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半固定沙地中白刺群落开展围栏封育试验,结果表明:半固定沙地白刺群落围栏封育3年后,白刺群落中植物种类数与对照区相比灌木种类增加了2种,草本种类增加了6种;群落总盖度比对照区增加了126.7%,且第3年灌木盖度比草本盖度增加幅度较大;灌木高生长和冠幅生长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68.7%和62.6%.实施围栏封育后,有利于白刺群落中植物种类的增加和群落的生长及退化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价值高且深受群众欢迎的古香榧林分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湖南省宁乡县香榧群落生长状况和林分植物多样性,旨在为其优株选育和种实采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宁乡县现存香榧771株,其群落生长按胸径大小分类呈近似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10~60 cm范围中。香榧群落林下植物种类较丰富,出现的典型植物有杂竹、假奓包叶、山莓、牡荆、大青、绿叶地锦、辣蓼、蕨类、薄荷和空心泡等。  相似文献   

3.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群落可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81种,隶属于37科70属.②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20∶0、59∶4、61∶15,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③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④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 云南特有种有3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恩施桢楠林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恩施桢楠林群落物种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科229属332种,含有单种植物的属较多,优势科主要有蔷薇科、禾本科、豆科、百合科.乔木层(DBH≥2.5 cm)优势树种明显,从个体数、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分析来看,桢楠(Phoebe zhennan)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群落区系类型以热带成分较多,93属是热带分布,90属是温带分布.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的径级分布呈峰型,表明群落正常生长;从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来看,桢楠、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群均为增长型或稳定型种群,群落更新良好,正渐趋稳定.灌木层植物种类最丰富,草本层次之,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甘州区乌江镇平原村湿地群落植物物种的组成、分布等情况,对湿地植物物种的重要值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江镇平原村湿地共收集高等植物25种,隶属15科24属,以挺水型、湿生型和喜湿植物为主,且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植物种数量的绝对优势,1年生植物水稻分布面积较大,多年生植物芦苇次之。湿地植被具有典型成片分布的特点,在季节性积水洼地,主要以芦苇群落分布为主;在浅水区,以人工水稻群落分布为主。两群落组成较相近,群落相似性系数达61.11%。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方法对惠州市梁化森林公园3 600 m2常绿阔叶林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园有维管植物227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种,种子植物191种.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科、属区系成分均以热带和亚热带分布成分为主体,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有127种,占群落中维管植物总数的55.9%.根据植物种类统计和优势度分析,把该园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划分为6个群系,分别论述了各群落类型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闽江流域建溪支流两岸300m范围内的植被进行了调查,以物种多样性指标测定了森林群落主要类型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影响,建溪流域植物多样性程度较低,阳性、中性偏阳的植物种类偏多。建溪流域植物群落以杉木、马尾松人工群落为主。天然阔叶林乔木层的物种较2种人工林群落乔木层丰富,且均匀程度也高。3种类型群落的灌木层在物种多样性方面相差不大,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常绿阔叶林群落灌木层的分布较其它2者均匀。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以两个人工林群落为高,但分布不均,且主要以芒萁为主,表明了群落生境的干旱性和瘠薄性。  相似文献   

8.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群落可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柬植物81种,隶属于37科70属。②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20:0、59:4、61:15,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③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④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云南特有种有3种。  相似文献   

9.
在寒冷地区哈尔滨,通过对3种海棠植物生长状况适应性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王族海棠(Malus‘Royal-ty)’、钻石海棠(Malus‘Sparkler)’、山丁子(Malus baccata)等3种植物在寒冷地区的生长良好,尤其以当地树种山丁子为最优,王族海棠居中,钻石海棠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白英、巴天酸模、葎草、泽漆、商陆、野老鹳草6种植物不同采集地点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群落分布及其规律,分别提取植物根和叶的总DNA,应用PCR-DGGE技术对6种植物3处地点的根叶共36个样本的细菌群落进行了研究,根据DGGE图谱,对它们的菌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内生细菌群落在种类和含量上均有差异;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在种类上无明显差异,含量上有差异;不同地点的同种植物内生菌相似性较高,差别不明显。可见生长环境以及植物不同部位对于内生菌群落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省海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大面积天然方竹林的调查,以竹类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分析软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方竹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分株年龄的增大,分株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2)该天然方竹无性系种群已呈现出低矮化、纤细化的衰退现象;(3)根据地径、胸径与分株高度的生长规律,拟合出该无性系种群分株高度的一元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12.
Using plant community analysis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species composition, community structur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 Betula dahurica forest on the “1238” mountain of Badaling in Beijing,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33 plant species in the B. dahurica community, including 18 woody plant spe- cies. The B. dahurica forest is a monodominant community with 75.9% dominance. 2) Based o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size class distributi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B. dahurica and Acer mono—two heliophyllous and pioneer tree species—is cascade-type, with both in an increasing stag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ilia mandshurica and T. mongolica, two shade-tolerant tree species, is inverse-J type, and they have more young seedling individuals and regenerate more stably. They are associated species of the pioneer tree specie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Quercus mongolica, as the associated species of climax species in the community, is sporadic, and its regeneration is fluctuating and random. Fraxinus rhynchophylla is a shade-tolerant tree species which has a unibar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limax characteristics of pioneer tree species.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young seedlings reached 0.4. 3) The dominant species B. dahurica is still in an increasing stage,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other species is steady or partly influences the community, putting the community in the pioneer species stage. From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F. rhynchophylla, the B. dahurica forest will approach to a climax stat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天然白桦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的样地调查数据,分别用大小比数、混交度和角尺度来衡量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用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来衡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白桦优势度的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下降;从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来看,混交林的水平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林分的混交程度高,林木的生长水平整体处于中庸状态;各项指标均表明,白桦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对白桦林向松桦混交林过渡的群落演替趋势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直径分布、林层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标,对小陇山百花林场王安沟经营区锐齿栎天然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十分丰富,树种多样性较高,群落中具有构成当地森林群落的主要树种,结构特征为复层异龄林;在水平结构方面群落中,林木个体分布的角尺度均值为0.489,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为0.598,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高达78.6%;群落中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林木个体的优势排列顺序为:白桦>湖北花楸>漆树>锐齿栎>三桠乌药>华山松>少脉椴>鹅耳枥>青榨槭>膀胱果;在垂直结构方面,群落的平均林层数为2.3层,垂直结构复杂,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北坡椴树阔叶红松林群落主要树种的年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长白山林区椴树阔叶红松林伐根的大量调查 ,认为红松种群是由不同年龄阶段的群团状斑块组成 ,以多世代群居 ,优势世代之间没有一定的严格间隔期 ,在年龄结构图上往往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高峰。阔叶树在天然红松林中的分布呈群团状或散生 ,阔叶树的年龄也为异龄性 ,也为多世代共居。红松与阔叶树之间存在明显的动态消长关系 ,同龄伴生 ,异龄混生 ,形成复层异龄的针阔混交林 ,年龄结构与年生长关系的数学模型表明年生长量与年龄有正相关趋势 ,但林木年龄达到老龄时 ,生长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6.
合肥环城公园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树木配置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植被研究方法,采用样方调查资料来分析环城公园的树种构成、树木的高度及径阶分布、健康状况,并通过计算主要组成树种的生长指数,种间关联度来揭示群落构成的特点。结果表明环城公园群落结构比较复杂,有22对组成种表现正相关,其中侧柏-红叶李-桂花,刺槐-女贞,刺槐-银杏-石楠,加杨-女贞-桂花,中槐-女贞-黄杨,青冈-蚊母的组合中树木的生长良好,群落结构也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干扰对天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罗菊春  王庆锁 《林业科学》1997,33(6):498-503
对长白山林区受不同程度干扰(择伐)的红松林与红松林被皆伐后形成白桦次生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桦群落及其下木层的多样性高于各类型的红松林。不同类型的红松林中,以轻度干扰的红松原始群落及其立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最大,这是群落长期演容、物种适应的结果。白哗群落处于演替的第二阶段,群落中侵入了较多的耐荫树种,加之林内光照条件好,故而有发达的下木层,致使树种的多样性很高。本文还分析了多样性与均匀度及生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样地调查,对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进行群落结构研究.森林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61科116属15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0属11种.常绿树种占群落全部植物的50%~65.38%.乔木层中,乔木的个体/种水平均低,优势种不明显;小径级树木分布数量大,群落结构稳定.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在植物区系上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  相似文献   

19.
森林群落多样性与空间格局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多样性和空间格局是过去自然过程和人类干扰的结果,也是群落未来发展的起点,是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中心议题,也是应用研究的热点。文中对这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以适应管理更复杂森林的需求。在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针对物种的长期共存机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或假说,目前不同观点有整合趋势,并开始探讨不同机制在物种多样性维持方面的贡献;个体大小的多样性是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新内容,最近开展了很多有关林木直径大小的研究。在空间格局方面,提出很多分析方法和检验判别统计量,在只需检验格局类型时扩散系数表现较好,而需探讨不同尺度格局类型时可以使用点格局分析。由于林木的高生长差异,多样性和格局在垂直方向有独特的表现,但是在当前研究中较少涉及垂直方向。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研究,这对群落水平的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近自然经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方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竹种之一,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林分密度对四方竹发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四方竹的出笋量,以施有机肥并进行覆盖效果最好,笋产量较对照提高56%;最佳施肥方案为,以见效快的复合肥作为先导肥料保证当年的生产量,而以见效慢但持续性长、能改善土壤温度条件的有机肥作为长效肥保证持续生产。竹林密度是影响发笋的重要因子,试验结果显示,立竹量在2 500株/667 m2时,所发笋个体形态明显减小,笋产量明显降低,建议四方竹适宜的立竹量控制在1 500~2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