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10套同核异质(N、C、Rb、ES)品系及Cms-C胞质背景的3个杂交种(F1)为试材.对田间观测的4个病理指标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除乳熟期病情指数外,其余3个病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出C小种对C群CI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侵染的特点.但在不同病理指标、不同核型之间所表观的专化性程度却有较大差别;CⅡ、CⅢ亚群胞质无专化侵染现象.(2)C小种的致病力小于T小种.  相似文献   

2.
以10套同核异质(N,C,Rb,ES)品系及Cms-C胞质背景的3个杂交种(F1)为试材,对田间观测的4个病理指标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除乳熟期病情指数外,其余3个病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出C小种对C群CI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侵染的特点,但在不同病理指标,不同核型之间所表现的专化性程度却有较大差别,CⅡ,CⅢ亚群胞质无专化侵染现象,(2)C小种的致病力小于T小种。  相似文献   

3.
曹墨菊  荣廷昭 《玉米科学》2002,10(3):011-012
本研究对包括T、C、S三大组别及三个自选不育胞质G、类2、类3在内的一组玉米同核异质系进行C 小种的接种鉴定.结果表明,C小种对C组内C、ES、G、类2、类3胞质具有不同的致病力,其中C胞质最敏感,其它几种胞质相对较弱.C小种除对C胞质有致病力外,对T、S及正常胞质也有一定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研究进展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是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对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包括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应用概况,类型划分,玉米雄性不育应用的作用分析,应用类型及繁、制种程序,从而说明雄性不育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一个含有单基因Rf5的恢复系6233与6个C型不育系杂交,发现杂交组合Cms-C77×6233表现不育,(Cms-C77×6233)×6233的育性表现1:1的分离,推测在不育系Cms-C77中存在一个显性抑制基因Rf-I,该基因只对恢复基因Rf5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选育过程中,为避免不育系背景中可能存在抑制基因的影响,应选择含有恢复基因Rf4的材料作为供体进行恢复系的选育工作,可以克服有些不育系的恢复系选育较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个含有单基因Rf5的恢复系6233与6个C型不育系杂交,发现杂交组合Cms-C77×6233表现不育,(Cms-C77×6233)×6233的育性表现1∶1的分离,推测在不育系Cms-C77中存在一个显性抑制基因Rf-I,该基因只对恢复基因Rf5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选育过程中,为避免不育系背景中可能存在抑制基因的影响,应选择含有恢复基因Rf4的材料作为供体进行恢复系的选育工作,可以克服有些不育系的恢复系选育较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玉米“辽2(L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庆华 《玉米科学》1997,5(2):001-004
用自选新杂交组合(开24×替423)的种子,通过钴60γ射线诱变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经与有关轮回亲本连年回交育出不育系,其与有关测验种的杂交育性反应,不同于T、S、双及C型,定名为L2(辽2)型。测定结果表明,对该材料的胞质不育性,较易遇到天然恢复系,也较易找到保持系,便于三系配套应用。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L2型不育性属于一种抗T小种小斑病侵袭的新型抗病细胞质,可适用于全恢式、掺合式或半恢式利用。  相似文献   

8.
陈刚 《玉米科学》1993,1(1):065-066
1984~1990年,在玉米产区的辽宁、吉林、河北、山西、陕西、贵州等省的20多个县区,采集并分离出126个玉米大斑病菌标样,接种在具有Ht1、Ht2、Ht3单基因抗性的鉴别寄主上。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2号已由辽宁丹东地区蔓延传播到全省及吉林和河北局部地区。田间病斑类型调查证明:生理小种2号的发生频率已由1982年的0.22%上升到1984年的10%;1986年上升到85%以上;1990~1991年大田调查,几乎达100%;已成为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B37和C103)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后再接高浓度毒素培养滤液,观察其病斑大小并测定与抗病相关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对CB37的处理,以1∶50处理效果较好,PAL酶活性最高;对CC103的处理,以1∶60处理效果较好,PAL酶活性最高。在不同基因型、不同细胞质中所需激发子最有效地激活浓度及激活时间不同,确定了低浓度C毒素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的回交转育法选育出玉米雄性不育系C天4ms。经田间鉴定其雄穗花药不外露,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用C天4ms配制的户单4号杂种一代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主要农艺性状与正常可育的户单4号基本相似,子粒产量比正常可育的户单4号增产6.9%。可以用掺合法在生产上利用C天4ms配制的户单4号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玉米对小斑病T小种抗性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广义遗传模型方法,研究了玉米对小斑病T小种的抗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对小斑病T小种的核抗性主要受加性和显性效应控制,以显性效应为主.3个病害指标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性主要归因于加性效应,病斑数和病级之间还有显著的显性遗传相关.另外,根据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供试亲本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2007~2016年在河北各地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356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存有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94.94%,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O小种对主栽品种郑单958和自交系C103的致病力呈下降趋势,在C103上致病力下降幅度小于郑单958。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邯郸、邢台采集的45株菌株进行ITS序列分析构建UPGMA进化树,分析表明,河北省内玉米小斑病菌株的遗传进化与地域有一定关系,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双染色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HMC毒素诱导玉米B37-C、B37-N根冠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采用AO/EB双染色后, 当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 μg/mL, 处理7 h时B37-C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8%、58.2%、70.2%, B37-N仅为11.0%、25.7%和36.6%;当浓度为150 μg/mL, 处理时间4 h时B37-C根冠细胞最大凋亡率为62.3%, B37-N为25.8%。经Hoechst 33258染色后, 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 μg/mL, 处理7 h时B37-C的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58.7%、74.5%, B37-N仅为7.5%、22.3%和30.7%;HMC毒素浓度为150 μg/mL, 处理4 h时B37-C的细胞凋亡率为62.3%, B37-N为19.3%。  相似文献   

14.
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侵染玉米引起叶斑病,也能侵染小麦引起根腐病。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到2个玉米和1个小麦分离物,均为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 sorokiniana)。玉米分离物与小麦分离物在培养基利用、pH值、硝酸钾和硫酸铵等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存在明显差异,且两种不同寄主分离物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均可成功侵染小麦克春10号和玉米郑单958,完成交叉侵染。比较来自不同寄主的麦根腐平脐蠕孢菌生物学特性差异,发现玉米和小麦分离物存在交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赤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生防途径,以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真菌,评价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毒素的抑菌活性,并对高毒力菌株抗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和毒素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高毒力共生菌菌株SY5发酵液和毒素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05%和67.4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41%和83.32%;菌株SY5发酵液经50℃处理60 min及18 W紫外灯照射120 min后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无明显变化,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有所下降;常温保存150 d,抑菌活性略有下降。说明共生菌菌株SY5对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活性显著,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 DNA序列分析,对获得的具有生防潜力的芽孢杆菌21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p.)。利用显微观察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1对玉米圆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该菌株不同浓度发酵液处理后玉米圆斑病菌孢子萌发率出现下降趋势,萌发率最低为0;经发酵液处理后的玉米圆斑病菌芽管产生畸形,在发酵液浓度为90%时,芽管畸形最严重;处理后的玉米圆斑病菌菌丝出现畸形,菌丝中的内容物有外渗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成和  刘爱国 《玉米科学》1995,3(Z1):021-024
河北省为玉米大、小斑病混合发生区,近年来玉米矮花叶病发病逐年加重。通过对河北省玉米生产上的11份主栽玉米杂交种和11份骨干玉米自交系对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单独接种和复合接合鉴定结果看出,被玉米矮花叶病侵染的玉米对大、小斑病的抗性严重丧失,病级一般加重2~3级,病指增高40%以上,由抗病品种变成了感病品种,所以选育种植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时,必须同时兼抗玉米矮花叶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麦对叶斑病响应的生理机制,以对该病害抗性不同的两个大麦品种蒙啤麦1号(感病)与蒙啤麦3号(抗病)为材料,接菌后测定了大麦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叶片氧化还原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MDA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比较了两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对叶斑病菌侵染的反应差异因生育时期和指标而异,其中与蒙啤麦1号相比,蒙啤麦3号苗期的脂氧合酶(LOX)、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的升高幅度较大,拔节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LOX、β-1,3-葡聚糖酶和PAL活性及脯氨酸(Pro)和MDA含量的上升程度较大,孕穗期的SOD、POD、PPO、LOX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Pro和SS含量增加幅度较大。通过对11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LOX、PPO、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SS含量对大麦抗叶斑病能力贡献率较大。由此可见,大麦对叶斑病的生理响应因品种、生育时期而异;LOX、PPO、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SS含量6个指标可作为评价大麦抗叶斑病的重要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