,占总监测面积的37.4%。  相似文献   

19.
耕地土壤质量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耕系统若要持续健康发展,保持较高的耕地土壤质量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从耕地资源、耕地土壤肥力和耕地土壤环境三个方面总结了福建省耕地土壤质量的现状,分析了耕地土壤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耕地土壤肥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生产力;加强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建立耕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相应保护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耕地是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优劣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耕地质量是农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方法。就吉林省白城市耕地质量现状加以分析研究,结合农业耕地质量保护存在的困难和方式提出了一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