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0.01%芸苔素内酯对棉花新陆中37号进行拌种和生育期全程喷施应用试验,结果表明,0.01%芸苔素内酯进行棉花拌种和全程喷施可提高棉花出苗率,预防棉花烂种,增强棉花抗逆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单产较对照增产5.73%,同时,其对棉花立枯病和黄萎病也有较好的预防和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芸苔素内酯与枯草芽孢杆菌配施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湘烟5号为材料,采用漂浮育苗,在烟苗4叶1心时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芸苔素内酯与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分析8叶1心烟苗的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和枯草芽孢杆菌配施下,烟苗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优于对照。0.004%芸苔素内酯与0.25和7.50g枯草芽孢杆菌配施处理下,烟苗全株干重(4.59g/株)、根系活力[90.31μg/(g·h)FW]、最大叶叶绿素含量(0.5018mg/g FW)及硝酸还原酶活性(0.99U/g FW)均最高,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56.5U/g FW)和过氧化物酶(2714.7U/g FW)活性及丙二醛含量(8.8mg/g FW)均最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表明烟苗喷施芸苔素内酯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提高烟苗素质,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3.
2018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七团开展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芸乐收)在棉花上防病、促进生长和增产效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不仅可有效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结铃率,棉花单株铃数达6.8个,单铃重4.8 g,衣分40%,籽棉单产434.1 kg/667 m~2,增产53.8 kg/667 m~2,增产幅度达14.1%,而且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和预防病害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商品名益丰素、天丰素、高丰素、芸薹素、油菜素甾醇、表油菜素内酯、云大-120、金云大-120、爱增美、油菜素内酯、丙酰芸薹素内酯、农梨利、芸苔素481。2.主要剂型单剂:0.0016%、0.003%、0.004%、0.0075%、0.01%、0.04%、0.1%水剂,0.01%、0.15%乳油,0.0002%、0.1%、0.2%可溶粉剂,90%、95%原药。混剂:30%芸薹·乙烯利水剂,0.4%芸薹·赤霉酸水剂,22.5%甲哌·芸薹水剂,0.751%烯效·芸薹素水剂等。3.毒性低毒。4.作用机理为甾醇类植物激素,可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通过协调植物体内对其他内源激素水平,刺激多种酶系活力,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对外界不利影响和抵抗能力及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小白菜(BrassicachinensisL.)对产量和品质提高方面的作用效果,在小白菜苗期、生长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结果显示:0.0075%的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生长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的株高,增加叶片宽度、数量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8.42%~17.41%;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与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粗纤维含量由对照的1.12%下降至0.83%。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0.075mg/kg时,各项生理指标均达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0.05~0.075mg/kg。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对产量和品质提高方面的作用效果,在小白菜苗期、生长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结果显示:0.0075%的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生长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的株高,增加叶片宽度、数量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8.42%~17.41%;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与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粗纤维含量由对照的1.12%下降至0.83%。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0.075mg/kg时,各项生理指标均达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0.05~0.075mg/kg。  相似文献   

7.
正为明确芸苔素内酯增产效果、使用适期和最佳使用剂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江苏省大丰市植保植检站科研人员在大丰市新丰镇淮正村一农户棉田中用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5000倍液、3333倍液、2500倍液、1667倍液、2000倍液和清水共6个处理开展了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调节棉花生长田间药效试验。棉花种植方式为育苗移栽,4月5日播种,5月7日  相似文献   

8.
芸苔素内酯是目前已开发成功的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第一个甾醇类化合物。这种物质可以从几十种植物体中分离出来 ,也可以用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合成。国内市场上供应的芸苔素内酯制剂含有 0 .0 1%乳油的天丰素、含 0 .2 0 %可溶性粉剂的益丰素等品种。芸苔素内酯可对水稻、玉米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研究芸苔素内酯与苯甲·丙环唑共同作用防控玉米小斑病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人员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以及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同时调查其防效并测定了防御反应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小斑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国内企业连续登记多个芸苔素内酯水分散粒剂产品。其中,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分别临时登记了1.51%芸苔·赤霉酸水分散粒剂(芸苔素内酯含量0.01%,赤霉酸A4+A7含量1.5%)和2.01%芸苔·嘌呤水分散粒剂(芸苔素内酯含量0.01%,苄氨基嘌呤含量2%)产品,陕西美邦农药有  相似文献   

11.
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花后籽粒干重及地上部总干重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而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的干重均随着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2)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显著影响。硝态氮处理下小麦花后地上部总干物质量最高,并且随着生育进程,干物质在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中分配比例降低,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高于其它2个处理。(3)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为7250.5kg/hm2、7575.3kg/hm2和7156.2 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硝态氮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较酰胺态氮处理增产5.8%。  相似文献   

12.
高肥地小麦再高产综合农艺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在高肥地对优良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的主要栽培措施基施纯N量、追施纯N量、P2O5、K2O及基本苗等与小麦产量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高肥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该五因素与其密切相关,增施氮磷肥是实现临麦2号优化栽培的关键,增施磷肥更益于氮肥肥效的发挥,实现优质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是:每公顷基本苗181.8万~229.2万,基施纯氮量121.95~141.3kg,P2O5195kg,K2O33.75~60.75kg,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纯氮71.7~83.7kg。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羊草有性结实能力和提高羊草种子产量及质量,在羊草人工草地于羊草拔节期(5月19日)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研究植物激素对羊草开花习性和结实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羊草开花习性及结实特征影响不同。低浓度(75 mg.L-1)GA3通过增加盛花期后期开花数以及上午9:00前的小花开放数量,来增加开花总数和结实数,并最终显著增加了单穗种子重(P<0.05)。在盛花期内,150 mg.L-1的KT没有显著影响羊草单穗开花数,但最终显著增加了羊草单穗结实数和种子重(P<0.05)。75 mg.L-1浓度的IAA对羊草开花数、结实数和种子重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羊草拔节期,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GA3和KT对羊草开花习性和结实特征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陇东旱塬区以田间试验的方式进行了SODm缓释氮肥施用方式对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性状、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SODm后,由于其缓慢的释放效应,氮肥的效应延长,在冬小麦返青后土壤中依然能有充足的养分,可以使作物营养生长获得有利影响。SODm一次性施用可以使冬小麦较常规氮肥和当地传统施肥方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76kg/mm.hm2,增产10.48%,产值增加805.88元/hm2,净产值增加1105.88元/hm2,提高21.98%,增产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SODm一次性施入可以提高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热量指数表示北疆棉区棉花延迟型冷害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棉花试验的生育期、产量及旬气温资料,计算出棉花不同播期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热量指数,研究分析不同播期棉花产量、霜前花率与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的热量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1)随播种期推后,棉花生长前期热量指数明显增加,而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现蕾—开花阶段的热量满足状况很好,热量指数稳定。3)分期播种的单产与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霜前花率也与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关系密切,生长后期的热量指数变化对棉花品质的影响较产量更加敏感。4)以减产幅度为标准,在棉花开花期以前热量充足的情况下,后期生长热量指数低于64为一般延迟型冷害年指标,低于61.8为严重延迟型冷害年指标。5)以霜前花率为标准,在棉花开花期以前热量充足的情况下,后期生长热量指数低于 70.9 会出现一般冷害年,低于63.2,会出现严重冷害年。  相似文献   

16.
根据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多年不同产量需肥特征进行配方施肥,来模拟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进而研究不同产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等特性,为田间水肥管理和高效用水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进行,试验设置4个产量水平,分别为7.50 t/hm2(C0),8.25 t/hm2(C5),9.00 t/hm2(C10),9.75 t/hm2(C15),以不施肥为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随产量的增加,冬小麦株高、SPAD、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无效小穗数呈下降趋势,较CK处理相比,C15处理株高、SPAD、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生物量分别提高17.8%、69.1%、68.6%、15.3%、16.5%、17.3%、34.9%,收获指数达到53.2%。随产量的增加,冬小麦耗水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C10耗水量增加22.8%,水分利用效率增加9.9%;收获后C10土壤全氮全磷较播前显著增加,C15显著减少,肥料贡献率随产量增加显著提高,偏生产力显著降低。冬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较高的穗数和全生育期干物质的积累,结合冬小麦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等认为C10处理水肥利用最佳。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对不同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对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棉籽壳和麦麸栽培食用菌的效果,以及施用菌糠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菌糠可替代木屑、棉籽壳和麦麸作为培养料,栽培秀珍菇、金福菇和鲍鱼菇的生物效率分别达到64.95%、84.65%和70.49%,与CK差异不显著;施用菌糠有机肥的脐橙平均产量比CK增加5.54kg/株,达到极显著差异,并可提高脐橙的品质,改良果园土壤的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技术对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小麦秸秆焚烧、控制污染和提高田间留茬的利用效率,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留高茬收割后立茬、粉碎、焚烧3种秸秆还田方式及化肥减量施用(参照N 180 kg/hm2、P2O5 90 kg/hm2)对春小麦复种油菜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秸秆还田的措施与传统低茬收割比较,小麦、油菜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小麦单产以麦茬粉碎还田处理最高,复种油菜单产以秸秆焚烧还田最高,总产值、劳动生产率以高施肥、麦茬粉碎还田的处理最高,分别达26752元/hm2和59.45元/工日,纯收益、土地净产率和产出投入比以麦茬焚烧还田、化肥减量15%的处理最高,分别达20346元/hm2、11346元/hm2和1.76。化肥减量15%时,各高留茬秸秆还田处理间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证明在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保证条件下,化肥较当前高施肥水平降低15%在生产中是可行的。从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保护环境的综合因素分析,在小麦复种油菜生产中推荐的方案是小麦留茬20~25 cm收割,旋耕粉碎还田后复种油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旱地冬小麦的水分利用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冬小麦土壤含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可明显提高播前与越冬期0~100 cm、100~200 cm土层含水量,有利于旱地冬小麦出苗与越冬;同时,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可明显提高后续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提高穗数、穗粒数,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率,各处理下数据显示休闲期深耕处理效果优于深松与免耕处理。总之,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均有利于旱地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是实现旱地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免耕机条播是沿湖涝洼湿地生态区稻茬麦的主要播种方式之一,为探讨其科学栽培技术,分别对免耕机条播稻茬麦的冬前苗,叶面积系数、后期根系活力、播期、播量和多效唑化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稻田套播相比,机条播小麦的基本苗降低了150万/hm2,冬前主茎叶片增加了0.8个,单株茎蘖增加0.9个,单株次生根增加1.4条,茎粗增加1.1mm,地上部鲜重增加0.17g,叶面积系数动态为:冬前0.8,起身1.6,拔节期4.0,挑旗期6.2,灌浆期4.0,后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1.21、1.02、0.47,使用多效唑第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