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肉种鸡笼养配套技术□李安华为尽快使我国的肉种鸡笼养从地面或棚架饲养转向现代、高效、节粮密集笼养,经研究、推广应用实践证明,肉种鸡笼养必须采用配套技术。选择合适的笼具、种鸡限制饲养与适时开产、满足种鸡产蛋营养需要、采用人工授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及保证...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全程笼养技术□宋安江肉种鸡笼养符合肉种鸡的生物学特性,全程笼养使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决定肉种鸡笼养成败的关键是,鸡场必须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笼具的设计与安装必须合理,选择适合肉种鸡笼养需要的添加剂是肉种鸡生产性能发挥良好的保证,与笼养相配套的饲...  相似文献   

3.
一、笼具选择1.笼具设计规格要适宜:由于肉种鸡体重较大,采用笼养后饲养密度增加40%~60%,利用一般鸡舍及其环境控制设备,易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夏天温度过高,热死鸡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可将笼具宽设计为1.8m。成年鸡笼以两层笼最适宜,育成笼...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山东肉种鸡笼养发展很快,笼养种鸡数已达20多万套。本所常年饲养艾维茵祖代种鸡4000套、父母代种鸡6000套,全年平均受精率95%以上,最高达98.5%。但也有不少鸡场,特别是新建鸡场,由于种公鸡培育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等原因,受精率还不到80%,严重影响了鸡场的经济效益。针对此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笼养肉种鸡人工授精、提高受精率的几点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种鸡饲养都是家禽养殖事业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把握种鸡笼养方式能有效利用单位空间,同时也能提升种鸡饲养规模。种鸡笼养能降低鸡只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同时能强化提升种鸡受精率,是良好而有效的种鸡饲养模式,当前在大多数规模化种鸡养殖户中被广泛应用。但笼养种鸡模式也有很多问题,如鸡只脚垫、鸡只脚趾问题。文中对笼养种鸡的常见问题进行探析,并且提出有关养殖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笼养种鸡养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根据肉种鸡各期生育特点和生产要求,经五年研究,研制出肉种鸡笼养系列笼具(双向调节式育雏笼、双丝并焊阶梯式育成笼、前插式产蛋笼、单体公鸡笼等五个品种),经大群饲养试验,育雏成活率为99.4%,23周末体重整齐度为89.3%,破蛋率为1.2~1.7%,种蛋合格率为96.3%,平均单产172.5枚,节省饲料7.8%。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国肉种鸡饲养已逐渐从地面、栅网饲养转向高效、经济、密集的笼养,以降低饲养成本,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以为,匹配合适的笼具,严格卫生防疫,掌握饲养管理技术.是饲养肉种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笼养肉种鸡具有饲养密度高、耗料少、公鸡及商品代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然而,由于饲养技术掌握程度不同,各地的饲养效果不尽一致.笼养技术中首先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笼具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黄羽肉鸡绝大部分是采用地面或网上平养方式饲养,特别是两广地区,很少有采用笼养的。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紧缺,黄羽肉鸡的饲养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黄羽肉鸡种鸡笼养技术日渐成熟,为了探索黄羽肉鸡饲养新模式,我们开展了黄羽肉鸡笼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蛋用种鸡小群笼养工艺及其设备在我国是首次研制。我国当前工厂化养鸡种鸡场的建场投资过高,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低(0.2m~2/只),设备费用大,国产商品价格为15.2—20元/只。种鸡小群笼养(公母同笼自然交配,不设产蛋箱),比落地散养,网上平养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比人工授精小笼饲养技术操作简便。针对当前我国种鸡场设备费用高、种鸡占地面积大及人工授精技术要求高不便于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蛋用种鸡小群笼养工艺及其设备的研制。在经过试装和小群饲养试验,摸索出了饲养管理、种蛋收集的技术要点,取得了种蛋受精率、破蛋率及鸡笼设计的有关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鸡小群笼养饲养工艺方案和笼具设备试制图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笼养肉种鸡下笼后不同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对其生产性能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为肉种鸡的合理淘汰提供科学有效方案。【方法】选取产蛋率和体重接近的60周龄待淘汰肉种鸡(L系母鸡),设平养组[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和笼养组(处理Ⅳ),各处理均为45只,3个重复;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淘汰肉种鸡分别放养于密度为3.750、1.875和1.875只/m2的平养鸡舍内,其中处理Ⅲ设计栖架和沙浴福利养殖方式。饲养10周后测定、分析各处理淘汰肉种鸡的运动量、生产性能和肠道性能,筛选适宜淘汰肉种鸡的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结果】平养组各处理淘汰肉种鸡的运动步数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下同),但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Ⅰ的运动步数依次显著递减;笼养组淘汰肉种鸡的产蛋率、日产蛋量和死淘率均显著高于平养组各处理,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则相反;70周龄时处理Ⅲ淘汰肉种鸡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和日产蛋量显著高于处理Ⅰ,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处理Ⅱ;笼养组淘汰肉种鸡的蛋壳强度和蛋黄重显著低于平养组各处理,处理Ⅰ淘汰肉种鸡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处理Ⅲ;70周龄时,相比于笼养组,平养组各处理淘汰肉种...  相似文献   

12.
正肉鸡笼养与地面平养相比,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增加养殖密度,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提高土地单位利用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方式。由于笼养与平养方式存在很多不同,在此简单介绍一下笼养肉鸡的管理要点。1上鸡前的准备1.1检查水线确保管道不漏水、渗水,每个乳头都要完好,保证供水。1.2检查笼具确保每个笼门开关自如,确保每个笼底及四壁用底网封闲完好,防止小鸡钻出笼外。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山东省肉用种鸡笼养发展较快。1991年以来,聊城市昌明公司种鸡场4万套肉用种鸡产蛋阶段全部实行笼养。与其同步推行的种鸡人工授精技术,亦在不断提高,受精率由1991年的89~90%,提高到95~96%,高的批次达到98%。现将该场制定的《肉用种鸡笼养人工授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肉种鸡的饲养方式由过去传统式的地面棚架饲养逐步转向现代高效化的密集笼养。因此,研究笼养肉种鸡饲料复合添加剂,满足笼养条件下的肉种鸡营养需求是十分必要的。现将复合添加剂的梯度筛选试验结果介绍如下。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共计42周294天)在潍坊市供销社肉鸡集团公司安丘第三种鸡场进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肉种鸡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系列笼具、系列复合添加剂以及笼养条件下种鸡限饲水平、人工授精技术、综合卫生消毒免疫程序等笼养配套技术。结果表明:笼养配套技术的应用使种鸡69周龄入舍单产197枚,种蛋受精率95~97%,种蛋合格率96%,入舍母鸡平均繁殖雏鸡(商品代)162.7只,每只种鸡平均节省饲料4.99千克。  相似文献   

16.
<正>1.笼具规格。要符合笼养蛋鸡的生产特点,条件许可时选用单笼单鸡式鸡笼,不仅可降低蛋的破损率,而且有利于发挥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种蛋生产中。笼养种鸡人工授精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我所实验鸡场通过10余年的实践摸索,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使种蛋人工受精率达90%以上,充分发挥了种鸡笼养的优势。现将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种...  相似文献   

18.
野鸡笼养比散养、圈养好处多,效益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投资少。建造一间能散养100只野鸡的鸡舍,按最低造价每平方米100元计算,需投资3000元,而制作一组钢筋丝网笼具只需400元,如利用竹木做笼具,造价更低。2.占地少。散养每平方米一般可养4—5只,如养100只需占地30平方米左右,改用笼养只需一组笼具,占地不足3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业科学》1993,(2):92-92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王生雨等经5年研究,研制出肉种鸡笼养系列笼具;育雏期0-6周龄为双向调节式育雏笼,育成期7-23周龄为双丝并焊阶梯式育成笼,产蛋期24-68周龄为前插式产蛋笼以及单体公鸡笼。经大群饲养试验,育雏成活率为99.4%,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养鸡专业户必读——《蛋鸡笼养技术》蛋鸡笼养这种新的饲养方式具有管理方便、房舍利用率高、有利于防止疾病、设备制作简易、省工省料等优点。近几年来,随着养鸡鸡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村养鸡生产已逐步转向专业化商品化,蛋鸡笼养在我国正日益普及。为了适应新形勢需要,作者在走访部分专业户进行实地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了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