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2017年对采自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及陕西等省份的具有TuMV症状的大白菜、萝卜样品进行检测,测序获得了214个TuMV CP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特点:各地大白菜、萝卜TuMV CP序列分离物大致归属于world-B和basal-BR 2个组;TuMV分离物归属既有寄主关联性,又有地域性;同一地点的物种内TuMV分离物表现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多样性。研究结果为十字花科蔬菜抗TuMV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蔗花叶病毒株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品种CP31/294、CP3 1/588和 Co281,甜高粱品种 Rio 和 Atlas 为鉴别寄主,测定出福建、广西主要蔗区甘蔗花叶病的10个供鉴病毒分离物中,有8个与 Abbott 鉴别系统描述的 SCMV-A 株系一致;1个与 SCMV-D 株系一致;1个与已知的14个株系都不相同,表现弱毒性,可能是新株系。应用辅助鉴别寄主甘蔗品种 F134,在鉴定为 SCMV-A 株系的8个分离物中,区分出一个新的分离物。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马铃薯Y病毒两分离物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病毒粒体形态大小以及它们引起的寄主细胞病变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从山东省主要烟草和马铃薯种植区病毒样品中分离到两个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分别为PVY-T 和PVY-P.两分离物在寄主植物上的症状表现、体外抗性、蚜传特性、血清学以及病毒粒体大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这些结果与作对照的PVY标准株系PVYN 和PVYO相比较,初步推测分离物PVY-T属于PVYO株系 ,而P VY-P则属于PVYN.通过对受侵染寄主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比较发现,这两种PVY分离物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布特征、内含体以及与寄主互作后所引起的细胞病变也明显不同,这些可能成为区别PVY不同株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烟草花叶病毒株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是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典型成员,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能侵染茄科、藜科、苋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番杏科、豆科和商陆科等共30科300多种植物[1]。在不同的寄主上,TMV有许多不同的株系,在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番茄株、车前株、豆类株、葫芦科株、兰花株和U2株等[2]。近十几年来,从不同寄主植物上不断分离鉴定到TMV的不同株系或分离物,在TMV不同株系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和基因功能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简述如下。1现已报道的TMV株系烟草花叶病毒株系的种类非常多,在同一寄主上可以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从广东和山东呈现花叶病症的辣椒上分离纯化得到2个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分离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CMV-GDLJ和CMV-SDLJ 2个病毒分离物CP基因序列长度为657bp,编码218个氨基酸.2个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与CMV亚组Ⅰ的6个株系CP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0%以上,而与亚组Ⅱ的3个株系同源性均低于80%,据此将分离物CMV-GD和CMV-TA归属于CMV亚组Ⅰ.  相似文献   

6.
苏浙部分地区黄瓜花叶病毒株系群划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苏浙部分地区蔬菜的29个CMV分离物接种鉴别寄主的反应初步归纳为4个株系群,其中株系群Ⅳ寄主范围最广,分离物数占总数55.2%,且体外稳定性及蚜虫传毒率均高,这就为上述地区的蔬菜抗病育种和田间病毒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黄瓜花叶病毒(CMV)亚组研究的进展.根据寄主反应、血清学关系、病毒外壳蛋白肽链图谱分析、dsRNA分析、核酸杂交、RT-PCR产物酶解分析及核酸序列分析等方法,可将现有CMV株系或分离物区分成2个亚组,尤其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核酸杂交、PCR及核酸序列分析,能准确地将不同亚组的分离物区分开.从已知序列的CMV株系分析,不同亚组株系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各RNA组分仅为58%~75%,同亚组株系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则达86%~100%.将CMV株系或分离物区分成2个亚组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文章最后就我国CMV亚组的研究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瓜花叶病毒亚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黄瓜花叶病毒(CMV)亚组研究的进展,根据寄主反应,血清学关系,病毒外壳蛋白肽链图谱分析,dsRNA分析,核酸杂交,RT-PCR产物酶解分析及核酸序列分析等方法,可将现有CMV株系成分离物区分成2个亚组,尤其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核酸杂交、PCR及核酸序列分析,能准确地将不同亚组的分离物区分开。从已知序列的CMV株系分析,不同亚组株系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各RNA组分仅为58% ̄75%,同亚组株系的  相似文献   

9.
芜菁花叶病毒山东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山东省3地市感病的白菜和萝卜上分离到芜菁花叶病毒6个分离物,将其分别命名为TuMV-SD1、TuMV-SD2、TuMV-SD3 、TuMV-SD4、 TuMV-SD5和TuMV-SD6。利用RT-PCR克隆了这6个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测定了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个分离物的CP基因均为867个碱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 达97.0%~99.4%;它们与World-B组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达91.8%~100%;与Brassica- Raphanus (BR) 致病型分离物的同源性次之,在89.1%~91.0%之间;与basal-B组分离物的同源性最低,仅86.0%~90.3%。基于TuMV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分子进化树显示,TuMV分离物可分为4组,本研究所分离到的6个TuMV山东分离物属于第四组,即world-B组。用分离到的6个TuMV分离物对已获得的转TuMV CP基因的抗病毒大白菜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尽管作为转基因的CP基因与这6个分离物的CP基因只有88.2%~88.9%的同源性,但转基因大白菜对这6个分离物均具有明显抗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规的基因克隆技术,对香蕉束顶病毒NS株系代表分离物的DNA组分6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将该分离物这个组分的序列与先前报道的广州天河分离物(属NSP株系)的该组分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分全序列,ORF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2个分离物间的变异率分别为3.4%,17%t 2.6%,表明该组分在2个株系代表分离物间存在较显著差异,从而进一步支持了广东BBTV存在2个株系的结论,此外,NS株系代表分离物DNA组分6的全序列,ORF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澳大利亚分离物的变异率分别为14.4%,7.5%和7.1%。  相似文献   

11.
从贵州威宁县染病马铃薯植株中分离得到马铃薯X病毒贵州分离物(PVX-GZ),采用RT-PCR扩增并克隆了该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CP).经测序,该CP基因长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25.2 ku;与19种已报道的PVX各地分离物的同源性相比,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别在78.6%~97.5%和84.8%~99.6%之间,其中,与两种典型的PVX X3株系(荷兰分离物X3和英国分离物UK3)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7.1%以上.结合寄主鉴别结果,判断该分离物属PVX的X3株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法在微机上研究了苜蓿花叶病毒毒株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H-10分离物与苜蓿花叶典型株系完全相同,属同一株系。Wc分离物自成一株系且与黄化斑块株系最接近。这些结果得到血清方法的证实,并部分得到病毒外壳蛋白AA分析的证实。  相似文献   

13.
从宁夏和北京地区甜椒上分离到3个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宁夏分离物为CMV-NX1,NX2;北京分离物为CMV-BJ)并保存在普通烟上。从叶片中提取该病毒RNA,经RT-PCR扩增到780bp的全长CP基因的cDNA,PCR产物纯化并测序。2个宁夏分离物(NX1,NX2)核甘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它们为同一株系。与已报道的部分CMV株系的CP基因序列相比较,表明3个分离物与CMV亚组I同源关系比亚组II更密切,因而3个分离物都属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I,通过DAS-ELISA进一步验证它们都属于亚组I。  相似文献   

14.
采用黑龙江省各地的大白菜黑斑病芸薹链格孢 ( Alternaria brassicae ( Berk.) Sacca.) 2 2个单孢菌株 ,对国内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大白菜、萝卜、甘蓝、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品种 (其中含自交系和杂种一代 )共 51份进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 ,各品种对不同的菌株抗感反应差异明显。根据同一品种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菌株抗感反应存在差异 ,而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菌株抗感反应趋近一致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 ,筛选出 5个鉴别寄主 ,它们是 ,二牛心大白菜、97- 3- 114大白菜、牡丹江一号大白菜、新一号大白菜和四九菜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山东寿光地区两份番茄病毒病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证明山东寿光地区番茄感染的病毒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两病毒样品的DNA-A(该病毒总基因组)全长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发现两样品病毒DNA-A全长序列共有2 781个核苷酸,两序列同源性达99.9%以上,很可能为同一分离物。将此序列经nucleotide blast(核苷酸序列比对程序)比对后分析发现该序列与我国上海、安徽等地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序列同源性在99.0%以上,且山东寿光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应为TYLCV-Israel株系的分离物。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为介体昆虫,以4个水稻品种为寄主,通过人工接种对采自云南、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23个分离物进行传毒试验.致病性评价结果表明,23个分离物可划分为5个等级,即强致病型、次强致病型、中致病型、弱致病型、极弱致病型.致病性分化表现在地理差异、毒株差异及水稻品种差异三方面.不同分离物在寄主发病率、发病时间、症状表现以及对灰飞虱传毒效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及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为对象,用分子检测方法对山东、安徽2省病原进行鉴定。选取山东、安徽2省7个地区,对2种病毒病进行田间调查,采集疑似样品扩增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树等分析,进一步了解山东、安徽2个省蔬菜产区2种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YLCV在山东省大部及安徽省局部地区已经发生扩散且中国所有的分离物仍属于IL株系。明确了ToCV在安徽地区发生,且统计发现2个省6个地区ToCV、TYLCV存在单独侵染及复合侵染。ToCV分离物均可分为2个大组,其中该研究所得到的分离物均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分离物聚类到一组。  相似文献   

18.
通过RT-PCR扩增得到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山东泰安南瓜分离物(CGMMV-TANG)的外壳蛋白基因,经过序列分析,该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全长486个核苷酸,由161个氨基酸组成。对CP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结合寄主来源及地域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的不同分离物在分组上与地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来源于西洋梨红贝雷沙寄主潜带苹果茎沟病毒(ASGV)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序列,并明确其分子特性,采用RT-PCR、RACE末端克隆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SGV分离物基因组全长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其序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来源于西洋梨的ASGV-HB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序列为6 496 nt(Gen Bank登录号:KU605672),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及2个可变区Ⅵ、Ⅶ。序列分析表明ASGV-HB与Gen Bank登录的18个ASGV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6%~87.7%;ORF1和ORF2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3%~92.3%和94.4%~98.7%;Ⅵ和Ⅶ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22.9%~68.8%和48.8%~92.2%;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来源于不同国家的相同寄主的ASGV分离物聚集为同一分支。结果表明,ASGV的分子变异无地域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寄主选择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SGV的群体遗传进化机制及其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部分地区马铃薯Y病毒cp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Y病毒(PVY)是危害我国马铃薯的主要病毒之一,其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发生基因变异而产生株系分化现象。为揭示青海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cp基因的分子变异,利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16个马铃薯Y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采用SDT、DANMAN、RDP和MEGA软件对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序列一致率结果表明,16个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均为801个碱基,一致率为98.0%~100%,编码267个氨基酸,一致率为94.8%~100%。重组分析表明,16个分离物未发生基因重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11个分离物与PVYN-Wi株系相聚成簇,表明其在系统发育关系上与PVYN-Wi株系的亲缘关系最近,占被检出病毒分离物的68.7%;另外5个分离物与PVYO株系相聚成簇,表明其在系统发育关系上与PVYO株系亲缘关系最近;未发现PVYC株系、PVYN株系、PVYE株系和PVYNTN株系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