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对影响土地沙漠化因子主成分分析,本文定量阐述了土地沙漠化是众多因子作用下生态与经济不相协调的产物,其中人口压力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其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干旱区的二种分类方法、分布面积和自然特点。干旱区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类型有草场退化,而养耕地退化和灌溉地退化,国内外各种退化类型的分布面积。提出退化土地生态系统评价原则,主要退化土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技术的干旱区土地盐碱化分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分析干旱区土地盐碱化环境的地表景观特征和遥感信息特征,基于SPOT、ASTER多平台多波段遥感数据和DEM、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等多源数据,采用光谱角度制图(SAM)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对实验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进行了分级制图。该方法对常规数据的依赖性较小,适于西部干旱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快速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4.
1977年和1984年对全球荒漠化状况及其趋势的评估之后,1990—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对荒漠化的重新定义,又一次组织专家对全球荒漠化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结果汇编成“联合国荒漠化防治计划执行情况和荒漠化现状”一书,是关于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及其分布的最新资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提出,“荒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干燥半湿润地区(干燥地区)不合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工程改良、生物种植改良、养殖业发展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三系统”治理盐渍化土地技术把“食物链-生产链-产业链”有机地连成一条主线,实现了农林牧互促相长的盐碱地治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干旱区临泽县小泉子盐渍化土地中实施4a来,使土壤含盐量降低40.6%-76.3%,土壤有机质增加29.2%左右,土壤孔隙度提高4.28%,全氮增加11.7%;示范区粮食产量增加了69.13%,示范农户经济收入增加23.37%。  相似文献   

6.
沙漠生物地毯工程--干旱沙漠治理的新途径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魏江春 《干旱区研究》2005,22(3):287-288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4×106km2,占国土面积的27.5%,其中尤以沙漠危害最为严重,其面积已达8.09×105km2,而且,还继续扩大蔓延,平均每年有610 km2左右的沙漠出现活化,其中有310 km2土地沦为沙地。沙漠化不仅造成生态系统失衡,而且使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西北干旱区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沙尘暴主要源地之一,给国家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沙漠治理是国家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植树造林和种草是沙漠治理的…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生态环境制图的理论与方法 --以土地荒漠化图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荒漠化制图是生态环境专题制图的前沿领域,按照现代制图学的原理和土地荒漠化的分类体系,综合制图区域自然及人文要素的时空特征,应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不同时期的专题类型图。新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信息化时代数字制图技术在土地荒漠化专题制图中的应用潜力,极大地丰富了专题制图学的内涵。同时,体现了专题地图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选择性,良好的现势性及动态性,制图过程的智能化及制图载体的多样化。本研究重点讨论了荒漠化类型的制图综合,专题要素的表现手法以及制图过程的数据挖掘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乌兰布和沙地新开发人工绿洲土地优化结构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对开发区进行土地优化结构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林—农生产系统中,农作物的选择是提高土地资源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瓜类作物收益高于粮食作物,瓜类作物平均收益为5032.94元/(hm2·a);粮食作物平均为2480.40元/(hm2·a),前者是后者的2.03倍。种植番茄和甜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收益分别为5070.00元/(hm2·a)和4095.00元/(hm2·a)。②小麦套种玉米收益比单种小麦和玉米分别提高37.0%和22.2%;1粮+复种结构的经济效益比套种结构平均提高73.75%。③试区各类用地不尽合理,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场、农地所占比例分别是:49.5%、11.9%、3.5%、35.1%。根据该地区的总体规划和当地的约束条件,各类用地比例应分别调整为28.52%、12.11%、33.06%、26.32%。调整后人均年产值可达9208.94元。  相似文献   

9.
磴口县土地沙漠化及其整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磴口县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演变、现状及整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北部的土地沙漠化主要与古河道变迁后的地表干燥、风蚀和汉代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该区南部乃至更南的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则主要是在地形、环流和沙源物质等自然因素影响下长期演变的结果,其形成时代也要早于北部地区。据TM片作图与量算,全区现有沙漠化土地2127.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其沙漠化程度则自南向北减轻。北部地区土地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随着1968~1973年的干旱,撤哈拉沙漠向着非洲南部的萨赫勒地区推进,造成牧草枯死,大批牲畜死亡,不少人口被饿死的悲惨状况。从此,沙漠化现象引起了世界人们的关注。不过,关于沙漠化的研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9年开始,特别是热带非洲的沙漠化被提出(Aubr(?)ville,1949),以后又报道了突尼斯的沙漠化(Le Hou(?)rou,1962)。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干旱区土地人口承载量发展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项研究首先在分析中国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土地人口承载量估算模式。它包括农业生态经济区的划分,水土资源平衡,以及土地利用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预测2000年土地在一定投入条件下,粮、油、肉的潜在生产力。该文也提出适合于不同生活水平的土地人口承载量。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干旱区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相应的影响。1.中国市场经济特征目前,尽管国内理论界仍在讨论,但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执政;第二,土地仍归国有,但土地使用权通过  相似文献   

13.
土地沙漠化综合防治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地沙漠化产生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间关系失调中,本文阐述了包括控制人口、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生产投入等的西井子土地沙漠化生态经济综合防治措施,分析了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给出其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以下简称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的北部,界于白于山以北、阴山以南、贺兰山以东、朔县—右玉—呼和浩特一线以西。该区以鄂尔多斯干燥剥蚀风沙高原为主体,包括北、西侧的黄河河套冲积平原、卫宁平原,西南部的宁夏南部山间盆地及东南部覆沙黄土丘陵的广大地区。位于东经104°15′—112°50′、北纬35°35′—40°15′之间,面积206855km~2,沙漠化土地面积11796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57%。区内风沙活动频繁,土地沙漠化严重,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尤其本区是我国优质煤炭基地,自西向东分布有灵武、神府—东胜、准格尔、河保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干旱地区的沙漠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面积很大的国家。建国后40多年来,他们依靠科学技术,经过艰苦奋斗,把一个水土资源极其贫瘠的荒漠土地改造成为万顷良田,并使其农业生产迅速达到高度现代化的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他们在开发干旱地区沙漠农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和世界同类地区的农业开发都有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施的研制及适应沙漠农业的一整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干旱区积雪面积产品去云处理方法验证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增艳  车涛 《干旱区研究》2012,29(2):312-319
针对MODIS每日积雪产品中云覆盖现象严重这一问题,以中国干旱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AMSR-E被动微波雪深数据,采用多时相、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去云处理,获取MODIS每日,4 d,8 d和MODIS与AMSR-E融合后的每日,4 d与8 d共6种新的积雪产品,并分别提取其积雪持续日数(SCD)。对比结果显示,MODIS与AMSR-E多传感器的阈值法4日融合产品在融合算法效率、云去除效果和融合后保持较高分类精度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其融合后的无云产品在全天气条件下具有96%的整体分类精度、80%的雪分类精度和99%的陆地分类精度,大大高于研究区原MODIS Terra-Aqua每日融合积雪产品全天候条件下64%,32%和70%的整体、雪、陆分类精度;并且由其提取的积雪持续日数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MODIS产品高的空间分辨率,而且精度较高,对研究区积雪的空间分布状况有很好反映。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结论。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风沙活动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下,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绿洲和沙漠化土地交替发展。气候温暖期也正是沙漠化土地减弱时期,寒冷期则是沙漠化发生强烈阶段。研究表明90年代与80年代中期相比,额济纳旗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9.1%,中游地区沙漠化发展速率相对较慢,中游地区1990年比1949年增加约9.4%,年增长速率0.27%。1990年以来,沙漠化呈稳定态势。200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共有13508.4km2,占监测区域的11.8%。其中,临泽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占监测区域沙漠化土地面积的1.7%,高台占1.707%,肃南(部分)占1.427%,酒泉占0.851%,嘉峪关占0.276%,金塔占9.391%,额济纳旗沙漠化土地的面积为11434.64km2,占84.648%。由此看出,黑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形势严峻。同时分析了造成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荒漠新垦土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克拉玛依生态农业开发区为例,研究了干旱区荒漠新垦土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及其剖面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干旱区荒漠开垦利用对荒漠"碳汇"功能的促进作用,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克拉玛依生态农业开发区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在0~20cm深度内,速生杨林地与苜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棉花地、打瓜-棉花地耕作类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相对较均匀,但是表层0~5cm土壤有机碳略低于下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与有机碳类似。农田与林地的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明显高于荒漠,农田对土壤有机碳的汇聚作用优于人工林地。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发展潜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沙漠化土地调查结果 ,分析了内蒙古各沙区沙漠化土地的基本特征 ,同时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动态变化 ,并重点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奈曼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估值是土地沙漠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反映土地沙漠化及其危害程度的主要手段。采用灾害经济评价方法,分析和探讨了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的估算步骤、估算内容、估算参数、估算过程等问题,并对晋北地区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约为31.56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51.28%,间接经济损失预估在142.02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