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治疗咳喘,前人多以虚实论治,邪实者多以外感风寒立论,正虚者多以肾不纳气为宗.故有"急则治肺、缓则治肾"之说.对于这种素有肺肾俱虚,肾不纳气之咳喘症合外感风寒,咳喘更甚之病症,既不可按"急则治其肺"的原则发散风寒,以防正气耗散更甚,反使咳喘更为剧烈;又不可按"缓则治其肾"的原则,扶助正气,以防扶正而留邪之弊.只有标本兼顾,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笔者本着这一原则,对40多例咳喘症患畜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骡肺虚咳喘,多因外感风寒、内伤引起热邪久恋于肺、损伤肺阴,至其久病体弱,肺失清肃而出现肺气虚或肺阴虚为主症的咳嗽气喘症状。笔者通过对百余例患畜的诊疗,收效显著。现将病例诊疗始末简介,以期和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马属动物咳喘症治疗上,以辨证施治为基础,整个过程应把握升降有序、开合有度,大多数人以虚实论治,邪实者多以外感风寒立论,正虚者多以肾不纳气为宗旨。所以,古人有“急则治肺,缓则治肾”论说。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且发生次数频繁,这种肾不纳气咳喘与风寒束肺之咳喘相结合,从而使咳嗽更为剧烈,治疗上更加困难。本人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马属动物咳喘略有成效,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供同行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4.
喘是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出现呼吸迫促,鼻咋喘粗,甚或腹胁扇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 一、病因病理 喘发生的原因分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以风寒、风热为主;内伤则因肺肾亏虚所致。 1.风寒束肺 风寒外袭肌表,肺窍阻闭,室降失常,上递为喘。 2.风热犯肺 署月炎天,劳疲过度,风热之邪入肺,壅滞于肺,肺失清肃致喘。 3.痰热阻闭 痰阻肺窍,呼吸受阻,如风痰、热痰、  相似文献   

5.
1 发病特点:耕牛外障眼是一种风热传眼致使睛生翳膜遮蔽瞳仁的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别是暑热炎天.本病多系外感风热或内伤劳役所致。如暑月炎天,奔走过急,外受暑气熏蒸,热邪乘虚侵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或内伤劳役过重,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使其心君不安而刑肝木,肝火上注于眼,此外由于头部发生黄症虽愈而残毒未尽,亦可流注干眼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6.
咳嗽是肺经病的一个症状,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但总的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型. 外感咳嗽的病邪从肌表而入,肺通卫表,开窍于鼻.因之外邪不论从肌表或鼻窍传入,都易犯及于肺,致使肺气不得宣降则令咳嗽. 内伤脏腑若累及肺脏也会导致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失常而伴随咳嗽.在这类咳嗽的同时,也都具备发病脏腑的主证,这就是《元亨疗马集》咳嗽论中所说的"五脏六腑皆可令咳嗽,非独肺也."临证不以咳嗽为主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泄泻是指排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乃至完谷不化。此病四季皆有。从病因上本病可分为外感及内伤两大类,外感以湿邪为主,结合暑、热、寒、食等邪;内伤者,浅者在脾,深者在肾。从辩证来说,有虚证、实证、虚中加实之别。一般来说,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但体质有强弱,病邪有新旧,发病有久暂。在临床实践中,病情错综复杂,治疗时必须紧紧抓  相似文献   

8.
呕吐者,胃受外邪所伤,或因他脏腑病邪累及,致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声物俱出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下为顺。凡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或他病干扰,有损胃气者皆呕吐之症。在治疗时当辨别虚实,实者祛邪化浊,和胃降逆;虚者温中和胃,降逆止呕。呕吐一证,虽系胃气不降,实与小肠、大肠、肝、脾息息相关。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补其虚则呕吐可止。  相似文献   

9.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引起,或由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失宣降而产生;或由劳役损伤,脏腑气血功能病变,传至肺脏而咳嗽。前人有“五脏六腑皆令兽口空,非独肺也”之说。然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张景岳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1 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但由于四时气候变化及畜体感受外邪的不同,在临床上也就会出现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的咳嗽。临床所见以风寒为多。又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外感咳嗽诸证中,不论由于风寒…  相似文献   

10.
家畜便秘是温热之邪侵害阳明腑所致临床常见证,外感、内伤都能引起该患.<伤寒论>虽云,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为阳证.而中兽医临床上,阳明腑温病便秘多属半虚半实之证.<温病条辨>讲:"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二途,必先辨明而施治之."然在临床上又不乏医者不究机理,一概当作实证以承气之法寒下之,以致液亏津涸而亡,造成人为之损失.笔者现就对家畜阳明腑温病便秘(除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并而重证在表者)的认识与治疗体会作一简述,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1.
肺主气,其病理主要表现是气机出入升降的失常.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又为呼吸之通道,所以外感等病邪先犯肺.肺气贯百脉而通他脏,故他脏有病,或内伤为病,也常常累及于肺.肺的病证可分为虚实两大类,虚证又分为阴虚、气虚,阴虚多系津液消耗,肺失濡养所致;气虚多为久病亏耗,或被他脏之病所累.实证则由痰浊水湿内聚,寒邪外束,风热犯肺引起.  相似文献   

12.
肺热咳嗽是肺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外感、内伤,肺经受病,肺之宣降失常,肺气上逆而发咳嗽。笔者自1997年以来,用咳血方治疗家畜肺热咳嗽25例,治愈24例,现予报道,供同行参考。1病因多因畜体平素肺卫不固,役后汗出,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外束腠理,内...  相似文献   

13.
<正>马属动物便秘是温热之邪侵害阳明腑所致临床常见病证,在中兽医临床上,阳明腑温病便秘多属半虚半实之证。《温病条辨》析:"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二途,必先辨明而施治之。"外感、内伤都能引起该病。《伤寒论》辨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为阳证。临床上又多见医者不究机理,一概当作实证以承气之法寒下之,以致液亏津涸而亡,造成人为之损失。笔者现就对马属动物阳明腑温病引起的便秘进  相似文献   

14.
咳嗽是肺经病的一个病状,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但总的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型。外感咳嗽的病邪从肌表而人,肺通卫表,开窍于鼻。因之外邪不论从肌表或鼻窍传人,都易把及于肺,致使肺气不得宣降则令咳嗽。  相似文献   

15.
咳嗽与气喘的简易疗法王金成(宁夏西吉动物检疫站756200)家畜的咳嗽、气喘症是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尽管主要由外感和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但内伤、劳伤等其它因素及其它系统诱发者亦屡见不鲜,且咳嗽与气喘多相伴发生。1病因病理外感风寒、风热、暑燥等邪侵犯机体...  相似文献   

16.
久热病例三则杨文保(山东省聊城市第一职业中心252036)中兽医治疗发热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发热故属多见,内伤发热亦属不少。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者有阴阳气血之分;实者有肝郁、痰瘀、食积等等。其症状表现有的暴起骤急,有的寒热往来,有的高热不退,有的...  相似文献   

17.
温法具有消阴助阳、温中散寒、通经活络、温脾暖肾、回阳救逆的功能,用于治疗患畜因外感寒邪,内伤阴冷或脏腑阳气虚衰而引起的多种以寒为主的疾患。由于患畜的体质强弱、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不同,临床运用要灵活地与他法配合,方能达到祛除病  相似文献   

18.
外障眼是一种热邪传眼致使睛生翳膜,遮蔽瞳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特别是暑热炎天. 1病因 本病多系外感风热内伤饥饱所致.如暑月炎天,烈日曝晒,暑气熏蒸,热邪乘虚而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或饥饱不均,脾胃虚弱,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使心君不安,而扰肝木,肝火上注于眼,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9.
1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多由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气被郁所致。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主证,发热恶寒,且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皮紧毛乍,鼻流清涕,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浮紧,有时咳嗽、咳声洪亮。方例,“麻黄汤”(主要成分为麻黄、桂枝、杏仁等)加减。咳喘甚者,加桔梗、冬花、紫菀以止咳平喘,兼有表虚,证见恶风,汗出,脉浮缓者,治宜祛风解肌,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主要成分为桂枝、芍药、甘草等)加减。  相似文献   

20.
“产后风”,也叫“产后发痉”。属母畜产后急症之一。“痉”即痉挛的意思。主要指热性病过程中,病畜因风邪内侵,正虚不能胜邪,筋脉急拘、出现项强背直,四肢抽搐,口噤不开的病症。本病与传染性的“破伤风”,虽然症状有相同点,但由于母畜有产后动血的特点,故在病因和治法上略有差异。也有母畜在产驹过程中因创伤被毒邪感染,邪毒直窜筋脉而引起发痉者,所以临床有虚、实二种之分。虚者为血不足,实者为外感邪毒,因而治法上也有补、泻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