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测量甘南牦牛二元、三元杂交后代周岁内生长发育情况,分析杂交利用方向。[方法]根据牧区草原畜牧业季节性特点,测量了二元、三元杂交后代初生(0月龄)、8月龄和12月龄体尺体重,对比分析不同杂交组合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不论是二元杂交还是三元杂交,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优良品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极显著优于本地品种;安格斯尕力巴牛在8月龄,娟犏牛在12月龄体重达到100kg以上,可为高原犊牛肉的生产提供优质牛源。  相似文献   

2.
3.
浅谈牦牛的种间杂交改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元杂交的方法,将杂种藏黄公牛(黑白花冻精×藏黄牛)与牦牛自然交配,其繁殖成活率达41.41%,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的繁殖成活率提高20.89个百分点,F1母犏牛第一胎头平产奶量603.9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43倍。F1母犏牛2~3岁时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挤奶。F1公犏牛3.5岁可役用或屠宰,比阉牦牛提前1~2岁。建议在牦牛分布区,大力推广牦牛的三元杂交。  相似文献   

4.
影响牦牛种间杂交受胎率的免疫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牛(冻精)与牦牛种间杂交表现的低受胎率不仅与参配母牦牛的质量,饲养管理,冻精品质,输配技术以及某些生殖器官疾患等因素有关,而且涉及免疫学因素,即存在免疫不孕。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公牛精液经人工授精多次注入母牦牛生殖道内,能使母耗牛机体产生精子免疫应答;精子抗原存在于精子的头部和尾部;精子免疫以体液免疫反应为主,精子抗体的产生致精子再次进入生殖道时知活甚至凝集,使精子难以上行和受精,因而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九龙牦牛杂交改良草地型牦牛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对九龙牦牛与草地型牦牛杂交F1和草地型牦牛不同年龄段的生长性能、成年牦牛的屠宰性能、产毛性能等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揭示九龙牦牛与草地型牦牛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九龙牦牛与草地型牦牛杂交F1在初生、0.5岁、1.5岁、2.5岁、3.5岁、4.5岁时的体尺体重均极显著高于草地型牦牛(P〈0.01),且其成年时的屠宰率、净肉率和头均产毛量也均高于草地型牦牛(P〈0.01)。表明九龙牦牛改良草地型牦牛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肉兔不同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饲养规模可大可小,饲养方式多种多样,是当前广大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项目。但是,养兔效益可受品种、繁育方式、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生产实践,作为商品兔,一般杂种兔的经济效益高于纯种兔,杂种后代的增重速度可比纯种兔提高10%以上。但不同品种间杂交,其杂交效果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浅谈牦牛的种间杂交改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应用三元杂交的方法,将杂种藏黄公牛与牦牛自然交配,其繁殖成活率达41.41%,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的繁殖成活率提高20.89百分点,F1代母犏牛第一胎头平产奶量603.9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43倍。F1母犏牛2-3地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挤奶。F1公犏牛3.5岁可役用或屠宰,比阄割牦牛提前1-2岁,为使牦牛杂种优势在其商品中发挥应有作用,建议在牦牛分布区,大力推广牦牛的“三元杂  相似文献   

8.
9.
旨在研究3岁帕里牦牛杂交后代(帕里牦牛♂×林周牦牛♀)公牛不同部位(上脑、西冷和米龙)肉营养成分和西冷部位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根据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测定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测定不同部位肉氨基酸、脂肪、蛋白质、水分、脂肪酸含量和西冷部位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林周本地公牦牛上脑部位苯丙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林周本地牦牛西冷部位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而帕里牦牛杂交后代米龙部位脂肪含量有下降趋势(P<0.1),水分含量有增加趋势(P<0.1)。林周本地牦牛米龙部位C16:0、C18:0、C18:1n9c、C16:1和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林周本地牦牛共检出6大类9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酸类、酮类和芳香类。帕里牦牛杂交后代共检出4大类9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综上,林周本地牦牛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上脑、西冷和米龙部位肉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组成有较大差异,利用帕里牦牛杂交可能影响牛肉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风味。  相似文献   

10.
用野血牦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3/4野血牦牛细管冻精和1/2野血公牦牛与甘南母牦牛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群公母牦牛犊牛(含3/8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08%和15.93%;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含1/4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1.31%、9.40%,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30.31%和27.17%,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牦牛犊提高14.59%、13.13%,差异显著(P<0.05);而且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27.56%和23.28%,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12%、13.88%,差异极显著(P<0.01);而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12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Production of hair and undercoat, type of yak hair fibre, strength, stretched length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hair fibre were determined and observed for WY, DY and its offspring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ir yield of the 1/2 WY raised by 19.73% and the undercoat by 14% (P<0. 01)more than that of the DY. Its strength improved 8. 31% (P>0.05) more than that of the DY. The stretched length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hair fibre were resemblance in the WY and DY.  相似文献   

12.
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畜牧业是本地的主导产业,甘南牦牛是当地重要的特色畜种,大力发展甘南牦牛产业对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及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查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家牦牛与不同野血牦牛染色体组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比较分析了家牦牛、1/2野血牦牛及3/4野血牦牛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家牦牛、1/2野血牦牛和3/4野血牦牛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60,常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性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家牦牛和野牦牛的染色体组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南牦牛与鲁西黄牛、秦川牛、安格斯牛、夏洛来牛、西门达尔牛的屠宰性能和食用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牦牛在屠宰产肉性能的各项指标上,均低于其他良种牛;甘南牦牛肉色深红、大理石纹适中、pH值为5.55;甘南牦牛肉系水率为57.19%,比安格斯牛肉、西门塔尔牛肉分别低3.34%、3.90%,比秦川牛肉和鲁西黄牛肉分别高3.28%、3.37%;甘南牦牛熟肉率为69.79%,除比安格斯牛肉低之外,均高于秦川牛肉、鲁西黄牛肉及西门塔尔牛肉;甘南牦牛肉的剪切力值为4.85kg/cm2,比秦川牛肉略高,比鲁西黄牛肉、安格斯牛肉和西门塔尔牛肉低。  相似文献   

15.
牦牛生长激素基因的测序和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牦牛生产激素基因(GH基因)891bp序列。通过GenBank中的Blastn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牦牛GH基因与普通牛GH基因的同源性为98%,与水牛,山羊,绵羊同源性分别为96%,94%,93%: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牦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水牛,而与山羊,绵羊的亲缘关系较远,此外,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30头牦牛GH基因891bpDNA片段,未发现MspⅠ/HpaⅡ酶切位点多态性,表明牦牛GH基因的多态性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16.
牦牛的泌乳性能及提高产奶量的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布于红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牦牛具有较优良的产奶性能和乳质特性。该地区牦牛184天产奶量为211 30kg;乳脂率6 82%,乳蛋白5 60%,乳糖5 20%,均高于黑白花奶牛。暖季适当补饲可提高泌乳黑犏牛日产奶量0 77kg;冷季半舍饲+补饲可使泌乳黑犏牛全泌乳期产量平均提高1096kg,延长泌乳期109~137天。畜群结构调控和常规繁殖技术,可显著提高适龄母牛的群体比率和繁殖率,从而提高群体产奶水平。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望解决牦牛种间杂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提高改良犏牛的繁殖成活率,扩大改良规模、实现改良犏牛繁殖改良犏牛等,可提高牦牛改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塘牧场对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7.65%和8.86%(P<0.01),1/2野血牦犊牛在初生时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比家牦犊牛分别提高3.21%,5.57%,5.51%;6月龄时分别提高9.56%,11.46%,3.59%;18月龄时分别提高9.18%,17.55%,7.64%(P<0.01)。  相似文献   

18.
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从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以及它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甘南州应当根植于甘南的绿色生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探索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将甘南州"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优势,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牦牛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杂交组合肉羊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无角道塞特、萨福克、德国关利奴为父本与夏寒F1代、夏寒F2代分别进行杂交,共分6个杂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20只母羊,每组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同组各重复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杂交后代集中育肥3个月,6月龄时进行屠宰,对各组羊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各组羊与夏寒F2代杂交好于与夏寒F1代杂交,日增重德夏寒最高,料重比德夏寒最低,体型指标德夏寒最高,萨夏寒组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净肉重各组羊与夏寒F1代杂交稍大于与夏寒F2代杂交后代,代间差异显著(P〈0.05),胴体产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肉骨比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F1代与F2代差异不显著(P〉0.05),F1代间及F2代间差异极显著(P〈O.01),且以道夏寒最高,萨夏寒次之,德夏寒最低。结论:德夏寒杂交羊生长快、肉用体型好;道夏寒杂交羊产肉力高、肉质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