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镇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不仅是村镇外在形象的体现,也反映出村镇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通过对苏北经济发展现状和各方面条件的研究,提出了适合于苏北村庄绿地建设和管理的规划思想,并在依托案例中提出了村庄绿地规划思路,提出了具有乡土特色的绿地类型以及植物种类和绿化模式,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全面推进苏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对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要求景观设计师不仅重视居住区生态环境营建,还要对居住区的景观特色有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地进行表达。以合肥"文一·名门华府"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案例,分析场地所在的徽州古村落特色,阐述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特色植物应用、风水学生态环境营建,总结水口园林对徽州古村落的作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传承徽州古村落和水口园林特色,探索了居住区景观将地域特点、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态与功能融为一体的绿地景观营建。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文化内涵及构成要素出发,分析城市文化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从城市文化在绿地系统中表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出发,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实践策略.即:研究城市本土文化,挖掘城市地域性自然地理特征,架构以城市地方文化为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城市文化融入绿地建设,实现人工环境的地方特色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昆明市东川区自然地理和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概况,从分析新村路现状入手,在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的指导下,将地方特色文化应用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形成"巨龙腾飞"、"马踏露铜"、"京铜铸币"三大设计主题.对街头绿地、挡土墙及护栏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绿化植物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平泉县瀑河橡胶坝滨河绿地景观设计为实例,主要阐述了滨河绿地设计的原则,即保持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以绿为主,生态优先和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原则。重点介绍了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风格定位、空间处理与竖向设计、植物设计、主要景点的组成、内涵及效果等。  相似文献   

6.
范丽琼 《广东园林》2019,41(4):89-92
街道绿地改造是旧城高密度环境下改善人居环境、活化老城区、再利用土地的比较有效办法之一。基于广州市越秀区的历史底蕴和整治历程背景,针对越秀区街道绿地空间缺少秩序、景观连续性差,与城市衔接不合理,功能单一、交通组织欠佳,部分街道绿地景观过于丰富,地方特色不突出的现状,提出注重整体规划,尊重周边环境,充分结合场地功能、交通、审美、文化等需求营造适合景观的解决办法,并讨论了入境式设计在小尺度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黄璇 《林业勘察设计》2019,39(2):51-53,57
城市滨水区绿地景观设计应紧密围绕"水"的特性,使其得到更大的延伸及发展。江滨公园在景观建设中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及历史名人等地方文化特色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以保持城市文化的连续性与地域性,并通过绿化树种的搭配和绿道将原本相对封闭、独立的城区绿地开放出来,增加空间绿量,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保留并体现出这一自然景观带最美的一面,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北京夏季绿地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是指有许多树木和草地的下垫面,城市绿地就是林荫街道,公园和林带有绿色植物的地方。1979-1981年每年夏季,我们在北京地区进行了绿地小气候观测,事实证明绿地能改善城市小气候,在北京,绿地小气候最好的地方是林荫街道,其次是公园,小气候最坏的地方是天安门广场及其附近少树的长安街。  相似文献   

9.
《国土绿化》2006,(10):18-20
近年来,北京市城市绿化建设水平之高、规模之大,有目共睹。成绩的取得,原于他们结合北京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绿化建设制度和绿地养护管理等级质量标准。他们把绿地质量标准分为四个级别,详细规定了各级别的绿地规模、植物配置、绿地环境和植物生长、绿地设施、绿地管理措施等具体要求,使建设者有章可循,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休闲功能进行研究,结合杭州市特点,对于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居住区公园、街头绿地、滨水绿地等进行相关设计分析,指出休闲功能的开掘,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其次,这些地方的受众人群不一样,设计的方案也应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千园一面的尴尬.其三,结合各地的文化传统、地势起伏以及气候因素进行休闲设计,创造适合本地特色的休闲园林.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常熟市李市的绿地景观进行调查,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江南水乡绿地景观特色为目标,分析绿化景观现状,剖析目前乡村绿地景观中存在的缺乏公共绿地和防护用地,庭院绿地管理粗放,自然景观退化,乡土风貌丧失等问题.提出加大对乡村绿地景观价值的宣传力度,重视乡村绿地景观的地方特色,健全乡村绿地景观的政策法规,加强乡村绿地景观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等乡村绿地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立柱 《绿色大世界》2009,(6):59-60,64
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休闲功能进行研究,结合杭州市特点,对于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居住区公园、街头绿地、滨水绿地等进行相关设计分析,指出休闲功能的开掘,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其次,这些地方的受众人群不一样,设计的方案也应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千园一面的尴尬。其三,结合各地的文化传统、地势起伏以及气候因素进行休闲设计,创造适合本地特色的休闲园林。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和谐的大学校园绿地环境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校园绿地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文化、游憩、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倡导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校园绿地建设也应该充分贯彻生态、人文、和谐的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校园绿地的功能以及建立生态、文化、和谐校园绿地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校园绿地环境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绿化是石化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使企业绿化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的植物配置、合理的绿地布局极其重要。但是,目前石化企业绿化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一、绿化建设中的“广场风” 如今,园林绿地建设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大城市大广场、小城市小广场、小乡镇也建广场。有些石化企业也盲目地跟风  相似文献   

15.
街旁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凸显城市形象、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出发点,对地域文化与城市绿地景观进行解读,总结出街旁绿地的景观特点与分类,并以盐城市城南新区街旁绿地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将城市街旁绿地的景观塑造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高校生态校园建设应融入区域文化要素,营造文化传承的基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植物设计中生态文化的融入为例进行了分析,针对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如何依据学校校园现状、功能特点、景观要求、展示技术条件等,提出了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应该重视文化的渗入,以此展示学校绿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纯 《广东园林》2019,(4):I0010-I0012
Village Green位于新西兰皇后镇繁华的小城中心,清澈的小溪从绿地中间缓缓流过,两旁的石阶梯及周围的石凳让人坐下来接受阳光、清风的抚慰,听小鸟歌唱,或者享受美丽宁静;植物及石墙围合的小空间则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满足独处需求。这是一块闹中有静、紧凑的街头绿地,整体风格质朴自然,服务功能较为齐全,可以让人驻足沉浸在小镇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8.
公园绿地作为重要的公共生态产品,其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文化休闲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强调公园绿地规模数量和空间形态的布局原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公园绿地文化服务供需平衡为导向,初步建立综合数量均衡、效度满意度和空间匹配3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提出完善公园绿地文化服务供需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供需服务流机制、集成供需平衡分析框架等方面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大学校园绿地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通过对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绿地规划设计的实例分析,探讨了大中专院校校园绿地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路,提出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如何让校园绿地环境做到既能体现生态理念,又能蕴含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怀化市城市道路绿地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怀化市城市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了怀化市道路绿地的园林植物应用与园林景观现状,并测定了园林绿地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怀化市建成区主干道路绿地现应用了木本类园林植物43种;道路绿地景观总体水平较低,绿地所发挥的生态效益有限;绿化好的正清路段的氧气含量、温度、空气湿度等生态环境条件与火车站、河西、三角坪、中心市场等相比,更适于人类活动;怀化市道路绿地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道路绿地断面形式不合理、道路景观地方特色不足、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绿带生态效益不显著。并提出了从城市总体规划、道路规划、植物规划几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道路绿地绿化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