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我省转浙钓业生产历史悠久,最高年投产机木钓船520艘,最高年产量3.45万吨。由于七十年代后期浙江渔场带鱼资源逐年下降,近几年产量均处低水平。为了稳住我省转浙钓业生产,提高产量和产值,从1985年开始钓船打出外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邱开群 《海洋渔业》1991,13(6):251-255
<正> 前言东海外海是我国东海带鱼主要越冬场,同时也是夏秋汛外海带鱼产卵场之一,也是福建省转浙钓带秋冬汛生产的主要渔场,占总产量的65~92%.据1986~1988年8~12月连续三年共测定东海外海钓带样本3200尾.肛长组成范围为180~480毫米,平均肛长293.2毫米,优势肛长240~320毫米,优  相似文献   

3.
<正> 鉴于东海中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绿鳍马面鲀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局经研究决定将《群众渔业向外海发展渔船、渔具和渔法的研究》列入省重大科研项目。技术要求:新建两艘外海对钓机帆渔船,春汛进行外海探捕马面鲀,产量250吨;秋汛钓多种经济鱼类和起钓机研制,产量34吨;冬汛参加带鱼生产,产量125吨。在省科委、省水产局领导下,由台州地区水产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岭县水产局、温  相似文献   

4.
<正> 鱿鱼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鱼类,据上海水产大学的资源调查,在北太平洋有关海域有较大的分布,有一定的开采价值。1990年,在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的统一部署和上海水产大学的指导下,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第一次将2艘8154艉滑道冷冻拖网渔船改装为鱿鱼钓船,并于1990年6月7日开赴海参崴渔场进行鱿鱼钓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对开赴外海渔场进行鱿鱼钓生产的钢质渔船。本文介绍的是关于改装鱿鱼钓船中的渔  相似文献   

5.
西南大西洋的马岛公海水域是韩国远洋鱿钓船主要作业渔场之一。从统计资源显示,1999年有105艘韩国鱿钓船在马岛渔场作业,鱿鱼渔获量为23.1万t,但以后逐年减少,2004年竟减至仅0.6万t,2005年开始回升,那么2006年马岛渔场的鱿鱼生产是否继续回升呢?为了查明这个问题,早在2005年的11月有2艘韩国鱿钓船进入马岛渔场探捕,结果发现生产不错,进入2006年后便有共33艘的韩国鱿钓船进入马岛公海渔场作业。  相似文献   

6.
康跃山 《海洋渔业》1988,10(5):213-214
<正> 福建省惠安县转浙钓船系母子式带鱼延绳钓作业。母船一般50~100吨,100~150马力,人数35~60个,背舢舨6~11条。舢舨1吨左右,3马力,配人数4名,钓具4~5篮,生产时舢舨放钓作业,母船巡洋保护。由于该作业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渔获物整齐、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是惠安县群众渔业的传统作业之一。惠安县钓船转浙生产已有一百多年悠久历史了,随着带鱼资源  相似文献   

7.
渔业动态     
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完成攻关任务由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舟山、大连、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等生产单位参加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专题,三年来,经海上综合调查、探捕和生产验证,开发了东海外海渔场两个,黄海渔场两个,初步评估资源量为60万吨,并了解了中心渔场形成的环境条件及其鱼发特点,较熟练地掌握了鱼群映象判别和灯光诱集技术及使用声纳探鱼仪进行瞄准捕捞的技术.1986~1988年三年投入东海外海进行探捕和生产的船只42组,总产4.57万吨,盈利1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新开发黄海两个拟沙丁鱼渔场也取得6000多吨产量的好成绩.本刊摘  相似文献   

8.
福克兰鱿鱼钓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兰鱿鱼钓渔场是目前尚有开发潜力的渔场,本文对舟渔公司2000年福克兰鱿鱼钓生产技术作一总结研究,供同仁参考。 一、渔场、渔期、海况 1.渔场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福克兰渔场是由福克兰环岛200海里经济专属区,阿根廷200海里内经济专属区和阿根廷外海渔场,三块组成,进入前两者渔场生产,需支付一定的资源费,而后者贝为小公海,无需支付资源费。我公司今年8艘鱿钓船仅在阿根廷外海渔场生产,其位置位于阿根廷200海里经济专属线以外,200m等深线以内的大陆架水域。 阿根廷外海渔场200m等深线以内,底质平坦,以…  相似文献   

9.
渔业动态     
2001年韩国鱿钓船在福克兰渔场的生产开局不佳 据韩国鱿钓渔业界称,2001年有57艘韩国远洋鱿钓船,自2月15日开始进入福克兰岛专属经济区作业以来生产不好,虽然现下以进入捕鱿渔期,但仍未见鱿鱼的渔场形成,所以现下在福克兰岛经济区内作业的韩国鱿鱼钓船的单船日均产量不到2t,渔况不佳,因此,大部分的韩  相似文献   

10.
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喜 《海洋渔业》2002,24(3):117-119
本文根据闽东渔场指挥部1982-2002年历次开展的“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探捕调查”项目的调查结果,生物学测定资料以及闽东北外海渔场作业的桁杆拖虾和锚张网捕虾作业的生产探捕监测船的渔捞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近年闽东渔场虾类生产统计资料,对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状况及利用现状进行叙述,探讨和分析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省海洋渔业的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渔政管理上存在着问题与困难,致使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产量下降,大、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目鱼生产日趋恶化,带鱼资源的捕捞压力极大,为此,保护近海水产资源,减轻沿岸近海渔场的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水产资源是我省渔业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东海中南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马面鱼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厅为了尽快打开我省海洋渔业新局面和扶植恢复钓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渔业动态     
南朝鲜将去阿根廷外海捕鱿鱼近两年来,南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外海水域的鱿渔场突然热闹起来,由于这里荧乌贼产量急增,引起有关各国捕鱿渔船的关注。据估计1985年在这里作业的各国捕鱿鱼渔船增至220~240艘,与1984年相比增加约一倍左右。其中规摸最大的波兰渔船队拥有50艘以上的捕鱿鱼渔船,其次是中国台湾省为40艘(渔期2月下旬~7月初,一艘450吨的钓船,实际作业天数为83天,共获1,707吨,平均一天渔获量为20  相似文献   

13.
渔业动态     
<正> 舟山外海深水流 网作业初见成效 为开发利用东海外海的方头鱼、真鲷、黄鲷和金线鱼等名贵性鱼类资源,减轻近海捕捞强度,提高大型机帆船的经济效益,1993年舟山市投资420万元组织岱山县闸口渔业村和普陀区桃花渔业公司21艘马225~250马力木壳机帆船经技术设备改造后,开赴舟外等外海渔场开展深水流网试捕生产,取得了较好成绩。自3月8日至10月底一般单位生产4~6个月计6~10个航次,总产422.99吨,产值538.03万元,平均单产20.14吨计产值25.62万  相似文献   

14.
葛允聪 《海洋渔业》1988,10(1):33-34
<正> 烟渔公司1987年在东海北部渔场带鱼、杂鱼生产不好的情况下,大胆提出开发长江口鱿鱼资源的设想,经多次派船进行探捕,终在6月21日在长江口渔场找到鱿鱼.在6~7月份内的13天中,共投网821次,捕获鱿鱼24680箱,实卸528.5吨,平均网次产量30多箱,鱿鱼产量占6~7月份总产量的30.3%,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现有441千瓦对拖渔轮46艘,常年作业在外海渔场,北从对马五岛渔场,南到闽南渔场。作业渔区水深80—150米。年产量一般为2万吨左右。主要捕捞马面鲀、带鱼、鲅鱼、大眼鲷等鱼类。近年来,由于传统底层鱼类资源的衰竭,严重地影响了拖网渔轮的正常生产,使公司的生产经营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为迅速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改变拖网渔轮单捕底层鱼的状况,1986年在省水产厅海洋处、省水产研究所的帮助下,参照祥渔四片式网型,结合我司渔轮性能、作业渔场特点,我们试验推  相似文献   

16.
福建转浙带鱼延绳钓生产面临问题及纾解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开群  郑顺琦 《海洋渔业》1993,15(3):112-115
<正> 一、转浙带鱼延绳钓生产面临的问题 (一)东海带鱼资源处于低水平向下波动目前东海带鱼资源根据科研部门估算预计有90万吨,其中东海区带鱼渔获量44万吨左右,日本、南朝鲜、我国台湾省及我国北方渔船在东海渔获15~20万吨。近几年由于江苏、浙江、上海大力发展大马力拖网船及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回顾惠安县地处福建沿海中南部,其渔业历史悠久,是福建渔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母子式带鱼延绳钓是惠安渔业的一大特色,古今闻名。据史料考证,距今400多年前的明朝后期,惠安钓船就开始转浙生产。关于渔船转浙的原因?董应举(明万历年)在《护鱼末议》云:“或问闽亦有海,而必渔于浙,何也?”“日,鱼(注指带鱼)自北而南,冬则先至风尾,风尾在浙直外洋,故福兴泉三郡,沿海之渔船,无虑数千艘,悉从外洋趋而北,至春渔乃浙南,闽船亦渐归钓”。说明先辈至少在明朝已掌握带鱼的洄游规律为追捕鱼群而转场生产。据清朝道光《惠安县续志》记载:“峰尾、沙格、下  相似文献   

18.
深水流网渔业发展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分 《海洋渔业》1994,16(6):267-268
<正> 一、发展概况 深水流网,俗称中深海流网,以作业于外海渔场80米至100米左右水域而得名,主捕黄鲷、方头鱼、金线鱼、白姑鱼、刺鲳等类底层鱼类。八十年代初,广东省阳江县渔民大刀阔斧调整作业,推进了中深海流钓系列作业(中深海流网是中深海流钓其中的一项),效益好,发展迅速。近年,又把作业渔场扩大到东海外海渔场,首先被温岭市渔民所接受。开始与台、港商合股生产,共担  相似文献   

19.
多艘渔船在东海沙外渔场作业时,捕到了已在东海渔场失踪了20多年的大黄鱼。这批大黄鱼体重为0.9~1.5kg。据了解,这次捕到大黄鱼的船只有玉环县珠港镇坎门红旗社区浙玉渔3527号(1000kg)、3626号、3608号、3607号、3221等以及坎门  相似文献   

20.
沈金敖  符锡金 《海洋渔业》1982,(6):F002-F002
<正> 在1980~1981年东海大陆架外缘和大陆坡深海渔场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转入东海渔场重点探捕调查,以求提高经济效益。今年在执行该调查的第1航次中,东海水产研究所“东方号”调查船在东海深海渔场,探到较好鱼群映象时,当即进行试捕。第1网拖曳0.6小时,网产水珍鱼440盘(每盘10公斤),第2、3网各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