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品种是由河北省棉花所王校栓、徐显研究员多年选育而成。它不仅具有海岛棉、陆地棉、蓬蓬棉等丰富遗传基础,而且含有高抗棉铃虫的 Bt基因。 1996~ 1997年在河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 1998年 3月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河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抗虫棉自育品种,也是抗虫棉的更新换代优种。 1 特征特性 冀审杂 66株高 80 cm左右,茎秆坚硬不倒伏,第一果节长,通透性好、叶色浓绿、叶片中等,株型清秀适中。出苗整齐、苗势壮、长势稳、较早熟、霜前花率高,生育期 128天左右,结铃性强,铃大,铃重 6 g左右,上、中、下部结铃均匀,衣分 38%左右,吐絮通畅,籽指大,早熟不早衰,增产潜力大,高抗枯萎、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2 产量表现 1996~ 1997年 2年省区试及其生产试验共 14点次,全部增产,综评第一。 199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霜前皮棉 91.7 kg,较美棉 33B增产 14.5%,居参试种第 1位。 2000年是棉铃虫暴发年,冀审杂 66又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各地均表现出了顽强的抗虫性、较好的丰产性,邯郸 500亩示范方,亩产皮棉 142.9 kg,衡水 200亩示范方,亩产皮棉 161.5 kg,沧州 250亩示范方,亩产皮棉 129.2 kg。  相似文献   

2.
一、标杂棉的特点 “一人一亩棉,一年四季不得闲,除去农药和化肥,一亩只剩百元钱”。这是广大棉农对种常规棉成本高、费工费时的真实反映。安徽省蒙城县柳林镇范桥高效农业发展协会,向棉农推荐一种集大棵、丰产、早熟、优质、抗病虫、免整枝于一体的适宜宽行稀植的独具魅力的新品种——标杂抗虫棉。 标杂棉是棉花育种专家赵敬霞、王忠义历经 20年用自育的棉花标记自交系 Y2- 2与抗虫棉杂交配制选育而成。标杂棉为大株型,鸡爪叶,株高 1.5米左右,枝叶发达,株型呈扇型,通风透光性能好,生育期 125天左右。生育进程较快,表现大棵而早发,结铃快而集中 (10天左右可结 30- 40个棉铃 ),高产而不晚熟,既可麦棉套种,也可大麦、小麦、油菜茬后移栽,霜前花率 95%。该品种结铃性特强,平均单株成铃 40- 60个,最多达 200个以上,单铃重 5.2- 5.5克,衣分率高达 42%,适宜各地棉区种植。标杂棉有以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地膜覆盖棉花 亩产100-125公斤皮棉的产量结构亩收获株数3000~4000株,单株成铃20-25个,亩铃数6-8万个,单铃重5-6克,衣分率38%左右,伏前桃和伏桃占80%左右,霜前占90%左右。  相似文献   

4.
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及栽培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淮北地区大面积提高棉花产量的途径,我们于1981~1986年在本场对不同产量水平棉花的生育规律及栽培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调查对象为泗棉2号及麦套移栽棉种植方式。6年中先后调查了高产田45块,共99亩,平均亩产皮棉105.0公斤;中产田5块,共11.23亩,平均亩产皮棉80.1公斤;低产田5块,共11.67亩,平均亩产皮棉53.9公斤(与淮北棉区大面积产量水平相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3年在宿松地区进行了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63株型紧凑,结铃数较多,铃较大,卵圆型,单铃重高,吐絮特畅,易釆摘,籽、皮棉产量最高,霜前花率高;创075株型较松散、疏朗,结铃数多,铃中等大小,卵圆型,吐絮特畅,易釆摘,衣分率高,籽、皮棉产量较高,霜前花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 中长绒陆地棉140系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长绒棉育种课题组于1989年育成的,它是我国第一个纤维长度达33毫米的棉花新品系。据1992—1993年河北省中长绒棉区试结果,该系霜前(?)棉产量与中棉所12号基本持平,但纤维品质尤其是长度和细度明显优于中棉所12号。该系1992—1993年在威县七级镇和景县龙化镇进行大面积盖膜试种,两年累计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75—100公斤,最高达150公斤。按两镇棉站收购价,每50公斤皮棉,140系比中棉所12号多卖18—36元,被当地政府和群众认为是棉田实现“两高一优”目标  相似文献   

7.
冀棉298     
《河北农业科技》2005,(5):15-15
冀棉29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棉花新品种,于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棉298是具有耐旱、耐瘠薄、抗枯黄萎病性能好、早熟不早衰、高产、优质等优点的棉花新品种。1特征特性生育期132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植株塔型,株高79厘米,铃重5.7克左右,衣分40.8%左右,霜前花率91%左右。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28.2毫米,比强度24.6Cn/tex,马克隆值4.4。抗病性强,高抗枯萎,耐黄萎病。2产量表现2002~2003年省春播常规棉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分别为皮棉107.3公斤、89.1公斤,霜前皮棉98.1公斤、82.0公斤;2003年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 棉花是遂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80年代后期推行麦套棉和地膜栽培技术以来,棉花产量普遍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好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9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亩产皮棉达120~130公斤,差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仅在60公斤左右。自1994年参与四川省棉花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冀棉22(150系)     
《河北农业科技》2005,(1):44-44
<正>1农艺性状表现。生长势强,株型松散、茎秆粗壮,株高90厘米左右,果枝节位5-6节,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浅绿,生育期128天,属中早熟品种,吐絮肥畅。2产量表现。结铃性强,铃重5.8-6.0克,衣分37.7%-39.5%,子指10克左右。1999-2001年在河北省不同地点比较试验,霜前皮棉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为对照33B和99B的99.6%-113.7%。2001-2002年在河北、河南、山东、新疆等地小面积示范,该品系表现出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产量普遍高于当地推广品种。2002年石家庄示范点80亩,平均亩产籽  相似文献   

10.
标杂A1为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与石家庄农科院协作选育的棉花杂交种,据近几年试种和鹿邑县大面积示范,该杂交种在小麦亩产400公斤左右的条件下,皮棉亩产120-150公斤,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1.4米左右,霜前花率90%以上,单铃重5.1克,衣分40%以上,纤维品质达到优质棉标准. 该品种可稀植、高产,每亩适宜密度1500-1800株比常规棉密度减少一半.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性,一般2-3代棉铃虫不需药剂防治.可节省药费,适于采用简化整枝,减少整枝用工70%.该品种叶型带有标记性状,从第四片真叶起,全部为鸡脚叶,田间通风透光好,前期烂铃少棉花品质好.容易保证纯度,又适合间作套种,不论春棉直播或夏棉育苗移栽,一般都能及时种上中茬麦.  相似文献   

11.
王春林 《现代种业》2005,(2):55-55,54
大铃巨丰一号又称千斤懒汉棉,生育期118天左右。苗期长势健壮,花铃期果枝外伸能力强,结铃性强,上桃快,且上中下部果枝结铃均匀,成铃率高,丰产性好,霜前花率90%以上,早熟不早衰。.结铃叶位6-8台,单铃重6.5以上,衣分41%,亩产800斤左右,高产地块可达1200斤。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中棉所29号,即中抗杂1号,亦称RH-1,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2号为母本、RP4作父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5-1996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山东试点在常规治虫情况下,1995年霜前皮棉平均亩产37.6公斤,比对照中17增产84.3%;皮棉平均亩产70.1公斤,比对照中17增产92.6%,居参试品种首  相似文献   

13.
更正     
《农家致富》2005,(23):23-23
如东县 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高品质棉科棉3号种植面积6.5万亩,占总面积的65%。该县掘港镇天星村24组棉农严汉其,从事棉花种植10多年,植棉经验丰富。2005年种植高品质棉新品种科棉3号4亩,9月26日如东县作栽站测产显示,该户棉花种植密度行距为106.56厘米,株距32.3厘米,每亩密度1933株,平均单株成铃39.6个.每亩总铃76547个,亩产籽棉450公斤,产量喜人。  相似文献   

14.
<正> 中棉20(原名中无268)是中棉所育成的新品种。1990—1991年河南省夏棉品种区试,亩均霜前皮棉47.4公斤,比对照辽棉9号增产13.1%,居第一位。1992年河北省生产试验,比辽九增产18.1%。1993—1994年在大名县推广5.7万亩,平均亩产皮棉58.9公斤,1.2万亩良繁种子田平均亩产皮棉70.2公斤。  相似文献   

15.
<正> 豫棉八号(原郑46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最新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1992年4月通过河南省市定,准予在全省各地繁育推广,并被农业部确定为重点扩繁新品种。豫棉八号产量水平高,在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最高亩产皮棉134.5kg。霜前皮棉125.3kg。平均亩产籽棉203.3kg,皮棉79.21kg,霜前皮棉69.71kg,均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景县引进示范杂交抗虫棉“冀杂1号”,面积5000亩,经技术人员田间产量测定和农民实收实测,平均亩产籽棉325kg,比常规棉平均亩增75kg以上,高产地块达到了400kg以上。据田间观察,“冀杂1号”具有抗病、抗虫性强,单株结铃多、铃大、产量高、管理省工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于春棉、适于晚春棉和夏直棉的棉花品种,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开花、结铃、吐絮集中,早熟性强。2005年由黄骅市农业局引进示范的超早熟棉花新品种夏直3号(科欣3号),生育期100-110天左右,该品种为零式果枝,棉铃直接着生在主茎上,植株紧凑,高度耐密适于密植,开花、结铃非常集中,早熟性突出,单株结铃8-10个,果枝9.11个,单铃重4克左右,霜前花率90%以上。适于黄骅市及周边早、碱地晚春播和夏直棉,自5月10日-6月10日期间只要有墒都可以播种,无墒可以等雨播种。2005年在黄骅市示范短季棉科欣3号200余亩,平均亩产籽棉晚春播350-400斤,亩收入1000元,麦茬直播亩产籽棉150斤左右,亩收入400余元。  相似文献   

18.
苏棉12号(原太193)由江苏太仓市棉花原种场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水平苏棉12号1993年引进我市试种,1993~1995年3年平均亩产皮棉97.84kg,比泗棉三号增产13.3%。1994~1995年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平均皮棉产量95.13kg,比泗棉三号增3.7%。达权显著水准。2主要特征特性苏棉12属中熟陆地棉品种,全生育期138d左右,霜前花率87.52%。出苗健壮而整齐,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果节较短,叶色深。茎秆较粗,抗倒性好,对高湿、干旱和水渍,有较强的适应性。棉铃较大,单铃重5.1g左右…  相似文献   

19.
在棉花初花期和盛花期,用50%矮壮素水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能够使棉花株型紧凑,株高降低,果枝缩短,增加霜前花数量和霜前花产量并提高籽棉产量;对单株总铃数、铃重和衣分等影响不大;对棉花品质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冀棉22(150系)     
《河北农业科技》2004,(12):35-35
<正>1 农艺性状表现。生长势强,株型松散、茎秆粗壮, 株高90厘米左右,果枝节位5-6节,叶片中等偏大, 叶色浅绿,生育期128天,属中早熟品种,吐絮肥畅。 2 产量表现。结铃性强,铃重5.8-6.0克,衣分 37.7%-39.5%,子指10克左右。1999-2001年在河 北省不同地点比较试验,霜前皮棉一般亩产100公斤 左右,为对照33B和99B的99.6%-113.7%。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