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姜对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生姜对氮、磷、钾的吸收符合Logistic方程之模型,呈“S”型曲线变化,但其吸收比例因不同生育期而异。总的来看,钾的吸收比例最高,氮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1.0:1:16.1。生姜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除在根内较稳定外,其余均随生长的进行呈下降的趋势。氮、磷、钾向各器官的最终分配量,除钾在地上茎分配略高于根茎外,氮、磷均以地下根茎的分配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平阴玫瑰叶片中P,K,Ca,Mg,Fe,Cu,Zn,Mn,B共9种矿质营养元素在花芽分化的7个生长时期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间P,K,Zn,Cu大体上呈下降趋势;Ca除现蕾前含量陡然下降外,随叶片成熟含量呈现上升趋势;Mg,Fe,Mn,B含量波动频繁且变化各异。P与K,Zn,Cu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K与Fe,Zn,Cu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Fe与Mn,Zn与Cu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平阴玫瑰叶片中9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按高低排序为:Ca〉K〉P〉Mg〉Fe〉Mn〉B〉Zn〉Cu。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油茶各器官和营养元素吸收、累积及分配特征,为油茶林地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势较好的5.5年生油茶林为调查对象,测定其树干、树枝、树叶、主根和侧根的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营养元素吸收及分配特征.[结果]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大致为N>K、Ca>Mg>P>Fe、Mn>Zn>B>Cu.油茶不同器官营养元素总含量的排列顺序:树叶>侧根>树枝>主根>树干.油茶树体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14.65g/株,其中,N、K、Ca的贮存量最高,其次是P、Mg、Fe、Mn,Cu、Zn、B最低.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的顺序排列:树叶>树干>主根>树枝>侧根.[结论]油茶树体N、K、Ca元素的吸收和累积量最高,营养元素的分配与各器官的生物量不成比例关系,树叶和树干营养元素贮存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叶片以及一年生枝条内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器官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砀山酥梨合理适时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内N、P、K、Zn、Cu、B含量呈下降趋势,Ca、Fe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Mg、S含量变化不显著;一年生枝条内N、P、K、Mg、S、Cu、Zn和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F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果实内N、P、K、Ca、Mg、S、Mn、Cu、Zn和B含量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Fe含量先显著下降,后呈现出波动性变化。叶片中N、P、K、Cu、Zn、B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Ca含量与K、B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N、P、K呈极显著负相关;1年生枝条中N、P、K、Cu、Zn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Fe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各元素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N、P、K、Zn、B和果实、一年生枝条中对应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砀山酥梨植株中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施肥时要根据矿质元素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前施入。  相似文献   

5.
:以平远县4 年生油茶和长岗山油茶幼苗为试材,对油茶林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 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 年生油茶的平均生物量为2 331.93 g/株, 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是根>叶>果>茎>枝,长岗山油茶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是叶>茎>根>枝;( 2) 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N > K > P、Ca > Mg、B > Zn。叶片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为上层叶含N、P、 K、Mg 较多;( 3)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有 31 对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4)油茶林下土 壤养分含量大小是:全K >全N >全P >交换性Ca >交换性Mg,有效Zn >有效B。土壤有机质、交换性 Ca、交换性 Mg、有效 Zn 和有效 B 的含量明显呈下坡>中坡>上坡的规律;( 5)土壤养分与油茶各器官营养 元素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果的相关性最密切;土壤中的交换性Ca、交换性Mg 和有机质与油茶植 株中的营养元素关系最为密切;土壤交换性Ca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Ca 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土壤全N、全P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中N、P 元素含量呈两两正相关,土壤有效P、全K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P、K 元素含量分别 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延边生态条件下大田生长期间不同基因型烤烟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P、K、Ca、Mg、Zn、Mn在移栽后50 d均已出现吸收高峰,在移栽后60~70 d(Zn在80 d)出现低谷后逐渐上升并保持稳定,只是Ca、Mn、Zn的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26.93%、23.01%、45.42%;B的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93.34%。Ca、Mn、Fe、Mg下部叶的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和上部。(2)吉烟9号和云烟87中各元素(Mg除外)的含量均较高;Ca、Fe、Na、Zn在基因型间的差异不显著。(3)P与K、Fe,K、Ca、Mg之间,Zn与Mg呈显著负相关;P与Ca、Mg、Mn、Cu、Na等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油茶幼林营养元素吸收及其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油茶各器官和营养元素吸收、累积及分配特征,为油茶林地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势较好的5.5年生油茶林为调查对象,测定其树干、树枝、树叶、主根和侧根的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营养元素吸收及分配特征.[结果]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大致为N>K、Ca>Mg>P>Fe、Mn>Zn>B>Cu.油茶不同器官营养元素总含量的排列顺序:树叶>侧根>树枝>主根>树干.油茶树体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14.65g/株,其中,N、K、Ca的贮存量最高,其次是P、Mg、Fe、Mn,Cu、Zn、B最低.油茶各器官营养元素贮存量的顺序排列:树叶>树干>主根>树枝>侧根.[结论]油茶树体N、K、Ca元素的吸收和累积量最高,营养元素的分配与各器官的生物量不成比例关系,树叶和树干营养元素贮存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建莆田解放钟枇杷园中土壤和各器官组织中的N、P、B、K、Ca、Mg等6种元素含量的测定,应用生物地球化学分室理论分析,发现解放钟枇杷对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为主动吸收,如N、P、B、K、Ca、Mg等元素在地上活体分室中分配的总量均占整个解放钟生态系统的总储量的80.0%以上,其中最大的为B元素,活体分室分配总量占生态系统总储量的97.64%,最小的为N元素,为83.97%。各营养元素在活体分室总的分配次序为:B〉K〉Ca〉Mg〉P〉N。  相似文献   

9.
四川巨桉人工林养分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土壤养分与巨桉人工林叶片养分及叶片中各养分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P含量与N、B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全Zn、交换性Mg与N的吸收呈显著负相关 叶片P浓度主要受土壤总P供应量的影响,而与有效P含量关系不明显,但受到土壤有效N、交换性Ca、全K的促进作用和总Ca的限制作用 叶片Ca、Mg浓度与土壤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养分平衡关系中,N平衡最重要,K、Mg次之,Ca、Zn、B、Cu等也不可忽视,可采用N/Zn、K/N、K/Zn、Ca/N、Ca/B、Mg/N、Mg/K、Cu/N、Zn/Mg、B/N衡量巨桉人工林的养分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微量元素对黄冠梨叶片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冠梨为材料,探讨中微量元素不同配比组合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梨生产上平衡施肥提供参考。通过将中量元素Ca、Mg肥与微量元素Fe、Zn、B肥,按5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喷施黄冠梨,探索其不同配比组合在黄冠梨树体生长发育期间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对黄冠梨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月,黄冠梨叶片中Fe元素含量呈线性增长,之后总体上趋于稳定;Zn元素含量总体上呈"升—降—升—降"变化趋势;B元素含量呈"升—缓—降"变化趋势;Mg元素含量总体上呈"升—降"变化趋势;Ca元素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至7月时含量最高。果实中的5种中微量元素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B与Mg、Mg与Ca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Zn与果实中Zn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施肥时应优先考虑喷施能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含糖量)为主的Fe 0.4%、Zn 0.4%、B 0%、Mg 0.25%、Ca 1.0%或Fe 0.4%、Zn0.5%、B 0.2%、Mg 0%、Ca 0.7%组合;如单纯追求以产量指标为主,则喷施Fe 0.3%、Zn 0.3%、B 0%、Mg 0.75%、Ca0.7%组合。但在实际生产上果实内在品质常为第一考虑因素,产量指标为第二考虑因素。结合主成分分析和人们对水果的食用习惯(喜甜恶酸),以处理11(即Fe 0.4%、Zn 0.4%、B 0%、Mg 0.25%、Ca 1.0%)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过量Fe2+胁迫下水稻的养分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过量Fe2+对水稻生长,地上部及根系的N、P、K、Ca、Mg以及Fe等微量元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量Fe2+胁迫抑制了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N、P、Mg的吸收,促进了Cu的吸收.Fe2+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能促进水稻地上部和根系对Ca、Mn的吸收,高浓度Fe2+则会抑制Ca、Mn的吸收.根系的Fe、Cu和Zn含量高于地上部.同时Fe2+胁迫也抑制了P、K、Mg和Zn等有效养分在根系与地上部之间的分配,破坏了养分的分配平衡,加剧了铁毒的发生,这可能是Fe2+胁迫下植株受伤害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彩叶草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Se(0、0.2、0.5、1.0、1.5、2.0、2.5 mg·L~(-1))处理下彩叶草各器官中矿质元素(K、Ca、Na、Mg、Fe、Mn、Cu和Zn)和重金属元素(Cr、Cd、As、Pb和Se)含量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Se处理明显改变了根茎叶中矿质元素和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K和Ca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是茎叶根,Fe和Mn为根叶茎,Zn为叶茎根;低浓度Se(≤0.5 mg·kg-1)处理,Na和Mg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分别是根茎叶和叶根茎;高浓度Se(≥1.0 mg·kg-1)处理,Na和Mg元素的顺序则分别为茎根叶和叶茎根。重金属元素Cr和Cd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是根茎叶;Pb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是根叶茎。相关性分析表明:(1)彩叶草根中Se含量与As、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K、Ca、Na、Mg、Fe、Mn、Cu、Zn、Cr、Cd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13种元素中呈正相关与负相关元素个数相当且基本呈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2)茎中Se含量与K、Ca、Na、Mg、Fe、Mn、Cu、Zn、Cr、Cd、As、Pb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13种元素中正相关元素个数多于负相关元素个数且呈2个简单网状结构;(3)叶中Se含量与C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K、Na、Mg、Fe、Mn、Cu、Zn、Cr、Cd含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13种元素中正相关元素个数多于负相关元素个数且呈2个简单直线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杨梅结果树各器官的矿质营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杨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分配特性,以东魁杨梅为材料,测定初果树和盛果树的不同器官在花期、幼果期、秋梢发生期和休眠期的矿质元素含量(包括N、P、K、Ca、Mg、S、Fe、Mn、B、Zn和Cu)。结果表明:N、K、Ca、Fe、Mn等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含量差异较大,P、S、Cu、Mg和B差异较小;初果树和盛果树的N含量均以叶最高,其次为枝。初果树的K含量以枝、叶较高;盛果树K元素含量在果实中最高,其次为枝、叶;Ca含量均以枝最高,在6 g·kg-1以上,而果实中Ca含量最低,在0.6 g·kg-1及以下;Mn含量均以叶、枝中较高;Fe含量均以根中较高;与初果树相比,盛果树各器官的N、Mn、Zn含量上升,P和Fe含量降低。试验结果可为杨梅生产中的矿质营养管理提供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14.
旱冬瓜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与立地土壤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相关分析法对主要造林树种旱冬瓜体内各营养器官的7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元素之间以及植物与立地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冬瓜不同器官各元素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K、Mg、Fe、Zn、Cu、Mn在叶片中含量最多,Ca在树皮中含量最高;大多数元素在树干中含量最低.旱冬瓜对K、Ca、Mg、Zn、Cu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对土壤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Mg>Ca>Cu>K>Zn>Mn>Fe,一般叶的富集系数最高.元素间和元素与立地土壤的相关分析表明,K、Mg、Mn、Fe、 Cu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Ca和Mn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除Fe元素外,植物体中K、Mg、Mn、Zn、Cu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当前芒果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的局面,全面了解和掌握芒果的营养规律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红金龙芒果叶片中N、P、K、Ca、Mg、S、Fe、Mn、Cu、Zn、B等11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全年跟踪分析,较全面的得出红金龙芒果叶片的养分变化规律,可将红金龙芒果的生长周期分为4个阶段:营养生长期(5—9月)、生殖生长期(9—11月)、果实膨大期(11月—2月)和果实成熟期(2—4月)。各阶段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有所差异:营养生长期,叶片中营养元素除K含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余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生殖生长期,叶片中的营养元素N、B、Ca含量上升,其他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果实膨大期,叶片中的N、K、Mn、Fe、Zn、B含量下降,Ca、Cu含量上升,P、S、Mg含量趋于平稳;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Mn、Fe、B、Cu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K、Ca、S、Zn含量有所降低;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片中P、Mg、S、Zn等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呈锯齿状波动。本研究对于目前新的芒果栽培管理模式下营养诊断和养分综合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3个芭蕉芋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2个生育时期(发棵结芋期、子芋完熟期)芭蕉芋各器官矿质微量元素含量、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发棵结芋期,3个芭蕉芋品种平均每株累积吸收量表现为锰(Mn)、铁(Fe)锌(Zn)硼(B)铜(Cu),紫叶红花芋、兴芋-1的茎、叶中Cu、Zn含量较高,Fe以根、根茎内含量最高,Mn、B主要分布在叶、根茎内,而兴芋-2根中Cu含量最高,Zn、Mn在各器官的积累相对均衡,B在根茎中积累量较高;在子芋完熟期,芭蕉芋单株积累量表现为FeMnBZnCu,Cu、Zn在各器官中的含量相当,Fe以根系中含量较高,Mn、B在叶中含量较高,兴芋-1在根茎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总体看出,芭蕉芋根茎中Cu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粮食作物,是一种优良的高Cu含量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湿法消解处理5种不同发育时期香石竹器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K、Ca、Mg、B、Fe、Cu、Mn、Zn的含量,研究香石竹体内的营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K在香石竹各器官中的含量逐渐增大;Ca在前期浓度增加较快,在花蕾膨大后期有剧烈降低,"十字期"又略有增加;Mg在前期浓度增加较快,开花前逐渐降低;B在前期浓度逐渐加大,在"十字期"剧烈增加,达到叶含量的4.4倍;Fe、Cu、Mn、Zn的含量随着花蕾的形成逐渐增大,在"十字期"浓度开始减小;Mn含量减少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灌渠和排渠两种生境上的新疆杨为对象,研究自然生长状况下新疆杨(Populus albaL.var.pyram ida-lis)对K 、Na 、Ca2 、Mg2 的吸收、运输和分布特性。主要结论为:新疆杨各器官的离子含量与生长环境中的离子浓度不存在正相关趋势;排渠盐胁迫下生长的新疆杨对离子选择吸收和运输的能力高于灌渠正常生长的新疆杨;盐胁迫下,新疆杨根和叶中K 、Na 的浓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K 浓度在根和叶中呈下降趋势,Na 浓度在根中明显增加,根和叶中Ca2 、Mg2 浓度的变化趋势略缓,根中Ca2 浓度下降,Mg2 浓度增加,叶中Ca2 、Mg2 浓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9.
南丰蜜橘花矿质营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定点采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南丰蜜橘花与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南丰蜜橘花中K、Ca、Mn与叶片中相应元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花与叶片中Mg、Cu、Fe含量仅在1a中呈极显著相关;2011年花中N、P、K、Mg、Fe、Cu、Zn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叶片,Ca、Mn、B含量显著低于叶片;2012年N、P、K、Zn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叶片,Ca、Mg、Mn、B含量显著低于叶片,花与叶片中Fe、Cu含量差异不显著;花中养分含量变异系数2011年除Fe、Mn以及2012年除N、Cu、B高于叶片外,其他养分含量变异系数均低于叶片;分别对2011年和2012年南丰蜜橘花与叶片K、Ca、Mn含量进行拟合,发现K含量均呈指数函数关系,Mn含量均呈三次函数关系,花中Ca含量在0~0.6%间递增曲线一致;说明花可以用于提前诊断南丰蜜橘K、Ca、Mn的含量状况。  相似文献   

20.
温中林  郑卫  陈日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40-15045
通过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标准样地,对林龄为4、7、11年的马占相思人工林进行生物量及营养元素测定,研究马占相思林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N、P、K、Ca、Mg、Fe、Mn、Cu、Zn、B)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马占相思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积累;枯枝、根蔸在7~11年的生物量增长总量下降,其他器官则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来看,马占相思各器官中的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总的排列顺序为N〉Ca〉K〉Mg〉P,微量元素则以Mn为最高,依次排序为Mn〉Fe〉B〉Zn〉Cu。从不同元素在各个器官的分配来看,各营养元素贮量树干最高,细根最低,部分营养元素集中在树干、树枝、树皮和树叶中。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