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的几种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 《内陆水产》2002,27(6):22-23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危害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致病菌,分布广泛。各种淡水鱼均可感染,表现为皮肤溃疡的慢性型及鳃的“红皮炎”,更多的则是败血症急性死亡。人工养殖的温水鱼在水温较高的季节发病率最高。自1989年以来,淡水鱼暴发性传染病在我国广为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原大多数为嗜水气单胞菌犤1犦。特种名贵鱼类如:香鱼、黄鳝等也可感染本病犤2,3犦。此外,在冷水鱼及观赏热带鱼中亦有类似报道。目前,已经确诊曾感染本菌的重要养殖鱼类有鲫、鲢、鲤、草鱼…  相似文献   

2.
候美珍 《海鲜世界》1994,(1):23-23,9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rdochila)足一种革兰氏阴性发酵性杆菌,在伯杰氏系统鉴定细菌学手册第九版中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该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有水。导在的地方,都能分离检测到该细菌,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性非常广泛。这种广泛性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3.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及其所致鱼病综述   总被引:180,自引:19,他引:180  
陆承平 《水产学报》1992,16(3):282-288
尽管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引致蛙“红腿病”的报道,但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中广泛分布,一般为正常共栖菌,因此长期以来对其致病性并未重视。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淡水养殖鱼类流行暴发性传染病,有报道系为该菌所致败血症。此外在其它水生经济动物、哺乳动物亦有类似发现。人类因之而发生胃肠炎及伤口感染的病例也日渐增多。嗜水气  相似文献   

4.
四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比较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鲫鱼肌肉和脏器先后分离到四株嗜水气单胞菌Dy、xA、xA5和xA6。与南京农业大学惠赠的嗜水气单胞菌J—1株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鉴定。结果表明:1.五株细菌在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药敏特性方面,除在分解水杨素和蔗糖能力以及新生霉素和新霉素敏感性等指标外,其他均基本一致;2.Dy、xA5和xA6同J—1一样能致死小白鼠和鲢鱼,而xA却不能;3.在与兔抗J—1抗血清的凝集反应中,Dy、xA5和xA6呈强阳性反应,而xA呈弱反应。这些结果表明,从不同地区分离的四株气单胞菌在致病性和抗原结构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及鉴定方法,阐述了嗜水气单胞菌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温和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7.
鲟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卫华  于勇 《淡水渔业》2003,33(2):16-17
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Ah) ,是一种重要的人—畜—鱼共患病的病原菌 ,可以感染多种鱼类并造成大量死亡 ,是无脊椎动物 (如虾)和脊椎动物 (如鱼 )养殖的一大杀手。 2 0 0 2年 9月江苏省东台市某养殖场养殖的俄罗斯鲟(Acipensergueldenstaedti)、杂交鲟 (bester)发生大量死亡 ,病鱼的主要症状为病鱼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鳞基部出血 ,肛门红肿。剖检有淡红色腹水 ,肝脏肿大呈土黄色 ,有坏死灶。肠系膜、脂肪组织和生殖腺等有出血班。后肠及螺旋瓣出血发炎 ,并充满泡沫状粘液…  相似文献   

8.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郭闯  王永坤 《水产科学》2003,22(6):48-51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嗜温、有动力的气单胞菌群,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人—兽—鱼共患病病原[1],可引起多种水产动物的败血症和人类腹泻,往往给淡水养殖业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国内外水产界、兽医学界和医学界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已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将国内外有关嗜水气单胞菌研究现状从其毒力因子以及诊断与检测技术方面综述如下。1 毒力因子嗜水气单胞菌可产生各种毒力因子,包括…  相似文献   

9.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TrionyxsinensisAeromonashydrophilasepticemias)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不分性别和个体大小皆可感染,分布面亦广,国内外养鳖场均有发生。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属弧菌科,气单胞...  相似文献   

10.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本文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性状,并对其致病因子、鉴定方法和由其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以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鲤鱼、鲫鱼、乌鳢,并检测了第4d和第8d的血红蛋白含量。同时,观察感染后鱼所出现的症状。结果表明,鲤鱼、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乌鳢则为腐皮病症状;与对照组相比,三种感染鱼的血红蛋白含量在第4d都显著下降(P<0.05),到第8d均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2.
从贵州乌江库区某渔场发病的斑点叉尾中分离出4株细菌。经形态学、染色特性、溶血性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分离到3株嗜水气单胞菌。实验接种到鲤和小白鼠分别于48h和72h全部死亡,并从实验鲤鱼和小白鼠中回收到分离菌。药敏试验表明,它们对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1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池塘养殖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肠道中分离筛选出15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拮抗菌,其中菌株S24在平板贴片试验中对供试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具有稳定和较高的拮抗作用。综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分子序列(16S rDNA,gyrB)分析,将菌株S24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拮抗菌S24和嗜水气单胞菌(菌株43)的共凝集率为(36.0%±4.3%)。共培养试验可见拮抗菌S24能明显抑制嗜水气单胞菌43的增殖;共培养18 h时,嗜水气单胞菌43的细胞数量达到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株S24适宜作为潜在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14.
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倩  闫芳  刘风波 《畜禽业》2010,(2):28-31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以感染多种水生及陆生动物并引起不同的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该文概述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性状,并对其致病因子、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基因盒分布及分子特征, 首先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28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然后利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并对其携带基因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分离到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呈多重耐药性, 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超过60%, 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 且菌株间耐药谱差异较大。53.57%的菌株Ⅰ类整合子阳性, 21.43%的菌株Ⅱ类整合子阳性, 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阴性株, 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Ⅱ类整合子阳性株, 表明整合子系统在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以aadAdfrAcatB家族为主, 分别介导氨基糖苷类、甲氧磺胺嘧啶类和氯霉素类药物耐药; 基因盒的排列以aadA2+dfrA12类型为主。此外, Ⅰ类整合子阳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在不同个体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提示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盒的类型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斑点叉尾鮰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贵州乌江库区某渔场发病的斑点又尾鲴中分离出4株细菌。经形态学、染色特性、溶血性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分离到3株嗜水气单胞菌。实验接种到鲤和小白鼠分别于48h和72h全部死亡,并从实验鲤鱼和小白鼠中回收到分离菌。药敏试验表明,它们对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新疆许多养殖场发生白斑狗鱼暴发性疾病而死亡。为鉴定病因,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自然患病白斑狗鱼(Esox lucius)的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分离,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人工回归感染白斑狗鱼和鲫,来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9株优势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命名为PK001-PK009。经PCR特异性检测发现,所得的9个菌株分别含有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 A)、溶血素基因(hly A)和气溶素基因(aer A)中的0-3个,从而导致了菌株间致病性的差异。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实验发现,白斑狗鱼患病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并重新分离得到原感染菌,经细菌学鉴定,其性状与原菌株一致,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9.
Aeromonas hydrophila, a bacterium that is widespread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is responsible for causing haemorrhagic disease in both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species. With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 live vaccine, herein we have investigated nine strains of A. hydrophila (Ah-01 to Ah-09) isolated from diseased fish. A study of virulenc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patho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in the host Cyprinus carpio suggests that the presence of β-hly, act and fla genes contribute to pathogenesis: strains Ah-01, Ah-02 and Ah-03 (β-hly+/act+/fla+ genotype) were highly pathogenic to C. carpio, whereas Ah-05 and Ah-06 (β-hly/act/fla genotype) showed weak pathogenicity. Accordingly, Ah-02 and Ah-03 were selected to prepare inactivated vaccines, whereas Ah-05 and Ah-06 were chosen as live vaccines. Ah-06 live vaccine was found to have the best protective efficacy, with a protective rate of about 85%, whereas rates of other vaccin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range 37%–59%. In addition, DNA vaccines based on genes altA, aha and omp showed immune protection rates of 25%, 37.5% and 75%, respectively.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β-hly/act/fla/altA+/aha+/omp+ genotype has weak pathogenicity and high immunogenicity, and provide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to screen for live A. hydrophila vacc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