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卫 《植物检疫》2006,20(6):354-354
2006年6月20日,海口检验检疫局从越南进口相思原木中截获到一种新白蚁,标本经广东昆虫研究所平正明研究员鉴定,确定为大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crassus Snyder)。据悉,该种白蚁为国内首次截获。该种白蚁分布于缅甸,孟加拉,泰国,越南。我国云南(孟连)也有分布。锯白蚁危害多种农作物和林木,还同时危害房屋建筑。我国进口木材检疫中已多次截获锯白蚁。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斗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从一进境的厄瓜多尔籍华侨携带的行李中截获2只芒果,发现有实蝇为害状,经珠海局技术中心饲养羽化成虫后鉴定并经广州局梁帆研究员复核,该虫为我国植物检疫性害虫——南美按实蝇[Anastrepha fraterculus(Wiedemann)]。南美按实蝇在国内少有截获。这是珠海局首次截获该种害虫。  相似文献   

3.
吴初效  季宏铁 《植物检疫》2006,20(4):206-206
2005年11月,浙江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乍浦办事处从一批澳大利亚进口的桉树原木中截获一种白蚁,包括数10头伪工蚁和一头脱翅成虫。经广东白蚁研究所白蚁鉴定专家平正明先生鉴定为新瘤树白蚁(Glyptotermes neotuberculatus Hill).该种白蚁在国内属于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4.
赤背寡妇蛛是全世界毒性最强的蜘蛛之一,也是一种入侵种。我国口岸在进境澳大利亚货物及集装箱中多次截获该种蜘蛛。本文详细介绍了赤背寡妇蛛的入侵史和潜在适生区、扩散方式和口岸截获情况、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以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给出了形态鉴定特征和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建议口岸应加强对该种的检疫、鉴定及监测,防止该种入侵我国。  相似文献   

5.
舟山局首次在进口的柳桉木上截获沙巴锯白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赛军 《植物检疫》1994,8(1):47-47
舟山局首次在进口的柳桉木上截获沙巴锯白蚁1992年8月,舟山口岸在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柳按木上截获一种害虫,经广东白蚁研究所平正明先生鉴定,为危险性害虫──沙巴锯白蚁MicrocerotermessabahensisThapa。据观察,该种白蚁在柳桉木中...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莫桑比克的集装箱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了海湾玛瑙螺(Achatina bayaona Morelet,1866)。现将该种蜗牛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园葱蜗牛的鉴定及与森林葱蜗牛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园葱蜗牛是我国将修订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录之一,该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国部分地区,我国尚未分布。近年来,我国口岸从欧洲进境的原木和集装箱及箱内货物的木质包装材料中多次截获该种蜗牛,表明该螺入侵的风险较大。现将花园葱蜗牛的检疫截获概况、形态特征、鉴定技术、生物学、传播途径、检疫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供植物检疫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我局从所罗门进口原木中截获到一种新白蚁,标本经广东昆虫研究所平正明教授鉴定复核,确定为萨摩亚新白蚁(Neotermes samoanus(Holmgren)),它属于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新白蚁属.该种白蚁国内未见分布截获报道,尚属首次截获.现将其主要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2年4月,黄埔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马来西亚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1种天牛成虫,经鉴定为木棉闪光天牛Aeolesthes aurifaber(White).据文献记载该种天牛在国内无分布,目前尚未见有口岸截获记录;该虫主要寄主为木棉,而华南地区又是我国木棉的主要栽种地区,故防止该种天牛的传入具有较为重要的检疫意义.本文对木棉闪光天牛的有关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以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8年9月泉州海关从美国装运废纸进境集装箱内夹带的牧豆树属(Prosopis)荚果中截获了牧豆象(Algarobius prosopis),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种有害生物。本文对牧豆象的寄主、分布及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DNA条形码鉴定方法进行了介绍,为各口岸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拱北办从澳门进境旅客携带的酸豆(Tamarindus indica)中截获了酸豆黑脉斑螟(Mussidia pectinicornella),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种有害生物。本文对酸豆黑脉斑螟的寄主、分布及成虫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DNA条形码鉴定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叶军  钱天荣 《植物检疫》2004,18(1):52-52
2003年5月,上海局对从美国入境的胡桃原木(Juglans nigra)进行检疫时,截获一种天牛,经鉴定为胡桃缢虎天牛(Megacyllene caryae (Gahan 1908)).由于该种天牛在我国没有分布,且有一定的危害性,笔者在此就该种天牛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口原木中截获到一种新白蚁,标本经广东昆虫研究所平正明教授鉴定复核,确定为太平洋原鼻白蚁(Prorhinotermes inopinatus),它属于鼻白蚁科、原鼻白蚁属。分布于南太平洋诸岛(萨摩亚、斐济、所罗门群岛、埃利斯群岛、Rennell Isis.Santa Cruz Arch.、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可危害多种树木、伐木及贮存物品。该种白蚁国内未见分布及截获报道。现将其主要形态特征介绍如下,以供检疫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截获秀粉蚧(Paracoccus interceptus Lit)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及林木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在东南亚地区分布较广,已入侵古热带区,中国大陆目前无分布报道。2015年5月,广西局从进口泰国榴莲中首次截获该虫。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国内外截获情况,提出了该种与其近似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提供了秀粉蚧属种类检索表,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首都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来自乌干达的树茄中截获一种实蝇,经鉴定为小条实蝇属(Ceratitis)的肯尼亚茄实蝇[Ceratitis(ceratalaspis)venusta Munro],该种危害性较大且我国无分布记录,此次截获对于我国口岸查验及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上海口岸从来自美国的画眉草种子中检测到一种疑似粒属线虫的幼虫,并从草籽中收集大量虫瘿。序列分析显示截获的维氏粒线虫ITS序列与Gen Bank中维氏粒线虫(登录号为AF396317和AM888393)的序列相似性为99.85%,序列差异为1 bp。系统进化树中截获线虫样品与维氏粒线虫处于一个聚类组内。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并结合ITS序列分析,将截获的虫瘿及线虫鉴定为维氏粒线虫(Anguina wevelli)。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报道截获该种线虫。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的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喀麦隆的集装箱运原木进行现场检疫时,在该批木材上截获到较多的双棘长蠹属害。经形态学鉴定,其中一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圆双棘长蠹(sinoxylon circuitum L.),这是张家港口岸在国内首次截获到该种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大戟科(Euphorbiaceae)巴豆属本氏巴豆(Croton bonplandianus Baill.)在中国境内的首次截获,介绍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入侵危害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5年8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来自香港的旅客携带物中截获大量酒椰棕榈果,深圳局实验室利用声测仪从该果中截获酒椰象甲(Leurostethus raphiae Marshall,1945),同期,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非洲入境旅客携带的酒椰棕榈果中检出该虫。酒椰象甲为中国口岸首次截获。本文对该种有害生物的分类地位、分布、寄主、形态特征、传播途径等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声测仪,提出了口岸检疫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胀果苋(Amaranthus deflexus L.)为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但在中国尚未分布。由于胀果苋为恶性杂草,对农田、果园、路旁、园林绿化等危害严重。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截获胀果苋,系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种外来杂草。本文根据截获的胀果苋种子及栽种植株,详细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根据资料,介绍了胀果苋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物学与危害性,为口岸胀果苋的鉴定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