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凹唇壁蜂属于膜翅目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峰属,为我国北方果园主要的传粉昆虫。凹唇壁蜂成蜂营巢率高,繁殖倍数高。目前,利用凹唇壁蜂为苹果、梨等果树授粉的果园面积在增加,但尚未见利用凹唇壁蜂为梨树授粉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为两性花,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十分明显,是我国杂优利用取得成就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国内外对大白菜的生产已基本实现了F1杂优化。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大白菜一代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尚少,但不管利用什么途径生产杂交种,其目的都是生产高质量、高产量的杂交种,将优良杂交种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所以一代杂种的生产技术尤为重要,现就大白菜一代杂种生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一代杂种已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辣椒杂交种的生产主要靠人工去雄、授粉,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种子纯度难以保证。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繁育技术及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在苗床土壤消毒、种子处理、田间管理及杂交授粉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进,保证了种子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辣椒一代杂种种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园艺作物单性结实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园艺植物的座果和果实发育通常在授粉和受精后进行,受精后才能产生种子,果实为种子的生长和传播提供了非常适合的条件.不经过授粉和受精而发育成果实则为单性结实,单性结实的果实是没有种子的,即无籽果实.无籽果实品质优良,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市场售价和种植收益相对较高,市场前景看好.这也是目前单性结实成为研究热点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单性结实的研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为国内的园艺作物单性结实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辣椒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优良组合比传统主栽品种增产30~40%,辣椒杂种一代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目前辣椒杂交制种均采取人工去雄、授粉制种的方法,成本高,种子价格昂贵。雄性不育的利用则是迄今为止有可能降低辣椒制种成本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外对辣椒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采种新技术——壁蜂授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白菜采种新技术——壁蜂授粉吴飞燕孙日飞司家钢张淑江钮心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大白菜课题组1996年春利用凹唇壁蜂在隔离纱罩内为大白菜授粉获得成功。凹唇壁蜂为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属的一种野生蜂。生...  相似文献   

7.
正花椰菜属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常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交一代种子,但由于自交不亲和系需要在蕾期人工剥蕾授粉才能获得种子,亲本扩繁时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授粉。因此,种子生产成本较为昂贵,部分亲本种子生产成本超过10 000元/kg。近年来,随着全球劳  相似文献   

8.
<正>增强苹果授粉效果的辅助措施有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和壁蜂授粉。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几年苹果树花期短而集中,人工授粉工作量大、劳动成本高;蜜蜂无休眠期,飞行能力强,但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影响;相比之下,壁蜂授粉效率高、管护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山东莒县农业局从上世纪末开始引进壁蜂在苹果园进行授粉试验示范,现将该项技术予以总结,为果农大面积应用提供参考。1壁蜂的生活习性生产上用的壁蜂是角额壁蜂,属膜翅目切  相似文献   

9.
茄子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生产上应用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杂交种.茄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授粉受精期适宜的气温为20~30℃,20℃以下受精果实发育不良,低于15℃时容易落花,高于35℃时易造成花器官发育障碍,同时日照的长短对茄子的生长发育影响也较大,长日照有利茄子的生长发育.在高纬度地区茄子作物生长期正处于长日照期,不但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发育,而且6月下旬~8月中旬的气温正适合于茄子开花、授粉、受精,并且病虫害也较低纬度地区发生的轻,因此适合于茄子杂交制种.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很多单位不但为本地生产大量的茄子杂交种子,而且为南方各省和国外的一些经营单位生产大量的茄子杂交种子.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地区近几年来每年都可为国内外生产出近10万kg的茄子杂交种子,现将本地区茄子杂交制种技术的成功经验作一介绍,以供高纬度地区的生产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蒲包花的种子繁殖为依据,对蒲包花选种、授粉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易推广、实用的生产技术,为蒲包花选种、授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