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大海 《农村科技》2005,(11):37-37
六、采收与包装采收是杏保护地栽培的重要环节。采收的时期对产量和果实品质有重大影响。采收过早,产量低,果实色泽差,酸度大,果肉硬,香味欠佳,品质不良;采收过晚组织变软,不耐贮运,也影响产量和品质。杏果实适宜的采收期可通过测定可溶性糖、总糖、总酸等的变化来判断。较方便的方法可采用计算果实发育日期的方法,即由盛花期至果实成熟期的天数。  相似文献   

2.
以主栽品种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进行单层膜和双层膜促成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果实成熟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设施栽培的精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模式下,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硬度、谷氨酸含量、总糖含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显著性提高,柠檬酸含量显著性降低;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显著性提高;同时,在3种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设施栽培未改变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而2个品种间总氨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有差异,这与品种特性有关。综上所述,设施栽培模式有利于杨梅果实单果重、风味的提高,未改变果实品质形成规律,有利于提高杨梅果实品质与商品性,可根据设施内品种特性制定具体管理方案,实现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3.
南瓜不同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南瓜3个不同品种果实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南瓜果实发育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决定果实重量与大小及种子大小的关键时期,美洲南瓜品种西葫芦出现在授粉后7d-14,印度南瓜品种灰皮南瓜和中国南瓜品种托县南瓜则在授粉后14d与28d内。第2个高峰期是决定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果实重量的又1个重要时期,美洲南瓜品种西葫芦在授粉后21d-35d,印度南瓜品种灰皮南瓜和中国南瓜品种托县南瓜在授粉后28d-42d,3个品种果实发育相比,美洲南瓜品种发育速度要快于其余二者。  相似文献   

4.
枸杞果实发育时期及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杞1号”枸杞果实发育过程观察,对现行的果实发育时期划分标准提出了修改建议。指出鉴于枸杞果实的浆果特性,在果实发育时期的划分上,应在依据果实外部特征的同时,借鉴果实内部结构与物质变化,采用果实内外特征相结合的划分方法,可能更为客观。并据此进行了果实发育阶段划分,对各个发育时期的果实特征和内部特点进行了描述,对与果实生长发育有关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秦岭南坡油茶果实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定点观空洞是定,发现油茶幼果的生长与营养供与给有着重要关系。7月夏梢生长快,大量形成花芽,对养分消耗很大,使得果实生长缓慢;8月果实生长达到最高峰。生长在阳坡或雨后烈日暴晒,易造成早期裂果,油共幼果脱落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并在一定范围同人随雨量的增加,落果也增加。10月是油茶果实油量急剧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种番木瓜果实显示出两条S形生长曲线。从开花期到表皮色泽转变期需要145~150天和160~165天达到成熟可食期,果重、果肉、果皮和种子的重量在果实发育期均在增加。果实的果肉、果皮比率直至果实发育120天都在增加,此后,至果实成熟均在减少。果实的干物质含量在发育早期相对稳定,而随色泽转变期的到来而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在果实发育早期是低的(果实生长120天)。此后在成熟期急剧增加。果实糖、酸比率至果实生长140天时以较慢速度增长。而后急剧增加。可滴定酸的浓度随成熟的到来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杂交苦瓜果实发育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苦瓜果实发育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苦瓜果实发育呈单S曲线,果实粗度随长度的伸长而相应增粗,果实产量与子房大小呈正相关。此研究结果为合理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夏季是猕猴桃生长的关键季节,开花结果、果实发育、枝条生长、病虫危害等都在此期发生。因此,夏季管理是确保当年丰产和连年稳产的关键,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生产管理实际,认为在猕猴桃园夏季生产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果树周年管理过程中.果实膨大期的施肥工作尤为重要。此时果实已由氮营养期转变为糖营养期,需要大量的营养水分供应。若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落果或裂果。因此在果实膨大期间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满足果实发育的生理需要,使果实迅速膨大起来,色泽度好,减少落果、裂果现象。  相似文献   

10.
果树的花期管理是果树全年管理当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保证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调节大小年结果,达到连年丰产稳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果农的高度重视。花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妃子笑和糯米糍果实发育的研究结果表示,糯米糍易裂果的原因是因为其果肉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快速膨胀,果皮经受不住果肉的挤压而破裂;幼果期纵径生长快的果实成熟时果较大,裂果也少。因此在生产上,应加强幼果树期的管理,使果实在幼果期加长加大,果皮生长发育良好,为中后期果肉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既可以减少裂果,又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裂果原因,裂果产生的原因,一是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水分供应不足,而后期常常遇到暴雨或连阴雨,使得果实吸收过量水分,产生异常膨压,超过了果皮与果肉组织细胞壁所能承受的限度而胀裂。二是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不均衡,缺少N、K、Ca、B、Zn等元素,导致果树体内代谢不平衡,引起果树新梢果实发育不良,尤其使果皮组织发育不完善,不能适应果肉组织发育的需要,最终产生裂果。  相似文献   

14.
秋季是果园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立秋至立冬是果实发育及充分成熟采收期,也是果树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期。此期加强管理可增加明年产量,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树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梨果实采收时期的早晚,对产量、品质和耐贮性影响很大。采收过早,果实未充分成熟。果个小、品质低劣,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成熟度过高,果肉衰老加快,不适合长途运输及长期贮藏。果实的采收时期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果实的成熟度及果实的用途来确定,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果实成熟度主要依据果实发育天数、果皮色泽、种皮颜色、果肉硬度等指标确定。梨果的成熟度分为  相似文献   

16.
东魁杨梅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谢花至果实成熟采收,定期对东魁杨梅果实的纵径,横径,侧径,体积,鲜重,干重,含水量进行测定。以果实发育天数为横坐标,以各指标的测定值为纵坐标绘出各自的散点图,求出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果实生长发育略呈双S型曲线,快速发育期在成熟前20d。  相似文献   

17.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成熟期不同的丰香、索非亚2个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开花前后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植物激素的IAA、GA3、ABA含量及GA3/ABA的比值变化,旨在揭示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与内源植物激素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草莓果实的发育呈双“S”曲线,第一次快速生长期IAA和GA3含量迅速升高,而ABA含量急剧下降;果实缓慢生长期IAA含量达最高值,且GA3和ABA含量也呈上升趋势;果实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期至成熟,IAA含量增长缓慢且维持在较高水平,ABA含量变幅不大,而GA3含量急剧减少。其研究结果为在草莓上应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偏头瓜 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偏头瓜。偏头瓜是指果实发育不平衡,一侧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发育停滞的西瓜。偏头瓜通常表现为果实偏向一侧膨大。  相似文献   

19.
无籽是一个优良的果实性状。用杂交、芽变、化学或物理因子诱变、三倍体育种等传统途径选育无籽果实品种,具有选育周期长,且极少与优良性状连锁的缺点。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也可诱导无籽果实,但使用技术难以掌握并受气候制约,还会带来食物安全问题。采用遗传工程技术将调控无籽形成的激素代谢与信号转导基因、花器官发育基因及细胞毒素基因转人有籽的优良品种中,可创造出优质无籽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红富士”改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红富士”改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与果实发育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红富士”隗形后冠层微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高干开心形冠层光照强度、昼温、昼夜温差、CO2浓度显著高于纺锤形;改形后果实的单果重也显著提高。[结论]改形后“红富士”微生态环境较好,果实发育也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