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高校弱势群体。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的主要表现,在对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优化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完善就业竞争环境四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对贫困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关注和就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一般院校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形成与否以及形成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本文重点就一般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意识的现状进行实证性调查,并结合就业意识的涵义,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分析,还就一般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多个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一直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事关脱贫攻坚和社会公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战略举措,也是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学生成长成才问题,不断优化工作理念,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对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广西高校的发展环境,阐述了广西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村贫困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措施,为解决广西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家庭因素对贫困学生的就业影响,分析贫困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就业发展建议,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收入与就业单位性质存在关联性,贫困大学生家庭更多会倾向于体制内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和就业形势的进一步恶化,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华南农业大学调查了在校贫困生的就业心态,发现就业形势、经济条件、心理状况、综合素质和就业期望等因素影响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态。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是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善就业竞争环境,加强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提供就业资助。  相似文献   

7.
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农村生源大学生已经超过高校大学生人数的60%,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高校需要从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着手研究,把握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引导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以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本文首先分析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的特征,然后分析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最后尝试探索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非农就业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贫困家庭的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分别为0.81和4.34,明显低于非贫困家庭的0.87和6.28;健康与教育所体现的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均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且健康对贫困的缓解作用比教育更为明显。与绝对贫困相比,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更有利于农村家庭摆脱相对贫困状况。此外,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均能够通过提高非农就业水平进而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因此,提出了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医疗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增强其基础性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合理引导并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岑珊 《河南农业》2023,(9):35-3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大学生是服务农村、建设基层的重要人才力量。但从现实发展角度来看,农科大学生的基层农村就业意愿不高,其中薪酬待遇水平、农村发展现状、农村就业的相关利好政策等是当前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高校教学系统需认清时代发展需求,通过思政教育、舆论影响、家长协同教育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服务紧密联系,提高农科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10.
从有限理性角度探析了农村大学生就业行为,提出了相较之于城镇大学生的农村大学生有限理性程度的度量方法.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有限理性的认知因素主要有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而环境因素主要有体制因素、经济因素和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是人才引进问题,高素质人才是促进乡村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为了推动促进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以“0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调研,基于推拉理论分析其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活新鲜感低、薪资福利待遇差、工作环境差、没有发展前途是农村就业的主要推力因素;而便于照顾家庭、对农村环境熟悉是农村就业的主要拉力因素,建议应加强大学生对农村生活趣味性和新鲜感的体验,多角度支持农村发展以吸引“00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相似文献   

12.
屈松林 《乡村科技》2019,(11):37-38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将迎来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环境。构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模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最后尝试探索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因教致贫现象的政府责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学费的提高和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许多农村家庭因子女育而陷入贫困,出现了因教致贫现象,由此也引发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不良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与政府责任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表现为政府发展农业经济不力、财政投入高等教育不足、大学成本分担体系不健全、就业市场不完善等.因此,政府要充分履行其职责,解决因教致贫问题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国民经济的强大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1大学毕业生农村就业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1.1社会因素首先,一方面,农村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条件较差,待遇也不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希望在就业后通过不断学习和参加培训等途径来提升自己,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愿望,在农村难以实现。其次,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一些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没有"五险一金"的保障,或是在引进大学生到农村之初承诺给予保障,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以种种理由为托词而不予以落实。最后,社会功利化倾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可以社会学视域从生活惯习、语言编码、经济文化资本、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影响其学校适应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实施新生教育工程计划、营造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开设特别融合教室、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等措施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6.
以连云港市农村人才回流现况及政策为出发点,以吸引人才回流、解决人才外流问题为突破点,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籍大学生返乡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愿意返乡就业的农村籍学生只占比23.1%,究其原因除学生不能转变思想观念外,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不够。对此,要从就业政策的宣传落实、返乡就业平台的搭建、自身吸引力的提高以及健康就业观念的建立等方面破解连云港市农村人才回流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6,(14):171-173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201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结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努力寻找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年龄、职场竞争力、返乡渠道、预期月薪、出台政策、家庭情况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影响显著。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为大学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从激发内力入手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而人力资本是激发内力、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减贫的影响,探讨了非农就业水平在人力资本作用于贫困过程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在相对贫困的标准下,贫困农村家庭的教育、健康、技能培训和迁移水平均比非贫困农村家庭的水平低;教育、健康、技能培训和迁移人力资本均对农村家庭减贫具有显著影响,且健康的缓解相对贫困的作用大于技能培训大于迁移大于教育;人力资本会通过非农就业水平对农村家庭减贫产生作用。给出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对策和促进非农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大学生扎根农村就业,既可以获得发挥专业特长的平台,促进就业,也可以解决农村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优化农村地区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面临着自身就业意愿不强、基层工作能力欠缺、政府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农村就业率不高。针对以上问题,从大学生、高校、政府、社会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构建大学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扎根农村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20.
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通过研究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探讨做好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