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笔者进行相关试验。选择12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对照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合成氨基酸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肥猪的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6.59%(P<0.05)和11.71%(P<0.05)。说明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并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会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且能够有效减少蛋白质饲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氮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植物甾醇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90头体重约40kg的杜枫姜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基础日粮+25mg/kg植物甾醇的试验日粮(试验组)。研究植物甾醇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60d后,检测生产性能指标和血清血脂指标。结果显示:植物甾醇能显著提高育肥猪饲料转化率(P<0.05),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趋势(P>0.05);植物甾醇可能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来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60 kg的三元杂交健康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和发酵饲料组(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80%基础饲粮和20%发酵饲料。预试期6 d,正试期29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 2)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的pH45 min、红度值、肉色评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背最长肌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 3)试验组育肥猪的血清中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 0.05); 4)试验组育肥猪的血清中L-焦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血清中黄嘌呤、丁子香酚、丙烯酰胺和对-香豆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喂发酵饲料可改变机体代谢,增加育肥猪背最长肌肉色评分及嫩度,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合硅铝酸钠钙(HSCA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48.0±10.0)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45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和2.50%HSCAS的饲粮。试验期为70d,分为48~80kg(前期)和81~110kg(后期)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HSCAS对猪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UN)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后期粗蛋白质(CP)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HSCAS显著提高了后期和全期的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UN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后期生长育肥猪CP、粗灰分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25%HSCAS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和健康无明显影响,但添加量达到2.50%可显著降低其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发酵桑叶粉作为饲料来源,其不同添加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质量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生长猪48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的发酵桑叶粉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发酵桑叶粉使生长猪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发酵桑叶粉的添加对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有下降趋势作用,试验Ⅱ、Ⅲ组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能力随着发酵桑叶粉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生长猪饲粮中添加4%~6%发酵桑叶粉不影响其生长性能,有利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靳洁 《饲料研究》2023,(9):29-3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19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400 mg/kg木聚糖酶。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37%、13.17%、15.88%(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5.40%、10.39%、13.03%(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400 mg/kg组育肥猪的胴体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育肥猪的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400 mg/kg组猪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育肥猪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00 mg/kg组、400 mg/kg组育肥猪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400 mg/kg组育肥猪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育肥猪血清中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养殖利润分别提高19.94、32.24、36.19元/头。研究表明,木聚糖酶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建议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400 mg/kg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蛋白桑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19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添加4%、8%、12%蛋白桑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麸皮。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8%组和12%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12%组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2%组育肥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8%组和12%组育肥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8%组和12%组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12%组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12%组育肥猪血清中补体C3含量显著升高(P<0.05);12%组肥猪血清球蛋白(GLB)、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升高(P<0.05),8%...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麻黄复方制剂(CECP)在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健康、体重相似的丹系大约克×美系长白二元杂交育肥猪40头,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头育肥猪。用猪场现行日粮直接饲喂对照组猪,在猪场现行日粮中添加0.50%CECP后,饲喂试验组猪。饲养试验期45 d。饲养试验结果:试验组猪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猪;试验组猪对饲料的转化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育肥猪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育肥猪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ECP对育肥猪的生长、饲料利用和营养生化代谢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粱替代不同水平的玉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48.93±3.01)kg、健康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根据NRC(2012)配制,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高粱替代30%、65%和100%的玉米,预试期7d,试验期6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粱替代部分玉米后对育肥猪的耗料增重比、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高粱全部替代玉米后育肥猪平均日增重降低3.4%(P<0.05);用高粱替代65%和100%的玉米对育肥猪血清免疫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32.4%和38.7%(P<0.05),同时还能够降低丙二醛浓度(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粱替代玉米可以提高育肥猪血清抗氧化功能,可替代日粮中30%~65%的玉米进行猪育肥生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料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血液生化指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将240只3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吉他霉素和土霉素钙各50 g/t),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4%微生物发酵料(含吉他霉素50 g/t,不含土霉素钙),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6.90%(P<0.05)和4.77%(P<0.05),腹泻率降低65.67%(P<0.05);试验组仔猪血液中血红蛋白、葡萄糖、球蛋白的含量、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试验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升高(P<0.05)。综上所述,微生物发酵料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能有效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不同粉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粉碎组饲粮中豆粕采用锤片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分别为4.00、5.00、6.00、7.00和8.00 mm,不粉碎组饲粮中豆粕直接过6.00 mm筛,其他饲料原料加工方式一致。选取2 592只210日龄的海兰褐产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只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粉碎组豆粕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粉碎机筛片孔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显著小于过6.00 mm筛不粉碎组(P<0.05),并且粒度分布也有所不同;粉碎组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过6.00 mm筛不粉碎组。豆粕采用锤片粉碎机粉碎后,豆粕粉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筛片孔径5.00 mm(几何平均粒径732.00μm)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其他各组。结果显示:对于蛋鸡饲粮,豆粕经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筛片孔径为5.00 mm,豆粕几何平均粒径732.00μm时,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加工工艺与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试验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进行14周的饲养试验(生长期6周、育肥期8周)。对照组饲粮采用普通加工工艺生产,配方中添加正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生长期350 mg/kg、育肥期20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A组);试验组饲粮均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生产,其中试验1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A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0%和40%(试验2组:生长期280 mg/kg、育肥期16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B组;试验3组:生长期210 mg/kg、育肥期12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C组)。结果显示:1)生长期,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颗粒硬度及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末重及平均日增重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不同复合维生素添加量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2)育肥期,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末重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葡萄糖(GLU)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各生长性能指标在不同复合维生素添加量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生产生长育肥猪饲粮,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优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且配方中减少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评估母猪饲料中添加两种不同水平螯合态的有机铁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改善仔猪贫血效果的研究。选取体重相近、胎次相近、遗传结构一致、健康的二元杂母猪30头,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100 g/kg;处理组2、3、4、5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甘氨酸亚铁80 g/kg和100 g/kg、复合氨基酸螯合铁80 g/kg和100 g/kg。结果表明,母猪饲料中添加有机铁甘氨酸亚铁100 g/kg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80 g/kg可提高21日龄断奶仔猪体重,分别提高12.26%和10.3%;母猪饲料中添加有机微量甘氨酸亚铁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可改善母猪生产时和产后21日龄以及仔猪初生和断奶后体内血液红细胞数量(RBC)、血液平均红细胞的体积(MCV)和血液中红细胞压积(HCT),其中母猪日粮中添加甘氨酸亚铁80 g/kg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100 g/kg组仔猪血液红细胞数量(RBC)在初生和21日龄断奶分别提高6.06%和9.29%;母猪饲料中添加有机微量甘氨酸亚铁和复合氨基酸铁都可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乳铁的含量,其中添加甘氨酸亚铁100 g/kg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100 g/kg组初乳中铁浓度分别提高276%和346%。综上,通过提高母猪乳中有机铁含量可提高初生仔猪体内的铁储存与代谢以达到仔猪抵抗贫血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评价鸽副黏病毒(PPMV)致弱毒株aYQ的生物学特性,为研制鸽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奠定基础。将PPMV aYQ株经SPF鸡胚连续传代,建立种子批。测定各代次毒种的血凝效价(HA)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并进行纯净性检验;测定毒种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毒种对鸡胚和鸽的毒力、遗传稳定性和抗原相关性。PPMV aYQ株经SPF鸡胚传代至F10,HA效价为1∶256~1∶512,病毒含量为10-8.5 EID50/0.1mL~10-8.9 EID50/0.1mL,毒种各代次均无细菌、霉菌、支原体以及外源病毒污染;PPMV aYQ株的ICPI和IVPI结果均为0,MDT测定结果大于120h;以103倍稀释的PPMV aYQ株病毒液接种10日龄SPF鸡胚96h无死亡,无眼观病变。以106EID50/羽的剂量人工感染鸽,未见异常症状;PPMV aYQ株各代次F基因均未发生基因突变,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112GRQGRL 117-;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PMV aYQ株与NDV La Sota株间存在明显的抗原性差异。鸽副黏病毒弱毒株aYQ能够在SPF鸡胚上稳定传代,且生物学特性稳定,免疫原性良好,可以作为鸽源副黏病毒灭活疫苗的毒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充缬氨酸(Val)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Ⅰ~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各组饲粮赖氨酸(Lys)和粗蛋白质水平前期(1~21日龄)分别为1.17%和19.55%,后期(22~42日龄)分别为1.01%和17.67%;Ⅰ~Ⅴ组饲粮前期和后期Val/Lys值分别为68%、73%、78%、83%和88%。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显著提高1~42日龄肉鸡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 <0. 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 <0. 05),以ADG和F/G为效应指标进行二次曲线方程拟合表明,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 07%和81.03%。2)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Ⅰ组相比,Ⅱ~Ⅴ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血清尿酸含量有所降低(0.05

0.05)。与Ⅰ组和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肉鸡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肉鸡获得最大ADG和最小F/G的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07%和81.03%。  相似文献   


16.
不同模型估计中国荷斯坦牛生产寿命遗传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估计中国荷斯坦牛生产寿命遗传参数,同时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使用单性状动物模型、单性状公畜模型和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北京地区29个牧场90049头中国荷斯坦母牛的生产寿命数据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所有模型均考虑了场、出生年季、头胎产犊月龄组的固定效应,个体加性遗传效应(动物模型)或父亲遗传效应(公畜模型)的随机效应和残差效应。结果表明,单性状动物模型和单性状公畜模型估计的生产寿命遗传力分别为0.052和0.047,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的遗传力较为稳定,介于0.057与0.069之间,多性状动物模型的遗传相关在0.779~0.998之间。对于存在大量在群个体(删失记录)的数据,使用基于前三胎数据的多性状动物模型较为合适,模型预测稳定性更高。本研究对中国荷斯坦牛生产寿命进行了遗传评估,为提高牧场效益、实现平衡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中国荷斯坦牛性情的影响因素,估计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并揭示其遗传趋势。本试验收集北京地区2015-2017年13个奶牛场共9 016头健康泌乳牛的性情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情影响因素,利用DMU软件使用动物模型估计性情评分、直肠温度、日产奶量和繁殖性状(产犊到首次配种间隔、重复输精次数)的遗传力及其之间的遗传相关,并根据估计育种值分析其遗传趋势。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性情评分1分、 2分和3分比例分别为75.00%、19.25%和5.75%;胎次和场-评定人效应对性情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性情评分估计遗传力为0.03,属于低遗传力性状,与重复输精次数为中度遗传相关(r=0.56),与产犊到首次配种间隔和直肠温度为中度负遗传相关(r=-0.30,r=-0.17),而与日产奶量为低度遗传相关(r=0.07);2001-2017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性情遗传趋势总体上无明显变化。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对奶牛性情进行遗传分析,为了解奶牛行为特征、实现平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伊利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及粪便氮素排放的影响。选取144头28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平均体重(7.27±0.89)kg],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000和4 000 mg/kg伊利石(替代等量的玉米)。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第1~14天和第1~28天,4 000 mg/kg伊利石添加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增重耗料比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1~14天,4 000 mg/kg伊利石添加组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4 000 mg/kg伊利石组仔猪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在试验第1~14天显著提高(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在试验第15~28天显著提高(P<0.05)。3)试验第14天,4 000 mg/kg伊利石添加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28天,4 000 mg/kg伊利石添加组仔猪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4)4 000 mg/kg伊利石添加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回肠绒毛高度(P=0.07)和十二指肠V/C值(P=0.06)有升高的趋势。5)4 000 mg/kg伊利石添加组仔猪每千克体增重粪氮排放量在试验第1~14天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仔猪在试验第15~28天每千克体增重粪氮排放量有降低的趋势(P=0.06)。综上,饲粮添加4 000 mg/kg伊利石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形态,降低腹泻率,提高养分消化率,减少粪便氮素排放,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9.
虽然没有单一因素被证实与蜂群的大量损失有直接关系,但是新发及再发感染性病原对蜂群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蜜蜂丝状病毒(AmFV)首次于1978年鉴定感染于意大利蜜蜂,但是最近发现广泛存在于意大利蜜蜂及独居蜜蜂中,然而蜜蜂丝状病毒是否也存在于我国的中华蜜蜂及其他相关蜂种未见报道。为了深入理解AmFV的发生、流行及分布,本文检测了我国中华蜜蜂、熊蜂、黑小蜜蜂的样本,发现均不同程度感染了该病毒,其中黑小蜜蜂感染率最高,达80%,为深入开展病毒流行与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以苜蓿干草(AH)或大豆皮(SH)为主要NDF来源的全混合日粮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头105日龄的荷斯坦公犊牛,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AH和SH为主要NDF来源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120~180日龄),SH饲粮组犊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AH饲粮组(P<0.05);120~135日龄时,SH饲粮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H饲粮组(P<0.05)。2)170日龄时,SH饲粮组犊牛的粪排出量、粪能、尿能和粪氮显著低于AH饲粮组(P<0.05),SH饲粮组犊牛的干物质、有机物、NDF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H饲粮组(P<0.05),SH饲粮组犊牛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H饲粮组(P<0.05)。3)180日龄时,SH饲粮组犊牛的血清β-羟丁酸含量显著低于AH饲粮组(P<0.05)。综上所述,SH是120~180日龄荷斯坦公犊牛较好的NDF来源,能够满足犊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比AH饲粮,饲喂SH饲粮能够提高犊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能量和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