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水蝇(EphydramacelariaEgger)属双翅目水蝇科,别名稻水蝇蛆、水稻蝇蛆等。据报道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宁夏、河北、辽宁、内蒙古和天津等地的盐碱稻区,在黑龙江省尚无报道。我们于1998年6月初在我省阿城市农科所的水稻田中首次发现该虫...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稻水象甲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探索稻水象甲暴发的原因,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稻水象甲的防控提供依据,调查其越冬场所、寄主植物、不同生境中的种群消长动态、年生活史、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于4月上旬末开始活动,4月中旬在杂草、小麦等旱地作物上取食,5月中、下旬随水稻移栽迁入稻田,之后进入产卵期;一代成虫羽化始期为7月中旬,自8月上旬起,一代成虫又开始向其越冬场所附近的杂草丛转移,逐渐入土越冬。稻水象甲在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一年发生一代,以滞育成虫在土表和浅土层中越冬,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稻田附近的林带和田埂。  相似文献   

3.
稻水螟Nymphula fengwhanalis Pryer也叫稻筒螟、白纹水螟等。据考查和资料记载稻水螟在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广东、宁夏等地都有发生,可是东北地区未见报道。吉林省蛟河市拉法乡1984年曾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800多公顷,其中毁秧重新插秧面积100多公顷,以后这几年连续发生,每年发生面积500公顷左右,其中程度不同的危害面积达30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4.
李先南 《植物检疫》2000,14(5):282-283
温岭市是 1993年 6月发现水稻害虫稻水象。本人从 1993年开始就投入了对稻水象的调查研究 ,到 1998年止 ,经 6年来面上调查、设点监测、室内饲养 ,基本上掌握了稻水象在温岭市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现将所掌握的情况归纳如下。1 稻水象在我市的发生规律1.1 稻水象在我市的年  相似文献   

5.
正稻水象甲是2014年首次在罗田县大河岸镇石井头村发现的检疫性水稻害虫。四年来,稻水象甲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至2017年,稻水象甲发生面积扩大到3 577hm2,发生范围扩展到除九资河、胜利两乡镇外的10个乡镇157个村。几年来我们在调查监测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制定疫情防控预案,组织防控扑灭行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定点监测疫情,调查发生规律为了准确掌握稻水象甲疫情发生情况,在湖  相似文献   

6.
基于MAXENT的稻水象甲在中国的入侵扩散动态及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中国水稻上的重要植物检疫性害虫,根据稻水象甲的分布数据及其主要寄主水稻的分布,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对其在中国的入侵扩散动态及适生性进行了再分析和预测。稻水象甲在中国的扩散主要分为2个阶段:1988—1996年为零星扩散阶段,稻水象甲分布集中在环渤海湾及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入侵发现地大多出现在港口城市;2001年至今为快速扩散阶段,稻水象甲逐步从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扩散,首次入侵发现地大多位于铁路或公路沿线城市。稻水象甲在中国的适生区广泛,90%以上水稻种植区均适合其生存,高度适生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稻区,少量分布在环渤海湾一带。  相似文献   

7.
正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农业植物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具有危害时间长、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在我省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稻水象甲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发生情况湖北省2008年在鄂州市华容区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疫情,截止到2017年,全省发生疫情点已  相似文献   

8.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全国二类检疫性水稻害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阐述了近年来稻水象甲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稻水象甲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为防治稻水象甲提供参考。湖北省是水稻种植大省,自2008年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以来,年发生面积逐步扩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大稻缘蝽大发生为害大稻缘蝽*(LeptocorisaacutaThunberg)近年在广东梅州市一带时有发生。1996年在该市的大埔、丰顺等县部分地区大发生,当年晚稻期间,大埔、丰顺两县21个镇发生大稻缘蝽,面积达1808.2hm2,严重发生为害的面...  相似文献   

10.
稻水象在福建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周乐峰  林时迟 《植物检疫》2002,16(5):312-313
稻水象LissorhoptrnsoryzophilusKuschel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检疫性害虫 ,1 988年 6月首次在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 ,南方稻区则于 1 993年 5月在浙江省玉环县首次发现 ;1 996年 5月稻水象传入福建省福鼎市。稻水象传入福建后 ,我省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 ,认真开展封锁控制工作 ,取得明显成效 ,遏制了稻水象快速蔓延的势头。1 发生情况1 996年 5月福建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稻水象疫情普查 ,在福鼎市首次发现稻水象疫情 ,发生区域为沙埕、前岐 2乡镇 5个自然村共 4 1 7hm2 ,发生田块多数是闽浙两省…  相似文献   

11.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迁飞性害虫,北方稻区大面积成灾的情况罕见。 1991年,天津市和冀东唐山、秦皇岛一带渤海沿海稻区褐稻虱大发生,天津市发生面积占稻作面积的93%,秦皇岛市抚宁县占77.6%,昌黎县占70.1%,而唐山市滦南、唐海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罗田县首次发生稻水象甲危害,由于其是检疫性害虫,罗田县立即启动有害生物防控的紧急预案,连续二年开展稻水象甲的监测预警,并积极开展了防控策略的研究探索。1发生特点1.1扩展较快2014年,罗田县发现稻水象甲成片发生,主要集中在大河岸镇石井头村,发生面积15hm2;2015年,罗田县普查稻水象甲,其发生面积达到657.5hm2,已扩大4个乡镇23个自然村。据气象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疫情自2010年5月29日首次在普定县被发现以来,通过4年的普查、监测及防控探索,基本掌握了稻水象甲在普定县的发生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将稻水象甲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相似文献   

14.
<正>稻水象甲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稻根象、稻水象,其危害大、防治难。一般地块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70%。在我县初见于2008年,但发生量极小。2015年发生范围和面积有扩大趋势,发生面积16.67hm2,2016年发生面积达到200hm2,2017年达到333hm2。为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务必掌握稻水象甲  相似文献   

15.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6月9日在留坝县首次发现稻水象甲后.洋县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普查。2006年6月27日在磨子桥镇三台村普查中发现稻水象甲为害症状及虫体。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发生和为害.我们在发生区乡镇开展水稻改种玉米试验、幼虫药剂防治对比试验和成虫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的同时.积极探索稻水象甲在洋县的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做好福泉市稻水象甲的防控工作,严防疫情扩散,根据稻水象甲寄主单一的特点,2014年4—9月在2011—2013年疫区发生田块,对稻水象甲进行生物多样性防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田块,没有稻水象甲发生及为害,水稻产量得到了保证,投入产出比1∶1.78。生物多样性防控稻水象甲技术经济实用,可在疫区推广实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在马场坪办事处黄丝村老罗庙组的水改旱田间进  相似文献   

17.
原产在美国东部原野和山林之中,在野生禾本科、莎草科等潮湿地带生长植物上取食的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 Kuschel,19世纪初,随水稻大规模栽培,首先传入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南部稻区,成为美国重要的水稻害虫。1959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沙库剌门特盆地以北的水稻栽培中心发生。1922年传入多米尼加共和国。稻水象甲也分布在加拿大的阿尔巴塔州、墨西哥和古巴。1976年5月首次报道传入亚洲,在日本的爱知县发生。1986年,南、北朝鲜也先后报道发生了稻水象甲。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气象资料预测越冬代稻水象成虫迁飞期与产卵初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先南  叶金辉 《植物检疫》1998,12(6):330-332
自从1993年6月份浙江省温岭市发现水稻检疫性害虫稻水象后,为了搞清稻水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从1994年开始我们就定点定田监测及室内饲养观测,对该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4年的系统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每年稻水象的发生期,发育进度均...  相似文献   

19.
郭云书 《植物检疫》1996,10(5):288-290
河北省稻水象危险性评价和检疫对策郭云书(河北省植保总站石家庄050031)河北省稻水象主要发生在唐山市和秦皇岛市,发生面积8.7万hm2。1988年有400hm2水稻田因稻水象危害减产25%。因此,对稻水象在我省水稻生产中的危险性评价和检疫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20日~22日,我们在宜都市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和王家畈乡王畈村发现疑似稻水象甲成虫.将采集的虫样送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鉴定,确认为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后,宜都市植物检疫站在稻水象甲疫区设立7个监测点,每3d监测一次,监测稻水象甲的发生发展动向.就其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