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市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地区)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在我国加入WTO且水产品出口保持强势增长的情况下,进口国采取配额、关税等歧视性政策会相应减少,而会代之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卫生检疫标准等种种形式出现的技术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水产品的出口。技术贸易壁垒已使我国水产品出口遭受重创,且扩散效应显著,原因既有国外水产技术标准的歧视性因素,也有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品牌意识薄弱以及我国水产标准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等客观因素。并就此提出我国水产品出口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三大对策:1、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树立我国水产品品牌;2、建立健全我国水产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认证制度;3、充分利用WTO的TBT协议应对国外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药物残留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瓶颈,建立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刻不容缓.出口水产品质量管理是一项从养殖到销售的系统工程.文章通过调研福建省的鳗鱼规范养殖体系、加工企业自检自控体系及官方监控体系,了解到有效的管理能降低出口鳗鱼产品药残水平,提高出口鳗鱼产品质量,促进鳗鱼产品的出口.其模式为其他水产品出口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日前正式建立水产品出口预警机制。预警通报的对象主要是海南省水产品加工及经营企业。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及时通报国家对水产品加工的最新规定以及我国水产品出口中发生的重大质量事件,并通过对水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以及国内同类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等重要参数变化的监测,分析其利弊,对企业发布重要预警信息,从而有效地为企业提供资料和依据。这一制度的建立也将有利于协调、规范水产品行业出口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正当出口竞争,避免遭受国外反倾销指控,也避免企业…  相似文献   

4.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市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地区)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在我国加入WTO且水产品出口保持强势增长的情况下,进口国采取配额、关税等歧视性政策会相应减少,而会代之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卫生检疫标准等种种形式出现的技术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水产品的出口。技术贸易壁垒已使我国水产品出口遭受重创,且扩散效应显著,原因既有国外水产技术标准的歧视性因素,也有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品牌意识薄弱以及我国水产标准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等客观因素。并就此提出我国水产品出口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产品是我国出口优势产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我国只是水产品生产大国,并不是水产品贸易强国。近些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屡屡被进口国检出质量问题,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保证我国水产品出口的质量安全,不仅要保证源头质量安全,生产加工环节注重规范操作,亦要重视企业实验室的监督把关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伊朗渔业组织(IFO)发布公告,对输伊罗非鱼产品的"冰衣"提出新规:要求产品所包"冰衣"重量不能超过鱼产品实际净重的11%,同时应在产品外包装上注明鱼产品实际净重量。此外,巴西、美国等国官方、行业协会也对出口企业冷冻水产品的净重、冰衣、标识等提出要求。为确保我国水产行业有序发展,出口水产品企业须高度重视国外"冰衣"新规,守信生产,严格按照国外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做好水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7.
试论水产品出口壁垒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以来,水产品出口受到非关税出口壁垒的影响日显突出。本文分析我国及我省水产品出口形势,比较相对优势及非关税出口壁垒的影响,提出了规范管理,建立水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执行体系;加强服务,建立和完善水产品出口服务体系;财政支持,扶持和促进水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加强协作,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等4项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水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国外技术壁垒高筑,出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欧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也是水产品壁垒高筑的市场。了解欧美对进口水产品质量控制要求,有助于企业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12日,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制定的食品“反恐”条例——《食品企业注册管理条例》、《进出口食品预先通报条例》开始实施,有关人士预计将对中国3000家食品出口企业造成直接影响,1万家食品生产企业造成间接影响,这其中也包括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我国是美国第二大水产品进口国,2002年我对美水产品贸易出口额达8。1亿美元,美国出台的二个新条例因实施范围广、手续繁杂、措施严厉,必将对我国水产品正常出口造成冲击,产生不利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应如何积极应对,为此本刊特约国家水产品质检中心主任李晓川先生就相关问题撰文,以期对水产品出口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波海水产品出口遇到越来越多CAC、SPS和TBT的影响。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制度等。在这种形势下,分析CAC、SPS和TBT协议对宁波海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讨论和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水产品国际贸易带来的结算风险以及对我国水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水产品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但有利于改善我国水产品的国际贸易条件,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结构。据此提出了应该加快实现市场多元化,促进水产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的格局特征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品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贸易在进出口双向快速增长的局面下,保持了净出口态势。文章在总结中国水产品入世几年来进出口的发展趋势、产品结构以及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增强质量竞争力是优势水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未来几年对国外捕捞类水产品进口将继续大规模增长,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的产品结构特征短期内不会有显著变化。最后,基于提高出口水产品竞争力、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的目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对国际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十分重大。本文从水产品贸易的贸易顺差、水产品养殖主导水产品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水产品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全球主要渔业国家2011年水产品生产和与国际贸易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全球渔业生产和水产品国际贸易基本保持平稳。渔业捕捞产量出现上升,水产品国际贸易保持活跃。全球主要渔业国家的渔业生产大多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本文针对不同国家的渔业特征,对全球主要渔业国家2011年的渔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状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滞长,亚洲和拉美的新兴经济体和国家将成为今后全球渔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四个市场上,近年来,这四大市场大约占到了85%左右。同时,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对进口水产品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性标准,我国的水产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文章介绍了我国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状况和日本、美国、欧盟以及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况,同时也介绍了这些国家对我国水产品贸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世界水产品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世界水产品贸易及中国在世界水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进行分析的同时运用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世界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水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世界和中国的水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中国各类水产品及水产品加工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在不断提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出口贸易是舟山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舟山市水产品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着国际贸易壁垒、集中的出口市场、较低的抗市场风险能力、日益加剧的水产品原料供需矛盾及规模很小的加工出口企业等多个阻碍发展的问题。如何应对市场危机带来的风险是舟山水产加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分析了舟山水产出口的影响因素和水产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水产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民币汇率变动将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现有的国际贸易研究主要集中在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一般规律或对工业制品贸易影响方面,专门针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通过在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进行一般性的实证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建立我国水产品贸易安全分析DEA-BCC模型,对2004年以来水产品贸易安全度进行了评价,得出2004-2013年我国水产品贸易安全综合效率值分别为1.000、0.876、0.953、1.000、1.000、0.790、0.299、0.348、0.305、0.210,表明2004年和2007、2008年中国水产品贸易相对安全,2008年之后中国水产品贸易安全总体上处于危险状态。这与我国水产品贸易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外贸集中度以及与区域组织关系和贸易伙伴关系一般、较弱的国际水产品定价影响力等因素有关,并据此提出发展多元化的水产品国际市场,加大技术开发,推动水产业结构升级,加强部门合作,实现水产品的绿色化和标准化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