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泥鳅生长快,当年达到商品规格,并且不钻泥,不用做防逃,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在池塘养殖中,通过用主养台湾泥鳅,搭养鲢、鳙或匙吻鲟等上层鱼,中层搭养草鱼、团头鲂,以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全池泼洒的方法进行生态养殖,解决了不用渔药、环境友好、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总结池塘台湾泥鳅生态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个传统的特种鱼品种,泥鳅的起起落落让人叹息。2017年,成品台湾泥鳅大量上市的时候,鱼价持续下滑,市场走量平平,不少养殖户在成本线苦苦挣扎或者亏本,虽然也有养殖户赚钱了,不过赚钱养殖户的比例还不如2016年,那么今年还要不要接着养泥鳅?2017年台湾泥鳅的价格走势情况比较明显,以10条以内台湾泥鳅为例,上海市场4~5月的批发价格大概在20元/千克,6月跌到18~19元/千克,7  相似文献   

3.
台湾泥鳅在饮食需求上加大,也进一步推动该品种养殖的发展。本文主张应用深红酵母的生物习性,分解这些有害物质,为泥鳅促进吸收、抑制病原菌、调节肠胃、提升免疫、降解水体,保证泥鳅养殖的高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采集临产卵期的天然泥鳅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殖效果较好。采集的亲鳅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鳅要求体长12cm,体重15g以上,胸鳍上“追星”明显。雌雄鉴别的方法是:成熟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宽短,末端钝圆,呈扇形,腹部明显突出,身体呈圆柱形,生殖孔外翻,呈红色。雄鳅体型细长,胸鳍狭长,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茎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有追星。  相似文献   

5.
旷驰  王泽伦 《农技服务》2014,(4):152-152
<正>泥鳅俗称水中人参,她营养丰富、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餐桌上很受喜好的特种水产品之一。由于需求量增加,天然资源远远不能保证供给,人工养殖势在必行。现就作者在泥鳅养殖生产的实际经验介绍如下:一、繁殖1、亲鳅的培育选择2龄以上或性成熟、体格健壮、体形端正、无病伤、体  相似文献   

6.
宋维光 《吉林农业》2002,(11):35-35
泥鳅,也叫鰌、鰼,属鱼纲、鳅科,分布较广,南北方都有,人工养殖也逐渐增多。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欢迎,现已成为市场上畅销的小型鱼类。  相似文献   

7.
有“水中人参”美誉的泥鳅,除体肥肉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外,还具有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的药用价值。如它能补气益中、滋阴壮阳,祛湿邪,对传染性肝炎、腹水、阳痿、痔疾、小儿盗汗、疥癣、跌打损伤、癫病及乳腺癌等多种疾病都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提高,泥鳅身价倍增,逐渐成为国人在餐桌上的佳品。利用堂前屋后的小池塘养殖泥鳅,技术要求不高,管理方便,投资少、占地小、效益高,  相似文献   

8.
一、技术简介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二、操作要点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方可放养。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平…  相似文献   

9.
10.
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 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因此,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1.正确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场地。布局以东西长、南北宽为宜。池塘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池塘沿着两侧依次排列,形成并联结构,目的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其它池  相似文献   

12.
万艳  涂雪峰 《农村百事通》2010,(10):43-44,77
泥鳅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泥鳅以食性杂、饲料来源广泛、病害较少、易于养殖、成本较低,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户们的青睐,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泥鳅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池塘选择与清整、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泥鳅池塘养殖技术,并总结了泥鳅其他养殖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鱼苗生产 所需要的种苗,可采集自然繁殖的,经1年生长,全长约5厘米,体重2~3克的泥鳅.采集时间一般在3~4月份.若自行培育种苗,可进行人工繁殖. 泥鳅一般在2龄性成熟,5~8月份陆续产卵数次,每尾怀卵量在2 000~15 000粒之间,每年5~7月份(水温在25℃左右),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长在8厘米以上的亲鱼进行自产或人工催产.成熟的雌体肚大柔软,略带红色,胸鳍短圆.  相似文献   

15.
<正> 泥鳅,又名鳅鱼、广鳅鱼和泥鱼,属鱼钢、鳅科。泥鳅的品种较多,常见的有大鳞泥鳅、鳗尾泥鳅、真鳅等。泥鳅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句俗话: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每100克泥鳅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B_10.08毫克,维生素B_2O·16毫克,尼克酸5毫克。  相似文献   

16.
毛荣耀 《新农村》2006,(1):19-19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品。据分析,每100克泥鳅鲜肉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0毫克,还含有其他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另外,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常用于辅助治疗痔疮、肝炎、阳萎等疾病。养殖泥鳅,苗种和饵料都比较容易解决,技术也不难掌握,特别适于农户小规模养殖。1.泥鳅的特征和习性(1)形态特征泥鳅体躯呈长筒状,体色深灰,腹部稍浅。泥鳅体色随生活环境的不同略有变化。尾鳍圆形,体表有细小圆鳞片,侧线完全,体表粘液丰富。头稍尖,眼小,覆盖有皮膜,无眼下刺。鳃孔小,口腔位于身体…  相似文献   

17.
佟娜 《农业与技术》2012,(7):110+112
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包括养殖场的选择和修建、放养前的准备、苗种的放养、养殖管理、鱼病的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泥鳅的养殖技术,简述了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养殖条件、苗种来源、鳅苗放养、Et常管理以及其相关病害与防治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广大泥鳅养殖户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充分利用版纳州热区资源,按照做大养殖业、发展热区淡水鱼目标,大力开发名特优水产品,发展热区生态特色。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1台湾大鳞副的特性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幼鱼阶段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成鳅以摄食植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  相似文献   

20.
一、泥鳅苗种培育 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饵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进行成鳅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