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我县玉米螟发生严重,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为探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2011年我们开展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为全县玉米田大面积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赤眼蜂蜂卡(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植保室提供)。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县玉米螟发生严重,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为探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201 1年我们开展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为全县玉米田大面积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赤眼蜂蜂卡(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植保室提供).1.2玉米品种绥玉7、吉单519、绿单1号.  相似文献   

3.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顺洪  幸金定 《种子科技》2011,29(11):26-28
对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赤眼蜂的繁殖上,由滚式繁蜂改为散卵繁蜂,改一般短效蜂卡为长效蜂卡,使放蜂次数由3次降为2次,减轻了劳动强度。2008~2010年在省内外累计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为1467亩,均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赤眼蜂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日龄及冷藏时间是影响其寄生卵存活力的重要因子。为了弄清日龄和冷藏时间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卵低温下存活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法检验了在不同日龄、不同冷藏时间下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卵数、出蜂卵数和出蜂率差异。结果显示:当发育到不同日龄后冷藏,其寄生卵数在4日龄达到最大,出蜂卵数在2、3日龄最高,而出蜂率的峰值则出现在1、2日龄;当冷藏时间不同时,其寄生卵数在60、90天时达到最大,出蜂卵数在处理组间无差异,而出蜂率的峰值则出现在20天。研究表明日龄和冷藏时间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卵的低温发育和冷藏后的出蜂情况,当龄期较早或冷藏时间较短时,其寄生卵存活力也会更强。因此当规模化生产应用时,需充分考虑日龄及冷藏时间对低温耐受性的影响,藉此以提高玉米螟赤眼蜂的低温贮藏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首次在张掖市甘州区园艺场和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黄羊河集团、兰州市榆中县石头沟村三地释放天敌昆虫——赤眼蜂。在释放现场,该所所长张新瑞研究员讲解了释放赤眼蜂防控玉米田棉铃虫、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技术,介绍了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目的意义。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研究员对释放赤眼蜂防控玉米田棉铃虫、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宣布开始释放赤眼蜂。张掖市农牧局副局长张建文、张掖市农科院院长刘建勋、河西学院陈广泉副教授、张掖市  相似文献   

6.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9年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与评估测定结果表明,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的校正寄生率达到71.69%,平均防治效果为65.83%,挽回产量损失率为6.47%,投入产出比达1∶20.5。此项技术是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环保性、高效性融为一体的生物防控措施,充分体现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对有效控制玉米螟危害、保证玉米生产安全,提升玉米品质,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具有重要作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为探索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作为评价农药慢性毒性影响指标的可行性,为制定农药对赤眼蜂慢性毒性影响试验准则奠定基础。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研究人员合作,用药膜法对3种赤眼蜂(稻螟赤眼蜂、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及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卵卡浸渍法进行慢  相似文献   

8.
近年,玉米螟防治技术在防控技术绿色化,体系模式化,推广一体化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试验以赤眼蜂和BT乳剂作为防治方法,为采取更好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赤眼蜂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峰属于膜翅目赤眼蜂科,可寄生于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10个目200多个属400多种昆虫卵内,在我国已成为应用面积最大、防治害虫最多的一类天敌。目前赤眼蜂的防治对象有20多种农林作物的60多种害虫,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黏虫、黄地老虎、草地螟、菜粉蝶、  相似文献   

10.
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07年6月和9月对秦皇岛亚洲玉米螟在春玉米田间落卵量和亚洲玉米螟为害春玉米的严重程度及7月29日分别在春玉米地和夏玉米地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第二代亚洲玉米螟效果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该地区全年共发生两代,产卵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高峰期卵粒数分别达到了800粒和748粒;田间花叶率、百株蛀茎孔数、蛀茎株率和百株蛀穗孔数、蛀穗株率分别达到了78%、340个、96%和102个、74%;松毛虫赤眼蜂在春玉米地和夏玉米地卵块寄生率分别达到了80.00%和81.44%,在夏玉米地,放蜂区和对照区相比,蛀茎虫孔减退率为53.05%,蛀穗虫孔减退率为69.63%。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亚洲玉米螟在秦皇岛地区发生及危害严重,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