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除草剂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的影响,筛选出对白芨无药害的除草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用24种常用除草剂对一年生白芨苗进行了药害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50%乙草胺乳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氟噻草胺水分散粒剂、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0g/L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69g/L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5%二甲戊灵悬乳剂、30%莎稗磷乳油、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15%硝磺草酮乳油和30%草除灵悬浮剂对一年生白芨苗无药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春油菜田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L.)对108 g/L高效盖草能EC、5%精喹禾灵EC、240 g/L烯草酮EC 3种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旱雀麦对3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大小顺序为5%精喹禾灵EC、240 g/L烯草酮EC、108 g/L高效盖草能EC;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08 g/L高效盖草能对旱雀麦的敏感性低于240 g/L烯草酮、5%精喹禾灵,施药剂量为600 m L/hm2时,防除效果为65%左右,表明旱雀麦对108 g/L高效盖草能EC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在蓖麻播后苗前和幼苗期进行化学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除草剂以浓度为10 m L/L的50%乙草胺乳油防效最佳,对蓖麻安全;苗期除草剂以浓度为6 m L/L的20.8%烯禾氟磺胺乳油对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乙氧氟草醚对蓖麻叶片产生轻度药害,后期可恢复。  相似文献   

4.
用30种植物精油4个浓度梯度10、15、20、25μl/L对采后油桃在室温保湿(20~25℃,相对湿度>90%)条件下进行防腐保鲜处理,14 d后统计不同处理油桃的腐烂率、好果率和药害率。结果表明:精油浓度为10μl/L时,防腐作用不明显;精油浓度为25μl/L时药害严重,其中以缬草油和香根油为最,药害率达5.5%;精油浓度为20μl/L时,香根油、丁香罗勒油、熏衣草油、桂叶油、大蒜油、柠檬草油、肉桂油、冷榨橘子油、丁蕾油和丁香叶油10种精油处理的好果率达70%以上且无药害产生,故供试精油对油桃保鲜的最佳浓度为20μl/L。  相似文献   

5.
青海春油菜田除草剂筛选及药害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春油菜田除草剂药害发生规律和筛选适合的除草剂,选取6种常用油菜田除草剂,研究了青海春油菜田药害发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除灵在防除春油菜田杂草时极易发生药害,应谨慎使用,不能超过最大施用剂量(1 950mL/hm2)。施用氟乐灵、乙草胺、胺苯磺隆高量的倍量(分别为6 000mL/hm2、2 010mL/hm2、300g/hm2)后,春油菜发生严重药害,开花比例抑制率分别为56.25%、43.19%、13.06%,角果期株高抑制率分别为15.57%、14.10%、10.53%,产量严重降低,分别下降47.81%、44.16%、18.61%,因此使用时不宜超过最大施用剂量(即3 000mL/hm2、1 005mL/hm2、150g/hm2)。二氯吡啶酸、精喹禾灵高量和高量倍量处理后在试验过程中未引起明显药害,作物生长未受到影响,产量与人工除草(对照)相当,在春油菜田杂草防除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谷子田高效安全的除草剂类型和使用剂量,提高谷子生产效率。在河南省新乡地区选取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960 g/L丙甲草胺乳油、40%莠去津水悬浮剂、56%2甲4氯可溶性粉剂、24%乙氧氟草醚乳油、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6种除草剂处理,每个除草剂设低、中、高3个浓度,开展了田间试验不同处理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谷子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0%莠去津和24%乙氧氟草醚谷子田药害严重,幼苗损伤率较高,不宜施用;除草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谷子产量和经济系数也随除草剂及其浓度的增加而变化。因此,结合杂草防除效果、幼苗安全性和谷子产量,以施用10%单嘧磺隆1 200 g/hm2、56%2甲4氯1 500 g/hm2、15%噻吩磺隆450 g/hm2在谷子田的综合施用效应最佳,不仅防效高,而且幼苗损伤率较低,其中后者谷子产量和经济系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0.0%和9.1%。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50%氟啶虫胺腈WDG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枸杞的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这两种药剂的安全性。于枸杞蚜虫发生期,施用不同浓度的50%氟啶虫胺腈WDG药剂1次。于枸杞蓟马发生期,施用不同浓度的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药剂1次。结果表明,药后7d、15d、21d观察宁杞1号、5号、7号,药剂处理区枸杞叶片颜色正常,叶片与生长点无坏死症状,生长发育良好,无萎蔫、畸形,也无落花、落叶现象,与空白对照区比较无明显变化。药后21d调查枝条长、叶片数、果数,枝条长和叶片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均无药害。50%氟啶虫胺腈WDG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枸杞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培养皿法,探讨了解草啶浸种、解草啶与乙草胺混用解除油菜对乙草胺药害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在乙草胺浓度为50mg/L时,对根长、芽长、单株鲜重的抑制作用分别为34.3%、36.13%、33.12%,且抑制作用随着乙草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用解草啶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其中解草啶浸种浓度为50mg/L、乙草胺施用浓度为200mg/L时,对油菜根、油菜芽、单株鲜重的恢复率分别为3.63%、13.14%、7.16%。当解草啶浓度为100mg/L与200mg/L的乙草胺混用时,对油菜根、油菜芽、单株鲜重的恢复率分别为13.85%、36.73%、21.45%。说明解草啶浸种、解草啶与乙草胺混用时均能一定程度地保护油菜免受乙草胺的药害,但解草啶与乙草胺混用的效果优于解草啶浸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生产上黄芪田除草难的问题。[方法]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5种芽前封闭除草剂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选用无药害除草剂进行田间杂草防控试验。[结果]330 g/L二甲戊灵、48%仲丁灵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无影响,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75.00%、72.78%,且黄芪幼苗无药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 d,不同浓度的二甲戊灵和仲丁灵的综合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50 d,综合防效均在70%以上,且2种药剂均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防效在80%以上;而高浓度的仲丁灵(4 530 m L/hm2)对黄芪的株高及鲜重有一定影响。[结论]黄芪田防除杂草可施用二甲戊灵及仲丁灵,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 650~1 950、2 250~3 000 m L/hm2。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茎叶除草剂对水稻直播田稗草的具体防除效果,特开展了10种茎叶除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稗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80 mL、10%噁唑酰草胺乳油80 mL、34%敌稗乳油600 mL对稗草的防治效果均较为优异,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这3种药剂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稗草的首选药剂;每667 m2施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80 mL、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0 g、100 g/L双草醚悬浮剂20 mL、6%三唑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50 mL对稗草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这4种药剂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稗草的轮换药剂;每667 m2施用100 g/L氰氟草酯乳油70 mL、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60 mL、1%噁嗪草酮悬浮剂400 mL对稗草的防除效果较差,这3种药剂不适用于水稻直播田单独防除稗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水稻田的高效除草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50%二氯喹啉酸WP、38%苄·二氯WP和25 g/L五氟磺草胺OF 3种水稻田常用除草剂对水稻产量、杂草防除,以及后茬作物烟草、花生株高及鲜重的影响。[结果]药后15、45 d株防效及鲜重防效表现为38%苄·二氯WP25 g/L五氟磺草胺OF50%二氯喹啉酸WP;与对照相比,3种除草剂对水稻产量均有增产作用,增产效果为38%苄·二氯WP25 g/L五氟磺草胺OF50%二氯喹啉酸WP;3种除草剂处理过的土壤对后茬作物烟草、花生株高、鲜重的影响有差异,其中50%二氯喹啉酸WP和38%苄·二氯WP对后茬烟草、花生株高、鲜重有抑制作用,而25 g/L五氟磺草胺OF安全性好。[结论]考虑到二氯喹啉酸田间杂草抗药性以及土壤残留药害等因素,建议在水稻-烟草、水稻-花生等轮作区推广应用25 g/L五氟磺草胺OF防治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几种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的封闭化除效果及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了几种新型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效果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以小麦播后苗前每667 m~2施用33%拜宝玛SC 80 g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然后于早春每667 m~2施用50 g/L爱秀EC 120 mL+50%快达WP 150 g+50 g/L金植SC 6mL+200 g/L使它隆EC 60 mL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化学除草剂因其除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适用于蒙农杂种冰草田的除草剂尚无报道。因此,本试验探究了二甲戊灵、氟乐灵和赤地3种除草剂在不同浓度和施用时期下对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蒙农杂种冰草田内的杂草防除效果以及施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喷施33%二甲戊灵乳油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田间杂草,最佳使用浓度为3.00 L·hm-2,兑水750 L喷施,此浓度下株防效为72.78%,除草效果优良,且对蒙农杂种冰草无药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油菜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菜品种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潮霉素处理对其褐化率、出愈率的影响。[结果]潮霉素浓度为3 mg/L时,五月慢、沪油和苏州青的褐化率分别为87.6%、30.7%、40.1%;褐化的临界浓度均为6 mg/L。苏州青下胚轴对潮霉素的耐受性较强,其褐化的临界浓度高于沪油19号和五月慢。潮霉素浓度为6 mg/L时,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子叶的出愈率分别为3.7%、2.3%、0,下胚轴的出愈率分别为5.1%、8.1%、2.2%。[结论]以子叶为外植体时,3个品种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以下胚轴为外植体时,沪油19号和五月慢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苏州青为9 m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对田间抗性杂草防除效果好、对小麦安全的高效除草剂,开展了多种除草剂及组合用药配方对麦田抗性杂草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除草剂通过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喷雾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效,且对小麦安全。其中,土壤封闭处理效果较好的有33%吡氟酰草胺·呋草酮·氟噻草胺油悬浮剂、750 g/L环庚草醚乳油、33%特丁净·17%丙草胺·4%吡氟酰草胺油悬浮剂,茎叶喷雾处理效果较好的有107 g/L唑啉草酯·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 g/L唑啉草酯乳油+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分散剂、11%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炔草酯油分散剂+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25%环吡氟草酮·异丙隆油分散剂+22%氟吡·双唑酮油分散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晋谷21号进行盆栽试验,于3~5叶期喷施清水(对照)及150,300(推荐剂量),600,1 200 g/hm2的苄嘧磺隆,在药后3,7,15 d测定谷子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质量等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含量,旨在探明除草剂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的影响,为谷子田正确有效地应用苄嘧磺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苄嘧磺隆除草剂与对照相比,晋谷21号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质量在苄嘧磺隆600 g/hm2时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在苄嘧磺隆1 200 g/hm2时显著降低。苄嘧磺隆在≤300 g/hm2时相对安全,而在高剂量(1 200 g/hm2)下对晋谷21号产生药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00,(6)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主要原因有:一是用错了农药,将除草剂当成了防治病、虫的农药施用,特别是在单子叶作物上施用杀单子叶杂草或在双子叶作物上施用杀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可以立即发生的药害;二是将应在作物出芽前施用的除草剂放在出苗后施用;三是施药浓度过大。此外,有的单子叶作物田间的施药,由于风力的作用,往往使相邻的双子叶作物受害;有的使用除草剂的药械用后未经清水洗净,再次施用于其它作物时,也易发生残毒危害;有的误用了无标签的除草剂,对下茬作物产生了潜在性的药害。因此,使用除草剂时,首先要认真选准除草剂;其次要严格掌握施药时间和浓度;再次要注意施药方法以提高施药质量。一旦发生了药害,可以使用合适的方法及时解除药害。一是速喷清水冲洗,降低农药浓度,减轻危害程度;二是用含有很强活物质的惠满丰液肥(400~500倍)喷施,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三是喷施10~40ppm的生长激素“九二○”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加快恢复受害作物的生育能力;四是要加强受害作物的肥水管理,改善栽培环境。(摘自《湖北科技报》)除草剂药害解除法  相似文献   

18.
高粱上精异丙甲草胺安全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对高粱上施用精异丙甲草胺的安全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氯丙烯胺、AD 67种子处理对高粱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适合作为高粱上除草剂的安全剂。解草啶处理虽然对高粱安全,但无法有效缓解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解草酮5 g/kg及20 g/kg种子处理缓解效果较好,对高粱株高的缓解率分别为88.54%、77.14%,对鲜质量的缓解率分别为27.34%、40.66%;解草酮600~2400 g/hm2与精异丙甲草胺1200 g/hm2混合喷施,对高粱药害的缓解率为11.44%~34.73%,说明解草酮能够有效降低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提高高粱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田间化学除草,减少杂草危害对大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连续两年分别对铁丰31号、铁豆37号大豆品种进行试验,在花期和(或)3片复叶期施用单一、混合除草剂不同用量,结果表明,3片复叶期铁丰31号、铁豆37号药害相差不大,花期铁豆37号药害严重;大豆3片复叶期施用除草剂效果好于盛花期;混合和单一除草剂对杂草种类选择性不同。同一时期低浓度混合制剂5%精喹禾灵乳油80 m L/亩+25%氟磺胺草醚水剂125 m L/亩,除草效果最好且对大豆影响最小;混合高浓度用量,大豆药害严重,在3片复叶期甚至同杂草一起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防治芦笋育苗田杂草的适宜除草剂类型及其对苗期芦笋的安全性,利用花盆种植芦笋,在温室内分别进行了7种封闭类除草剂和7种苗后除草剂对芦笋幼苗生长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播后苗前施用330 g/L二甲戊灵乳油750 mL/hm2对芦笋出苗影响不明显,苗后施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0 mL/hm2对芦笋幼苗生长无明显的药害症状,2种除草剂均可以在芦笋育苗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