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以甘蓝型油菜茎尖进行快繁培养,获得119个F2无性系株系,研究该群体作为可重复作图群体的效率。田间性状考察发现:该群体后代再生植株在苗期、蕾薹期株系内生长整齐一致,一植株在叶片大小、形状和茎等性状发生变异,并表现为败育;株系内植株花期较一致,10个株系表现为初花期提前。变异系数分析发现:R0代在一次有效枝起点上表现出的差异最大,变异频率为44.54%;主花序长和角果长度的变异最小(变异频率均为0);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和主花序有效长虽有一定变异,但变异的频率都很小;可能受环境和管理的双重影响,F2无性系群体的R0代单株在有效果数、主序有效果数和每果粒数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复果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采用ADM混合线性模型,对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配制的双列杂交资料的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由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共同决定,环境效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效应分析发现72-Regent,Andor的加性效应,88-14的母体效应,{[(tower×81008)×81008]×非野}×955选系组合的显性效应较符合品质育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DH群体几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构建了甘蓝型油菜(保604×Topas)F#-1代的DH群体,利用该群体估测了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角果密度、果长和千粒重8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基因数目及基因间的互作方式。通过估算各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系数分析影响各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表明,影响株高的多基因间无互作,控制千粒重的多基因间亦无互作,而分别控制分枝高度、全株角果数和角果密度各性状的多基因存在互补作用,分别影响主花序长度、每角粒数和角果长度的多基因存在重叠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若干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数量遗传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来自中国、欧洲、加拿大的38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熟期,品质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性状间差异显著,遗传力也各不相同,聚类分析结果,所得的各类性状具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胡虹文梁本国(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曾泽海(固始县种子公司)陈保松(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关于油菜各性状之间,及其与部分品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但对产量与产量性状、产量性状间以及...  相似文献   

7.
采用ADM混合线性模型,对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配制的双列杂交资料的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由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共同决定,环境效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效应分析发现72-Regent,Andor的加性效应,88-14的母体效应,{[(tower×81008)×81008]×非野}×955选系组合的显性效应较符合品质育种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加性-显性-母体的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不同遗传来源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所配制的完全双列杂交资料。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环境对产量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而母体效应影响很小。基因效应分析发现y4单株粒重有极显著的加性效应,y3×y4单株粒重有极显著的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甘蓝型黄籽油菜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7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材料,按Griffing方法Ⅱ配制28个组合进行试验,考查了皮壳纤维素含量、种子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胚单宁含量、胚蛋白质含量、单株粒重、黄籽度、千粒重等9个性状。方差分析表明,重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9个性状组合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皮壳纤维素含量、种子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胚单宁含量、千粒重、黄籽度在亲本间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9个性状间的相关分析,以种子含油量与胚蛋白质含量为目标性状进行通径分析。该文还就油菜品质育种提出一些观点,作为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33-6934
对近年来甘蓝型油莱抗病性、品质、开花及产量等性状的QTLs定位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杂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主成分分析,把甘蓝型油菜49个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归纳为5个主成分,即产油因子,角果因子,长度因子,种质因子,粒质因子,它们约占总遗传变异量的90%。根据各主成分遗传贡献率的大小,以主成分为单位选育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应首先注意选择全株角果总数和主序角果数较多的,产油量高的杂种,结合选择主序较长的后代材料,然后选择分枝数较多的双低优质。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已选出10个产油量高,  相似文献   

12.
以法国双低品种普里莫尔 ( Primor)作母本 ,高产稳产品种宁油 5号作父本 ,经过多次连续单株选择 ,采取田间选择与化学分析相结合 ,选育出江苏省第 1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淮宁 2号。经中国油料所等多家单位测定 ,其芥酸含量为 0 .3 0 %~ 0 .72 %,硫甙含量为 7.98~ 3 5.2 μmol/ g,油酸含量为 63 .2 3 %,亚油酸含量为 2 1 .1 9%,含油率为3 9.6%,符合国家优质油菜标准。在江苏省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 ,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寒等优点 ,是淮北地区较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甘蓝型油菜pol和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一代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大气温度日变化,研究了温度对其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温度对不育系07A(具pol细胞质)和陕2A的育性都有影响,而以盛蕾期的影响最大;现蕾期为温度影响育性的敏感时期。同一发育时期(盛蕾期)不同温度处理,不育系07A和陕2A的育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呈型曲线,不育性受盛蕾期温度影响最大的温度值在日均温5℃左右。温度对杂种一代育性的影响,不同组合间差异很大,川油12(由07A配制)的育性极不稳定,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变化很大,最适宜在盛蕾期日均温10℃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而秦油2号(由陕2A配制)的育性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将AMMI模型应用于甘蓝型黄籽油菜8个基因型的黄籽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非区试资料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且优于传统的回归模型分析法;利用对应分析图可以直观评价各基因型的稳定性和适应环境;品质差(黄籽度低)的基因型稳定性相对较好,而品质好(黄籽度高)的基因型稳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将AMMI模型应用于甘蓝型黄籽油菜8个基因型的黄籽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非区试资料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且优于传统的回归模型分析法;利用对应分析图可以直观评价各基因型的稳定性和适应环境;品质差(黄籽度低)的基因型稳定性相对较好,而品质好(黄籽度高)的基因型稳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用草酸浸根和黑麦粒接种两种方法分别对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等国的15个春性和16个冬性、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了抗(耐)菌核病的鉴定。结果没有发现高抗类型,但是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之间存在着感染菌核病轻重程度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显型细胞核雄性不育与波里马细胞抟雄性不育具有不同的不育基因系统;采用有性杂我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不育基因导入到含有波里马不育胞质的材料中,初步得到了显性细胞核+细胞质不育系。讨论了新不育系的遗传组成及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和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