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比率混料设计方法,探讨影响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因素。研究表明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玉米粉5.19%、豆粕5.19%、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3.3 g/袋。由此可见,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是培养杏鲍菇的优质原料,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利用芦苇末栽培杏鲍菇技术.[方法]利用9种含有芦苇配方的培养料培养杏鲍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生物转化率和营养成分等进行研究.[结果]采用芦苇末与棉籽壳进行优化组合,辅以麸皮、玉米粉等配料作为杏鲍菇的培养料,能够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营养需求,且当培养料中芦苇末与棉籽壳之比在2∶1与1∶2之间时,栽培效果比对照组培养料配方的更具优势.[结论]芦苇末可以作为培养料原料用来栽培杏鲍菇.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贵州栽培的杏鲍菇品种(菌株),探索杏鲍菇在贵州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引进4个杏鲍菇品种(菌株)在贵州高寒山区栽培,研究各品种(菌株)杏鲍菇菌丝生长、露地覆土栽培情况下子实体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杏鲍菇-1、杏优-1的菌丝生长快,长势强;4个杏鲍菇品种(菌株)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表现一致,即杏鲍菇-1杏优-1XB-1QX-1,其中杏鲍菇-1的产量分别与XB-1和QX-1达极显著差异,杏优-1、XB-1的产量分别与QX-1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光温室内黄瓜与杏鲍菇间作模式下环境因子和杏鲍菇生长的观测,结果发现,在日光温室菌菜间作模式下,杏鲍菇产量与黄瓜的生长是同期进行的,同时也发现日光温室内的各项环境因子与杏鲍菇最适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差较大,从而造成了日光温室内杏鲍菇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5.
以杏鲍菇菇头、面粉、白糖、棕榈油等作为主要原料,进行杏鲍菇酥饼加工工艺研究。正交试验及感官分析结果显示:油皮与油酥比为3∶5;油皮最佳配方为高筋面粉70%、杏鲍菇菇头粉5%、泡打粉0.9%;油酥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45%、杏鲍菇菇头粉10%、棕榈油30%、白砂糖15%。通过此配方工艺制得的杏鲍菇酥饼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杏鲍菇特有的香味浓厚。  相似文献   

6.
芦苇末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97-6398
[目的]研究利用芦苇末栽培杏鲍菇技术。[方法]利用9种含有芦苇配方的培养料培养杏鲍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生物转化率和营养成分等进行研究。[结果]采用芦苇末与棉籽壳进行优化组合,辅以麸皮、玉米粉等配料作为杏鲍菇的培养料,能够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营养需求,且当培养料中芦苇末与棉籽壳之比在2∶1与1∶2之间时,栽培效果比对照组培养料配方的更具优势。[结论]芦苇末可以作为培养料原料用来栽培杏鲍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6个杏鲍菇不同菌株在菌丝长势、长速、生物转化率及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6表现最好,其次为杏鲍菇1.杏鲍菇6子实体呈保龄球状,态特征好,个大、菌盖小、菌柄粗短肉厚,菌丝发菌快、污染率低、长势好,生物转化率为110.3%,在6个品种中最高.杏鲍菇1子实体呈柱状,菌丝发菌快、污染率低、长势好,生物转化率为90.5%,在6个品中排第二位.杏鲍菇1号和杏鲍菇6号均可在伊犁河谷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比率混料设计和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麸皮、玉米粉、豆粕对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麸皮、玉米粉、豆粕均能明显增加杏鲍菇的产量,3个因素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豆粕玉米粉麸皮。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g/kg,玉米粉51.9g/kg,豆粕51.9g/kg,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g/kg,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6.9g/袋,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6.1%。【结论】用葡萄夏季修剪枝条作为主要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孟庆国 《新农业》2011,(2):55-56
杂菌真菌与杏鲍菇亲源关系较近,生活方式相似,是杏鲍菇菌丝的大敌,如绿霉、黑根霉、链刀霉、黄曲霉等,它们的营养体与杏鲍菇菌丝争夺营养、产酸、产毒、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严重影响杏鲍菇菌丝生长。要使杏鲍菇菌丝生长好,必须将这些杂菌消灭,或使这些杂菌处于休眠、不活动状态。根据杂菌营养体在40℃以上环境中会死亡,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糠养殖黄粉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黄粉虫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采用不同比例杏鲍菇菌糠与麸皮的混合料饲养黄粉虫。通过观察,杏鲍菇菌糠与麸皮的混合饲料能够满足黄粉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利用杏鲍菇菌糠养殖黄粉虫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杏鲍菇菌糠利用率,增加其利用途径,延长食用菌生产链,减少杏鲍菇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对10个不同杏鲍菇菌株进行菌丝活力与抗杂能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杏乐菌株、杏A菌株、Ple0028、Ple0038、Ple0045等菌株在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具有较强的菌丝活力与抗杂能力,可用于下一步的杏鲍菇出菇试验。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杏鲍菇的营养成分、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及测定、杏鲍菇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等方面内容,以期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杏鲍菇真菌资源,提高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灌肠工艺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天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20-7521
[目的]探索加工杏鲍菇灌肠的最佳工艺配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杏鲍菇灌肠品质的3个主要因素——杏鲍菇添加量、淀粉用量和大豆分离蛋白用量进行探讨,以确定杏鲍菇灌肠生产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杏鲍菇灌肠的最佳工艺配方为10%的杏鲍菇,10%的淀粉和3%的大豆分离蛋白;杏鲍菇和淀粉用量是影响杏鲍菇灌肠工艺配方的关键因子。[结论]在灌肠过程中加入杏鲍菇能够改善灌肠风味,提高肠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因其味香如杏仁,肉肥似鲍鱼而得名。近年国内外市场对其需求增大,市场前景良好。本文从栽培季节与品种、栽培原料配方及培养料处理、灭菌与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袋栽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分析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菇头、异形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国际通用的非生物评价法,评价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与杏鲍菇商品菇相比,杏鲍菇副产物灰分、粗脂肪、粗多糖、Ca、Fe、Zn、Se等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粗蛋白还高出20.69%;杏鲍菇副产物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6.38g·hg-1,必需氨基酸总量为6.16g·hg-1;从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和氨基酸比值系数(RCAA)分析,杏鲍菇副产物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但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较高,可与谷物类食物互补搭配;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略低于杏鲍菇商品菇;营养指数(NI)与香菇相当,略高于商品菇;杏鲍菇副产物营养丰富,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品质和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杏鲍菇干制品品质并降低能耗,研究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微波-气流膨化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品质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杏鲍菇片干燥能耗和时间排列顺序均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气流膨化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的杏鲍菇片色泽良好,复水率高、收缩率小,但硬度过低,口感偏软;微波干燥的杏鲍菇片品质不稳定,有焦斑;热风干燥的杏鲍菇片品质最差;微波-气流膨化干燥的杏鲍菇片在色泽方面与冷冻干燥的产品差异不显著,并且酥脆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产品的感官品质较佳,因此该方法可作为最佳干燥方式并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本地实际,选用杏鲍菇1号作为材料,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试验,得出不同配方培养基栽培的杏鲍菇出菇个数、子实体等形态各不相同。使用玉米芯或玉米秸秆,与棉籽壳作为混合培养基栽培杏鲍菇时,合理的配方培养基其产量、生物转化率比单独使用玉米芯或玉米秸秆栽培杏鲍菇时有明显提高。玉米芯和棉籽壳混合料某些配方甚至要高于单纯使用棉籽壳培养料。因此,在伊犁河谷建议使用配方4培养基或配方5培养基栽培杏鲍菇,与对照相比可使其生物学效率提高到90%以上,产量较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三种常见食用菌(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菌糠的营养成分及其对鸡腿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菇菌糠、金针菇菌糠、杏鲍菇菌糠中粗蛋白含量达7.58%~11.94%,香菇菌糠与杏鲍菇菌糠中纤维素含量较高,金针菇菌糠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大,杏鲍菇菌糠可替代50%棉籽壳和50%麸皮用于鸡腿菇的栽培。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又叫做刺芹侧耳,富含丰富的营养且风味独特,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运用低温保藏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能够影响杏鲍菇晋中的保藏效果的相关因素,希望能够对杏鲍菇产业方面的生产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发一种富含豆渣和杏鲍菇营养成分的新型豆渣杏鲍菇菌丝体饼干。【方法】 以豆渣固态发酵培养杏鲍菇菌丝体作为原料,研究豆渣杏鲍菇菌丝体、白砂糖、黄油、鸡蛋添加量对曲奇饼干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感官评定曲奇饼干,确定最佳配方。【结果】 影响豆渣杏鲍菇菌丝体饼干品质的主次顺序为菌丝体、黄油、白砂糖、鸡蛋;以面粉100%计,豆渣杏鲍菇菌丝体曲奇饼干的最优配方为豆渣杏鲍菇菌丝体6%、白砂糖32%、黄油46%、鸡蛋45%。【结论】 豆渣杏鲍菇菌丝体曲奇饼干的研制改善豆渣食品的口感,营养丰富,产品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