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北海市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对2006—2010年北海市降水pH值的年、月、季变化以及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北海市酸雨现象逐年减少,春、冬季的酸雨频率远大于夏、秋季节,pH值的大小与降水量的大小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近15年来厦门市酸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厦门市气象台酸雨观测站1992~2006年的资料,分析总结了近15年来厦门市降水酸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年均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统计了酸雨逐月变化情况。结果认为厦门市属于重酸雨区,降水酸度及酸雨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7~2013年前郭县酸雨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7~2013年前郭县降水PH值年变化、季节变化和酸雨频率等,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H值年平均值范围为5.40~6.20,呈波状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呈波状下降趋势;前郭县酸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H值以冬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4.
酸雨的发生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根据民勤的气候特征,通过对比2010-2014年的降水情况发现,2014年,酸雨的酸性强度呈减弱趋势,并就降水和地面风与p H值的关系进行分析,酸雨的发生对土壤和人体等均造成严重危害。对酸雨的研究及防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连地区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连酸雨观测站2006~2009年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大连酸雨的变化特征以及酸雨的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连是我国北方酸雨影响较强地区之一,发生频率达66%,降水pH值最低达3.49。秋季降水酸性最强,春季最弱;酸雨频率出现最多的季节是夏季,冬季最低。大连酸雨出现频率与风速和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呈反比关系;雾天由于稳定层结和充沛的水汽有利于酸雨出现;连续性降水并不意味着空气中酸性物质的减少,在连续性降水的所有个例中,第2天酸性增加的占42%。  相似文献   

6.
蔡哲  贺志明  唐春燕  吴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92-11294,11312
利用南昌市降水监测资料与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南昌市酸雨污染的现状,揭示了南昌市酸雨的形成因素。研究表明,南昌市酸雨酸度大,频率高,且近年来降水pH值有下降趋势,主要是硫酸型污染,南昌市酸雨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在秋、冬季。降雨pH值随着降雨等级的提高而增大,雨量的增大对降雨酸性有稀释作用。高空气象条件对酸雨有明显的影响,高空风风速小于7m/s时,酸雨频率较高,pH值也低,酸雨污染严重,反映了高空风对污染物水平输送同样具有稀释和冲淡的作用。逆温强度较强时,酸雨出现率增大。周边的工业区对南昌市酸雨的产生有明显作用。不稳定气象条件有利于大气低层污染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扩散,可降低致酸污染物对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2015年新宾县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对新宾县降水pH值的年、月、季变化以及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宾县降水酸度呈现出夏季低,春、秋、冬季高的变化趋势,酸雨频率冬季最高,主要原因是居民燃煤导致空气中硫化物的污染物增加,降水的pH值减小;而夏季降水多为阵性降水,强度大,有利于酸性污染物的稀释,降水的pH值较大。另外,不同量级降水的pH值、酸雨的出现频率与降水强度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丹东2007 ~2013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对降水酸度的影响,分析了酸雨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丹东降水酸度呈波动性变化;2007 ~ 2013年降水平均pH年平均范围为4.82~5.51,pH均小于5.60,且自2008年以来,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pH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以夏季酸度为最强、秋季为最弱;出现频率以秋季最高,为43.3%,春季最低,为30.1%.丹东酸雨的形成是该地区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象条件的变化对降水酸度影响相当明显,丹东市当地地形、工业布局和外来源也为酸雨形成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蚌埠市"十一五"期间大气降水监测资料的统计,揭示了蚌埠市酸雨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酸雨成分监测结果,分析了蚌埠市酸雨的形成原因,并初步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莆田市酸雨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莆田市2006-2011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及规律。结果显示莆田市平均酸雨频率为64.3%,为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在冬、春两季。通过相关性分析,相比于本地致酸污染物,周边污染物的输送对酸雨污染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既要防治本地污染源,又要重视广域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于佳音  倪九派  何丙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54-11255,11276
基于35年的降雨资料,运用SPSS和Excel软件对重庆市沙坪坝区35年来降雨空间分布特征、年降雨的变化趋势及周期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35年来年降雨量呈正态分布,根据年降雨量变化的线性趋势分析及降雨的趋势系数r指标的计算结果,可得出35年来研究区年降雨量有增加的趋势。从研究区的年降雨量距平序列来看,正距平的变化幅度均要比负距平的变化幅度大,年降雨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气候偏干阶段和偏湿阶段与降雨丰枯趋势相一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重庆缙云山降水 pH值和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998—1999年126个降雨水样的pH值和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降水pH值平均值为5.23,电导率为33.90μS·cm-1,降水的酸化与污染程度低于重庆市市区和我国南方其它酸雨区域。缙云山降水中SO42-占阴离子总量的84.61%,N H4 和C a2 为主要的阳离子。N H4 和C a2 的大量存在极大地中和了酸根离子对雨水的酸化作用,降低了酸雨发生频率,但酸化雨对森林生态系统仍具有潜在的威胁。缙云山降水pH值和各离子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总体表现为冬春季污染程度高于夏秋季,这可能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关。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延迟性,故需要对保护区酸沉降特征进行更仔细和综合的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红原、甘孜、温江、峨眉山、西昌、攀枝花6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对四川省一次降水过程的酸雨观测数据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6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酸雨变化特征,为相关部门监测或控制酸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8年吉林市酸雨监测结果的分析,应用5级标准对吉林和蛟河2个站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分级界定,初步判定吉林市为轻酸雨区,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理酸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秀娟  王兰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78-14780
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白城市通过2007~2008年酸雨监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研究,得出大气环境的分析和评价,对白城市酸雨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2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值秋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分析得出,影响济南市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和SO2;在偏东风影响下,酸雨污染严重;酸雨的发生也会受逆温影响,降水前1 d及当天均出现逆温时,酸雨出现频率最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中雨时酸雨频率最高;另外,雾和轻雾也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广西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2003~2008年近6年及南宁、百色2个观测站点1996~2008年1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对广西降水酸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年平均pH值均〈5.6,其中,有5个站年平均pH值〈4.5,说明广西酸雨较为严重。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酸雨春、冬季较夏、秋季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