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数码影像技术和微距摄影技术为基础,以林业有害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为拍摄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数码摄影与传统胶片摄影的优缺点,数码微距摄影的器材选择。探讨了应用数码微距摄影技术建立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模式化标本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走出校园,初出茅庐的我,体验着从学习到工作的巨大转变。在对林业保护专业的好奇下,我不断地探索与寻求,想知道林业保护究竟是怎样的行业,它是做什么的,又有什么意义。在不断的探求中,我拿起相机,逐渐学会了微距摄影、超微距摄影、堆叠合成,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微观世界。《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从一张张照片里,开始辨识各种昆  相似文献   

3.
盛夏季节,人们喜欢吃的凉粉食品,清凉爽口,润滑味美.有趣的是,我国生长着一种鲜为人知的,既能消暑又可食用的凉粉树和凉粉草.  相似文献   

4.
品竹     
梅、兰、竹、菊被人们称为花之"四君子",它们各有所长。我喜欢梅的曲枝傲骨,喜欢兰的青翠幽香,喜欢菊的淡雅清新,但我更喜欢竹,喜欢它的顽强,喜欢它的坚韧,喜欢它的谦虚,喜欢它的平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虽不珍稀,但仔细品其内在,会发现它的品质的确值得人们赞赏。竹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扎根,汲取营养,蓬勃生长。它活得如此顽强,怎不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业产业》2015,(1):36-39
动物摄影是最具挑战性,同时回报也是最丰厚的摄影类型之一。这些照片捕捉了许多历史性的一刻,拍下了巧妙、美丽和震撼的画面,让人了解自然界中的无限可能。但是追踪野生动物并给他们拍照非常困难,因为拍摄对象在不停地跑动,甚至可能会攻击你。拍摄动物,需要耐心和时间,特别是如果还想得到一个特定的构图和场景。例如拍摄昆虫需要微距镜头,拍摄海洋生物需要专业的水下相机,拍摄鸟类需要长焦镜头等。  相似文献   

6.
盆栽花卉养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盆种类很多,既有一般粗糙的瓦盆,又有各式塑料盆、瓷花盆。人们普遍认为,瓦盆作为花卉培植器皿比较理想,而塑料盆、瓷花盆虽然华丽精细,由于没有吸水力和透气性,不如瓦盆养花好。一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通过近两年在室内养花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结论正相反。采取同样的栽培措施,种在瓦盆中的花卉,生  相似文献   

7.
我62岁时爱上摄影,摄影活动使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64岁那年又喜欢上观赏野鸟,并将野鸟作为自己的主要拍摄题材。我被镜头中鸟儿美丽的羽毛、矫健的身姿、特有的灵巧深深地吸引着,一发不可收。4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我一有空就到野外去观鸟、拍鸟,一边观赏一边拍摄。并将拍到的鸟的图像或存进电脑或冲洗出来,再通过翻阅资料、请教内行,尽可能弄清它们的名称、习性、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森林与人类》2010,(10):10-19
<正>每一个摄影人都期望用手中的相机创造出美好的影像。我一直非常崇尚自然生态,喜欢拍摄动物,渴望展现动物最真实、最自由的状态。自然是美好的,野生动物的自由状态是最自然的。  相似文献   

9.
小蠹(Scolytidae)是林木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它不仅为害木材、衰弱树木,还侵害健康树木。曾有人估计,森林和木材由小蠹造成的损失占全部害虫损失之半,由此可以想象其为害的严重性。由于小蠹体形微小、生活隐蔽,往往难以被人们所发现。因此长期以来,对辽  相似文献   

10.
花椒树是木本油料树,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调料,人们都喜欢在宅旁院内栽上一棵,因此好多人经常找我要花椒树苗。我想,我是一个园艺技术员,贫下中农的需要,我应当尽力解决,同时也是我应该做的工作。但我又听人说,盐碱地上种树苗都出不好,现在我要种花椒苗,自己又没有实践经验,能不能成功呢?我决心试一试。  相似文献   

11.
蜜蜂的秘密     
阿碧 《森林与人类》2005,25(1):56-57
蜜蜂是一种很有趣的社会性动物,也是人们研究最多的昆虫之一。人们在研究蜜蜂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奇特有趣而又令人费解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有关蜜蜂的谜团被破解。 蜜蜂有记忆力吗?    蜜蜂是一种低等动物,它也会有记忆吗?德国柏林神经生物学和动物学家兰道夫·门策尔肯定地说,蜜蜂不但有记忆力,而且学东西很快,它拥有5个记忆阶段。分子生物学已经证明,蜜蜂身上除了通常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记忆阶段外,还有早期和晚期记忆阶段。这表明,蜜蜂身上的许多分子演变过程与大型动物相似。人们已经在蜜蜂脑部神经网中找到了与…  相似文献   

12.
<正>全身发光的黄缘萤蛹一只迷人的"眼睛",绿色的"眼珠"是全身发光的黄缘萤蛹。这张图片是利用长曝光的方式拍摄的:先用B门曝光181秒记录下黑暗的蛹室中蛹的极其微弱的光,然后用一只微距闪光灯从底部向上打亮蓝紫色勿忘我碎末做成的"眉毛",以及勿忘我绿色茎秆碎末做成的"眼影"。为了使眼睛逼真,还用墨水描了"眼线"和"眼睫毛"。  相似文献   

13.
近日,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技术人员在收集整理野外红外线照相机视频资料时,意外发现拍摄到了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出没的影像。特别是首次拍摄到“双熊出没”。黑熊是一种大型兽类野生动物,具有独居性、夜行性的习性特点,喜欢昼伏夜出,只有交配时才会雌雄相会。红外线相机显示,2019年10月19日两只黑熊在嬉戏中闯入红外摄像机镜头前,黑熊身材壮硕、憨态可掬,在相互玩斗过程中,可明显看到胸部露出一块“u”型白斑。  相似文献   

14.
最初看阎博的画 ,紧紧攥住我心的是那绚烂的色彩 ,有趣的场景。喜欢享受生活的我禁不住要纵身跃入他的画中 ,尽心去享受那阳光灿烂的感觉。阎博早在读大学时就喜欢用不同的材料表达他对生活、对艺术、对色彩的审美感觉。包装箱、旧纸壳、细铁丝、罐喷 ,那毫无生命的物质经他的点缀、描绘 ,就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废物变成了富于生命力的灵质。尝试了许多物质表现材料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油画这门艺术语言 ,并以心灵之笔涂画对生活的感动。他的画中 ,意象大多来自寻常的现实生活 ,有时寻常得似乎是信手拈来。生活中我们可能很难发现它的…  相似文献   

15.
李涛 《森林与人类》2016,(4):137-143,136
正2015年冬季,又是观赏和拍摄德阳旌湖水鸟的季节。我以德阳野鸟为题材的专题摄影创作活动已有10年了。从有意识地开展摄影创作算起,我的摄影经历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而拍鸟竟占了一半,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不过我知道,拍鸟将贯穿我未来的全部摄影创作生涯,这是确定的。我选择野鸟作为拍摄对象,是偶然也是必然。最初喜欢上摄影时,像很多摄友  相似文献   

16.
但愿食有肉居有竹冯昌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一诗句我从未忘怀,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竹子。说起来有趣,小时候的一个春天,我在竹林中与小伙们一起玩“抓汉奸”游戏,将帽子脱放在一根竹笋尖上,突然雨来了,我没拿帽子就跑回家,第二天去取帽子时,竹笋的快速...  相似文献   

17.
正怎样做到离野生动物更近一点?一天中哪个时段拍摄效果比较好?作者不但回答了这些问题,还结合拍摄实践分享感受:了解拍摄对象才是王道。有朋友看过我拍的照片,问:"用的什么镜头?怎么样才能离鸟儿们更近一点?一般选择一天中的哪个时段拍摄效果比较好?"我介绍了我用过的设备,也表示:其实器材既重要又不重要,重要是因为有些功能确实高端的好用、效率高,不重要是因为再好的设备也是人用,得分怎么用。相对设备,拍摄方法重要得多。而更重要的,是对拍摄对象的了解——了解越充分,获得成功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18.
你看到过鹤的舞蹈吗?我说的,不是那些所谓舞蹈艺术家们夸张的模仿,而是在蓝天碧水间那自然之精灵无拘无束、独创无双的灵魂之舞。鹤,身材修长流畅,羽毛丰泽、纤尘不染,双腿灵巧敏捷。它们是最优秀天才的舞蹈家和歌唱家。它们喜欢栖息在浅滩碧草中,或单腿立于水中凌波而歌,或展开巨大的双翼,轻盈腾跃、凌空扑闪,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在鹤的世界,交流着凡尘俗世的人们不懂的语言:腾跃表示欢喜;展翅表示仰慕;交颈表示情爱;啄羽表示亲近……鹤的境界,许多时候是人类难以企及并为之汗颜的。鹤追求自由恋爱,从不“近亲结婚”,主…  相似文献   

19.
心中的凤凰     
九月,去凤凰。这座湘西边城,因为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进入我的生活,成为向往的地方。在《沈从文别集&#183;凤凰集》里有这样的文字:“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我比较喜欢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的哀乐故事。”  相似文献   

20.
沈学印 《湖南林业》2005,(11):35-35
在我读书的生涯中,我总喜欢用粉红色的枫叶做书签,把它精心地夹放在书中,既能陪伴我一道享受温馨的读书气氛,又能点燃我如诗如歌的读书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