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市棉花苗期根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苗期的根病主要有炭疽病、红腐病、立枯病、猝倒病.其中以炭疽病为主,其次是红腐病,再次是立枯病。红腐病虽然发生比例较大,但其致病力较弱;猝倒病在多雨低温年份比较突出。苗期根病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对棉花苗期发育有较大影响。据调查,发病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科技》2006,(5):39-39
棉花苗期是指从出苗到现蕾阶段,时间从4月底~6月中旬,40天左右。该阶段的生育特点是:长根、长茎、长叶。棉花苗期管理的目标是:抓全苗、育壮苗、促早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用磷、钾肥(过磷酸钙、硫酸钾)做种肥以增强抗病力减轻蚕豆苗期根病和增产的实际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磷钾肥混合减轻病指数12.16%-32.2%,有效茎枝数和单枝结荚数亦增加,区域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磷钾肥混合平均比对照减轻病指数38.8%-50%,单独施钾肥减轻病指数(晋宁县除外)20.9%-38.2%,单独施磷亦可减轻8.8%-27.8%,因受三月初严重冻害,晋宁和曲靖之试验田均失收,大姚亦受严重损失,但磷钾处理(PK)仍比对照(CK)增产42.9%,磷处理增产34.2%,钾处理增产18.2%,保山市的磷钾处理实产比对照每亩增产155斤,磷处理增产157斤,钾处理增产88.5斤,又从曲靖的试验表明,施用磷钾混合肥对蚕豆根、根瘤的重量有显著的增长效果,但施钾肥茎叶之重量反而减少,其原因尚须进一步研究,总之施用磷钾肥兼有减轻蚕豆苗期根病和增产的显著效果,还有增强蚕豆抗寒抗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姚志峰  姜秋菊 《农技服务》2011,28(6):760-760
介绍了棉花苗期的生长特点、生长目标及其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棉花苗期管理技术,包括适时打孔放苗、查苗补苗、适时间苗定苗、中耕松土、追肥灌水、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1苗期病害1.1症状1.1.1立枯病。病原先侵染幼茎,茎基部出现淡黄色病斑,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绕茎,使幼茎缢缩变细,形成病、弱苗乃至枯死,一般不倒伏。1.1.2炭疽症。病苗在茎基部发生红褐色条形斑,组织硬化、凹陷,造成幼苗死亡。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桔红色粘状物,遇风易折断。1.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麦根病苗期田间种群扩散指数和五种聚集度指标的测定表明,小麦根病在苗期病株率达50%以下时,田间病株呈聚集分布(负二项分布);而当病株率在50%以上时,则呈随机分布(潘松分布)。保证抽样质量的适合理论抽样数量为1700~2000株,并随发病率变化而异,比较几种抽样方法,采用双对角线法取样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1.
<正> 棉花苗期,要在全苗、齐苗的基础上,使棉苗均匀生长,培育壮苗,促苗早发。 1 查苗补苗 棉苗显行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在20%以上时,应立即催芽补种:缺苗在20%以下时,可采取芽苗移栽的方法,要掌握“苗要小,天要好,穴要小,水要少”的原则,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北省棉区的生态气侯特点,对棉花苗期,即从出苗到现蕾这段时期的田间管理作了详细的叙述,详尽具体,操作性强,易实现壮苗早发,早搭丰产架子,达到棉农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宁夏地膜棉花苗期农业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正>1及时查补、定苗保密度有句农谚说的好:“春天少棵苗,秋天少十片;一亩少千苗,25kg皮棉丢失掉。”说明了查苗补苗保密度的重要性。当棉苗出土或者钵苗移栽到大田里以后,要及早查苗。如果发现缺苗断垅,要立即补苗。春苗一般在5月上旬先补苗,后定苗。补苗的苗源主要靠预先备好的营养钵苗、预播的预备苗和田间多余的棉苗来解决。可以采用营养钵移栽、雨后带土移栽和芽苗移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介绍南疆棉花苗期生育特点和苗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早间苗及定苗、早中耕、适当施肥与控制浇水、苗期病害防治、苗期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南疆棉区棉花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棉花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炭疽病,根腐病,茎枯病,黑斑病等,常年发病率在50%以上,严重时达90%,本文总结分析了棉花苗期病害的基本特点是病害种类繁多,侵染途径多种,病害症状不同,发病条件不一;发病条件有气象条件;种子质量和耕作条件等并研究提出种子质量,改革耕作制度、提高播种质量,进行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