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人工鱼礁区鰉分布的影响,实验以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鰉为对象,根据2014—2017年春季和秋季礁区三重刺网调查数据,主要应用GAM模型研究了水温、盐度、pH、溶解氧、饵料生物和人工鱼礁等环境参数以及年份、月份对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各站位平均体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季礁区和非礁区CPUE差异不显著,秋季礁区CPUE高于非礁区,是非礁区的3.53倍。礁区和非礁区体长差异不显著。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鰉CPUE受到年份、月份、人工鱼礁、年份和月份的交互作用影响,平均体长则主要受到年份的影响。Delta GAM模型表明,人工鱼礁和水温对CPUE影响显著,鰉在人工鱼礁区出现的概率大于非礁区,随着水温的升高,鰉出现的概率降低;CPUE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C达到最高值;饵料浮游植物丰度和浮游动物丰度是影响鰉平均体长的关键因子,当硅藻丰度小于3×10~5个/m~3时,鰉平均体长随硅藻丰度上升而下降,随后趋于稳定;鰉平均体长随浮游动物丰度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研究表明,鰉主要分布在秋季水温较低时的人工鱼礁区,体长较大的鰉主要出现在硅藻丰度和浮游动物丰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3年渔季在阿根廷外海公海海域的渔业生产数据,结合时间、空间、表温、水深和流速等环境数据,建立广义可加模型(GAM),对2013年夏秋季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时空因素、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GAM模型对CPUE总偏差解释率为56.10%,其中作业日期、表温、水深和流速对CPUE影响较大。根据AIC准则,包含上述4个显著变量的广义可加模型为最佳模型,其pseduo系数PCf值为0.487,AIC值为660.688,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各环境因子(海水表温、水深和流速)中,水深与研究区域CPUE的关系最为密切,阿根廷滑柔鱼渔场(阿根廷外海公海)适宜水深为分别为100~120 m和250~500 m,适宜表温为8~14℃,最适表温为12~14℃。GA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CPUE的因子按重要性依次为作业日期水深表温流速。  相似文献   

3.
感应流速是鱼类游泳特性的关键指标之一,获取鱼类的感应流速将有助于过鱼设施低流速区的流速设计和增值放流地点的选择等。本研究以黑水河的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横纹南鳅(Schistura fasciolatus)和山鳅(Oreias dabryi)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流速法对其感应流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3种鳅科鱼类的绝对感应流速范围为5.7-13.2 cm/s,相对感应流速的范围为0.6-1.5 BL/s。红尾副鳅的绝对感应流速显著高于横纹南鳅和山鳅,相对感应流速显著低于横纹南鳅和山鳅(P<0.05),横纹南鳅和山鳅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测试鱼的绝对感应流速和相对感应流速均与体长呈显著相关关系,绝对感应流速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相对感应流速随着体长的增加而减少。体长可能是影响3种鳅科鱼类感应流速差异的主要原因。所有测试鱼的趋流率与流速呈指数函数关系为PR=97.93e^(〖-e〗^(-0.91V+6.34) )。本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流域鱼类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黑水河过鱼设施设计和增值放流地点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渔业种类之一,其资源评估工作已成为热点问题,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标准化可以为开展有效的资源评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利用2003~2017年中国大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生产统计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如海表面温度、海表温度梯度、海表面高度等,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和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对中国大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进行CPUE标准化。结果显示,根据BIC准则,在GLM模型结果中,年份、月份、经度、纬度、海表面温度、海表面高度、海表温度梯度及年份与月份对CPUE具有显著影响,并组成了GLM模型的最佳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52.47%;在GAM模型结果中,除上述8个影响变量外,交互项月份与经度和月份与纬度也对CPUE影响较大,GAM的最佳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61.9%。通过5-fold交叉验证分析发现,GAM模型标准化结果较优于GLM模型,更适合于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CPUE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CPUE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纲  陈新军  田思泉 《水产学报》2009,33(6):1050-1059
日本鲐是我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鱼类资源之一,评估其资源量需要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标准化。影响CPUE标准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季节、区域和海洋环境等。本文利用广义线型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结合时空、捕捞船、表温等因子,对1998-2006年东、黄海大型灯光围网渔业鲐鱼CPUE进行标准化,并评价各因子对CPUE的影响。首先应用GLM模型评价时间、空间、环境以及捕捞渔船参数对CPUE的影响,并确定显著性变量。其次,将显著性变量逐一加入GAM模型,根据Akaike信息法则(AIC),选择最优的GAM模型。最后,利用最优的GAM模型对CPUE标准化,并定量分析时间、空间、环境以及捕捞渔船参数对鲐鱼CPUE的影响。GLM模型结果表明:8个变量对CPUE有重要影响,依次为年、船队、船队与年的交互效应、月、船队与月份的交换效应、经度、纬度和海表温。根据AIC,包含上述8个显著性变量的GAM模型为最优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为27.78%。GAM模型结果表明:高CPUE分别出现在夏季海表温为28~31 ℃的东海中部和冬季海表温为12~16 ℃的黄海;1998-2006年,标准化后的CPUE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持续增长的捕捞努力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凤鲚(Coilia mystus)早期资源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特征, 于 2019 年 5—10 月在长江口沿岸水域设置 10 个调查站点, 对凤鲚的仔、稚鱼及其环境因子进行逐月采样, 统计分析了凤鲚的体长、发育期及丰度等数据, 研究了凤鲚在长江口的主要繁殖时间及早期个体分布情况, 并利用 GAM 模型分析了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5—10 月是长江口凤鲚的主要繁殖期, 其中 5—8 月为繁殖盛期。长江口北支的东旺沙-北八滧-启隆乡沿岸水域为凤鲚仔稚鱼主要分布水域, 为长江口凤鲚的重要育幼场。GAM 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口凤鲚仔稚鱼的分布主要受盐度、温度和溶解氧的影响, 3 个环境因子均对凤鲚仔稚鱼丰度的影响显著(P<0.05), GAM 最优模型偏差解释率为 65.50%。凤鲚仔稚鱼的最适盐度在 5~12, 温度在 20~28 ℃时相对适宜, 凤鲚仔稚鱼生长适宜的溶解氧为 5.2~8.0 mg/L。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在辽宁海域增殖放流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根据春季(2020 年 5 月)、夏季(2019 年 6 月、7 月和 2020 年 8 月)和秋季(2019 年 9 月和 2020 年 10 月)共计 6 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 研究了辽宁海域大泷六线鱼的资源丰度及生物学特征变化, 并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了资源丰度的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泷六线鱼资源丰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秋季高于春季, 资源丰度在不同站位的差异较大, 空间异质性较高。大泷六线鱼的体长、体重在 5 月至 10 月均表现为逐月增大, 肥满度也表现为夏季较春、秋季高, 且体长、体重和肥满度均具有月份间的显著差异。资源丰度的时空分布表明大泷六线鱼具有对岩礁底、砂底这两种底质生境类型和较低水温的偏好性, 黄海北部海域的资源丰度高于辽东湾海域。GAM 模型显示水深、盐度、水温、底质类型、月份和年份是影响大泷六线鱼资源丰度分布的因素, 大泷六线鱼的资源丰度与水深在 55 m 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资源丰度高值区分布在底层盐度低于 31.5 和底层水温区间为 12~22.5 ℃的环境条件下, GAM 的分析结果与大泷六线鱼的生态习性相符。本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初步建议具有较多岩礁、砂底质生境类型和较低水温的黄海北部海域可作为辽宁海域大泷六线鱼的适宜放流区域, 水温升高至 12 ℃以上的 5—6 月可作为适宜放流时间, 选择以上放流地点和时间, 可对放流群体的成活率及品质提供较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生产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尼诺指数(ONI)和叶绿素a浓度]Chl-a)],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和提升回归树模型BRT)研究各因子对鲣资源丰度(以CPUE表示)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GAM模型中,经度对CPUE的影响最大,累计解释偏差超过50%,其次为纬度、年和月;在环境因子中,SSH最为重要,其次为ONI,而SST和Chl-a的影响相对较低。BRT模型分析结果与GAM分析结果类似,时空因子相对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纬度和月;而在环境因子中,ONI的重要性相对更高,其次为SSH,SST和Chl-a同样影响较低。研究认为,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因子对CPUE的影响。由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会使鲣资源分布产生差异,因此在后续的渔情预报研究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将ONI因子纳入渔情预报模型中,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是浙江沿岸海域常见的中上层小型鱼类。本研究根据 2019 年 4—6 月科学观察员对日本鳀幼鱼专项特许捕捞活动记录的渔获数据与采集的环境数据, 分析了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资源密度的分布特征, 并通过广义相加模型(GAM)研究了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的资源密度具有较明显的月份变化, 5 月最高, 4 月最低; 影响其资源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纬度、0.5 m 水深的盐度、0.5 m 水深的叶绿素、溶解氧; 纬度、0.5 m 水深盐度、0.5 m 水深溶解氧与日本鳀幼鱼的资源密度之间呈现多波峰的非线性关系, 0.5 m 水深的叶绿素与日本鳀幼鱼的资源密度之间呈现正相关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浙江沿岸日本鳀专项特许捕捞时间、空间管理和减少副渔获物提供依据, 也可以结合日本鳀成鱼研究为其资源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伟  任一平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水产学报》2023,47(5):059310-059310
为了解海州湾大泷六线鱼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13—2019年秋季在海州湾开展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和环境观测数据,构建了时空物种分布模型(spatio-temporal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分析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残差分析比较其与广义加性模型的残差独立性和异质性,运用交叉验证检验模型预测性能,最终结合delta方法对其分布进行预测并计算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和资源分布重心。时空模型的偏差解释率为65.50%,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大泷六线鱼资源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为水深(22.11%),其次为底层水温(12.98%),底层盐度(0.09%)的影响较小,水深与其分布存在正向相关性,底层水温与其分布存在负向相关性,底层盐度与其分布存在弱正向线性关系。时空模型的残差独立性和异质性较GAM更强,其交叉验证回归线斜率为0.90±0.38。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主要分布在34.5°N以北,120.0°E以东的海域,其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的高值区域呈现逐年收缩的趋势,资源分布重心呈现向东北...  相似文献   

11.
A report is presented of esophagoscopy and gastroscopy in cats and dogs using flexible endoscopes. Following consideration of the basic equipment, an account is given of patient preparation and anesthesia, topography, investigation technique and normal findings. Diagnostic potential, indications and risks involve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中国鲟鱼的保护、管理与产业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 世界现存鲟鱼的种类和资源鲟鱼是一类起源早、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经济价值的稀有物种 ,多数种类个体大 ,半数种为溯河洄游产卵鱼类。按目前较为公认的分类系统 ,现存鲟鱼类有 2科 6属 2 7个种 ,隶属于硬骨鱼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其中鲟属有 17个种 ,主要经济种类在其中。它们全部分布于北半球 ,现存 9个自然分布区为 :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鲟鱼自然种群资源稀少 ,在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甲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与免疫应答密切联系的血液生理学领域被广泛关注.抽取和固定血淋巴,成为进行血液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那么如何更好地抽取和固定血淋巴呢,本文以虾蟹为例做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Energy development threatens fish and wildlife resources worldwide. This study used constrained ordinations to show fish assemblage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oil and gas well densities in the Colorado River Basin, Wyoming, but well densities explained only 6.4% of assemblage structure when compared to other factors. Threshold Indicator Taxonomic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threshold responses by some species to small levels of development (<0.15 wells km?2), whereas positive thresholds were less distinct. Some native and imperilled species could be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ed if future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proceeds in a manner that will impact aquatic resources. Although existing development has not substantially influenced regional fish assemblage structure, it appears to affect a subset of species. Understanding assemblage‐level responses to development can help land managers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levels, prioritise areas for monitoring associated with future development and identify where land protection measures may be needed to offset potential risks.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江苏省高邮市农林局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及扬州市春申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江苏省水产更新工程项目———“虾、蟹专用肥料的开发研究与推广”。经项目组人员的共同努力 ,现已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研究开发的虾、蟹专用肥在试用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虾、蟹专用肥已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拟用鱼药、饲料推荐产品 ;也是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高邮市农林局、江苏省兴化市水产局、江苏省宝应县水产局、安徽寿县水产局等十多个水产行政主管和技术推广部…  相似文献   

17.
Analysis of intestinal contents of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and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showed that silver carp consumed primarily phytoplankton while bighead carp consumed large quantities of zooplankton and detritus in addition to phytoplankton. The size of particles filtered by the bighead carp was larger (17–3,000 μm) than that filtered by silver carp (8–100 μm). Artificial feed was readily consumed by bighead carp but not by silver carp. No growth difference was indicated for silver carp in fertilized ponds and ponds receiving artificial feed. Growth of bighead carp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with the addition of artificial feed. Silver carp grew more rapidly in cages than bighead carp.  相似文献   

18.
Important operational changes that have gradually been assimilated and new approaches that are developing as part of the movement toward sustainable intensive aqua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s are presented via historical, curr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mprov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increased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continues to be realized. As a result, aquaculture continues to reduce its carbon footprint through reduc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ed use of fresh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per unit of production, improved feed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well as increased knowledge of nutrient requirements, effective feed ingredients and additives, domestication of species, and new farming practices are now being applied or evaluated. Successful expansion into culture of marine species, both off and on shore, offers the potential of substantial increases in sustainable intensive aquaculture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integrative effort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will principally contribute to satisfying the increasing global demand for protein and food security needs.  相似文献   

19.
李佳  吴东波 《畜禽业》2007,(4):8-11
本试验利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血清指标和骨骼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进行2×3(磷水平×钙磷比)因子饲养试验,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前期为生长期体重在20-60kg,后期为肥育期体重为为60-100kg。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对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钙磷比对血清钙和血清磷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骨骼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添加植酸酶条件下,降低日粮磷水平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目前研究状况较为详细的综述了奶牛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并分析了奶牛酮病发生的生化机制。旨在对临床实践中很好的认识诊断和群体监控奶牛酮病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保证奶牛群的高产和稳产,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