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种草改良苏打硫酸盐草甸盐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草木樨、碱茅、首蓿等牧草改良新疆苏打硫酸盐草甸盐上可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种草后,土壤中微生物总菌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均有显著增加,尤其对细菌数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芽孢细菌数也有增长,固氮菌数量变化不大。种植不同牧草和牧草的不同生长期引起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情况不同。根据种草改良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多少,土壤理化性状,植物生长状况等综合因素,评价所选牧草的改土效果,结果表明:草木樨、碱茅对试验的苏打硫酸盐草甸盐土有良好的适应性,改土效果较为显著,尤其是草木樨和碱茅的混播草地更能增强培肥改士作用,而苜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方法]在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海蓬子和盐地碱蓬.[结果]盐生植物对耕作层土壤特别是0 ~ 20 cm土壤盐分影响显著,可有效降低土壤总盐含量以及盐分离子Na+、Cl-和K+浓度,但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种植盐地碱蓬的土壤总盐量下降幅度要高于海蓬子;种植盐地碱蓬土壤Na+、K+的含量下降较明显,而种植海蓬子土壤的Cl-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滴灌抑盐+生物脱盐模式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中效果明显,盐地碱蓬可作为较理想的脱盐植物,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混合碱茅改良土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碱茅能很好地适应河南省的土壤以及气候条件,经过在中度硫酸盐土壤上种植4年后,发现混合碱茅能显著地改善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提高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促进后茬牧草以及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豆科牧草用于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可性行。[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种植豆科牧草林生山黧豆和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地对滨海盐渍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相比,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和林生山黧豆的人工草地的土壤盐分含量明显降低,0~40 cm土层脱盐最为强烈,脱盐率达47.8%~48.8%,土壤盐分分布由柱状型转变为底积型;0~20 cm土壤pH值明显降低;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8.4%、42.5%和95.6%、69.8%。紫花苜蓿草地与自然盐碱空白地的盐分离子运移存在着差异。[结论]中度盐渍化土壤种植紫花苜蓿,轻度盐渍化土壤种植林生山黧豆,是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魏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28-2830
[目的]探讨种植紫花苜蓿对高寒地区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后其土壤中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等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而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相对较弱。在青海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2年后,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分别增加17.70%1、4.45%、13.53%,而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则分别下降1.63%、9.03%和12.67%。[结论]在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改善土壤氮素水平,在种植过程中应增施磷钾肥以充分发挥其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蔬菜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市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不同的28个日光温室的土壤盐分、pH值及有机和无机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张掖市种植3年以上的日光温室土壤电导率均较露地土壤显著提高,且均高于蔬菜正常生长土壤电导率临界值(0.60mS·cm-1),其中居于超高盐度水平(≥1.00mS·cm-1)的土样数占总土样数的64%,可见张掖市日光温室普遍存在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且日光温室种植年限越长次生盐渍化越严重。此外,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比露地农田分别高出71.1%、178.4%和118.1%,且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已达高含量水平。此外,与露地相比,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提高13.6%,但其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可见,造成张掖市次生盐渍化问题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灌漠土母质含盐量高、孔隙度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施用量大且不合理亦是造成该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重要因素。[结论]因此,张掖市日光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应重点通过合理耕作、深翻土壤、减少蒸发,进行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或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挖沟排水、灌溉洗盐或更换土壤。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增加牧草产量、促进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饲料作物种子与牧草种子萌发阶段对盐分反应的观察和鉴定,研究牧草与饲料作物的耐盐力。[结果]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逐渐下降,饲料作物种子对土壤盐分的耐受性低于牧草种子。[结论]在盐碱土中种植牧草及饲料作物,必须先测定盐浓度,如果大于2.0%则需进行改良后方能种植。  相似文献   

8.
盐渍地人工苜蓿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明贵  张德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21-7422
[目的]为改进和利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提供依据。[方法]在临泽县盐渍地种植苜蓿,测定1~5年生人工苜蓿草地的生产力,并研究苜蓿对盐渍化土地的改良效果。[结果]在盐渍地种植苜蓿后,苜蓿的主根长、主根直径和侧根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从种植到第5年,盐渍地苜蓿的鲜草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盐渍地种植苜蓿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而土壤盐离子含量不断下降。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速度和盐离子含量的下降速度均在苜蓿种植后的生长前期较慢而生长后期较快。[结论]苜蓿的生产力与灌水量、灌水次数有关。一个生育周期应至少灌水4次,种植苜蓿的适宜灌水量为4275m3/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开展了为期2年每月一次的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结果]天津市沿海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对气候非常敏感,表现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冬季缓慢积盐的特征;土壤积盐程度与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矿化度越高,土壤积盐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当地下水埋深低于2 m时,土壤盐渍化现象就较弱。植被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盐渍化。[结论]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控制地下水埋深和增加植被覆盖是抑制区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生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74-12175,12183
[目的]为青海省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温室栽培。[方法]测定不同地区、种植年限设施土壤中全盐、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与露地土壤养分作对比。[结果]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了0.31%,是露地的4.2倍,次生盐渍化发生率达到了65%。而且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含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剖面土层的加深,盐分和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主要集中有表层,存在一定的表聚倾向。[结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青海省设施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市临港新城滨海盐渍土壤年内的盐水动态。[方法]对上海市临港新城新围垦滩涂3个定点进行逐月调查观察和两条射线的本底调查,分析上海市滨海盐渍土壤资源现状。[结果]结果表明,土壤EC值与全盐量仍遵循"盐随水而上,随水而下"的盐水运动规律,无论是3个定点和两条射线的分析结果都表明它们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受土壤发育环境、人为活动、植被等影响;土壤质地受母质影响最大。[结论]随着不同围垦时间的长短,其全盐量、有机质、EC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土层的深度而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的优质、高产、耐盐油菜品种(系)。[方法]2013~2014年在江苏沿海滩涂上进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6个油菜品种(系)在中度盐渍化土壤环境下的越冬性状、生物学性状、产量构成与离子含量等。[结果]苏新油系列品种(系)在盐渍化土壤上长势强、分枝多,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试品种;苏新油141和苏新油703根、茎和叶中K~+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系),苏新油141根、茎和叶中的Na~+和C~l-含量均高于其他供试品种(系)。[结论]苏新油系列品种(系)耐盐性强,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生长,尤其是苏新油14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研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为合理利用菌根技术促进以硬枝碱蓬为建群种适生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和透明压片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以硬枝碱蓬为建群种适生区的土壤AM真菌孢子数量和伴生植物菌根侵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土壤AM真菌孢子数量和土壤有机磷含量以及土壤全盐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所采集的4科15种植物样品中,86.67%的植物可以形成菌根,菌根侵染率变化表现为:禾本科>茄科>菊科>藜科。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的有机磷含量(2.612~40.000 mg/100 g)与AM真菌孢子数量之间关系符合幂方程:y=35.837x-0.627(R2=0.924,P<0.001),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硬枝碱蓬为建群种所适生区内的伴生植物对菌根真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不同伴生植物类型中菌根侵染率变化表现为:禾本科>茄科>菊科>藜科。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宁夏盐碱地施用8种土壤调理剂,研究不同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pH、盐分离子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后,不仅降低了土壤容重、pH并对土壤盐分离子产生不同影响,而且加快了水稻生育进程,增加了水稻的总茎数和穗数,提高了水稻产量。[结论]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均对土壤及水稻生长有一定的积极效果,ORYKTA、丹路菌剂、丹路菌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按季共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作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无间种处理,幼龄胶园间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硝化作用,间种葛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间种香蕉促进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最明显,其他微生物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幼龄胶园间种能改善胶园土壤微环境,可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6.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生态学特征。[方法]2007年在理县毕蓬沟森林样地内,对采伐后人工种植的云杉纯林及人工天然混交林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动物群落以线虫纲、蜱螨目、弹尾目为优势类群,以倍足纲、猛水蚤目、轮虫纲、线蚓科、双翅目幼虫等为常见类群。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分布仍具有表聚性,但有向下层移动的趋势。人工云杉纯林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数DG低于人工天然混交林,但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人工纯林较之混交林退化程度还不高,通过对植被组成和结构的调控,有望增加其生态系统内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05-1508
[目的]研究莜麦在河南省的引种情况及利用技术,为河南省黄河滩区引进和推广来自内蒙古的莜麦品种内农大莜1号和内农大莜2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莜麦在河南省黄河滩区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引种试验,研究内农大莜1号和内农大莜2号的适应性、生长特点、生物学规律和生产水平,并与原产地进行比较分析,探索该莜麦品种在河南推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结果]莜麦引种到河南后,光合能力得到了增强,株高、叶面积指数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植株中干物质含量明显降低。内农莜-1和内农莜-2号的秸秆产量分别为1578.4、1462.7g DM/m^2,分别比原产地提高33.3%和21.6%;果实产量分别为457.6、481.7gDM/m^2,分别比原产地提高20.8%和26.0%。[结论]内农大莜1号和内农大莜2号能很好地适应河南省黄河滩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并且生长快、产量高,能表现出比原产地更高的生产性能,适宜在黄河滩区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NaCl处理对竹柳苗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姗姗  宰学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587-6588,6670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竹柳种苗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来评定其耐盐性,为竹柳向滩涂引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竹柳苗进行4个不同浓度下的NaCl处理,测定每个浓度下的根系活力与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竹柳苗的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竹柳苗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超过0.5%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结论]竹柳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有向滩涂引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了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最佳栽培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取样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密度对林地土壤N、P、K和盐基总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土层加深,除pH值和全K外,各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土壤表层(0~20 cm)中的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及速效P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指标峰值均出现在3 333株/hm2密度。[结论]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与地力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且4个密度中以3 333株/hm2密度最利于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的循环累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淡水、咸水、微咸水对吹填土和吹填砂的脱盐效果,筛选最佳方案。[方法]通过室内模拟,研究淡水、微咸水和咸水对吹填砂、吹填土的入渗过程、理化性质、水盐运动规律,通过用水量、脱盐时间和碱化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得出2种土样灌溉脱盐用水类型和方式。[结果]淡水、咸水和咸水在吹填砂脱盐过程中的入渗速率基本一致,而在吹填土的入渗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咸水、微咸水、淡水;淡水、咸水和微咸水对吹填砂脱盐前后p H的影响不明显,使吹填土p H明显上升。[结论]吹填砂使用微咸水灌溉,吹填土先咸水后微咸水进行灌溉脱盐为最经济有效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