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冬育肉鹅一般从立冬开始,具体育肥时间根据预计上市时间灵活把握。一、品种选择与时间确定应选择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品德种肉鹅,如狮头鹅、溆浦鹅、莱茵鹅、朗鹅、四川白鹅,或选择用地方优良品种与以上品种进行杂交的雏鹅。购买鹅苗时,宜选头大、脚粗壮、挣扎有力、善于觅食、抗病力强和绒毛有光泽的雏鹅。雏鹅40日龄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鹅种生长曲线拟合和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生长模型分别对太湖鹅、五龙鹅、皖西白鹅、四川白鹅、三花鹅1~13周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各个鹅种的生长曲线(R2>0.96),但不同鹅种的最优拟合模型不尽相同。太湖鹅的最优拟合模型为Gompertz,三花鹅的最优拟合模型为Logistic,五龙鹅、皖西白鹅和四川白鹅的最优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总体来说von Bertalanffy拟合鹅生长曲线效果较好。利用最优拟合模型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参数,皖西白鹅最早到达生长拐点,三花鹅最晚到达生长拐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优良,无论绝对生长还是相对生长始终都处于曲线上方;三花鹅的生长速度则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朗德鹅与皖西白鹅肌肉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0日龄朗德鹅和皖西白鹅的肌肉品质进行研究。分别对朗德鹅和皖西白鹅的屠宰性能、肉常规品质和胸、腿肌纤维密度与肌纤维直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周龄朗德鹅肌肉的失水率、系水力和pH值差异不显著,各组朗德鹅胸肌与腿肌的肌直径大于各组皖西白鹅,且差异显著(P<0.05),而各组朗德鹅胸肌与腿肌的肌纤维密度低于各组皖西白鹅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朗德鹅的肌肉品质明显优于皖西白鹅。  相似文献   

4.
一、精选良种 重点选择四川白鹅、皖西白鹅等优良品种开展经济杂交,推广皖西白鹅×小白鹅和四川白鹅×小白鹅2个杂交组合,改善本地鹅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在引种时要看种鹅场是否正规,使品种数量、质量有保证;购入苗鹅时,要求选绒毛光滑、健康活泼有力、眼睛明亮的个体.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2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2个微卫星标记中3个为高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其余均为中度多态座位。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太湖鹅(0.7105),最低的是皖西白鹅(0.5838)。织金白鹅与溆浦鹅遗传距离最近,为0.0417,而太湖鹅与四川白鹅最远,为0.7259。通过UPGMA法15个地方白羽鹅聚为3大类:织金白鹅、溆浦鹅、闽北白鹅、右江鹅、莲花白鹅、武冈铜鹅、同始鹅、浙东白鹅、籽鹅聚为第一类,广丰白翎鹅、皖西白鹅聚为第二类;酃县白鹅、百籽鹅、太湖鹅、四川白鹅聚为第三类。本研究证明中国地方鹅群体的遗传多性样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莱扬莱扬白鹅(LYLYB,莱扬白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莱扬白鹅(LYB,莱茵鹅与扬州鹅的杂交后代)、莱莱扬白鹅(LLYB,莱茵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3种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杂交仔鹅3种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9以上,都能很好地拟合仔鹅生长过程,以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高,根据实际饲养资料确定Logistic模型是拟合仔鹅生长的最优模型;以此模型估计3种杂交仔鹅体重和体尺的最大值发现,莱莱扬白鹅的生长速度最快,体重和体尺的增长均快于莱扬莱扬白鹅、莱扬白鹅。  相似文献   

7.
对豁眼鹅纯系、豁眼鹅♂×四川白鹅♀F1代和四川白鹅纯系3个群体鹅的产蛋数、高峰期产蛋率、季节性休产率、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等指标比较分析,评估豁眼鹅改良短日照品种鹅季节性繁殖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辽宁地区豁眼鹅群体产蛋性能优良,280 d产蛋数为95.4±22.7枚,高峰期产蛋率为46.3%,无就巢和季节性休产。豁眼鹅纯系、豁眼鹅♂×四川白鹅♀F1代两组的平均产蛋数、高峰期产蛋率高于四川白鹅纯系(P <0.05);四川白鹅季节性休产率为90%,豁眼鹅♂×四川白鹅♀F1代休产率为50%。结果表明:豁眼鹅可以杂交改良其他品种鹅的季节性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我国12个中型家鹅群体(丰城灰鹅、广丰白翎鹅、兴国灰鹅、浙东白鹅、钢鹅、四川白鹅、马岗鹅、织金白鹅、溆浦鹅、雁鹅、武冈铜鹅、皖西白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为浙东白鹅,最低的为雁鹅,杂合度范围为0.4958~0.6547,12个鹅种资源群体平的均杂合度为0.5999,反映了各鹅种的杂合度都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各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将12个中型鹅种聚为3类,NJ的聚类结果分析与几个鹅品种的地域分布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9.
从皖西白鹅的基本特征、雏鹅的饲养、青年鹅的饲养、种鹅的饲养等各方面阐述皖西白鹅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指导皖西白鹅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选取70日龄四川白鹅、百子鹅为试验对象,以豁眼鹅为对照,比较了各品种间生产性能差异。结果表明,3个鹅种母鹅体重差异显著(P0.05),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百子鹅在体斜长、胫围、潜水长3个体尺指标上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其中,百子鹅的胫围和潜水长明显高于豁眼鹅,差异极显著(P0.01)。3个鹅种公鹅潜水长,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差异极显著(P0.01),百子鹅公鹅的胫长高于四川白鹅,差异极显著(P0.01),胫围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差异极显著(P0.01)。3个鹅种各项屠宰指标间均存在着不同差异,百子鹅母鹅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显著高于豁眼鹅(P0.05),四川白鹅腿肌率8.79%,高于豁眼鹅,差异极显著(P0.01)。百子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公鹅,差异显著(P0.05)。豁眼鹅公鹅的腹脂率低于其他两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正> 白鹅是一种草食家禽,耐粗饲,生长快,出栏周期短。饲养白鹅,不需要大量精饲料,主要依靠放牧采食青草。白鹅适应性强,既可水养,也可旱养,很受农民欢迎。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活鹅拔毛、生产鹅肥肝、肉用、蛋用等多项利用,更提高了白鹅的饲养价值。如何搞好白鹅的科学饲养,增加经济效益,已成为饲养户十分关心的问题。一、育雏育雏是养鹅的基础。雏鹅很娇嫩,对刚出壳的雏鹅,养育的重点是提高成活率。雏鹅在出壳前肠道已有内容物,这些物质是雏鹅代谢的产物,首先排出这些废物,有利于雏鹅的成活。因而,在雏鹅出壳后要让其先饮水,自行清洗肠道,以促其内容物的排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豁眼鹅作为父本的杂交利用效果。[方法]以豁眼鹅为父本,以四川白鹅为母本,测定其杂交后代1~10周龄增重、10周龄体尺及屠宰性能。[结果]在日增重方面,豁眼鹅公鹅、豁眼鹅母鹅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公鹅和四川白鹅母鹅(P0.05),杂交公鹅的日增重明显高于豁眼鹅公鹅和四川白鹅公鹅。在屠宰性能方面,杂交鹅公、母鹅均优于各纯系。在体尺指标方面,豁眼鹅、四川白鹅和杂交鹅的体尺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杂交鹅的平均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胫长、半潜水长等均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P0.05);杂交鹅与豁眼鹅、四川白鹅的胸宽差异不显著(P0.05);豁眼鹅的胫围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杂交鹅(P0.05)。[结论]豁眼鹅可作为杂交利用的父本。  相似文献   

13.
6个中国重点保护地方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我国6个受重点保护的地方鹅品种资源(四川白鹅、狮头鹅、豁眼鹅、雁鹅、伊犁鹅和皖西白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微卫星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是四川白鹅(0.6415),最低的是雁鹅(0.5010),表明了各鹅种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高,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6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聚类结果将6个重点保护鹅品种聚为五类,安徽省的雁鹅和皖西白鹅聚为一类,豁眼鹅、伊犁鹅、狮头鹅、四川白鹅分别独自聚类。UPGMA的聚类结果分析与几个鹅品种的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本研究结果为加强对我国现有鹅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杂交后代雏鹅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变化。[方法]利用莱茵公鹅与四川白鹅母鹅进行杂交试验,观察后代雏鹅的外貌特征变化,并研究其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结果]从杂交后代的外貌特征看,绝大多数雏鹅的绒毛颜色、额瘤大小、体形特征与四川白鹅相似,仅有20%左右与莱茵鹅相似。少数后代雏鹅的绒毛颜色为灰色,可能与莱茵鹅的固有特征有关。后代雏鹅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4周龄杂交鹅平均体重比四川白鹅高8.37%,而7和10周龄杂交鹅平均体重比四川白鹅分别高16.49%和15.22%。成年杂交鹅的平均产蛋量为42.35个,远低于四川白鹅。[结论]利用莱茵鹅作父本、四川白鹅作母本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由于羽绒制品的内销和出口量连年猛增,羽毛价格持续上涨.为了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羽绒,提高养鹅户的经济效益,养鹅户应实施鹅活体拔毛的新技术. 一、适合活体拔毛的鹅 活体拔毛足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新技术,它能使养鹅者经济收益成倍增加.一般如雁鹅,皖两白鹅、浙东白鹅、莲花白鹅、兴国白鹅、狮头鹅、马岗鹅等,均可在休产期活体拔毛几次,专用于活体拔毛的鹅一年可以拔毛6~7次.  相似文献   

16.
以引进品种莱茵鹅作参照,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7个中国家鹅品种(类群)的H值及PIC、遗传分化系数、亲缘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鹅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其中,雁鹅具有最低的H值和PIC,浙东白鹅H值最高,皖西白鹅PIC最高;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中国鹅品种(类群)内;莱茵鹅与7个中国鹅品种(类群)的遗传距离均较远。NJ聚类结果表明,雁鹅与兴国灰鹅聚为一类后和皖西白鹅聚在一起,然后与浙东白鹅与四季鹅的聚类体聚为一体,接着与扬州鹅聚类,最后和五龙鹅聚为一类;莱茵鹅则自成一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鹅的品种较多,若以产肉为主应选用饲料消耗少、生长迅速、产肉率高的中型鹅种,如浙东白鹅、太湖鹅等;若以产肥肝为主,应选择从法国引进的朗德鹅(肥肝平均重1000~1300克),广东的狮头鹅(肥肝平均重960.2克)和黑龙江的雅鲁肝鹅(肥肝平均重750克);若以产蛋为主,应选用原产山东莱阳地区的“豁眼鹅”(年产蛋量可达120130枚)及江西的上饶白鹅等;若以产羽绒为主应选择白色产羽绒量多的鹅种,如太湖鹅、雅鲁肝鹅、皖西白鹅等。  相似文献   

18.
以太湖鹅、四川白鹅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MSTN基因与鹅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湖鹅剪切力低于四川白鹅,肌肉脂肪含量高于四川白鹅,差异显著,说明太湖鹅脂肪沉积能力较强,肌肉嫩度较好。MSTN基因P11引物检测到2种基因型AA、AB,且AB基因型个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说明B基因与脂肪沉积有正相关关系。MSTN基因P4引物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BB,且BB基因型个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A、AB基因型个体,说明B基因与脂肪沉积有正相关关系。四川白鹅较太湖鹅生长速度快,90日龄四川白鹅平均体重3 154 g、太湖鹅平均体重2 925 g;但四川白鹅脂肪沉积能力与太湖鹅比相对较弱,四川白鹅肌肉脂肪含量为1.79%,太湖鹅肌肉脂肪含量为2.20%。说明MSTN基因对鹅肌肉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STN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及将该分子标记应用于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易延明 《农友》2002,(11):19-19
立冬鹅是指立冬至冬至这段时间孵化饲养的雏鹅。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LEF1基因在鹅胚胎期皮肤毛囊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胚胎期12,18,28 d的吉林白鹅和胚胎期13,18,28 d的卡洛斯鹅为试验动物。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对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荧光定量PCR对LEF1基因在胚胎期鹅背部皮肤毛囊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胚胎期为鹅初级毛囊的原始发育期,卡洛斯鹅胚胎期毛囊发育快于吉林白鹅;LEF1基因在胚胎期吉林白鹅及卡洛斯鹅的毛囊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在18 d时为高峰期。说明LEF1基因可能在胚胎期吉林白鹅及卡洛斯鹅的毛囊发育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