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偏好情况,基于北京市实地调研的400份消费者问卷数据,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重点关注的是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并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认知水平较低;但信息强化后,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又表现出较高的认可程度,只有4.75%的受访者不愿意为可追溯牛肉支付额外价格;然而,只有20.00%的受访者愿意为每千克可追溯牛肉额外多支付至少20元,参考当前北京市可追溯牛肉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还是偏低;风险感知障碍、辨别能力障碍、经济实力障碍、牛肉购买数量和年龄这些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3.
卜凡  朱淀  吴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17):9475-9477
可追溯体系的引入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然而在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以山东潍坊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就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引入有较高期待;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仅有养殖信息及同时具有养殖和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家中有无孕妇等因素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4.
食品可追溯体系有助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追溯标签作为辨别是否可追溯食品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追溯标签的信任水平及其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值得特别关注。基于西安市的实地调研,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利用假想价值评估法并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研究偏好异质性约束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猪肉偏好可分为质量安全偏好型、高品质偏好型和廉价偏好型,在质量安全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而在其他偏好下,猪肉追溯标签信任水平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质量安全偏好型和其他偏好类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3.64元/kg和40.40元/kg。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可追溯猪肉宣传力度、提高可追溯体系覆盖面和公众参与度,企业应自觉维护可追溯猪肉市场秩序、努力扩大可追溯猪肉市场份额,消费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食品追溯意识和认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保障蔬菜的质量安全,蔬菜领域正逐步推广可追溯体系.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蔬菜行为的实地调研,探索消费者购买蔬菜一般性习惯的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考察影响消费者对蔬菜可追溯标签认知及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关注蔬菜的质量安全,对蔬菜的质量安全信息有较大需求,但对蔬菜可追溯标签的认知度较低,加之性别、年龄、家庭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加贴可追溯标签蔬菜的支付意愿呈现出差异性,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对加贴可追溯标签蔬菜的支付意愿更强烈,消费者年龄越大,支付意愿越强烈.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对牛肉质量安全的管理,2007年,中国试点建设了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本文作者对最早试点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北京易初莲花超市进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消费者对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认可程度、对可追溯体系牛肉的购买及支付意愿及现有牛肉可追溯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有关牛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认知度偏低,且许多消费者对于牛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认为现有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存在大众不信任,宣传程度低等问题,未来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急需完善,以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高效牛肉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选取180个消费者样本,以可追溯牛奶为标的物进行随机n价拍卖,并运用Friedman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可追溯牛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性别、消费者居住地、可支配收入、食品安全感知、对可追溯食品的了解程度、可追溯重要性、对认证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家人和自身的健康关注度等变量都显著影响着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据此,生产商可以针对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更高效率地改进现有产品,更好地满足我国消费者对可追溯牛奶的消费需求,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牛奶产业链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消费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298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普通农产品的安全状况感知、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与关注程度及购买和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具有较高的风险感知意识,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和关注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消费者具有购买可追溯产品的意愿,但部分消费者不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升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探讨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和支付意愿.【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选择回归模型,基于北京市、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762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可追溯猪肉,三个城市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分别为每500克204元、145元和140元.性别、家庭收入、对食品安全的关心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水平.【结论】政府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应该多在卖场进行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与可追溯猪肉的关注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可追溯猪肉认知度、信任度和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是传递食品信息的重要工具,研究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具有不同信息标签食品的供求差异,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食品安全信息标签所包含的四种不同信息属性及相应层次,以猪肉为例,利用浙江省生猪养殖户和猪肉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借助随机参数Logit模型实证分析养殖户与消费者对具有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猪肉的生产意愿和消费偏好的差异,探讨养殖户对不同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实际采纳行为和消费者对相应标签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在产地、合格证、可追溯和认证四类信息属性中,除认证信息外,消费者更偏好可追溯信息,而养殖户更愿意提供产地信息。尽管养殖户对提供认证信息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意愿,但实际生产中的采纳率仅为1.81%。消费者偏好包含更高层次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猪肉,对委托检验合格的合格证具有更高的偏好,但养殖户的生产意愿却为负。消费者对自检合格的合格证的支付意愿仅为1.385元/kg,但愿意为追溯到养殖环节的可追溯信息支付超过20%的溢价,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对可追溯信息的采纳率不足10%。因此,养殖户要加大对信息层次更丰富的食品安全信息标签的使用,市场和政府应增加对养殖户参与可追溯体系、开具合格证的激励,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2.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农产品,能够有效解决因微量营养素缺乏而带来的"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问题。提高消费者支付意愿是推广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关键环节。基于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颜色特征和营养素类型的视角,建立消费者选择模型,运用准实验法,探讨颜色的改变和营养素类型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的改变会减少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大米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促进型营养素强化大米的支付意愿显著高于预防型作物营养素强化大米。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在颜色影响支付意愿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感知收益在营养素类型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基于此,为了让创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产生更好的效果,建议开发过程中,赋予产品的特征要以消费者为导向;推广和宣传过程中,要基于消费者的认知规律,进行针对性的产品沟通;要防范消费者食品感知风险的泛化对创新型农产品的负面外溢。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但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购买行为与购买意愿可能存在偏差。以江苏省688个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构建B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蔬菜的购买意愿与实际购买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蔬菜具有较高的购买意愿,但购买行为与意愿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可追溯试点项目认知及食品安全经历同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家庭蔬菜消费量、担心优质蔬菜质量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购买意愿;购买包装鲜菜、购菜时查看蔬菜标签、家庭收入以及家中有儿童等因素显著影响购买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扩大可追溯蔬菜项目试点范围、合理定价、完善追溯标准、耦合追溯体系与质量认证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电视、食品标签、网络是人们了解可追溯食品的三种最主要渠道;购买可追溯食品的消费者不多,其中以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最多;在假设市场上的猪肉全部实施可追溯的情境下,若猪肉价格不变,大多数消费者的猪肉购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若猪肉价格提高,较大比例的消费者表示猪肉购买量会减少;权益保障因素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外界刺激因素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政府应加强对消费者关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赵瑾  夏厚俊 《农业展望》2013,9(4):71-74
鸡肉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在2012年末"速生鸡"事件中引起了民众新一轮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同时,十八大提出建立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使得信息可追溯标签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以武汉市城市居民为调查样本,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统计性分析,并分析影响消费者对加贴信息可追溯标签鸡肉支付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被调查者的性别、家庭人数、对可追溯标签是否信任以及对信息可追溯标签价格增量的容忍度对加贴信息可追溯标签鸡肉的支付意愿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地区消费者为调查对象,了解消费者对可追溯鸡蛋的认知现状。采用基本的统计描述方法分析了消费者对可追溯鸡蛋的认知情况,包括对当前鸡蛋质量安全现状的感知、对鸡蛋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及对可追溯鸡蛋的需求偏好等。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当前鸡蛋质量满意度不高,对鸡蛋追溯体系还缺乏了解,同时对可追溯鸡蛋信息查询缺乏主动性,但是消费者普遍认可可追溯体系对于鸡蛋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因而对于可追溯鸡蛋表现出较高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7.
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以及对食品行业可追溯体系应用和发展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建立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面临的产业方面、信息获取传递方面和消费者方面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对策和建议,即建立统一标准和相对独立的权威机构,加大官方监控和管理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及提高企业美誉度推动企业积极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建立快捷透明的信息供给机制;提高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认知程度等.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在肉类食品上显示瘦肉精检测信息属性的意义,利用全轮廓联合分析法,以猪肉为对象,设立瘦肉精检测信息、可追溯信息、外观、价格等4个属性,研究了无锡市298位消费者对显示瘦肉精检测标识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与支付溢价,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11种市场方案,估算相应可追溯猪肉的市场份额。结果表明:1)消费者最偏好外观属性,其次是价格属性和瘦肉精检测信息属性,最后是可追溯信息属性;2)与无瘦肉精检测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相比,显示瘦肉精检测结果合格的可追溯猪肉的市场份额提高了约30%,且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额外价格上浮10%。据此,笔者提出了在公开不同层次检测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对肉类食品加贴瘦肉精类非法添加剂等检测信息标识,加强对可追溯信息与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宣传等对策建议,以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并防范瘦肉精类非法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9.
农场动物福利改善有助于促进畜牧业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产品的支付意愿是促使养殖主体改善动物福利的前提。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利用国内1 137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收入群体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对动物福利乳制品有较强的购买意愿,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集中在(0,10%]的溢价水平,仍有待提高。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水平对消费者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立法诉求、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风险感知和质量安全关注度对消费者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此外,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动物福利报道或事件关注度、年龄、饲养经历和乳制品购买频率对不同收入群体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为提高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产品的支付意愿,促使养殖主体改善动物福利,提出政府应加强动物福利国民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善国家层面的动物福利相关法规、标准与制度,鼓励养殖主体开展动物福利改善行动,企业应开拓农场动物福利产品消费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新冠疫情对消费者畜禽产品购买偏好的影响,本研究运用选择实验的方法,基于网络问卷形式获得湖北武汉、河南郑州、湖南长沙、浙江杭州4个城市934位消费者行为数据,采用混合logit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上看,不同区域消费者对线上渠道偏好存在差异,相对于轻度疫情区域,重度疫情区域的消费者对线上渠道偏好显著,对时间成本负向偏好明显,且对各属性的支付意愿均较高;从产品上看,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支付意愿存在差异,对具有品牌属性的产品支付意愿最高,可追溯信息属性次之,且同一区域内猪肉的支付意愿高于鸡肉。因此,畜禽产品零售企业应促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提高效率吸引消费者;加强与完善可追溯畜禽产品的品牌建设;合理细分产品和区域,逐步拓展可追溯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