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年生烟富3/M26/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分枝特性及新梢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6-BA 100,150,200mg·kg~(-1),普洛马林800,1000,1200 mg·kg~(-1)以及KT-30 10mg·kg~(-1)均能促发分枝。分枝数和分枝系数均以普洛马林800 mg·kg~(-1)处理最高,分别为23条·株-1和0. 85;发枝率以6-BA 200 mg·kg~(-1)处理最高,为48. 1%;平均分枝长度以6-BA 100 mg·kg~(-1)处理最高,为17. 4 cm。各处理分枝均以短枝和中枝为主,短枝和中枝的总数量占分枝总数量的比例以普洛马林800 mg·kg~(-1)处理最高,为86. 9%;叶丛枝数量占分枝总数量的比例以6-BA 100 mg·kg~(-1)处理最高,为11. 1%;长枝和发育枝的总数量占分枝总数量的比例以6-BA 100 mg·kg~(-1)处理最高,为33. 3%。各处理新梢IAA和ABA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普洛马林1 000 mg·kg~(-1)处理降低最明显,IAA和ABA含量分别降低52 ng·g~(-1)FW和51 ng·g~(-1)FW,降幅分别为18. 7%和44. 3%。各处理ZR和GA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ZR含量以KT-30 15 mg·kg~(-1)处理增加最多,增加了10 ng·g~(-1)FW,增幅为71. 4%; GA含量以6-BA 200 mg·kg~(-1)处理增加最多,增加了29 ng·g~(-1)FW,增幅为58. 0%。  相似文献   

2.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3):194-194
1、摘心 摘心的作用:主要是控制枝条的旺长,增加分枝级次和枝量,加速扩大树冠,促进枝条向结果枝转化,有利于提早结果。摘心时间:一是早期摘心,在开花后10d进行,对幼嫩新梢保留10cm左右摘心。有利于控制树冠和培养结果枝组。二是生长季节摘心,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行,对新梢保留30cm左右摘心,可增加樱桃树的枝量。对摘心后长出的副梢仍很旺时,可进行二次摘心,促进形成短枝,提早结果。  相似文献   

3.
泰沂山区优质高产苹果园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了粉红佳人和长富2优质高产苹果园的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株行距3 m×4 m的果园,粉红佳人666.7m2产量4 400 kg时,单株留枝量为1 071条,枝类组成以中枝、叶丛枝为主,其次依次为长枝、短枝,发育枝所占比例最小;长富2 666.7m^2产量5 000~6 200 kg时,单株留枝量为966~1 745条,枝类组成以短枝、中枝和叶丛枝为主,其次为长枝,发育枝所占比例最小;多数新梢只有一次生长,二次生长新梢比例较少;果园叶面积系数为2.7~3.9,果园覆盖率为79.3%~1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的影响,为采穗圃穗条生产和适宜截干高度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截干高度(即留桩高度)5,10和15 cm 3个处理,以不截干为对照,截干后每月测定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年底测算萌枝保存率和母株保存率,分析不同截干高度下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的变化进程及累积数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萌枝和母株保存率,探讨萌枝能力对截干高度的响应规律。【结果】不同截干高度萌枝发生的进程有所差异,截干高度5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早(截干后15 d)、持续时间最短(22 d),而截干高度10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晚(截干后22 d)、持续时间最长(39 d);净萌枝数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后1~2个月的速生期内,占理论极值的57.51%~58.55%;不同截干高度的净萌枝数量和累积萌枝数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均表现为截干高度5 cm<截干高度10 cm<截干高度15 cm;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平均单株累积萌枝数量分别为12.82,19.72和22.71枝/株,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截干高度云南松苗木的萌枝平均生长量积累过程呈现“慢-快-慢”的节律,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生长量分别为6.094,5.486和7.868 cm,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云南松萌枝生长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处理后1~3个月,占总萌枝生长量的70%以上。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存活率分别为86.14%,76.26%和63.48%,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母株保存率分别为95.83%,100%和100%,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截干高度5 cm的萌枝数量少,但存活率最高;截干高度10 cm的萌枝数量多,且存活率较高;截干高度15 cm的萌枝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结论】截干高度10 cm的处理既利于枝条萌发和萌枝生长,又具有较高的萌枝存活率,可较好权衡萌枝数量、生长量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因此确定其为最有利于萌枝潜力发挥的适宜留桩高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杜仲截干萌条林的适宜供水量,为杜仲人工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6年生杜仲进行截干处理,研究了生长季单株供水量分别为0.14(Ⅰ级)、0.28(Ⅱ级)、0.42(Ⅲ级)、0.56(Ⅳ级)m3条件下杜仲萌条的生理及生长指标。【结果】不同水分处理时,杜仲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不同,自然条件及供水不足(处理Ⅰ、Ⅱ)条件下,杜仲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充足供水(处理Ⅲ、Ⅳ)时,杜仲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午休"现象消失,且净光合速率提高,6月份是杜仲净光合速率最大的时期。人工供水能增加杜仲萌条的生长,6~9月份,处理Ⅰ、Ⅱ、Ⅲ、Ⅳ的杜仲萌条枝长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6%,33.9%,70.7%和41.6%,新枝基径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加5.7%,51.4%,114.2%和108.6%。人工供水可以显著增加杜仲二次分枝的数量,处理Ⅲ二次单株分枝数、平均枝条长度、叶干重分别达到21个,18.3 cm,8.4 g/株。【结论】单株供水量为0.42 m3最有利于杜仲萌条生长,二次分枝数最多,平均枝条长度最长,单株叶干重最大。  相似文献   

6.
在无病毒幼树上进行摘心,短截及涂发枝素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的可促进幼树多分枝,摘心和短截过的枝条促发的中,短枝较多,涂发枝素的枝条促发的超长枝较多,这有利于调整树林类组成和纠正偏冠树形。  相似文献   

7.
摘心对欧李实生苗生长与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摘心对欧李实生苗生长与成花的影响,以当年播种、移植的欧李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苗高20、30、40cm时进行摘心.试验结果表明:欧李实生苗主干摘心能有效地促发二次枝,由于二次枝的产生,极显著地增加了株丛的新梢数量和叶片数量,从而达到了促进欧李实生苗基部的加粗生长、扩大冠幅和当年成花的目的.从3个处理高度的效果来看,以苗高30cm时摘心效果最佳,其二次枝数量、叶片数量、冠幅、苗木基部粗度及花芽分化数量均显著地优于苗高20cm、40cm时的摘心效果.但不同的摘心高度对欧李实生苗的树体高度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未形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樱桃幼树生长3~4年时,就要控制树冠的扩大,以免果园郁闭,现介绍五种控制大樱桃密植园树冠的技巧。一、摘心短截。1摘心。新梢摘心可控制大樱桃的旺枝生长,增加小枝量,冬季不抽条,利于提早结果。未成形的幼树,在生长季,利用摘心来增加枝量控制生长,促进早结果:主干延长枝长50厘米时摘心,摘除10厘米。主枝长40厘米时摘掉10厘米(留下芽),对摘心后长出的直立枝留10厘米摘心。基本成形的幼树,对于生长旺盛的新梢一般留10~15厘米长摘心,1年可摘2~4次,到秋季新梢停滞生长为止。2短截。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直立枝或过壮的侧枝进行三叶剪(基部留3片大叶剪除),个别壮条可连续两次短截。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修剪使板栗树体营养合理分配和利用,探究不同类型结果母枝适宜的短截强度,为提高板栗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方法】以25年生‘遵化短刺’板栗品种为材料,根据上年开花结果情况将一年生枝分为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再分别进行甩放、轻短截和重短截处理,研究3类枝对不同短截强度的修剪反应。【结果】(1)3类枝重短截与轻短截处理相比除显著减少雄花序数和雄花枝数外,兼具减少雌花序数、结果枝数和果枝率的负效应,其中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重短截的结果枝数分别是甩放的33%、30%和46%。(2)在不同短截强度中,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轻短截的栗蓬数最多,依次为1.76个/母枝、1.78个/母枝和1.80个/母枝,且结果枝和发育枝轻短截处理显著高于重短截,栗蓬数在雄花枝各短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3类枝重短截后空苞率均达到最高,为轻短截和甩放的2倍以上;(3)发育枝、结果枝和雄花枝这3类枝的果实K含量以轻短截处理最高,依次为8.70,7.48,8.41 mg/g,显著高于重短截和甩放处理,且轻短截处理能显著增加发育枝和雄花枝的果实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发育枝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各类枝短截后果...  相似文献   

10.
以白三叶为材料,研究刈割强度对白三叶生长型和生物量的影响.当白三叶株高达20 cm时,通过不割、留茬5 cm、留茬3 cm、留茬1 cm的刈割试验后发现,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白三叶分枝数量、匍匐茎茎长及产量影响均显著.留茬1 cm处理的一级、二级分枝数量均为最高的,分别高达20.33枝/株和50.30枝/株;其次是刈割留茬3 cm处理,分别为18.40枝/株和43.17枝/株,而三级分枝则是留茬3 cm处理数量最高,达到21.37枝/株.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白三叶匍匐茎茎长呈下降趋势;白三叶地上部分(叶,茎)生物量总体呈现随留茬高度降低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留茬高度过高(包括不刈割)和留茬高度过低都会减低产量.表明,留茬3 cm时对白三叶的各项指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纺锤形SH6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幼树至结果初期树体结构和产量的形成动态,为苹果矮砧树整形修剪和早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方法】以2005年春季栽植的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八棱海棠)苹果为试材,2006—2011年连续6年调查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4年生前,树体高度和干周粗度增加迅速,第4年树高和覆盖率分别为3.05 m和33.64%;第2—7年间总枝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4年和6年生平均枝条总量分别为26.54×104条/hm2和45.74×104条/hm2;优质短枝以种植后第3和4年间增加最多,随着树龄的增长和结果,不同类型枝条的数量发生变化,30 cm以上的长枝数量逐渐减少;优质短枝比例第2—4年间随树龄增长而增加,第4年后其比例稳定在30%以上,而30—60 cm长枝的比例降至10%以下;种植后第3年结果,第4—6年的产量分别为10.8、22.9 和39.6 t•hm-2;第7年时树冠果实平均单果质量为299.79 g,着色面积达97.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0%。【结论】4年生前树冠总枝量少、覆盖率低是导致早期产量低的主要因素;通过增加栽植密度和改进修剪方法(多留枝)等使第4年的树体高度达到3 m以上、覆盖率60%、总枝量50×104—80×104条/hm2、优质短枝比例稳定在30%—35%,大于30 cm的长枝比例为5%—10%是高纺锤形矮砧富士苹果早果优质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市嘉定区外冈蜡梅优良切花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修剪方式与施肥技术对蜡梅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采用重短截,翌年可形成良好切花枝,3~4年生蜡梅二年生枝以自然长度为好,留枝数量10枝/株;5~6年生蜡梅强截后施用667g/株有机肥和60g/株过磷酸钙作为基肥效果较佳,平均新梢长度为79.6 cm,二年生枝中短花枝占新枝的比例和二年生枝总花芽数分别达78.2%和383.5个/枝。  相似文献   

13.
1生长期的修剪 1.1夏剪为促使枣股发育,增强结果能力,在花期(即5月间)对培养结果枝组的当年生枣头一律适当短截,其短截程度不超过全枝长的四分之一.二次枝同时进行摘心,使当年生枣股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3年生的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以地径聚类分级的5个类群为变量,开展单因素的截干试验,了解截干对其枝条萌发相关指标和穗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类群的平均1级分枝数、2级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穗条产量分别为4.1~9.6、1.3~2.3、5.5~11.3枝/株和24~56条/株;类群间此4个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1级分枝的穗条产量占总产量的79.9%~94.6%,即穗条主要来源于1级分枝。随着地径增大,穗条产量也随之增加,当地径≥3.00 cm时进行截干,可极显著地增加穗条产量。因此,截干前培育壮苗促进旱冬瓜地径生长是提高其扦插穗条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优质高产苹果树的环境参数和生理指标,以幼龄和成龄2个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对优质高产苹果园树体结构参数、群体结构参数及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质高产园树高在260~290 cm之间,主枝角度70°~75°,枝类比例顺序为叶丛枝>短枝>中枝>长枝>发育枝,且叶丛枝比例在50%以上;果园覆盖率75%~94%,行间和株间的交接率较小;成龄高产园总枝量达到1.04×106条/hm2,幼龄果园枝量在8.79×105条/hm2;其叶片较厚,叶绿素含量较高,SPAD值达58.22;光合作用较强,净光合速率17.48~21.8μmolCO2/(m2·s);抽生果苔副梢比例高,分别为81%和7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泰沂山区粉红佳人和长富2优质高产果园的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坡庄三村9年生粉红佳人666.7m2产量4000-4400kg时,单株留枝量为1071~1118条,折合666.7m2留枝t58905—61491条,树体枝类组成以中枝、叶丛枝为主,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34.2%-34.8%、31.0%-32.2%,其次依次为长枝、短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17.5%~18.7%、13.2%~14.0%,发育枝最少,仅占总枝量的2.1%-2.3%;花果庄27年生富士666.7m2产量5700—6200kg时,单株留枝量为966—985条,折合666.7m2留枝量53140~54152条,树体枝类组成以短枝、中枝和叶丛枝为主,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37.4%-38.2%、22.5%~24.3%和21.3%-22.0%,其次为长枝,占总枝量的11.2%~12.1%,发育枝最少,占总枝量的5.2%-5.8%;土门村22年生富士666.7m2产量4300~5000kg时,单株留枝量为1745—1775条,折合666.7m2留枝量95975—97624条,树体枝类组成以短枝、叶丛枝和中枝为主,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30.7%-31.6%、26.4%-28.9%和22.7%-24.1%,其次为长枝,占总枝量的11.0%~13.5%,发育枝最少,占总枝量的5.3%-5.8%。3个果园新梢发育均以春梢为主,二次发育枝占单株新梢数比例在3.4%以下;叶面积系数在3.0-4.4,果园覆盖率在75%以上,株间树冠均有交叉,除土门村长富2外,行间树冠均未交叉。  相似文献   

17.
刘会宁 《农业与技术》2002,22(2):39-39,41
不同程度短截和摘心对“青峰冬桃”幼树成枝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青峰冬桃”幼树新梢长达30-40cm时,对其进行不同和蔼的短截(即剪去稍端1/2,1/3,1/4)及摘心处理,均有利于共发出较长,较粗,开张角度较大的中长梢,其中以剪去梢端1/2和1/3的处理效果为最佳,综合考虑,以短截梢端1/3-1/2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1整形修剪无花果的规模栽培,为控制树高,培育良好的树体结构、便于采收和集约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要进行整形修剪。栽植当年进行定干,定干高度为40~60cm。整形修剪时间以3月下旬树液流动之前为宜,此时修剪,枝条无抽干现象。而冬季(12月、1月)和早春2月修剪,枝条抽干现象普遍。修剪方式以摘心和短截为主,50cm以上长枝,生长季节实行摘心或休眠期短截,促生分枝,解决枝条后部的光秃问题。盛果期后,主要疏除回缩过密、过旺枝,控制树冠。2越冬保护1~2年生无花果幼树抗寒能力差,枝条抽干较重。幼树越冬保护措施主要有:①入秋后控制肥水,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优质高产苹果树的环境参数和生理指标,以幼龄和成龄2个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对优质高产苹果园树体结构参数、群体结构参数及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质高产园树高在260~290 cm之间,主枝角度70°~75°,枝类比例顺序为叶丛枝短枝中枝长枝发育枝,且叶丛枝比例在50%以上;果园覆盖率75%~94%,行间和株间的交接率较小;成龄高产园总枝量达到1.04×106条/hm2,幼龄果园枝量在8.79×105条/hm2;其叶片较厚,叶绿素含量较高,SPAD值达58.22;光合作用较强,净光合速率17.48~21.8μmol CO2/(m2·s);抽生果苔副梢比例高,分别为81%和7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洛马林和不同短截处理对2年生苹果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为促进具晚熟性芽的果树分枝及缩短果树童期和整形周期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苹果"长富2号"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主干不同短截处理(短截70,90 cm和不短截)和不同普洛马林处理(0和1 000 mg/kg)间分枝数目、分枝长度、分枝角度、分枝高度和分枝方位的差异。【结果】(1)1 000 mg/kg普洛马林处理可极显著增加不同年龄茎段的分枝总数。(2)普洛马林处理2年生苹果不同年龄茎段的分枝特性存在差异,普洛马林能够促进当年生新干(70 cm短截)再分生出新枝条,平均有效分枝数达4.1个,且分枝高度主要集中在90~130 cm,各方位的分枝数目接近1∶1∶1∶1,为整形工作带来了方便;普洛马林处理1年生老干(不短截)会造成分枝部位过低,极易导致分枝部位偏向一侧而致使中心干的地位不明显;普洛马林处理当年生新干和1年生老干(90 cm短截),能促进当年生枝条分枝,但1年生老干分枝的旺盛生长会抑制当年生新干的分枝。(3)群众育苗由于密度过大,自然状态下无有效分枝。【结论】对主干于70 cm处短截并用普洛马林处理,苹果树有效分枝的数目、长度、角度适中,分枝高度和方位合理,为其提早整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