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鱼苗下塘是养鱼的关键环节。不少养鱼户因忽视水温、水质、气候和放养时的操作细节,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放养失败,经济损失较大。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一、鱼苗下塘前要检查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消失.如果清塘药物的毒性未完全消失,就会造成鱼苗中毒死亡.只有当清塘药物的毒性完全消失后,鱼苗才能下塘。检查的具体方法是:1.将50~60尾鱼苗放入池塘内的网箱中(也可用脸盆取池水一盆,放人20~30尾鱼苗)养12~24小时,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如果鱼苗活动正常,即可放养鱼苗。2.测定池水酸碱度。生石灰清塘后.池…  相似文献   

2.
张荣芝 《齐鲁渔业》2012,(11):45-45
放鱼苗前,鱼池要消毒,常用的清塘消毒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清塘消毒工作一般选择在鱼苗下塘前7~10天的晴天中午进行,方法有2种:一是干池法,放干或抽干池水,全池均匀撒生石灰,每平方米面积用量75g,曝晒3~4天后再注入新水40~50cm,4~5天待药性完全消失后即可投放鱼苗。二是带水法,每立方米池水用250g生石灰,将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投放鱼苗。  相似文献   

3.
主要是由于药物清塘后毒性没有完全消失,就放鱼苗导致死亡。用药物清塘时,可用工具将池塘底泥翻动几遍,使清塘药物加速分解:注水后放鱼前,应取池水放鱼试养2天,待确定安全无事后再放鱼。  相似文献   

4.
3.2.2.4试苗 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苗鱼苗。检查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是:通常在池内放一只小网箱,用数十尾鱼苗放入网箱内,半天后鱼苗依然活动正常,方可放苗。  相似文献   

5.
韩素芹 《淡水渔业》2003,33(6):22-22
一、冬春下塘。常言道 :冬入鱼苗长三分。由于冬季至初春时节 ,鱼苗壮、鳞片紧 ,适应力强 ,加之水温低、损伤小 ,此时下塘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是放苗的黄金时期 ,不但成活率是一年四季中最高的 ,还极有利于来年生产。二、壮苗下塘。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良种鱼苗下塘 ,可提高成活率。三、安全下塘。鱼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检查清塘药物是否已经彻底失消 ,可先试放几十尾鱼苗入塘内的网箱 ,观察一昼夜 ,看鱼苗活动、游动情况有无异常 ,如出现焦燥不安、浮头挣扎、四处串游现象 ,说明清塘药物还有残留 ,应待其药效完全消失后方…  相似文献   

6.
王强云 《齐鲁渔业》2004,21(3):15-15
鱼苗池要彻底清塘。每公顷用生石灰22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  相似文献   

7.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8.
王梅芳 《内陆水产》1998,23(6):16-16
鱼苗成活率低,是影响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呢?其关键是在选池、清塘、试水、选苗、消毒、管理上注意科学性。l科学选地鱼苗池的选择要适当,一般以面积600-1300m、水深l-1.Zm的池塘作为鱼苗池最好。2科学清塘鱼苗放养前,应清整池塘,去除杂草,然后每667mZ水深lin用生石灰120一150kg或13一15kg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化水全他泼洒。3科学试水在清塘7——8天后,用洗脸盆盛满清塘后的地水,放入鱼苗6-8小时,若鱼苗无异常反应,说明药物残毒已消失,可以投放鱼苗。4科学选苗购买鱼苗时,应选择体质强壮…  相似文献   

9.
安陆市养鱼场和养鱼专业户,目前正在推广生石灰清塘后20小时投放鱼苗的技术,这是1988年5月在巡店镇皮塘养殖场试验成功的.在此以前,他们均采用在生石灰清塘后10~15天投放鱼苗,结果总因鱼池消毒后时间较长,鱼类敌害生物繁生,影响鱼种成活率,或因鱼苗购买不及时,不能按时投放  相似文献   

10.
鱼苗身体纤弱,入池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全军覆没。因此,笔者特别提醒养殖者在鱼苗入池时一定要切实注意以下8项。1鱼苗在入池前一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一方面使堆积在池底的剩余清塘药物充分溶解,以防毒害鱼苗,另一方面进一步清除敌害,如果发现敌害可用0.5g/m3浓度的敌百虫全池泼洒进行杀灭,此浓度对轮虫没有杀灭作用。2在鱼苗入池前一定要检查清塘的药物毒力是否消失,以及水的肥度是否合适首先取半桶水,因有时表层水毒力已消失,但底层的毒力仍然很强,将鱼苗放入水中观察8~10h,看生活是否正常,以确定鱼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鱼苗下塔后就能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适口天然饵料,必须先将鱼苗培育他的水质培育肥。这种方法以前称为肥水下塘。比不施肥的清水下塘效果好的多。由于水质肥、饵料生物多、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要做到鱼苗在轮虫高峰期下塘,首先要了解鱼苗池中浮游生物的变化规律。当水温20-25℃,用生石灰清塘后水中浮游生物的出现顺序见下表:从上表可见,鱼苗下塘应选择在清塘后的7-10天,此时鱼苗下塘正值轮虫高峰期。但生产上无法根据清塘日期来要求鱼苗何时下塘,而且天然轮虫数不多,不够鱼苗吃。因此,人为施肥创造铃虫繁殖高峰期才能为…  相似文献   

12.
1专池喂养,彻底清塘.专养塘固定后,要在投放鱼苗前彻底清塘,就是将池水排干,除净野鱼、杂草,让其曝晒半个月左右,然后放10-20cm深水进塘,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灰100kg左右,化成石灰浆,全池均匀泼洒,7-10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投入鱼苗。漂白粉必须带水清塘,池塘水深1m,每亩用药15kg,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5-7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投放鱼苗。  相似文献   

13.
<正>一、鱼种放养放养品种选用从国家原(良)种场引进的黄河鲤鱼苗种,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1.鱼种放养前的准备由于在放鱼前对池塘进行了清塘,放鱼苗前鱼池水中毒性可能还有残留,这样对鱼苗的生存具有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在鱼苗放入池塘之前要进行试水,检查消毒后的池水毒性是否已消失。方法是在放鱼苗的前一天先在一个小网箱或  相似文献   

14.
鱼苗的饲养是把鱼苗养成3cm左右的夏花鱼种。它的饲养比饲养鱼种要精细得多,技术也难以掌握。下面介绍其饲养措施。一、清塘彻底,分期注水。清塘除害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主要环节。用来清塘的药物有很多,如生石灰、茶粕、漂白粉、鱼藤酮,巴豆等。在这些药物中,以生石灰效果最佳。生石灰清塘既能在短时间内使水的PH值速速提高到11以上,杀死野杂鱼类和敌害生物及病原体,又能增加动、植物的钙营养元素和澄清水质。生石灰清塘可分干塘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常用干塘清塘法。干塘清塘是先将池水排至5—10cm,每亩约用生石灰60—75公斤,晴天,把热的石灰桨均匀地满池泼洒。清塘后2—3天即可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5.
李光河 《内陆水产》2003,28(3):27-27
鱼苗脱膜后3~5天内,卵黄囊逐渐消失,腰点出现时,就可下塘,至培育到夏花鱼种为止。鱼苗培育的要点是:前期培养轮虫;中期培养红虫,即枝角类;后期注重精料,豆浆泼洒均匀,逐步注入新水。做到这些,夏花鱼种出塘前可达4~6厘米。培育时间为4周。1鱼苗池的整修和清塘鱼苗池700~2000米2大小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淤泥适中,长方形,水深1~1.5米,池深1.5~2米,不漏水,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放苗前10~15天清塘,常用生石灰消毒,每667米2用75千克,配成石灰水,在5~10厘米水深的池塘中全池泼洒,10~15天毒性消失。也可用漂白粉,每667米25~10千克,全池泼洒,7…  相似文献   

16.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1.0~1.5米,长方形,东西向。底层淤泥不超过10厘米,池埂坚固不漏水,其高度应超过最高水位0.3~0.5米。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一侧倾斜,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2.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在鱼苗放养前20~30天,将池水放干晒塘,清除池内杂草杂物,清整池底淤泥。放养前15天左右加水5~10厘米,用生石灰带水消毒清塘,用量每亩75千克。方法为:在池塘底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分别倒在小坑内加水,等大量放热时便向池中均匀泼洒。次日用铁耙耙动底泥,使石灰浆和底层淤泥充分混合,以达到彻底清塘的目的。7~8天后,等药效消失后…  相似文献   

17.
<正> 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以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7d施基肥,用发酵后的鸡粪3000~4500kg/hm~2。一般施肥后5~7d,轮虫到达高峰期。2 掌握好下塘时间 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轮虫,对鱼苗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18.
一、准备工作  1.池塘的选择:大小不限,以 0.5~ 3亩为宜,深 1.0米以上,底质最好是壤土,保水保肥效果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埂牢固,池塘光照要好,有利于培养饵料生物。  2.清塘:鱼苗下塘前 20天左右排干水,清除过多淤泥,平整池底并曝晒数日,然后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亩用量为 100~ 125公斤。  3.肥水:清塘后 2~ 3天,即鱼苗下塘前 5~ 7天,加水至 50厘米深,然后施经发酵的有机粪肥,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鱼苗下塘后,能吃到适口的天然饵料,施肥量为每亩 100~ 200公斤。  4.放苗前的准…  相似文献   

19.
苗种培育 斑点叉尾(鱼回)苗种培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即从鱼苗孵出后4~5天到鱼苗达10厘米这段培育期;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即从10厘米的鱼种培育成30~50g的大规格鱼种。苗种培育池以1~2亩为宜,鱼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然后用有机肥料肥  相似文献   

20.
二、鱼苗培育技术1.鱼苗池的选择和清整池塘要求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水质清新。面积3~7.5亩,用前7~15天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进水必须经40目的筛网过滤,与孵化池基本相同。鱼池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和整修,并彻底清塘消毒。2.施基肥在鱼苗下池前3~5天,向池内加注新水0.5~0.7米(要严防野杂鱼及有害生物进入池内),并施放基肥。通常每亩施发酵的畜粪200~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